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工代赈计划

时间:2022-09-11 03:03:00

导语:建设以工代赈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以工代赈计划

一、以工代赈二十年建设概要

(一)二十年建设成就

二十年来,**以工代赈投资总额达62.47亿元,其中国家投入以工代赈资金34.67亿元。到目前为止共解决300余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100万低收入贫困人口提高收入。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209元,增加到**年的1657元,增加了1448元,增长了7.92倍。

以工代赈的实施使我区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时期以工代赈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二十年来,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总额达26.70亿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达14.41亿元。共新建水库21座,水库除险加固81座,渠道防渗8364.30公里,渠首87座,新打和改造灌溉井1214眼。相继建设了阿湖水库、桑株水库、昆仑渠首及总干渠等一大批水利骨干工程,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为贫困地区各族人民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二十年来,共投入以工代赈资金总额达11.69亿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6.3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县乡村道路9840公里,其中黑油路5240公里;桥梁258座4600延米;水电站34座,发电量1.36万千瓦;电话装机5.57万门,架设电话缆线1950公里。以工代赈项目的完成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电力和通讯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拓宽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途径。

3、人畜饮水状况显著改善。二十年来,累计投入用于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和病区改水建设的以工代赈资金9.90亿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5.34亿元。通过打井、建蓄水池、水塔、水厂、铺设饮水管道、保护水源地等工程措施,解决了243.70万人和703.6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降低了地方病的发病率,密切联系了党和人民群众间的关系。

4、资源优势得以合理开发。二十年来,累计投入到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中的以工代赈资金达12.93亿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88亿元。种植优质粮食作物159万亩,发展特色经济作物48.40万亩,治沙封育林82.32万亩,人工草场149.40万亩,棚圈7482座,青贮窖4120座,定居牧民22909户,改造中低产田179.70万亩,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5、积极落实劳务报酬政策,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自2002年以来共发放劳务报酬12417万元,增加了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同时还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了大量的短期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问题。通过实施劳务报酬政策,使当地农民参加工程建设,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实现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拓宽了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渠道,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6、吸引了地方投资,增强了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工代赈资金充分调动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身的积极性,把以工代赈资金作为引导性投入,吸引各方面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形成合力,增强了扶贫开发的活力。通过以工代赈帮助贫困地区建设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投资。到目前为止,南疆四地州已有15家企业进驻贫困地区,投资总额达到了2亿多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工代赈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

1、以工代赈扶贫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随着普遍贫困问题的基本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政府为主导的、从上至下的组织型、管制型反贫困机制,表现出了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一是贫困人口总体上被排斥在反贫困治理结构之外,政府与贫困人口的关系是救助与被救助的关系,贫困人口对政府产生过度依赖,政府所承担的反贫困任务沉重。二是扶贫资源的配置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忽视市场的作用,扶贫的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发育滞后,导致扶贫投资效益低下,扶贫开发效果有限。

2、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数分散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科技、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和高寒牧区以及边境地区,地县、县乡、乡村之间相距遥远,扶贫成本很高,投入所需要的以工代赈资金量大。加之,**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非常困难,增加扶贫配套投入的难度很大。单纯依靠农牧民投工投劳抵消配套资金缺口,既影响了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又加大了贫困地区农牧民的负担。

3、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贫困地区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理位置呈相对封闭状态,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大、成本高。二十年来以工代赈扶贫资金的投入,使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的状况仍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变,一些主要河流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理,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4、贫困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差,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仍未得到根本改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居住在高寒山区、荒漠和边境地区,有效耕地面积有限,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尤其是水资源匮乏。加之,贫困人口居住分散,扶贫投入成本大,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依然突出。二、规划的范围和规划期

(一)规划的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维吾尔自治区所辖的69个县市的重点贫困乡村,其中重点贫困县30个,重点贫困县中含国家确定的2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自治区确定的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二)规划期的确定

规划基期为**年,规划终期为2010年。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建设思路和目标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以工代赈工作的经济观和政治观,以实施扶贫攻坚计划,改善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全面贯彻执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要求,紧紧围绕“四大基地”建设,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问题和特点,全力推进“收缩战线、突出重点”的扶贫开发方针,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全面实施、追求实效,努力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的总体思路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结合新时期以工代赈建设的特殊性、现实性和紧迫性,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为重点,以乡为基础、县为基本单位,坚持开发式扶贫为宗旨,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巩固温饱成果,帮助188万低收入贫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加大以工代赈资金的集中投入力度,重点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继续加强草场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小流域治理工程和易地搬迁工程建设,不断扩大抗震安居工程实施范围。紧紧围绕特色林果业、畜牧业和特色农作物产业发展,突出区域间的建设重点,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全面实现扶贫攻坚的奋斗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根据**三大区域致贫的原因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工代赈各类项目总体上均相对集中在南疆地区,北疆地区其次,东疆地区次之。各区域内的重点将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南疆地区以农业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主要解决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工程建设的重点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和抗震安居等方面。和田和喀什地区重点围绕特色林果和棉花产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克州重点围绕草料地建设和畜牧业发展,坚持片区开发、综合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场改良。北疆地区以农牧业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主要解决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贫困牧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工程建设的重点是草场建设、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牧区牧道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东疆地区以农业为主,包括牧业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建设的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农田小型水利建设、乡村道路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

——基本农田建设以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生产率为重点,大力发展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带动农民增收。

——农田水利建设通过打井、节水及渠系配套等工程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乡村道路建设通过新增通车里程,完善乡村交通网络建设,改扩建已有道路,提升道路等级,加大道路的通行能力。

——人畜饮水工程通过管网建设、水源地建设和供水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地区居民饮水问题,改善牲畜饮水条件。

——草场建设以提高草地生产率,维护和改善草地生态为重点,大力开展牲畜饲养设施和饲草料储藏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生产力水平。

——小流域治理以流域的荒漠化防治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林建设,合理布局防风林和经济林,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易地扶贫搬迁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与生态移民、牧民定居和绿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安置地的建设工作,切实使搬迁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和长期保证。

——抗震安居工程要坚持全面发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经济实用,抗震安全;坚持政府补助与群众自筹相结合,以群众自筹为主;坚持在自治区统一指导下,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把责任落实到人,结合实际,不搞一刀切;坚持强化监督,务求实效,全面提高抗震防灾水平。

(三)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绿洲环境建设、生产基地建设、易地搬迁和抗震安居等重大工程建设,有效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农牧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努力实现贫困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加70元以上,力争实现188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脱贫。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规划建设的具体目标为:

——完成中低产田改造任务110万亩以上;

——完成节水灌溉及改善灌溉面积110万亩以上;

——渠道防渗6000公里以上;

——完成排碱渠900公里以上;

——新打各类机井550眼以上;

——完成乡村道路建设与改造里程3700公里以上;

——解决饮水人群95万人;

——解决牲畜饮水289万头(只);

——完成天然草场改良和人工种草190万亩;

——完成防风林和经济林120万亩以上;

——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800平方公里以上;

——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000户,25000人;

——完成抗震安居住房重建或改造245500户、1227.5万平方米。

四、规划建设的重点、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

(一)规划建设的重点

**期间,以工代赈建设重点针对**绿洲灌溉农业的特点和干旱区脆弱生态环境的特点,紧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农田水利和草场建设。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基本农田建设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兼顾小流域治理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不断扩大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范围,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平台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以下八大内容:

1、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和节水工程建设。规划建设项目464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26.9%。

2、草场建设重点是天然草场改良和人工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等工程,其中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要作为草场建设的重中之重予以重点扶持。规划实施项目293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6.9%。

3、基本农田建设重点是中低产田改造。规划实施项目259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5.0%。

4、乡村道路建设重点是新增道路里程,完善乡村道路网络,兼顾对现有贫困区道路的改造和升级。规划实施项目258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4.9%。

5、人畜饮水工程重点是打井、水厂建设和供水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实施项目242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4.0%。

6、小流域治理建设要结合水土保护林、防风林和经济林建设,建立小流域治理综合体系。规划实施项目193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1.2%。

7、易地搬迁建设重点是搬入地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搬迁贫困户切实具备新的生产能力,且收入水平远远高于搬出地。规划实施项目12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0.7%。

8、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重点是南疆四地州特困户、低收入贫困户、困难户和高寒山区户的住房重建和改造,提高抗震设防标准,消除地震隐患,确保贫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规划实施项目4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0.2%。

(二)规划建设内容及投资规模

规划建设项目1725项,其中重点县规划实施1482项,占总项目数的85.9%;非重点县规划实施243个项目,占项目总数量的14.1%。

项目规划总投资403440万元,其中重点县规划总投资370000万元,占全疆规划总投资的91.7%;非重点县规划总投资33440万元,占全疆规划总投资的8.3%。

规划总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373280万元,占规划总投资92.5%,其中重点县规划投资342630万元,占以工代赈总投资的91.8%;非重点县规划投资30650万元,占以工代赈总投资的8.2%。

规划总投资中地方配套资金30160万元,占规划总投资8.5%,其中重点县规划投资27370万元,占配套资金的90.8%;非重点县规划投资配套资金2790万元,占配套资金的9.2%。

八大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投资为:

1、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实施项目259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5.0%。主要建设内容为改造中低产田119万亩,产业基地建设14万亩,农田渠系配套1439公里,机井242眼,其中:

——重点县共实施项目223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86.1%。主要建设内容为改造中低产田103万亩,产业基地14万亩,农田渠系1313公里,机井242眼。

——非重点县共实施项目36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13.9%。主要建设内容为中低产田改造17万亩,产业基地0.17万亩,农田渠系126公里。

全疆基本农田建设投资37800万元,占规划建设总投资的9.3%。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4250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总额的9.2%;配套资金3550万元,占配套资金总额的11.7%。其中:

——重点县规划投资3412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90.3%。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3089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90.2%;配套资金323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90.9%。

——非重点县规划投资368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9.7%。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336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9.8%;配套资金32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9.0%。

2、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实施项目464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26.9%。主要建设内容为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4万亩;渠首24座;引水渠及排碱渠928公里;防渗渠4141公里;桥、涵、闸4566座;河堤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4370万立方米;机井169眼;防洪堤工程254公里,其中:

——重点县共实施项目401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86.4%。主要建设内容为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1万亩;渠首24座;引水渠及排碱渠893公里;防渗渠3285公里;桥、涵、闸3682座;河堤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4370万立方米;机井111眼;防洪堤工程240公里。

——非重点县共实施项目63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13.6%。主要建设内容为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引水渠及排碱渠35公里;防渗渠856公里;桥、涵、闸884座;机井58眼;防洪堤工程14公里。

全疆农田水利规划建设投资119140万元,占规划建设总投资的29.5%。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09030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总额的29.2%;配套资金10010万元,占配套资金总额的33.2%。其中:

——重点县规划投资10992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92.3%。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10059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92.2%;配套资金933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93.2%。

——非重点县规划投资922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7.7%。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854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7.8%;配套资金68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6.8%。

3、乡村道路建设:规划实施项目258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5%。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道路2701公里,改扩建道路634公里,桥涵1009座。其中:

——重点县共实施项目223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86.4%。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道路2307公里;改扩建道路568公里;桥、涵995座。

——非重点县共实施项目35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13.5%。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道路394公里;改扩建道路66公里;桥、涵14座。

全疆乡村道路规划建设投资53910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3.3%。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9110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额的13.2%;配套资金4800万元,占配套资金总额的15.9%。其中

——重点县规划投资4926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91.3%。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4484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91.3%;配套资金442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92.0%。

——非重点县规划投资465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8.6%。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427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8.6%;配套资金38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7.9%。

4、人畜引水工程:规划实施项目242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4.0%。主要建设内容为引水管道8328公里;机井157眼;水厂、水塔及水池308座,其中:

——重点县共实施项目223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92.1%。主要建设内容为引水管道7736公里;机井151眼;水厂、水塔及水池301座。

——非重点县共实施项目19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7.8%。主要建设内容为引水管道592公里;机井6眼;水厂、水塔及水池7座。

全疆人畜饮水工程规划建设投资32810万元,占规划建设总投资的8.1%。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0190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额的8.0%;配套资金2620万元,占配套资金总额的8.6%。其中:

——重点县规划投资3141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95.7%。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2889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95.6%;配套资金252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96.1%。

——非重点县规划投资140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4.2%。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130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4.3%;配套资金10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3.8%。

5、草场建设:规划实施项目293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7%。主要建设内容为天然草场83万亩;人工草场113万亩;青贮窖15360座;棚圈2276座;牧道413公里,草场配套渠系739公里),其中:

——重点县共实施项目225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76.7%。主要建设内容为天然草场55万亩;人工草场65万亩;青贮窖15360座;棚圈1970座;牧道413公里,草场配套渠系680公里。

——非重点县共实施项目68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23.2%。主要建设内容为天然草场28万亩;人工草场48万亩;棚圈306座;草场配套渠系59公里。

全疆草场建设规划建设投资55370万元,占规划建设总投资的13.7%。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0730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总额的13.5%;配套资金4640万元,占总配套资金的15.3%,其中:

——重点县规划投资4381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79.1%。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4018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79.2%;配套资金363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78.2%。

——非重点县规划投资1156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20.8%。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1055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20.8%;配套资金101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21.7%。

6、小流域治理:规划实施项目193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11.2%。主要建设内容为种植防风林78万亩,种植经济林44万亩,溢洪道及河道疏浚190公里,其中:

——重点县共实施项目175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90.6%。主要建设内容为完成种植防风林73万亩;经济林42万亩;溢洪道、河道疏浚145公里。

——非重点县共实施项目18项,占本规划项目总数的9.3%。主要建设内容为完成种植防风林3万亩;经济林4万亩;溢洪道、河道疏浚70公里。

全疆小流域治理规划建设投资42640万元,占规划建设总投资的10.5%。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9350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总额的10.5%;配套资金3290万元,占配套资金总额的10.9%。其中:

——重点县规划投资4054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95.0%。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3740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95.0%;配套资金314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95.4%。

——非重点县规划投资210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4.9%。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195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4.9%;配套资金15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4.5%。

7、易地搬迁工程:规划实施项目12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0.7%。主要建设内容为搬迁6450户、25870人,其中:

——重点县共实施8项,占本规划项目数的66.6%,搬迁5980户、24000人。

——非重点县共实施4项,占本规划项目数的33.3%,搬迁470户、1870人。

全疆易地移民搬迁规划投资11670万元,占规划建设总投资的2.8%。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0420万元,占以工代赈资金总额的2.7%;配套资金1250万元,占配套资金的总额4.1%,其中:

——重点县规划投资1084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92.8%。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974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93.4%;配套资金110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88%。

——非重点县规划投资830万元,占本规划项目投资的7.1%。投资中以工代赈资金680万元,占本规划以工代赈资金的6.5%;配套资金150万元,占本规划配套资金的12.0%。

8、抗震安居工程:规划实施抗震安居工程项目4项,占规划项目总数的0.2%。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抗震安居房245500户、1227万平方米(每户按50平方米计算),全部建造在南疆四地州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疆抗震安居工程规划投资50100万元,占规划建设总投资的12.4%,全部为以工代赈抗震安居资金。

五、规划建设的总体布局

根据**贫困人口分布和各地区贫困成因分析,结合当地扶贫攻坚的实际要求,**以工代赈建设涉及全疆12个地州的69个县(市),其中重点覆盖国家确定的2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自治区确定的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从全疆南、北、东疆三大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区域仍将集中在南疆五地州。

(一)建设投资总体布局

南疆五地州(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巴州)规划投资327980万元,占全疆总投资的81.3%,安排各类建设项目1229项,占总项目数的71.3%;其中和田、喀什、克州三地州规划投资293520万元,占全疆总投资的72.7%,占南疆地区总投资的89.5%,安排各类项目1069项,占全疆项目总量的61.9%,占南疆地区项目总量的87.3%,

北疆五地州(伊犁、阿勒泰、塔城、博州、昌吉)规划投资61290万元,占全疆总投资的15.2%,安排各类建设项目407项,占总项目数的23.6%;

东疆两地州(吐鲁番、哈密)规划投资14170万元,占全疆总投资的3.5%,安排各类建设项目82项,占总项目数的4.7%。

(二)八大类建设项目具体布局

1、基本农田建设:南疆重点布局在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占南疆基本农田建设总投资的73.4%;北疆为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占北疆基本农田建设总投资的77.6%;东疆重点布局在哈密地区,占东疆基本农田建设总投资的80.2%。

2、农田水利建设:南疆重点布局在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占南疆农田水利建设总投资的75.8%;北疆重点布局在伊犁地区和塔城地区,占北疆农田水利建设总投资的76.6%;东疆重点布局在哈密地区,占东疆农田水利建设总投资的87.4%。

3、乡村道路建设:南疆重点布局在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占南疆乡村道路建设总投资的86.4%;北疆重点布局在伊犁地区和塔城地区,占北疆乡村道路建设总投资的79.3%;东疆重点布局在哈密地区,占东疆乡村道路建设总投资的79.4%。

4、人畜饮水工程:南疆重点布局在喀什地区,占南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总投资的46.1%;北疆重点布局在塔城地区,占北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总投资的40.4%。

5、草场建设:南疆重点布局在喀什地区,占南疆草场建设总投资的52.6%;北疆重点布局在阿勒泰地区,占北疆草场建设总投资的62.5%;东疆重点布局在哈密地区,占东疆草场建设总投资的88.9%。

6、小流域治理:南疆重点布局在和田地区,占南疆小流域治理总投资的59.5%;北疆重点布局在塔城地区,占北疆小流域治理总投资的56.3%。

7、易地搬迁工程:南疆重点布局在和田地区,占南疆易地搬迁工程总投资的40.6%;北疆重点布局在塔城地区,占北疆易地搬迁工程总投资的44.4%;东疆重点布局在哈密地区,占东疆易地搬迁工程总投资的92.5%。

8、抗震安居工程:全部布局在南疆四地州。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认清新时期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的新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新时期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建设规划指标和任务的完成。

按照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将扶贫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把解决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社会各界在以工代赈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以工代赈协作和对口支援,形成共同关注、支持、参与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建设的氛围。

(二)将以工代赈建设规划纳入自治区及各地州、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行业部门要设立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进行支持和资金扶持。

各地州县市一定要将以工代赈建设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及各地州、县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要明确各自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和进度,并在资金、物资、技术、人才、政策以及资源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上,体现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倾斜和扶持。继续加强行业、区域间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合作,各行业部门要结合自身行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扶贫力度。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把实现脱贫致富当作首要任务,根据脱贫目标提出具体解决途径,并形成以工代赈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相结合的以工代赈计划体系,认真落实,讲求实效。

(三)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以工代赈建设规划项目的科技含量,为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围绕**以工代赈建设规划中的建设内容,结合贫困地区项目实施地资源条件和贫困人口的现实需要,加大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进步的成果,组织多学科领域科技力量,加强针对贫困人口集中地区资源特点的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组装配套,形成完善、系统、成熟的技术体系,并对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生产技能和贫困地区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四)建立以工代赈项目管理档案和项目储备库,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以工代赈项目繁多、涉及面广,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建立项目建设管理档案。具体由项目实施乡镇、村组落实,报各地区项目办备案。建立由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和由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方便项目的检查验收,体现项目实施的效果,发现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为今后以工代赈项目推广实施积累经验。认真抓好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加强对在建项目的检查监督,配合财政部门管好用好以工代赈资金,严格执行报帐制。各有关地、县计委要根据本地实际,本着突出重点、目标明确、远近结合、统筹衔接、科学论证、合理排序、动态调整、分年实施的原则,确定以工代赈项目储备库,作为以工代赈建设规划和投资计划的基础。

(五)加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严格规范项目申报、立项、审批和资金使用程序,确保项目发挥作用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要坚持以工代赈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申报的项目应做到前期工作完备,审批手续齐全,配套资金落实,具备开工条件。二是以工代赈计划项目要由自治区发改委根据各县上报的规划和项目建设计划,按照以工代赈政策投向和前期工作完备的项目所需投资情况,参照各县贫困程度,经济社会指标,基础设施状况,以及上年度项目实施和计划执行等工作情况编制下达年度资金计划和项目建设计划。三是加强对以工代赈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禁止以任何借口改变资金的性质、用途和使用范围,严禁挪用、拖欠和挤占,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以工代赈资金进行全面、严格的审计,发现问题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

(六)注重以工代赈规划建设项目与西部大开发总体部署、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扶贫开发项目的衔接,采取综合措施,确保贫困人口收入的增加。

以工代赈建设要与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势产业开发相结合,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势产业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素质教育等工程项目相衔接,发挥项目的整合和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培育和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做到治理一片、成效一片、巩固一片,提高以工代赈扶贫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扶持有资源可能、有市场需求、有效益的项目,特别是依托“种养加”项目实行产业化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从市场中获取较高收益,实现贫困人口稳步脱贫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坚决实施项目法人制,加强项目建设的检查与验收。

项目建设要在各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项目建设承担单位按照项目的规划设计具体负责实施。项目管理部门要以合同形式明确项目建设单位的实施进度、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等。项目工程质量采取领导负责制,建设单位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岗位明确、职责分明,谁主管、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