街道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一
时间:2022-11-02 07:10:00
导语:街道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至2010年)规划》,是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县建设、交通、市政、贸易、农业、林业以及**县《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133”工程的意见》等专业规划而制定的,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发展意图,明确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因此,本规划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1.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2年7月,辖6个社区、6个行政村,总人口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万人。辖区幅员面积43.83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农村耕地面积1911公顷,林地面积460公顷。
**街道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创**一流,争渝西上游”为奋斗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乡村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业、商贸业、服务业大发展,全面加强执政能力、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十一五”时期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处域经济持续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5%;一、二、三产业同比增长8%、16%和17.5%;实现财政总收入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537万元,比上年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200亿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5228万元,年均增长8%;农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枇杷、冬菜、笋竹、瘦肉型猪“四大产业”化项目进程加快,原也农业观光园区、**古寨生态园、宝林生态旅游区建设、南山植物园规划等稳步推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初步显现。
第二产业增长较快。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2040万元,年均增长16%。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3306万元,年均增长15%。入驻金笛管道等企业达6户。
第三产业大幅攀升。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7712万元,年均增长17.5%;消费日趋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537万元,年均增长17%。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主干道大安、大荣公路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车,乡村公路硬化率加速推进,城乡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交通运输营运能力显著增强。邮电通信建设全面推进,移动通信信号实现区域全覆盖。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成效明显,城乡供电质量显著改善;天然气民用工程稳步推进。**商城、**商贸中心、商业步行街、丁家坡农贸超市等项目如期建成使用,**中心商贸区地位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基础建设步伐加快,西门游园建设、西门旧城片区改造、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濑溪河整治工程基本竣工,城市卫生垃圾填埋场、龙宇丽景、南环二路**段开工和即将开工建设。退耕还林、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山平塘整治等农业基础建设整体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市效益在**显著呈现。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兴**、人才强**”规划有效实施,科技工作不断加强,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中、小学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初步形成,文体广电事业蓬勃发展。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774元和3395元,比上年增长8%和6.01%;城镇化率达到81.8%;居民消费升温升级,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农业税全免政策得到落实,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大服务格局进一步增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对外开放势头强劲,招商引资取得成效。
——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执政职能进一步转变,廉政建设取得成效,部门和行业作风明显好转。安全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社会稳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2.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困难与问题。**街道在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观念、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资金、技术缺乏;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有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偏少;公共服务不均,城镇化水平低;发展环境依然不宽松;生态恶化、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三农”问题突出,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分配不均,社会利益关系处理难度加大;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能力较弱。
——机遇与优势。“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街道进一步“打基础、提速度、促和谐”的重要时期。纵观国际局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展望国内形势,全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国家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纵身推进,**直辖效应更加明显,渝西地区进入**大都市圈规划;纵观**,县城组团城市加速推进,南环二路已开工建设,城市卫生垃圾填埋场紧锣密鼓,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在即,**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旅游经济商贸圈、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都将获得重点支持。这一系列有利条件和机遇,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长效机制,认真实施“结构调优、工业调强、商贸调活、城市调靓”目标,加快推进“打基础、调结构、治环境”三件大事,努力落实“农业特色化、工业规模化、科教兴**、城镇大扩张、民营大拉动、旅游大带动”谋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高**街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2.发展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县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街道在“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既快又好。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12亿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5.0:49.0:36.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2010年达到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和16%以上,达到15261万元、64136万元。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推进和完善南环二路建设,城镇道路、管网等市政设施更加完善,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37%。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建设等取得新进展,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制约问题有效缓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基本均衡,社会发展滞后问题明显好转,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公共文化更加丰富。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以上。人口结构显著改善,人口素质和生殖健康水平普遍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城镇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推进城乡居民发展和消费水平全面提升,生活质量普遍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0%,达到132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0%,达到453元。程控电话、闭路电视普及率达到90%和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空气质量力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河流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Ⅲ类水体标准。
——改革开放更加深入。行政职能有效转变,行政、财政、农村、社会事业改革跟家深入完善,市场的主体到位、市场秩序规范的新机制逐步形成,创新型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末利用外资额达到30亿元。
——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新机制不断健全。“三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明显好转,构建和谐**取得新成效。
三、夯实建设新农村基础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整治山坪塘、小型病险水库、电力提灌站为重点,整治山坪塘120处,完成宝林水库整治工作,完善上游水库右干渠维修,修复电力提灌站8处,新修水泥预制板路40公里。提高人民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的能力,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为粮食丰收打下基础。同时实施明星、累丰等村万亩综合开发高效农业工程。
——优化农业结构。重点发展优质稻、杂粮、水果、优质草食畜禽和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等,努力促进传统产业换代升级。大力发展“四大产业”:即实施万亩枇杷、万亩笋竹、万头瘦肉型猪和5000亩冬菜,“十一五”期间力争建成和完善枇杷、笋竹、冬菜初加工企业。2010年粮经作物比例由17:1调整为11:7。畜牧业纯收入要占到农民纯收入的80%。
——实施集约化经营。打破传统种养业“小、全、散”的格局,突出精品园区和重点基地建设,实施区域规模经营。一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重点推广微耕机、插秧机、收割机应用,通过示范和专业户带动,使每个社有微耕机、每个村有插秧机和收割机,2010年**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二是建立万亩优质稻生产区,粮-菜-粮间作区,无公害(反季)蔬菜区以及枇杷、笋竹业、瘦肉型猪和冬菜基地。畜牧业重点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充分利用已建的蔬菜、冬菜、枇杷、笋竹专业合作社,努力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有效推进农民增收进程。
——加快乡村道路建设。以大安路、大荣路为依托,以各村级公路为枢纽,加快乡村道路硬化工作。2010年,完善乡村公路网络建设,提高道路质量。完成官峰、观音岩村道硬化4.6公路,新建村道公路20公里,硬化30公里,“十一五”末力争全处好路率达到90%以上。
——加速农村能源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推广使用安全可靠、经济和清洁的能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逐步在农村实施以沼气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发展省柴节煤炉灶,70%的农户完成“一建三改”(改厕、改圈、改厨),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新建沼气池7000口,净化沼气池7700处,推广省柴节煤灶7000户,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户7000户;进一步完善输变电设施和城乡电网,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继续推广天然气民用工程,提高天然气民用普及率。
——大力推进农村康居工程建设。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康居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一五”期间,以翠屏、累丰、明星等自然村(社区)或农民聚集点为单位,建成一批“规划合理、适度集中、人畜分离、饮水安全、服务配套、村容整治、风貌鲜明”的小康村和“合理规划、安全用水、卫生用厕、清洁用能、房屋安全、风格协调”的康居示范户。
——加速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资源调查、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积极配合县劳动保障局就业培训中心、县农业局、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利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等优势,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体系,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专题培训、现场示范,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劳动技能,努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积聚定居和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同时创新培训机制,着眼于年轻一代,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和良种良法、规范化栽培、畜禽养殖、疫病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进一步完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发挥**农业服务中心和民间组织(专业合作社、协会)作用,建立信息、科技、营销网络。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自主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服务的需求。
四、全力打造都市商圈
引导商业网点合理布局,以建设中心商圈、专业市场、专业特色商业街为重点,加快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城区、村社商业服务网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体系完备”的商贸流通格局。
——建设工业经济圈。做大做强**彩釉砖、金笛管道设备。2010年底前,在西禅社区4、5、6组建成占地500亩的工业辐射基地。拟招农副产品精加工、农机、石雕(刻)、包装、印刷、服装等行业入住。
——建立特色商贸圈。着力培育**商城、**商贸中心、新世纪超市、重客隆超市、唯一连锁超市300米为半径的商业购物中心。建设以石雕艺术品、小五金产品为主导的旅游商品一条街,娱乐、消费相配套的特色商业街。进一步引进商贸企业入驻**,发展仓储式卖场、大型零售商场等,促进新型业态发展和商业经营管理上台阶。
——组建石雕旅游商品研发。借助**石刻旅游优势,迅速组织辖区内的600余名石雕艺人,组建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设计、包装于一体的石雕艺术品公司,弘扬**石刻创建精神,争创**旅游产品名牌。
——加快商贸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浓阴农贸市场、南门水果市场、西门农贸市场、丁家农贸坡超市区位优势,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现代营销组织形式的连锁店、超市、便民店、专卖店、专业店、加盟店、仓储式销售,大力推进物流配送,稳步推进电子商务。通过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形成批发与零售、现货与期货、有形与无形市场相互衔接、竞争有序、信息灵敏、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
五、大力推进城市扩展
实施城市扩展,必须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村人口转移为重点,把加速城镇化和商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壮大城镇规模,构建以“二路一河”(南环二路**段、北环二路西段、濑溪河整治开发)的级次分明、结构合理、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化体系,增强城镇对人口和生产要素的积聚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以**街道办公区为核心,以大安路、大荣路、南环二路、北环二路为支点的分工有序、功能互补、结构协调的城市体系,力争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37%。
——突出组团城市发展。按照建设富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生态经济城市”发展要求,严格实施《县城总体规划》,建设辐射全县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文化中心、交通和通信枢纽、现代产业基地为核心内容的**—棠香—龙水组团城市。
——加速房地产开发建设。以**坤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近1个亿、占地70亩,开发北禅二、三社中高档住宅小区为龙头,带动西门片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2010年城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实现城区人口增长6万人。
二、三社中高档住宅小区为龙头,带动西门片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2010年城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实现城区人口增长6万人。
——加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巩固市级卫生县城争创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完成西门广场、游园、大湾垃圾填埋场、机械化屠宰场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继续加快濑溪河整治工作,尽快实施南环二路**段、北环二路西段8公里等级公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占地3600亩的**市高等级公路投资集房地产开发、招商引资等工程项目和西南地区高速公路管理中心。
——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生态、人文培育,完善街道、河岸、居民小区绿化、路灯、消防、公共卫生等设施建设,切实整治和解决城市垃圾、污水等“脏、乱、差”问题,新建公厕、垃圾站12座,增设不锈钢果皮箱600个,添置垃圾车5辆,洒水车2辆,吸尘车2辆,扫地车1辆。加速双塔路、北环西路、南环二路东段、西段等绿化、美化、亮化进程,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对城市广告、经营业主行为的规范管理。加强居民的公共道德教育,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行为。同时,加强社区建设,使社区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
——推进农民新村建设。推广农房标准化新村建设,每年规划按标准图集建设2个农民新村,散居农民新建、改建房屋使用标准图集达到95%。确保市级新农村建设村——明星推进村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入机制。力争“十一五”末引资和吸引社会和民间资金达到5000万元。
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要采取有效措施,从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大力扶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继续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凡国家不限制的行业民营企业均可进入。改善民营企业生产条件,将其所需场地、水、电、气、路、通讯等纳入建设规划。改善融资条件,扶持壮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严格依法行政,简化办事程序,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科研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舆论环境。
——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科学引导。新上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鼓励民营企业兼并、租赁、承包、参股、购买集体企业;鼓励优秀民营经济按规定冠街道等名称;鼓励民营经济从单一、分散型向联合和混合型转移,从流通服务型向生产经营型转移;鼓励民营企业跨行业、跨地域经营,创办企业集团。
——规范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引导其企业创新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按国家政策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统计、质量、环保、劳动、安全等制度,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改进招商方式。**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采取多种方式如网上、旅游、文化等,提高招商的灵活性和成功率。加强与县内外、市内外乃至国外的友好城市的往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七、推动**信息化进程
以建设“**信息港”为目标,大幅度提高信息化程度,以信息化促进我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工作方向是:积极配合电信、移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公司等单位,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通信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与个人化,为**信息化提供功能强大、运行高效的基础通信平台。农村实现户户通程控(移动)电话和开通闭路电视。
加快信息基础建设。逐步实现政务、商贸、企业、科教、统计等领域计算机网络本地互联。大力推进机关、企业、学校和城乡家庭上网。
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坚持联合共建、突出重点的原则,建设一批面向政府、市场及公众的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促进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推广作用,提升产业素质。依托农村中介组织,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鼓励更多的家庭使用计算机。
八、努力推进科教行动计划
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发展机制,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智力、人才支撑。
——加强基础教育不放松。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各村基础教育的网点布局,2010年,建成城镇学校2所,村级小学6所,村级幼儿园6所、中学1所、城镇幼儿园2所的办学格局,同时拟建渝西地区残疾人培训中心;是实施名校工程,打造品牌学校。**年,力争实验小学、西禅小学、明星小学、城西中学达县级示范学校;2007年,实验小学、西城小学达市级示范校,城西中学达县级重点初级中学。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和中、小学继续教育,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加强校园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00%的学校实现校校通,努力提高教育素质和办学效益。
——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实施水稻、枇杷、西瓜、笋竹、冬菜、PIC猪“六大良种工程”。推广普良种良法、规范化栽培、畜禽养殖、疫病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加大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作为企业的技术依托。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鼓励科技人员把实用的经济、科技信息带到企业、农村,与业主形成经济共同体。实施民营科技发展工程,使其成为发展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的重要力量。加大科普宣传,努力提高公众科普素养,利用就近的县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县农业技术学校的优势,为科普工作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推进建设各类技术评估、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技术认证、专利、律师服务等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科技培训、中介、咨询、交流合作,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开发、示范和推广。
——造就人才新优势。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切实用好人才,努力留住和积极吸引人才。加快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力发展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引进基金,奖励和吸引高级人才,重点引进“三高”、“两缺”人才,即高层次的专家、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高精产品的开发人员和具有战略眼光与管理才能的企业家。
九、努力构建和谐**
以人为本,大力促进劳动力就业,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营造社会诚信氛围,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围绕“岗位开发、就业援助、素质提升、劳务输出、返乡创业”五大就业工程,努力做好农村劳动力和再就业培训,2010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3500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和各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新兴服务业。发挥城乡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201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增加城市就业岗位3000个。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养老金制度,城市各类企业全部纳入统筹范围;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督促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应保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探索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完善优抚安置保障制度,建立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事业。
——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进一步改善城乡卫生服务设施,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继续加强处卫生院和农村合作医疗站建设;继续改善安全卫生饮水和环卫设施;大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活动。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以及形势教育。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推进以德治处,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加强国防教育,搞好国防后备建设,积极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
——发展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密切人民代表与人民的联系,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群众自治性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继续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政务、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
——加强法治建设。努力推进**工作法制化,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水平。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搞好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推进“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认真研究新时期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邪教组织,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鼓励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坚持“三为主”、“三结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综合治理和法制建设。“十一五”末,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同时,搞好生殖健康服务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建立奖励与扶持的社会保障机制,努力营造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
——合理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认真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有效保护基本农田,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努力实现耕地质量逐步提高。适当扩大林地、牧地面积。城市、乡村及企业用地向集约化转变。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最大限度地蓄住天然来水,以解决人畜饮水和基本口粮田的灌溉需要。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在协助建设好**垃圾填埋场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县环保、建设、市政等部门,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确保濑溪河水清岸绿。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切实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县城水平。
——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以建设绿化南、北二山为重点,巩固提高生态质量,推进南山植物园建设,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长江防护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进一步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做好减灾防灾工作。完善落实各类应急预案预报、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十、保障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是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对实现宏观调控职能具有十分重要是作用。依法办事,依规划办事,是转变行政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
——严格按规划办事。按照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导、行政手段为辅的原则,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合理利用土地、财税、环保等政策,调节经济发展方向与进程。做好与上级各专业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严格依规划办事。**各部门要分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本规划任务圆满完成。
——建立规划执行评估机制。建立规划中期和后期执行评估制度,是对规划实施进行全面的科学总结,可以准确掌握规划实施取得的实效,正确认识规划编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编制和实施规划提供借鉴。一是邀请县人大常委会、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分阶段组织自查,针对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和解决方案。
——努力争取各级支持。解决**的问题,加快**的发展,需要全体**人民艰苦奋斗,负重自强,开拓创新,形成合力,才能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加快**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离不开市、县的大力支持。针对资源缺乏、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要主动争取上级资金扶持。针对特色产业、优化发展环境等问题,主动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要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全力以赴,为加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美好的前景展现在眼前。全体**儿女要坚持在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去,开拓创新,经过五年的努力,**街道办事处将会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群众的生活将会更加幸福美满!
- 上一篇:街道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 下一篇:街道办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