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工作计划

时间:2022-08-23 03:44:00

导语:资源节约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资源节约工作计划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积极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的**,正处于由提前实现小康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按照《**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关于强化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要求,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成就

**时期,全省积极贯彻"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针,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强化政策法规引导,依靠技术进步,完善基础管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加强和改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明显

全省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打开了工作局面。在政府机构改革中进一步明确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职责,健全省、市、县三级管理组织和工作网络。特别是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发[**]36号)文件下发后,各有关部门协调动作,强化工作指导和政策引导,促进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据**年底统计,全省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1075家,从业人员10.7万人,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渣109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3.5%;废水处理回用量57026万吨,比"八五"末增长近两倍;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产值214.9亿元,实现利润14.6亿元。仅全省物资、供销再生行业统计,五年累计回收利用废旧物资总值144.1亿元,其中回收利用废旧金属409.8万吨、回收(拆解)报废汽车96884辆。

(二)制订和完善政策法规,把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自国发[**]36号文及若干配套政策出台后,省制定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加强废旧金属资源管理、加强散装水泥管理和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等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各地也针对当地实际制订了具体的规定和管理办法,如杭州市颁发了废旧金属管理办法,湖州市推出了废纸回收管理办法,温州市制定了加强老旧机动车报废更新管理办法。这些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促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对推动整个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广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管理办法及优惠政策,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从1997年开始,重点对利废建材企业和木竹企业、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等进行认定。据**年底不完全统计,共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59家,减免税3.02亿元。镇海炼化、巨化集团、尖峰集团、新安化工集团、诸暨八方水泥厂、杭州木材总厂、温州汽车设备更新回收公司等一批重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通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增强了企业实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地位,拓宽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

(四)积极培育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拓展资源综合利用领域

重点开发了一批大用量、经济效益好的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了10个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石煤提矾技术,综合利用低品位石灰石、石煤渣、金属尾矿烧制水泥技术等,被国家经贸委列入第一批优秀实用技术;利用废橡胶生产冷冻胶粉、利用回收废玻璃丝进行回炉生产等项目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全国推广。**虎霸集团利用日本援助的20t循环硫化床锅炉,开创了我省利用石煤发电的先河;杭州锦江集团建成年处理生活垃圾150万吨的垃圾发电项目,成功地走出了产业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新路子;常山虎跃、江山何家山水泥等企业,利用固体工业废渣新建日产10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正式启动。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拓宽了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子,而且有效缓解了我省资源不足的矛盾。

(五)兴办各类再生资源市场,资源综合利用队伍迅速扩大

各具特色的再生资源市场迅速形成。全省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各类再生资源市场近10家。其中东阳废塑料市场,年成交量30万吨;台州废电机、再生白银市场和杭州旧货交易市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影响力已扩展至省外。通过市场带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较快发展,全省城乡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三废"回收利用工作队伍。仙居有三千多人从事废渣、废液回收和白银提炼,年提炼量约50吨;温岭、路桥等地有十几万人从事废电机、变压器回收拆解,年回收拆解废金属100多万吨;富阳通过各种渠道年回收90多万吨废纸,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六)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散装水泥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期末,供应散装水泥的生产企业发展到332家,发放设施能力达2500万吨;五年累计供应散装水泥4548万吨,年均增长20.5%,散装率年均提高3.1个百分点;按通用标准折算,节约包装纸27.3万吨,折合木材150万立方米,创经济效益18.7亿元。**年,散装水泥供应量1384万吨,居全国首位;散装率达到32.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位。

(七)全面推进墙体材料改革,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迅速崛起

墙体材料改革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管理,新型墙体材料的产业规模和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发展到836家,全行业形成了多孔粘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砖块板瓦相配套,高中低档产品并举的产品生产体系;形成了年产混凝土小型砌块250万立方米,多孔粘土砖93亿块标准砖,混凝土瓦1500万平方米,轻质条板1200万平方米的产业规模。五年累计生产新型墙体材料311.9亿块标准砖,年均增长26%;**年城镇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比例达51.8%,比"八五"期末增长37.8%。通过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利用固体工业废渣738万吨,保护耕地5.1万亩,节约能源212.5万吨标准煤。

(八)广泛开展宣传和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形成有利的社会环境

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宣传与交流。一是开展全社会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二是积极争取日本政府的"绿色援华项目",石煤综合利用电厂等项目成功投产;三是举行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培训和交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会,开展省、市、县际的交流和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对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没有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已有的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执行和扶持力度还需加强;三是企业粗放经营和无序竞争现象较为普遍,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整体经济实力不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新技术、新领域的推广应用程度不高。

二、"十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战略任务

大力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实现全省"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大省,但也是自然资源小省。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与资源严重浪费并存,资源和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五"时期,必须把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切实把握好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促进全省现代化建设。

(一)总体要求

"十五"时期,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针,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线,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完善政策法规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基础管理,健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开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新局面,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基本思路

加大贯彻国发[**]36号文件的工作力度,坚持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和技术改造、"三废"治理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

基本思路是:一个中心,两个提高,三个加强。一个中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两个提高:提高全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水平;三个加强: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示范项目的培育和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主要目标

1、工作目标

--把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指标体系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

--建立和完善符合省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管理体系,企业运行机制,中介组织社会化服务网络。形成以政策法规规范企业行为,以经济政策鼓励和扶持企业,以信息和宣传等途径引导企业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管理模式。

--创建50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组织实施10个重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初步形成10个优势明显的资源综合利用特色经济园区(带)。

2、主要指标

--"十五"期末,全省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实现产值350亿元。

--到"十五"期末,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6%;

主要城市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全社会废旧物资回收总值170亿元,比**期末增长18%;

散装水泥供应量突破1700万吨/年,散装率达到38%;

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125亿块标准砖,建制镇以上城镇建设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面积占当年城镇总建筑面积的70%。

三、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策法规建设,实施依法管理

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法规体系建设,促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已经出台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透明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体系。重点推出《**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实施办法》,制订《**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完善《**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和《**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两个行政法规。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严格依法管理,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行为。

(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综合利用管理体系

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主管部门,主要抓好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建立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领导小组;健全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制度;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依法加强监督检查;抓好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利用。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建立省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主要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调查研究、宣传培训、科技成果的转让和推广工作;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合作,形成社会化服务网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服务。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企业自主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微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确立企业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主体地位,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改进生产工艺入手,建立严格的物耗考核制度、分配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完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统计、生产、计量、财务等指标体系,实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围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两大主题,把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和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技术创新,促进跨越式发展。省里重点研究制定主要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方向,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组织实施实用性技术的开发、示范项目。各地要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资源综合利用实用新技术的开发、示范项目的推广,鼓励和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

重点组织实施四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是以大掺量、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利废建材项目,主要是利用粉煤灰、石煤、硫酸渣、硫石膏等工矿废渣(尾矿、碎石)项目;二是以劣质石煤、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实行热电联产的洁净煤燃烧发电项目;三是以废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玻璃回收利用为主的再生资源二次利用项目;四是以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垃圾回收利用项目;五是旧家用电器的回收处理项目。

(四)加强再生资源行业的管理和指导,保障资源回收有序进行

进一步发挥物资、供销两大系统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以省级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全省再生资源组织管理体系,推动再生资源行业从松散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型、产业效益型方向转化。

按照国家《报废汽车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汽车更新领导小组;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做好全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经营网点的规划;建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认定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规范行业行为。

坚持落实"以废养废"的优惠政策,重点培育和扶持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各类再生资源市场,以市场带动周围乃至全省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鼓励发展废旧有色金属、贵稀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化工原料、造纸原料等大宗废旧物资的再生原料性加工,提高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五)进一步发展散装水泥,向国际水平进军

继续加强省政府第71号令的宣传贯彻力度,着力保持散装水泥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以增加散装水泥供应使用量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散装水泥及预拌混凝土供应率和使用率,加强散装水泥发放、中转贮运、用户接收等基础设施综合配套能力建设,大力推进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重点县(市)和重点乡镇供应使用散装水泥工作,继续做好技术创新、基础管理、职工队伍建设、协调服务和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周边省、市及国际散装水泥市场的竞争,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

(六)稳步实行禁用实心粘土砖,推动新型墙体材料改革上新台阶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省政府第87号令的要求,适应加快城市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改革和建筑节能。优化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形成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导产品、砖块板瓦相结合和多层次产品相配套的新型墙体产品生产和应用体系,限制和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提高质量档次和配套功能。以建筑市场为导向,实现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和建筑应用的大突破,实现小城镇墙体材料改革的大推进。在全省建制镇以上城市,分期分批限时禁用实心粘土砖。编制新型墙体材料的设计标准、施工规程、标准定额,实施建筑节能,在努力适应市场需求中壮大产业规模。

(七)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资源、环境、节约意识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宣传形式,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教育。重点是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宣传活动;并适时组织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产品、技术展示会。针对各级政府机构改革后,机构新、人员新的状况,重点抓好各级资源综合利用管理人员的培训;继续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管理、技术和操作员工的培训教育。坚持学习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八)积极扩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充分把握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环保和我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合资和吸引外援、外资等途径,利用信息交流、境外培训、学术研讨等方式,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