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计划
时间:2022-11-02 07:06:00
导语:旅游业发展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的重要战略时期,制定并实施好我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充分发挥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加快推进旅游带动战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规划根据《**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送审稿),**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速推进旅游带动战略的意见》,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结合市、县相关规划的要求和我县旅游发展的实际编制而成,用以指导未来五年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一、现实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县旅游资源蕴藏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应俱全。拥有驰名中外的石刻艺术资源,县境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余万字,其中尤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石刻植根于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合前期石窟艺术精华和释、儒、道三教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极工穷变,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典范,与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石刻是**市现有的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其资源优势十分突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资源。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势险峻,竹海苍翠,松柏参天,森林覆盖率达91.5%,桫椤、珙桐等珍稀物种荟萃,山、水、石、园、林、庙、洞相融共生,是中外游客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绝佳去处;龙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水域面积5600多抗抗旱救灾抗旱救灾旱救灾亩,常年蓄水1500多万方,108个小岛点缀其中,形态各异,灿抗旱救灾若繁星,山水相映,水天一色,是一座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旅游“金矿”。龙水湖温泉品质上乘,环境优越,井口水温62℃,日出水量6000方,矿物含量丰富,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功能,是**西部地区最理想的湖畔温泉。拥有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资源,我县是**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观光农业是**的一大特色,以荷花山庄、枇杷山庄、枇杷乐园、石都村为代表的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是一条十分成功的、非常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拥有历史悠久的民俗宗教资源,**石刻在宗教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是西方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杰作。**石刻融释、儒、道三教合一,在全国绝无仅有,是佛教日益中国化最突出、最典型的例证,全县有各种开放的宗教场所5处,民间素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的传统,每到农历二月十九,“宝顶香会”吸引了数以10万计的游客、香客前来参观和朝拜,“妙高会”、“石马教堂圣诞平安夜”等宗教节会都具有较大规模。**素有“石刻之乡”、“五金之乡”的美称,千年石刻艺术、五金文化、宗教传承和民风民俗等构成了深厚的文化沉积。拥有条件优越的区域区位优势,我县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地域组合既分散又相对集中,形成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玉龙山、龙水湖、化龙湖、上游湖、跃进湖、响水湖“六山五湖”为基础,向外辐射分布的格局,组成一个“X”线型的空间布局。**地处成渝两地之间,占据**、成都两大客源市场的便利,又是**通向川北及西部的主要走廊,在区位上起着“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我县依托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加速推进旅游带动战略,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1、旅游经济迅猛发展。“十五”期间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65%、16.47%;**年接待旅游者1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17.9%,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8%。
2、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现有星级宾馆3家,各类饭店、餐馆旅社195家、餐位20000多个、床位6000余张;风格各异的“农家乐”68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50余家;旅行社和门市部7家,导游、讲解员150余名。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达6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30000人。
3、产业地位显著提高。我县是**市的旅游大县,按照“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旅游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批准实施《**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速推进旅游带动战略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将**年确定为“旅游发展年”,明确了旅游业在全县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4、客源市场不断扩展。形成以国际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主体,成渝两地客源市场为支撑,远、中、近距离相补充的客源市场体系,客源市场呈稳定增长趋势,潜力巨大。海外客源市场的快速增长显示出**石刻的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优势。
5、旅游多要素协调发展。构成以**石刻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品格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县旅游公路不断改善,景区可进入性增强;旅游通讯、能源、环境等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城市旅游服务配套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日益齐全;旅游商品推陈出新,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产业美食餐饮迅速发展,系列美食各具特色,倍受游客青睐。
6、旅游带动战略成效显著。坚持“农业围绕旅游做文章、工业围绕旅游出品牌、商贸围绕旅游调业态、城建围绕旅游树亮点”的思路,增强了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以旅游为突破口,坚持“背靠大集团、规划大手笔、开发大气魄、促销大力度”的思路,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集团大项目投资开发**旅游,为全县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正向良性方向迈进,加速发展的势头强劲。但目前一些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期望”差距。纵观市情县情,**旅游业不仅在**旅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是我县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经济产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县人民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同领导和人民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供需”差距”。虽然我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资源整合不够,目前立足于市场的主打产品较为单一,**石刻观光型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产品和旅游消费不断变化的需求,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亟待开发。
——“竞争”差距。全市旅游发展迅猛,各区县旅游开发热情空前高涨,纷纷采取超前的措施,相续推出了一批适应市场趋势的新品精品,形成了对**石刻老景区的较大冲击。纵横比较,我县旅游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挑战。
——“运行”问题。一是旅游投入一定程度地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旅游产业地位、资源富集、开发建设与投入的三大矛盾。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景区交通条件差距明显。三是现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实行“三权分离”的旅游体制改革与创新涉及面广,任务十分艰巨。四是旅游企业“小、弱、差”,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及市场主体。五是旅游行业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旅游市场监管和景区综合整治力度有待加大。六是旅游宣传营销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宣传营销投入不足,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七是人才匮乏,旅游业发展中人才的制约因素十分突出。
(二)面临的形势
一是国际国内形势朝着有利于旅游产业的方向发展。旅游行为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国际旅游热潮和国内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和2008北京奥运会的召开,都为旅游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形成了更为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大气候。
二是政策环境为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发展旅游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符合以人为本、发展循环经济和服务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要求,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旅游业具有辐射面广、带动性强、需求量大等特点,是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创造社会就业机会、保护与改善本地环境、提高居民的文明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优势产业,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将**石刻旅游区(一区三点)列为“**四大旅游精品”之一而着力打造,并把“三峡、**石刻、山城、温泉、美食、人文风情”作为**旅游资源组合魅力和整体形象,形成**旅游“长江三峡、**石刻、乌江画廊、山水都市”主打产品。我县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速推进旅游带动战略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为全县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旅游业是富民兴县的经济产业,全县人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大我县旅游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四是有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和明晰的发展思路。我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名牌,构成了强大的旅游资源基础和优势,我县坚持“整体开发”的思路不动摇,围绕“国际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把旅游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把招商引资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引进了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投资我县旅游开发建设,并陆续编制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规划,为我县“十一五”旅游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的要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创新为主要手段,坚持“背靠大集团、规划大手笔、开发大气魄、促销大力度”,高起点整合旅游资源,高质量开展旅游促销,高水平规范旅游市场,高效益实施带动战略,不断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不断增强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全面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旅游经济的重大突破,推进我县旅游业“十一五”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整体优化。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着力旅游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实现整体优化和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以**旅游的整体优势参与市场竞争。
——突出重点、强化特色。认真分析市场形势,谋求和突出自身的特色优势,在市场的变化发展中不断寻找和培育新的特色。
——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增长。
——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对旅游业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形势,实现不同客源市场的有机结合。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及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思路。树立“大产业、大旅游、大市场、大开发、大改革”的战略思想。
——确立大产业地位。使旅游业遵循经济规律进入良性发展,向经济型大产业转移,成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构建大旅游格局。发挥各行各业投入旅游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优势,形成迅速发展的突破口。
——进行大市场建设。按需求导向原则开发旅游产业,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市场组织程度,推进**旅游的市场化进程。
——遵循大开发方针。形成**旅游的优势特色和拳头产品,保持旅游发展后劲。
——坚持大改革方向。改革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四)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多功能复合型区域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形成旅游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带动作用明显、旅游各要素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支柱产业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转变,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全市前列,成为**市旅游经济强县。未来五年,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县经济增长速度。到2010年,国际国内旅游者达到21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11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在12%、15%以上,旅游业直接与间接提供就业岗位6万个。到2020年,基本实现“国际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特色,建设以“三大板块”为格局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体系。
根据我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尤其是**石刻在海内外的影响以及龙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意义,以建设国际著名旅游地为战略目标,以生态文化为导向,突出世界文化遗产,体现石刻文化、宗教文化;突出森林湖泊,体现景观多样性;突出山水环境,强调回归自然。从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于一体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为最终实现“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奠定基础。“十一五”期间遵循“123”的旅游资源开发思路,开发建设以“石刻王国、影视基地、温泉故里、万国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大项目。
一个中心以世界文化遗产**石刻旅游区为中心。
二个重点以玉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龙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为重点。
三大板块打造宝顶山—化龙湖、龙水湖—玉龙山、县城—南北山三大旅游区
1、宝顶山—化龙湖旅游区。突出**石刻世界级旅游品牌效应,提升景区功能地位,重点发展石刻艺术观光、民间宗教文化、宝顶古镇风情,打造为**旅游的核心景区,形成富有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游。
2、龙水湖—玉龙山旅游区。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主题,重点发展影视文化、温泉保健、康体健身、森林旅游,打造为自然山水与影视文化相融合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形成独具魅力的绿色生态品牌。
3、县城—南北山旅游区。突出山水园林城市主题,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接待购物、餐饮娱乐、石刻艺术,打造为集历史文化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城区,形成**区域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
(二)强化重点,打造以“三大精品”为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
根据我县旅游资源特征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抓住大集团、大公司介入的契机,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加大**石刻观光旅游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温泉旅游、美食旅游、购物旅游、民俗旅游、教育旅游、康体旅游、科考旅游、宗教旅游等新品名品,重点打造以**石刻——世界文化遗产游为主题的“遗产旅游”,以玉龙山、龙水湖和国家生态示范区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以千年文化和地方民风民俗为背景的“民俗旅游”,构建“**石刻精品线”、“人与自然观光线”、“文化民俗风情线”等精品线路,形成能满足海内外旅游者多层次需求,以观光旅游为主体,休闲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为新增长点的**旅游产品体系。
1、遗产旅游。突出**石刻世界级旅游品牌效应,创意设计各景区不同的石刻文化主题,整合**石刻“五山”旅游资源,加强已开发的宝顶山、北山景区的提档升级,加快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文物旅游景观的开发步伐,形成集石刻艺术、宗教文化、传统教育、科考研究于一体的“**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游”,并积极申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宝顶山:以“佛教文化、石刻丰碑”为主题。建设大门景观,完善大佛湾核心区、综合服务区、避暑山庄、圣寿寺朝拜区、罗汉长廊、香山场老街、修性养生园、广大寺休闲区、生态控制区九大功能区,打造**石刻核心景区小环线。
——北山:以“石刻艺术、晚唐遗风”为主题。扩大景区范围,完善佛湾核心区、综合服务区、佛文化中心、文物科考基地、北塔寺风景区、森林养生园、农家乐园、生态控制区八大功能区。
——南山:以“道教文化、老庄天下”为主题。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石刻造像核心区、综合服务区、道教文化大观园、森林养生园、望城观景台、铭文碑林、生态控制区七大功能区。
——石门山:以“千年石刻、百年教堂”为主题,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开发石刻造像核心区、综合服务区、天主教堂礼拜区、圣诞欢乐小镇、跃进湖风景区、生态控制区六大功能区。
——石篆山:“以三教合流、大同世界”为主题,加快旅游公路建设,开发石刻造像核心区、综合服务区、田园风光区、响水湖风景区、生态控制区五大功能区。
2、生态旅游。充分发挥**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的辐射作用,深度发掘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示范区等国家级品牌优势,实现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互补整合,丰富世界级精品的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形成独具魅力的“青山绿水千年石刻”旅游特色。
——龙水湖景区。依据龙水湖旅游资源以“山水、岛屿、湖泊”为代表的突出特征,特别是龙水湖自然景观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层次丰富、结构合理、富有变化的特点,围绕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温泉疗养、旅游娱乐、影视文化、科普教育精品的开发,建设龙水湖二大旅游项目。
亚健康休闲:开发高尔夫练习场、高尔夫会所、高尔夫球场、贵族保健学校等具有国际水准的运动设施。
影视旅游文化:影视旅游文化区以影视基地建设为形,以旅游地产及旅游休闲为实,以文化内涵为魂。定位为“一主两辅”:以近现代建筑为主体,开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效益性;以民俗文化、民俗建筑、龙文化和龙的造型为辅,打造文化景观;以影视专用摄影棚和单个大型影视项目专用拍摄外景为辅,形成旅游景观,增强吸引力。主要内容:在龙水湖畔规划建设中国西部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集影视拍摄制作、影视表演、影视旅游、影视教育于一体的**石刻影视文化区。总投资约人民币100亿元,分两期进行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规划占地2700亩,投资10亿元以上,建设巴渝文化街、温泉主题公园、室内外影视棚、度假中心、影视学校等旅游大项目。
——玉龙山景区。充分体现玉龙山的特色,实行统一规划,与龙水湖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建设玉龙山五大旅游项目。
禅乐竹海:以竹海为吸引点,开发禅乐寺、楠竹林、坛子石、老鹰岩等景点,建配套服务村。
白云茶园:以三清古寨为吸引点,开发西山林场、白云寺、三清古寨、御赐湾、红旗茶场等景点,建一处乡村旅馆。
黑竹林沟原始次森林:以原始次森林为吸引点,开发大小天祖堂、大岚坳溶洞、黑竹林沟等景点,建自驾车营地、玉龙山科考基地。
桫椤园:以桫椤园为吸引点,开发造纸作坊、桫椤树丛、银杏古树、黄桷树、倒插沟瀑布等景点、建一处旅游服务设施。
大凉山:以大地之母为吸引点,开发观音岩、王家庵、象山、吕家寺茶坊、大地之母等景点,建一处旅游服务村。
3、民俗文化旅游。深度挖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认真做好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努力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充分彰显旅游的人文价值。在深度挖掘千年石刻文化内涵的同时,努力挖掘宗教文化、五金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发展载体,努力实现文化、艺术、旅游的协调共生。
——宝顶香会:充分利用宝顶香会影响面宽、规模盛大、内涵深厚的特点,提高宝顶香会的文化含量,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加快包装成为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民间文艺:以**石刻影视旅游文化区的开发为契机,以博大精深的**石刻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为背景,鼓励创办上档次、上规模、上效益的旅游文化演出公司,推出有影响力的旅游文艺产品。
——宝顶古镇: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以**石刻艺术和龙文化为背景,以宋代建筑为风格,以文化旅游、特色餐饮、民居住宿、旅游购物为主要功能,建成古朴典雅的精品古镇景观。
——农业旅游: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以乡风民俗、农耕文化、农业特色、古镇开发、生态县建设为切入点,以荷花山庄、枇杷山庄、石都村、枇杷乐园、滨湖新村为代表,积极申报农业旅游示范区,将旅游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格调高雅、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星级农家乐”群,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三)完善配套,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1、交通运输业与交通服务。旅游公路重点提高外部交通及先期开发的重点景区至所依托的乡镇或交通干线之间公路的等级和质量,使景区外部交通路面达到1-2级,景区内部交通路面达到2-3级,并加强重点旅游环线的公路建设,初步建立起与旅游线路协调配套的旅游公路网络。鼓励创办专业旅游车船公司,开发新型舒适客运工具,发展观赏游览型的旅游交通服务。到2010年,拥有专业旅游车船公司2家,旅游运输营业收入达1.5亿元。
2、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服务。依靠科技,着力自主创新,重点扶持一批旅游商品企业,深度开发五金、雕刻、生态食品等具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商品品牌,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旅游商品的研究、生产、销售中心。力争建设3个以上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基地,建设宝顶、城南、龙水湖旅游购物一条街,在县城建立旅游步行一条街和旅游商品销售中心,各主要景点设置旅游商品销售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提供诸如送货、代购、代邮、代托运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满足游客购物的需求。推动旅游大中型生产企业建设,力争规划期末达到10家,开发20余种名牌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
3、旅行社业与导游服务。充分发挥旅行社的龙头作用,调整现有旅行社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扩大旅行社业务,提高旅行社档次,通过股份制改造,提高现有旅行社的实力,壮大旅行社的经营规模,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风险的抵抗力。加强导游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导游队伍素质,提升导游服务水准。到2010年,**旅行社从业人员达到300人,旅行社经营收入达到2000万元,全县至少拥有一家导游人员达100人,年经营总收入达到500万元的旅行社。
4、饭店业与住宿服务。在加快实施华地王朝五星级酒店、石都酒店、龙水湖温泉酒店等项目建设的同时,立足长远,以客源市场为导向,以海内外客源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依据,合理布局饭店的数量、调整档次功能结构,适合国内外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接待海外游客的高档次饭店集中布局在县城、宝顶、南北山;接待国内游客为主的中低档饭店布局在龙水湖、玉龙山森林公园。认真宣传贯彻星级饭店新标准,加快全县旅游饭店和星级饭店评审工作,到2010年全县星级饭店达到20家。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各自特色,商务、会议宾馆完善会议、通讯配套设施;休闲度假宾馆的客房设施要满足结伴旅游、家庭旅游的特殊需要。档次结构合理搭配,提倡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旅社”、“农民旅馆”、“青年旅社”、“汽车旅馆”、露营帐蓬等适合大众旅游的住宿设施,适量发展公寓型旅游设施,增强散客自动旅游服务功能。饭店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饭店外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大力提倡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绿色饭店”。
5、餐饮业与餐饮服务。深入发掘和弘扬本地美食文化,积极举办本地名特优菜品小吃展示,开展民间厨艺、烹调技术比赛和表演等活动,做靓**美食品牌。到2010年县城发展高档餐厅5家,中档餐厅20家;主要景区分别建成5家中档专业旅游餐厅,对社会餐馆进行规范整治,规划建设**美食一条街;到2010年旅游餐饮经营收入达1.5亿元。
6、文化娱乐业与娱乐服务。营造旅游目的地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带动文化产业发展。鼓励以文化、文博、旅游专业部门为基础,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旅游文化演艺传媒公司,适应市场需求,适时推出具有**文化特色和地方风情,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戏剧、歌舞、文学作品,打造旅游文艺演出精品或经典节目。大力开展“**是个好地方”等旅游系列歌曲的推广传唱,充分利用京剧《**》和舞蹈《千手观音》的影响力,借助多种演艺形式,宣传**旅游资源,展示厚重文化。积极推进参与式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旅游景区(点)及旅游宾馆、饭店主题旅游娱乐活动。到2010年,娱乐业经营收入达1.5亿元。
7、其它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各旅游景区通讯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区的通信质量水平和覆盖率,形成覆盖所有景区的通讯网络;三星级以上饭店配置电子通讯设备,推广多媒体信息服务;主要旅游景区及旅游设施内开设邮电业务,为游客提供方便的电传、传真、特快专递、电子信函等服务。以城乡建设中的水、电供应设施为基础,采取优先和就近原则完成各景区的水、电、气供应设施建设,确保能源供给。加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在交通沿线、各景区景点,设置必要安全设施。在各主要景区建立医疗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增强景区医疗急救中心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游客提供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救护服务。
(四)强化宣传,建立旅游市场营销机制。
围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坚持“稳近拓远、固老培新”的方针,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客源市场的变化因素和发展趋势,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政府为主导,以整体为重点,通过加大旅游宣传促销投入,创新市场营销机制,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宣传市场营销体系,不断强化整体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特色,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1、拓展海外客源市场。针对欧、美、亚洲三大传统客源市场,重点推出**石刻世界文化遗产游产品,加强与长江三峡和四川世界遗产线的组合。采取纵横结合的办法,坚持每年侧重对一个海外客源目标市场集中力量进行促销,把客源规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开发国内旅游市场。以媒体为主线,以旅行社为纽带,突出四个重点:
——“稳近”:以川渝两大客源市场为支撑,加大云、贵、陕、湘、鄂客源市场的营销。
——“拓远”:大力开发港澳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东部沿海客源市场,兼顾北京、华东、海南等旅游发达地区客源市场。
——“固老”:不断创新手段和形式,加强与媒体纽带的合作,巩固和发展“一日游”、“二日游”观光产品客源市场。
——“培新”:在不断提升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积极探索包装宗教旅游、温泉度假旅游、自驾车旅游、节庆旅游、会议旅游等新产品,寻找新的营销切入点,开发新的客源市场。
3、加强旅游宣传,树立**旅游整体形象。积极跟进全市“四大旅游精品”的宣传促销,在强化“媒体宣传”、“网络宣传”、“科教宣传”、“节会宣传”、“义务宣传”等传统促销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着力抓好**旅游整体宣传促销。
——树立主题形象。以**石刻被列为**旅游四大精品为契机,树立**旅游主题形象,开展**旅游主题形象口号、旅游歌舞、影视剧作、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努力使**石刻进入国家中小学统编教材,加快策划**旅游标志标识,建立**旅游识别系统。
——加强广告宣传。即以营造旅游氛围,突出广告效应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体宣传,在周边大中城市、车站、码头、机场、旅游公路沿线设立大型广告设施和雕塑雕像以及环境广告,在主要景区(点)、宾馆饭店制作安放电子触摸旅游查询屏,加强固定宣传设施建设。
——开展节会宣传。打造旅游节庆品牌,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各种旅游宣传会、推介会,办好我县传统的宝顶香会、荷花展等节会,适时举办中国****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石刻艺术节、龙水湖龙舟赛,继续组织**石刻艺术赴国外展览,进一步提高**旅游的地位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强化区域合作。深化与**市内各景区的交流合作,努力使**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线的起点;加强与周边省区特别是四川各著名风景点的联系,努力使**成为川渝旅游的重要节点;不断加强与敦煌、云冈和龙门石窟等世界遗产的合作,共同扩大中国及世界石刻艺术旅游市场,唱响世界遗产之旅,培育起综合竞争优势,联合打造旅游精品,形成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
4、加大政府投入,引导多层次的宣传促销。编制旅游宣传促销方案和投入计划,建立与旅游业发展同步增加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制度。在政府主导整体宣传促销的同时,整合各方面力量,引导和鼓励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商品厂商和相关行业开展多层面的旅游宣传促销,形成宣传促销合力。坚持不懈地培养一批旅游营销专业人才,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营销队伍。
5、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按照政府支持,企业经营的思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建设旅游网站,设立旅游信息管理机构,组建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公司,配备旅游信息技术专业队伍承担旅游信息网络系统的操作,并把旅游信息的开发和使用纳入法则轨道,提高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水平。
(五)以人为本,健全依法治旅的旅游管理体系。
围绕“以人为本、依法治旅”的目标,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和手段,促进旅游市场有序繁荣。
1、依法规范旅游市场。围绕“以人为本、依法治旅”的目标,加强旅游政策法规的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市旅游条例》,坚持不懈地开展旅游市场的综合整治,积极探索标本兼治的新办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日常监管和综合执法,建立反应快、效率高的旅游投诉和协调处理机制,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违规经营、欺客诈客等行为,严厉打击扰乱景区秩序、毁坏景区设施、破坏景区环境的行为。
2、旅游行业标准建设。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领导,成立“**县旅游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起由政府组织,县旅游局牵头抓落实,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具体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加快旅游标准的制定,为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积极开展旅游标准体系试点,重点指导和帮助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星级农家乐建立实施旅游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以点带面,推动我县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严格旅游标准化的管理与监督,将旅游标准化的实施纳入市场整治的重要部分,加强旅游业资质管理,适当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把旅游从业人员资格审核关,建立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等级管理体制,健全旅游质量监管长效机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旅游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旅游管理指标体系,加强旅游统计、财务报表、市场信息工作,强化目标考核,实现旅游工作考核制度化。
3、旅游诚信自律建设。结合旅游行业“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在全行业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大力提倡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营造自我约束、诚信旅游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支持旅游协会的工作,充分发挥好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在我县旅游诚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按照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把旅游行业的信誉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到实处,全面打造我县诚信旅游综合环境,树造“诚信**、文明**、开放**、魅力**”的旅游新形象。
4、旅游安全责任管理。切实加强旅游安全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旅游安全责任制和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求援机制;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突出抓好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设施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社会治安、紧急求援等工作;加强日常安全检查,重点做好大型节庆活动、高风险旅游项目,水陆运载工具的安全工作,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与世界文化遗产品牌相匹配的旅游安全环境。
(六)可持续发展,保护和营造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基础,是**石刻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和龙水湖、玉龙山等自然资源,为保护目前难以估量其巨大价值的旅游资产,必须高度重视全县区域特别是旅游景区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1、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世界文化遗产**石刻保护和研究。石刻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一要做好规划文章,加快《**石刻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高起点、高标准地确立**石刻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定位;二要做好项目文章,建立文物保护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广辟资金筹集渠道;三要做好研究文章,继续加强与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姻,成立**石刻专家咨询委员会,提高研究水平,拓展研究领域,挖掘文化内涵;四要做好科技文章,申报建立国家级文物保护科研基地,探索研究中国特别是南方湿润气候条件下石窟的保护技术和手段,提高科学监测和保护水平;五要做好管理文章,申报创建全国AAAAA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面实施**石刻文物景区ISO9001/ISO14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达标认证工作,使管理工作进一步层次化、程序化、规范化。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县的建设,坚持资源与环境保护超前的原则,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形成互动效应。大力开发绿色旅游产品,推进以现代农业复合型观光园区为龙头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示范点建设,以玉龙山为龙头的森林旅游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休观光旅游产品,把大邮路、龙铜路、大安路沿线建成生态观光旅游线,力争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生态农业园区和生态旅游农家乐20个。把旅游资源保护放在首位,建立旅游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机制,控制旅游接待规模,合理安排生态旅游网络和旅游线路,强化生态管理,加强旅游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优先或同步实施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配套项目,保护好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色和整体环境。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影响的调控,对旅游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治理控制,重视对自然旅游资源的污染防治、绿化美化、水土保持、减灾防灾,引导和规范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积极培育生态理念,开展环境教育,提高本地居民和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落实生态旅游理念。
2、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指导旅游文化环境建设,净化旅游文化环境,创造高品位的文化气息,维护良好的旅游形象。凡有损于**旅游形象的低品位文化产品都应及时清理。强化治安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形象的违法行为和一切不文明行为。**石刻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美誉,大打“文化牌”是**旅游的核心,在旅游建设的同时,发挥**文化优势,加强**居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旅游文明工程建设,培养居民文明健康的道德风尚,营造活跃的全民性文化气氛。同时,大力挖掘与保护本地古朴的民风民俗,营造**“人人讲文明,处处有文化”的高品位文化气息。
3、旅游城镇建设。树立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与完善城镇体系相协调的观念,重视城镇规划对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坚持“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强化软件、提高档次”的原则,将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城镇景观,强化城镇内部的综合服务功能、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吸引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联动性,将旅游业作为城镇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为解决城镇和农村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七)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项目计划
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旅游项目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灵魂和具体表现形式,自始自终将旅游项目的开发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全力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从长远的角度设计旅游产品,在充分考虑树立形象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策划适销对路,富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十一五”期间,**旅游项目投资计划达27亿元,到2015年达100亿元。
1、旅游建设工程项目及投资。
——世界文化遗产——**石刻保护项目,投资28060万元。
其中:
**石刻保护维修项目(工程6项),投资概算6840万元.
**石刻文物区环境治理项目(工程3项),投资概算13220万元。
**石刻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3项),投资概算8000万元。
——**旅游整体开发项目,投资175600万元。
其中: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6项),投资概算43200万元;
“五山”石刻景区建设(工程5项),投资概算4500万元;
龙水湖景区建设(工程8项),投资概算25400万元;
影视旅游文化区建设,投资概算100000万元;
玉龙山景区建设(工程6项),投资概算2500万元;
——华地王朝五星级酒店、石都四星级宾馆新建工程,投资26000万元。
——世界文化遗产****石刻基础设施二期工程项目,投资2192万元。
——渝西商城项目,投资12000万元。
——化龙湖生态旅游项目,投资11500万元。
——国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0000。
——**文化风情园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
2、旅游土地利用。
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充分尊重土地利用规划和使用现状,使土地发挥最大潜能。分析研究土地地貌、地质、植被状态及其基本情况,准确评价各板块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切实规划旅游功能和特色,充分发挥旅游点的土地地位与周边环境的作用,适当留有余地,满足旅游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旅游土地利用的范围为4924.51公顷。
——世界文化遗产**石刻保护:300公顷。
——**石刻五山景区:127.12公顷(其中:宝顶山53.5公顷,北山28.15公顷,南山37.5公顷,石门山2.47公顷,石篆山5.5公顷)。
——玉龙山——龙水湖景区:3517.39公顷(其中龙水湖景区342.79公顷,禅乐竹海景区305.27公顷,桫椤园景区64.81,黑竹林沟景区77.88公顷,白去茶园景区58.17,保护区2996.64公顷)。
——**石刻影视旅游文化区:680公顷。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00公顷。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110公顷。
——旅游其它项目:90公顷。
四、保障措施
“十一五”时期,我县旅游业面临良好的发展局面,为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旅游经济在我县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突出优势,充分认识特色旅游经济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当前我县加速推进旅游带动战略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观念,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推进我县旅游业“十一五”的发展。
(一)完善体制,营造氛围。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建立职能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旅游各环节、各方面的管理。各级各部门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坚决克服本位主义和各自为阵、划地为营的现象,形成主动配合、相互支持的整体合力。县旅游局充分发挥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全县旅游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履行产业规划、行业管理、市场促销、协调服务、联系指导的职能。相关部门和街镇乡把旅游工作纳入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旅游工作。继续按照“工业围绕旅游出品牌、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商贸围绕旅游展业态、城建围绕旅游树亮点”的要求,大力营造全民兴旅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旅游经济市场化运作方式。着力培育和推广旅游经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景区经营企业化、景区运作市场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支持有实力的投资商优先取得开发经营权。深化旅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原则,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大型旅游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实现资源资本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我县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
(三)构建多元化筹资投资机制。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积极争取国家和市旅游国债、旅游项目资金的投入。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县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鼓励各类经济成分兴办旅游经济实体,投资开发旅游项目。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推出优势旅游项目,搞好前期论证和包装,组建一支精明强干的旅游招商队伍,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我县旅游。
(四)落实加快旅游发展的有关政策。实行产业扶持政策,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积极扶持。县财政每年按石刻门票收入的10%安排旅游宣传促销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整合林业、水利、农业、交通、能源、贸易、社会事业等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开发的重大项目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对旅游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和引进旅游企业的奖励办法,按照县政府《关于扩大开放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足府发[2004]1号)落实相关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促销费,在不超过营业收入5‰范围内,可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旅游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减免政策按照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就业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渝地税发[2006]100号)文件办理。对符合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条件的旅游企业,纳入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业务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配备的旅游车辆营运,交通部门应予支持。
(五)加速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选拔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开办一所旅游职业院校,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与半脱产培训等专业培训,举办各种专业班和职业技术培训班;在现有干部职工中选送一批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到相关院校进行高层次培训;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储备后备人才。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行业综合协调管理职能,加大指导、协调、督促力度,加强旅游规划实施的行业指导和监管,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完善旅游服务和监督体系;计经部门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把支持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宣传舆论单位精心策划,加强旅游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财政、税务、交通、建设、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贸易、文化、环保等部门制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教育、人事等部门会同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计划;公安、工商、物价、卫生、质监等行政执法部门加强旅游运输、安全、价格、市场秩序、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促进依法治旅。
- 上一篇:商贸流通业对外贸易发展计划
- 下一篇: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