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工作计划
时间:2022-08-23 04:02:00
导语:工业发展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章战略任务
一、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工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第二章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要求
二、主要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向
第三章创新工程
一、再造企业制度创新的优势
二、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越
三、争取管理创新的突破
第四章经贸拓展
一、实现加入世贸组织的平稳过渡
二、开创开放型工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开辟工业增长的国内市场空间
第五章区域格局
一、加快工业化结合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二、提升区域特色经济
三、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
四、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规划实施
一、实施"工业新优势工程"
二、主要政策取向
三、推进工业管理体制创新
序言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迅速崛起,较快实现工业小省到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较大程度上实现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较显著地形成符合省情、富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时期,**工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供求大变化两大挑战,加快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新的优势。
工业综合经济实力迈上大台阶,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工业增长较稳定,增长质量较好,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重要时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全部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5%;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实现利税年均增长18%;工业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居全国前列。**年,工业增加值达29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在各省市区中处于最高;前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份额的50.6%来自工业。
企业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工业多元经济格局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率先基本实现;城乡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从工业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跨越;股份制发展为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199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9.7%,集体企业占26.7%,个体私营企业占49.1%,股份制和外资等企业占14.5%;**年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上升到88.4%和64.4%,工业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工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大为提高,工业运行机制初步转换。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经营管理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企业经营机制明显转变。新型的工业管理体系开始建立,政企进一步分开。政府投资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工业运行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工业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有效竞争局面基本形成。粗放经营日益失去市场条件,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逐步生成。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特色优势鲜明。以区域特色经济为重要支撑的传统优势产业,提高了社会化分工协作水平,扩大了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主导产业培育取得积极成果,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重要增长点;重点扶持的"五个一批"企业发挥了支柱和带头作用;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国首位。**期间,全社会技术改造总投资2356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1.8倍。工业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进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新阶段。、
**时期的工业化成就为**时期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工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工业结构仍不合理,企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不高。相当部分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落后,一般产品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供给不足并存,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对工业增长形成较强的带动作用;工业布局过于分散,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问题较多,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
跨入新世纪,**迈入工业化发展新阶段。面临市场供求的重大变化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期,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适应期,新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期。经历了二十多年快速增长的**工业,具有明显的体制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具有较强的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但也面临国际竞争、区域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面对工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严峻挑战。积极把握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新形势,抓住事关全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抉择,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赢得新发展,在更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理应成为**工业发展的战略追求。
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的全省工业发展**规划,是跨入新世纪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个中长期工业发展规划,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工业发展规划。制订并实施工业发展**规划,阐述政府战略意图,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行为方向,对于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战略任务
**时期,**工业发展总的要求是:按照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突出加快发展的主题,突出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线,突出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动力,坚持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合,推进从量的扩张为主向质的提高为主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工业新格局,为全省在20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工业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年,工业增加值超过4500亿元(按**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以上,为到201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保持全国前列。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以上;制造业中多数行业市场占有率占全国同行8%以上,盈利额占全国同行10%以上;形成乡镇企业集聚发展的新布局,区域特色经济的新优势,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工业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全社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4000亿元,年均增长12%;主要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工业产品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际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主要行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年减少10%,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
--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业运行机制。基本完成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制改革领先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工业。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出货值年均增长率、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高于**时期,"引进来"和"走出去"开放战略有较大突破,实现加入世贸组织的平稳过渡。
--工业领域劳动就业进一步扩大,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为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提供物质保证。
二、工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一)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紧密结合。继续完成工业化,是全省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主导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工业化水准的关键环节。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高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坚持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紧密结合。工业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工业现代化是工业建立在当代最新科技基础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工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方向和目标,是整个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处于工业化发展新阶段,必须抓住技术现代化这一核心,大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紧密结合。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在农村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把工业发展重心向城市移动。大力推进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强大推力和产业支撑;大力推进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前进基地和市场需求基础。以农村工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以工业为主导的非农产业转移为主要着力点,加快工业化结合城市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结构向现代化转型。
(四)坚持工业化一般规律和**实际的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进入新世纪,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宏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既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又探索切合**实际的工业化路子。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重视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促进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保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努力实现区域工业发展模式和路径的不断创新,自我突破。
(五)坚持工业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紧密结合。发展是硬道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尽力争取有质量、有效益、有竞争力的发展,尽力争取人民享有较高生活质量的发展,尽力争取生产建设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工业增长,决不能以当前的、局部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全局的发展。
第二章产业结构
**工业正处于产业结构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推进的结构调整,是新技术革命带动、以产业升级为核心、牵动工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调整。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工业快速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加快工业改造改组和结构优化升级,把**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工业新格局。
大力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优势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支撑全省工业增长的主体,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是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型,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提升,巩固和提高在全国的产业领先地位。做大做强纺织、服装、机械、石化等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产业;做专做精医药、造纸、食品、皮革、金属和塑料制品等具有一定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调整提高建材、冶金等基础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产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是21世纪企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按照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群入手,培育战略性的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形成工业新优势。突出发展信息产业,尽快使其成为现代工业的主导产业;在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产业、新领域精细化工等重要方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促进以高新技术集成与产业融合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发展。
二、主要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向
(一)电子信息制造工业。紧紧跟踪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国际信息技术发展主流,加快实现传统电子工业向现代信息产业的战略性转型。确立电子信息制造工业的战略地位,着力做大产业规模,争取发展水平居国内前列,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先导作用。抓住世界信息产品制造业重大调整、跨国公司发展本土化生产的两大机遇,努力建成沿海信息产业带中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产品进口关税大幅降低、直至实行零关税的有利条件,发展合成组装工业。强化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规模的优势产品。大力发展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产品,重点发展移动通信产品、光电子产品、新型元器件、集成电路、信息功能材料、数字家电与网络终端产品、汽车电子产品、为改造传统产业服务的产品。突出发展软件产业,形成全国重要的软件开发和出口基地,保持应用软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重点建设国家级的杭州高新软件园、嘉善台商信息产业园。
(二)纺织工业。进一步运用现代技术振兴纺织工业,加强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和在国际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高档纺织面料、名牌服装及服饰用品、产业和装饰用纺织品;构建原料--织造--印染--成衣一条龙的技术创新体系,占据国内纺织技术高地;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进一步形成国际上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出口基地。
服装工业。进一步创名牌、上水平,保持服装生产总量、出口创汇和最大经营规模企业居全国前列。加强宁波、温州、平湖、金华、嵊州等服装、服饰用品基地以及诸暨、义乌袜业基地建设。优化设计,精细加工,提高品质,做大强项。继续发挥西服、衬衫、休闲装、职业装和针织服装等产销优势,积极发展时装和开发服饰配件新产品。巩固和发展一批国内著名品牌,实现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的突破。
化纤工业。依托全国最大的化纤面料生产基地(绍兴县和萧山区),推进化纤精深加工。积极采用直接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在发展差别化、功能化纤维及特种纤维上有突破;着力攻克产业瓶颈,在提高印染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特种功能性整理技术上有突破;充分发挥无梭织机的装备规模优势,在生产替代进口的高档化纤面料上有突破;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在提高国际竞争力上有突破。重点建设中国轻纺城纺织科技园区和浙化联聚酯二期项目、PTA项目等。
丝绸工业。深化茧丝绸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茧丝资源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产业振兴。建立在政府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蚕茧价格的机制,推行和完善以公司(工厂)加农户为基础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发展新型丝类和复合纤维、高档真丝绸及服饰、真丝复合纤维和丝绸文化产品。采用高新技术,主攻缩、绉、黄等工艺技术难关。加大改造改组力度,进一步压缩缫丝、丝织、绢纺的落后加工能力,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轻工业。围绕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和扩大出口,适应消费升级和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趋向,着力发展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壮大优势产业规模,进一步形成一批在全国有竞争优势的轻工生产中心。
食品工业。突出发展饮料制造业,把**建成国内重要的软饮料生产基地、黄酒生产出口基地和精制茶加工出口基地。大力发展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新型特色食品、海洋生物食品,改造发展地方特色食品。稳定发展卷烟生产,提高高档名牌卷烟比重和市场占有份额。结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工贸一体化的食品龙头企业,增加食物制成品供应量,提高食品精深加工程度。扩大工厂化盐业生产规模。
造纸工业。重点建设宁波白纸板项目,建成全国最大的纸业生产基地;建设嘉兴特种工业用纸生产基地;建设富阳造纸特色工业园区。进一步发挥高档纸板、高强高透卷烟纸、工业技术配套用纸等生产优势,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在信息用纸等新领域加快替代进口。扩大利用废纸,探索林纸一体化的原料基地建设。
家电工业。应对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推动跨地区跨部门的优化重组。重点发展智能化、个性化、节能和环保型洗衣机、空调器、冷柜、电冰箱等新产品和国内先进的压缩机、家用电机等配套产品,提升小家电和节能高效电光源的竞争力。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家电产品,努力拓展国际家电市场。
皮革工业。进一步开发高档皮革、合成皮革和新型皮革化工材料,开拓皮革制品应用新领域。巩固壮大亚洲最大的皮革服装产销基地(海宁)和国内重要的皮鞋产销基地(温州),保持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出口创汇、技术水平和质量、品牌在全国领先。
塑料制品工业。以农用塑料、包装塑料为重点,以工程塑料和化学建材为突破口,以余姚"塑料城"等为主要基地,大力发展工业配套和中高档日用品等塑料制品,保持加工总量居全国前列。
金属制品工业。加强宁波、永康、湖州等地的金属制品基地建设。发挥以吸油烟机、热水器等为代表的厨卫产品优势,以轻质骨架材料等为代表的建筑装饰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日用化工、包装印刷、文体用品、工艺美术、木材加工及家具等制造业。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进一步形成城市型、文化型、装饰型、休闲型、出口型等产业特色,扩大产业规模。
(四)机械工业。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向装备制造业倾斜的有利时机,加快机械工业发展。体现特色,突出强项,培育"小型巨人",形成具有较强成长性和竞争力的主导产品群。着重发展以摩托车、重型车、改装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船舶为重点的交通运输设备;以空分成套、发电成套及配套辅机、输变电成套、真空获得和真空应用成套、冷热源与通风成套等为重点的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以新型纺织机械、工业缝纫机械、新型塑料机械、新型医疗器械等为特色的专用设备;以数控机床、高精度专用特种轴承、高可靠密封件和智能化低压电器为重点的关键机械基础产品;以水稻作业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为设施农业和效益农业服务的新型适用机械等为重点的农用机械;以开发环保和工业自动化系统装置为重点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以及为提高生活质量服务的新型机电产品。引导发展经济型轿车。把振兴装备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产品进口替代,提高行业最终产品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五)石化工业。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加快发展氟化工,稳定发展农用化工。重点建设镇海炼化公司**万吨原油扩建工程,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规划以宁波为中心的杭州湾石化工业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ABS等大型石化项目;抓住西气东送和开发东海油气田的机遇,加紧启动天然气利用工程,促进石化及相关产业发展。加强台州、湖州等精细化工基地和杭州、上虞等化工科技园区建设,以高档染料、涂料、信息化学品、生物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化学试剂及助剂、工业表面活性剂、催化剂、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有机硅系列产品等为重点,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为着力点,进一步发挥精细化工的特色优势。重点建设巨化集团公司为主的全国氟化工基地和ODS替代品工程,确立氟化工在国内的比较优势。稳定发展高浓度复混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药及新剂型,淘汰一批小农药企业和高毒农药产品,基本完成小化肥行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子午轮胎、特种橡胶制品的产出规模和产品质量。
(六)医药工业。立足于接轨国际和技术创新,建设现代医药工业,在产业规模和素质上保持国内领先。进一步发挥化学原料药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级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努力开发专利药物,加快新品种以仿制为主向创、仿结合为主的转变。重点实施以杭州新药港为中心的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运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等现代技术,争取在制剂工艺和产品剂型方面有较大突破。大力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工程,全面改造药材种植、提取和制剂工艺,提高中药产业比重和质量。
(七)建材工业。以水泥调整为突破口,以新型建材为发展重点,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实现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战略要求。在控制水泥总量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吨以上窑外分解新型干法水泥,提高优质水泥、特种水泥和散装水泥的比重,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发展优质平板玻璃及深加工,推广池窑拉丝生产工艺,形成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出口基地。加快改变原材料行业属性,在发展新型建材上有较大突破。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化学建材、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档装饰材料,进一步形成嘉善、湖州等装饰材料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建材产品出口。
(八)冶金工业。按照总量控制和优化结构的总体要求,以杭钢集团公司为主干,建设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实现主体装备国内一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国内领先、主导产品特色优势明显。以节能降耗为重点,以合金化、精细化、专业化为目标,优化有色金属工业的冶炼工艺和产品结构,进一步开发冶金新材料,发挥铜加工和不锈钢生产优势。
(九)电力工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电力生产经营体系,继续加强电源建设,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实行电力工业适度超前发展。进一步抓好大火电和大水电建设,稳步提高核能电力比重,积极拓展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等新领域。重点建设秦山核电站二、三期,嘉兴电厂二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滩坑水电站,温州电厂二、三期,半山电厂天然气发电等工程;规划建设三门核电厂。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完善50万伏输变电主骨架,促进电网和电源建设协调发展。有计划关停小火电,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推行厂网分开和竞价上网,健全电价形成机制,依法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监管体系。
(十)采掘工业。加强勘探,保护资源,合理开采利用,发展深度加工。煤炭工业按照"新产业战略东移、老矿区平稳收缩"的方针,进一步压缩煤炭生产,基本完成产业调整和转移任务。加强石料开采管理,控制布点,保护环境。关闭资源贫乏尤其是资源枯竭的矿山。
(十一)国防科技工业。发挥国防科技力量的优势,加强高新技术的武器装备研制;加大民用产品开发力度,推进军工产品和民爆产品升级换代;深化军工企业改革,加快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军工生产经营体制,促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
第三章创新工程
创新是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前提,也是**精神的灵魂。把创新贯穿于全部工业经济工作,大力实施以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有机结合的创新工程,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技术瓶颈和管理约束,增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再造企业制度创新的优势
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全面制度创新,进一步构筑与市场化和现代化相适应的微观组织基础,为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按照《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浙委[1999]39号),在率先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脱困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十年目标,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增强竞争力和控制力。到**年,率先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加快推动国有经济向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集中,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企业集中,向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尤其是产业龙头企业集中;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一般小国有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从国有经济领域中尽快退出。努力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抓大要强,放小要活。继续利用国家核销银行呆坏帐准备金和债转股等政策措施,加大兼并破产力度,坚决淘汰长期亏损企业。鼓励非国有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的调整和改组。以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为重点,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营运体系,强化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按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办发[**]64号)。在普遍推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进一步明晰产权、实现股权集中和流动入手,推动有条件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向规范的股份制发展。引导上规模的私营企业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进行制度创新,加快从传统型企业向现代型企业转变。引导企业集团建立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对子公司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把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购并重组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活力。
(三)进一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深入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成长,扩大混合所有制经济规模,保持多种所有制结构独特、体制创新领先的优势。在市场准入、从业条件、税收负担、土地使用、融资和进出口经营权等各方面,对各类企业统一实行国民待遇,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重视提高个体私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引导其依法经营和自我完善。
二、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越
紧跟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以企业为主体,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应用新知识、推广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辟新市场。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新一轮综合实力竞争中争得有利地位。
(一)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重点地建立面向区域特色经济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以大型科技企业为依托的行业科技开发基地;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路子,通过购买专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兴建技术开发机构、创办科技型实体等多种途径,形成稳定有效的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多种经济的活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大企业把研究开发中心办到技术前沿的国家去,直接获取最新科技成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兴办高等教育基地,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从体制创新入手,充分挖掘知识和人才第一资源的潜能,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集聚创新人才、争取创新创业实效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采用项目成果奖、新产品新增利润提成、技术折价入股等分配形式,激活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发展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构,利用创业板资本市场,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
(二)把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紧密结合起来,推进技术创新。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重点突破,持续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重开发、应用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能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崛起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运用领域广泛和市场潜力大的先进适用技术。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环保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大力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实现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围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改善效益、防治污染和扩大出口,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形成持久创新的支撑力。
(三)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在于企业。加快实施企业上网工程,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发展网上采购和网上营销。积极将信息技术导入传统工业产品,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推广运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管理信息系统(MIS)、工业过程控制(DC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企业资源计划(ERP)、工业机器人和电子商务等先进手段,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根本性变革,实现操作自动化、决策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到**期末,大中型主要骨干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主动把握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机遇,促进技术创新。抓住国际上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从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出发,加快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通过承接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产品、发展合成组装工业进而发展新兴产业等特殊路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争取进入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生产体系,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境内技术转让。以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为重要基地,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加快建设"天堂硅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
三、争取管理创新的突破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管理也是生产力。强化企业管理,实现管理创新。把改革、改造、改组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巩固制度创新的成果和促进技术创新的跨越,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推进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升级。适应市场竞争加剧、新型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发展的新情况,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推进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惯例、切合企业实际的现代管理模式。突出观念创新,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推广运用扁平化组织、虚拟化经营、精益化管理和柔性管理、危机管理等现代管理方式,促进企业从生产经营型向品牌经营型、资本经营型、尤其是质量效益型发展。大公司大集团的管理创新,注重主业发展、核心业务能力培育和整体优势发挥。
(二)突出现代人本管理,加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队伍建设。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广泛实施人才战略和新世纪人才工程,营造尊重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新机制。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增强职工凝聚力,把实现企业自我发展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结成命运共同体。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高度重视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在企业经营者的选用上引入竞争新机制,发展职业企业家。鼓励企业经营者多持股持大股,积极推行年薪制和期权激励等收益分配政策。采取多种教育培训形式,全面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
(三)把管理创新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管理薄弱环节,强化质量、成本、资金、营销管理和安全管理为重点的企业管理,完善各项专业管理和管理基础工作。倡导精品生产,发展名牌产品,实现质量振兴。建立新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企业现场管理,做到设备良好、物流合理、信息准确、环境整洁。引导私营企业摈弃家长式、经验型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加强职工民主管理,推行厂务公开。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指导、督促企业强化管理的新路子。
第四章经贸拓展
抓住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契机,进一步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工业,在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中构建新的比较优势。
一、实现加入世贸组织的平稳过渡
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工业基础较好、比较优势较明显、经济活力较强的现实条件,沉着应对,趋利避害,平稳过渡。
(一)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对工业产业的影响,加快结构调整和政策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着力培育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产业,加紧扶持暂时需保护的幼稚产业,主动压缩将来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尽快提高以仿制国外技术和产品为主、将受到限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把握投资贸易自由化带来外资大量进入的机遇,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发展合成组装工业、装备制造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外力推动型的产业升级。
(二)引导企业正确了解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和我国的承诺,增强应对能力。抓紧培养一批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进一步清理和修订涉外地方性法规,提高涉外政策、管理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促进企业建立与加入世贸组织相适应的质量、标准、计量保证和环保体系,加快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努力突破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有效利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正当的经贸权益。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反倾销、反补贴应诉,规范自身的贸易行为,依法和适度保护国内产业安全。
二、开创开放型工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建成国内重要的工业产品出口基地。顺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工业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加快实行生产企业进出口权登记制,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加强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发挥重点出口企业的支柱作用。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进一步提高轻纺传统出口产品的增长率和竞争力,提升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和设备成套率,壮大精细化工、医药等新兴出口产品的规模,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出口、自创品牌的产品出口及技术贸易出口、加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贸易网络等多种途径,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型的出口增长。在继续发挥一般贸易出口优势的基础上,以宁波保税区、杭州出口加工区和外资骨干企业等为重要基地,提高加工贸易的比重。整治重点产品出口秩序,遏制竞相压价现象,不断提高出口效益。
(二)争取实施"走出去"战略有较大突破。把推动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原料开发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和技术开发中心。把境外加工贸易作为"走出去"的战略重点,科学规划,深度开拓。依托优势企业,重点推动纺织、丝绸、服装、食品、电子、建材、化工及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技术、设备和产品出口。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办厂和开展经贸活动的引导、管理、服务。在项目审批、银行贷款、外汇管理、出国手续、出口退税、设备原材料出口、政策性保险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强行业协调,避免在境外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强化对境外国有企业的监管,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开辟工业增长的国内市场空间
积极适应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取向,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着力推进营销创新,不断提高物流效率和市场占有率。注重保有传统市场,开辟农村市场、西部市场,拓展假日市场等新兴市场;注重细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引导企业从依赖区域性的专业市场,向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络提升;从利用有形市场为主,向开辟以网上销售为新渠道的无形市场发展。积极发展连锁制、制、配送制和品牌营销、绿色营销、顾客满意营销、感性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逐步发展集工、贸、技和信息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化的综合商社。
第五章区域格局
把产业结构调整同城乡结构、地区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全方位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强化区域特色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创造新的空间和条件。
一、加快工业化结合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贯彻落实《**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把工业化和城市化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分布和有效配置生产要素,积极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产业基础,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一)以工业园区为新基地,推动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完善农村工业布局规划,将其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并与土地规划相衔接。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进一步建设连片开发、设施完善和服务完备的工业园区。运用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发展,从严控制农村企业在工业园区外新的零星布点。通过完善城镇功能、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土地置换和社会保障等途径,吸引农村家庭工业向城镇迁移创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小城镇工业的主体产业加以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从提升产业层次入手,积极发挥大中城市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着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城市型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城市工业高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鼓励大公司大集团或企业总部、研究开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迁往大中城市;进一步推动城市中心区企业向郊外搬迁改造,推动一般制造业向小城镇梯度转移;进一步发展服务于城市生活、有利于城市功能转变、有助于扩大就业的轻型工业。在做精主业、提高效益的前提下,有条件的企业可逐步推进产业综合化,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按照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在大城市区、城镇连绵区、城镇点轴和点状发展区,相对集中地实行空间分布。以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为重点,构建城市经济圈,发挥城市工业密集区的组合优势。
二、提升区域特色经济
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群、专业化产业区、商品交易市场和营销网络组合而成的区域特色经济,增强县(市)域经济活力和全省工业产业活力。推进产业组织创新,培育企业集团,构建母子公司体制,整合中小企业群和家庭工业单位,提高区域经济组织化程度。突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差别化和系列化,从价格竞争为主向非价格竞争为主转变,切实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隐患。积极创立区域品牌,支撑区域主导产业成长。把建设工业园区作为优化区域特色经济的主要抓手,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规模化区块的新格局。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投资开发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产业龙头企业。坚持打创并举和标本兼治,强化质量监督,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及适应中小企业群和家庭工业单位的质量检验机构,整治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促使区域特色经济全面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办好行业协会和民间商会,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突破当地要素约束和过度竞争,扩大对外投资,拓展区域特色经济。
三、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
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以城市为中心,以培育优势产业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着眼点,优化区域工业布局,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素质。
(一)促进浙东北和浙西南地区工业协调发展。在沪杭甬和杭宁高速公路沿线、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的三大经济带,形成工业发展密集带。加快浙西南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工业发展创造必要条件。着眼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进一步形成丽水、衢州的日用化工、竹木加工、绿色食品、水电、建材等产业优势。在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加强与工业发达地区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承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梯度转移,大力发展家庭来料加工业。浙东北沿海地区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形成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优势,带动浙西南地区工业发展。
强化海洋经济意识,进一步开发海洋产业。发展宁波、嘉兴等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区;围绕渔、港、景、油资源,形成舟山海洋经济优势;建设国内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和修造船基地。
(二)把**工业发展纳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大产业带,提高区域产业分工水平。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主动接轨上海,开创浙沪产业互动发展新格局。浙东北地区更要积极接受上海辐射,建成上海支柱产业配套基地、扩散产业协作基地、基础产业供应基地、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形成富有活力的都市连绵区和核心产业带。
(三)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的方式,积极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沿海外向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西部市场广阔、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逐步推动产业西扩和企业西进,实现生产要素跨省流动、产业结构跨省调整、人才技术跨省交流、商品市场跨省拓展。通过参与西部开发,推动优势企业实现从产地销向销地产拓展,从区域性企业向全国性企业转变。
四、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工业和环保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突出节能和节水,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把能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要点。认真贯彻《节能法》,进一步开展以节油为重点的工业节能,争取年均节能率超过5%。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能源利用监测管理,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强化节水管理,工业生产布局必须与水资源的承受力相适应,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比**时期明显下降;重点抓好电力、石化、冶金、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推动工矿建立循环用水系统,到**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
(二)加强环保管理,大力防治工业污染。所有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省规定的标准,全面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时期削减20%,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支持发展低污染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防治的生产全过程控制。重点整治乡镇工业污染源,重点防治造纸、食品、印染、制革、水泥、电镀、精细化工、医药原料药等行业性污染,推动生产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工业园区集中,强化企业排污申报监督机制。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环保技术和服务,建设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新上投资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实行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制度。对严重污染的企业,采取限产、直至关停等整治措施。
(三)加快发展环保产业。重点推进高浓度和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治理、燃煤除尘脱硫、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等重大、关键环保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发展大气、水污染治理设备,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成套设备,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设备,环保材料及药剂。重点培育一批环保产业生产基地、示范工程和新产品。
第六章规划实施
在规划实施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工业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在此基础上,正确行使政府的规划、协调、监督、服务职能,为规划落实提供政策支持和体制、法规保证。
一、实施"工业新优势工程"
(一)抓好一批重大项目。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的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工业基本建设项目;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新材料专项项目、重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项目、企业技术中心和产学研联合示范项目各100个。
(二)抓好一批重要基地。主要是上百个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乡镇工业专业区和特色工业园区,重点生产和出口基地。
(三)抓好一批重点产品。主要是100个重点高新技术产品,100个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四)深入抓好"五个一批"企业。进一步培育大企业,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和综合商社;进一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先的行业骨干;进一步培育"小型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排头兵;进一步培育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一批全国著名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培育出口创汇大户,形成一批出口额在**万美元以上的出口基地型企业。
将**培育主导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衔接,把培育的重点放在体现技术创新方向的重要领域和主导产品上。
二、主要政策取向
(一)工业结构调整政策取向。引导和扶持发展重要产业和骨干企业。坚持产业指导信息制度,进一步明确倾斜性产业、鼓励性产业、竞争性产业、限制性产业和保护性产业的导向意见,及时产业动态信息,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投资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加大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减免税收、实行差别利率和设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等支持政策。继续通过规范上市、发行企业债券、推进资产重组等途径,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和实力。采取债权转股权、债权托管和出售等债权重组办法,帮助一些负债过重而又有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摆脱困境、增强活力。
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压缩过剩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主要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结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着力消除退出障碍。在过剩能力淘汰后的补偿、衰退产业的调整、退出企业的人员分流、新技术和新产业的替代等方面,给予必要的退出援助。不准在国家禁止的投资领域上工业项目。对明令关闭的"五小"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收回其生产许可证,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金融部门停止贷款,电力部门停止供电。
(二)工业技术进步政策取向。着力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一条龙项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新产品产值率;引导企业完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重点产品创新中心。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工业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政策支点,造就鼓励技术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环境。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的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以纳米技术应用为重点的传统材料产业升级工程,以生物技术应用为重点的传统医药化工产业竞争力提高工程,以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为重点的传统制造业提升工程。对列入省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的,优先安排财政贴息资金,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和金融机构投向。进一步运用引进设备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使用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税收等政策,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重点项目计划,扩大利用国债贴息。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技术改造投资管理新模式。深化技术改造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项目审批,逐步实行项目备案制,推行办事大厅窗口服务。探索建立企业自主决策和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政府间接调控的投融资新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企业技术改造。建立健全投资服务中介机构,加强投资项目前期工作。
(三)工业产业组织政策取向。着力发展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石化、通信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造纸、饮料、家电、医药等产业,进一步提高集中度。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和兼并、联合等重组途径,进一步发展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支柱作用明显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有重点地培育跨国经营的大企业。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体系,发挥"无形大工厂"式的区域规模经济优势。
从战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把中小企业政策作为重要的工业化政策,在建立中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引导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上下工夫,发展"小型巨人"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和市场销售网络,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技术开发、管理诊断、信息咨询、工业设计、市场开拓、外贸指导、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金融服务,完善授信制度;开拓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发展创业投资;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机构;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逐步建立信用制度;进一步降低开业条件和企业设立成本。
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对企业普遍实行国民待遇,实施公平税赋,统一技术质量标准。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力度,规范价格竞争秩序。探索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完善政府的政策手段和行为方式,避免政策偏差和贸易争端。
(四)工业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取向。把扩大就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处理好产业升级与实现充分就业的关系,调整结构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重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容量的中小企业及家庭工业,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坚持压缩企业冗员与创立新业相结合,把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基点放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上。
基本建立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化用工机制。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全面建立起新型的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力市场,引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公布制度,发挥市场在劳动力流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执行《劳动法》,规范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基本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和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改革,逐步把建制镇以上的各类企业及职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平稳过渡。
三、推进工业管理体制创新
深化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工业经济管理部门与直接管理的企业脱钩,实现政企分开。着力做好规划实施、经济调节、市场规范、环境改善、政策引导和企业服务工作。改进和加强行业管理,把工作重点转到发展战略研究、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上来,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坚决整治"三乱",减轻企业负担。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工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重视对**工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效果评价,保证战略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