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贸工作计划

时间:2022-09-22 03:48:00

导语:全市经贸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市经贸工作计划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抓住经济运行中带全局性、前瞻性和苗头性的问题,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重视做好镇街经济运行工作,开展镇村两级经济发展情况专题研究。做好重点能源供应保障。争取省增加我市供电指标;落实有关政策,支持地方电厂顶峰发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全面落实错峰用电方案;推动地方电源建设,支持**电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IGCC发电技术建设地方电源的发展计划;加强成品油市场监测,落实月报制度,全力保障成品油的市场供应,修订《**市新建加油站管理办法》,加快新建油站建设进度。

二、加快发展信息产业

培育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支持有机发光显示器示范生产线项目和广东有机发光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开展现代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等重点调研;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完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配套措施,加强企业信息化推广培训,推动工业八大支柱产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上报《关于扶持促进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扶持装备制造业做强

支持全市20家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实施一批技术改造与创新重点项目,加快培育“两自”型民营装备企业;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和机械装备制造业为重点领域,参与周边地区重大装备产业项目配套和全省装备产业协作分工;支持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麻涌造船基地建设。

四、强化产业招商与区域合作

研究上报《**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和服务好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虎门港和生态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建设与开发,着重引进一批企业总部、高科技项目和大型项目;编制加强我市与周边地区产业合作的发展规划。

五、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落实《关于促进**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新设产业转移工业园项目的立项管理,指导已建园区抓好园区规划、建设、招商与管理,选择1-2个园区开展试点工作,示范带动园区加快建设。

六、抓好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建设

指导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抓好园区、区域品牌和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建设,研究认定市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政策可行性和必要性,组织申报第三批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指导办好一批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选择流通服务体系基础条件较好的升级示范区,争取承担全省产业集群流通平台建设试点。

七、培育发展工业商贸龙头企业

落实《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工业商贸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突出从技术改造、名牌战略、用电保障、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并购重组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鼓励和推动一批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

八、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

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成立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专项调研,扶持一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筹备组建市信用担保业协会,充分发挥好信用担保机构及典当企业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推进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

九、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

参与制定“科技**”工程第二批配套政策,编制并实施全市产业技术进步规划;落实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突出支持工业八大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和创新;重点实施一批节能技改项目;注重抓好流通业技术改造;组织和参与省市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以及省财政支持技术进步项目招标活动;认定和指导组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组织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结报道一批技术改造与创新成果及典型案例。

十、推进名牌带动战略

筹备召开全市名牌带动战略表彰大会;贯彻实施名牌培育发展规划,制订名牌重点培育指导性目录,指导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创建名牌,力争在传统产业创名牌、打造商贸服务业名牌、发掘恢复地方老品牌和老字号、引导外资企业创建国内品牌等方面有较大突破;抓好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建设与经验推广,支持大朗镇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和编制实施品牌发展规划等工作。

十一、实施“商贸**”工程

指导镇街编制镇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认定第三批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引导社区商业升级发展;开展专业批发市场、商业步行街、大型商场和餐饮业等专题调研;制定全市保税物流发展规划、重点物流企业及批发市场扶持发展与改造提升计划;制订全年经贸合作与会展业发展计划,指导和服务好各项重大商贸活动和以九大品牌展会为主的大型会展活动;培育一批龙头型的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创建一批服务业名牌;开展餐饮企业分等评级工作;培育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新型批发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引进一批外资商务项目,延伸流通服务业的辐射半径。

十二、深入开展节能降耗

完善GDP能耗公报制度;按计划落实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试点园区、试点单位等工作,同时开展镇街节能降耗试点工作;组织召开全市节能降耗和技改投资工作现场会议;落实节能奖励专项资金及管理办法,支持实施一批节能改造重点项目;组建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和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创办《**能源监测》季刊;深入推进“双千节能行动”;争取设立市清洁生产服务中心;提出鼓励新能源推广应用的政策建议,支持神华环保水煤浆项目和电化集团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洁净煤发电项目建设;成立市能源行业协会;办好节能宣传周,扩大节能降耗的舆论氛围。

十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重点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打击非法行医、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传销、打击商业欺诈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整治;抓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平台建设;研究分析企业负担的新形式、新矛盾,提出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建议。制定《生猪屠宰企业管理办法》,加强屠宰企业硬件建设与规范管理;按年供应能力800万头的预期目标继续认定供莞生猪定点基地;全面实施集中采购;推广石龙试点经验,开展肉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网络建设;加强生猪肉品市场供应监测和调控,努力实现“两个100%”的目标。加强酒类市场执法,发挥好酒类产品经营诚信单位的放心酒供应主渠道作用。贯彻落实《**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以及农贸市场发展专项规划。规范拍卖业管理,加快全市拍卖大厅建设,成立拍卖典当行业协会。加强盐业、典当、二手车、报废机动车、民爆器材、船舶生产等行业的规范管理。

十四、加强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经贸部门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抓好政务公开,加快窗口办事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廉政教育等活动;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队伍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