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计划
时间:2022-08-23 03:34:00
导语:科技发展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期间是我省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制订并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部署科技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工作,对于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科技进步的**回顾和**发展要求
**期间,我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坚持实行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达到47个,全省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年达到约1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其中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3.13亿元,比**年增加2.7倍。组织实施了128项重大科技项目,农业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其他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到加强,数字化消费类电子产品、洁净煤燃烧技术、非晶材料、氟化工、新农药、新药物等方面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53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7.5%。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发展,10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培育了64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保和节能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运用,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设计、管理、营销等软件技术应用推广初见成效;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在**年底前已基本实现向企业化的转制,农业和社会公益类院所完善内部运行机制,逐步推行企业化管理。制定并落实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留学回国人员和科技人员投身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技术市场初步得到培育和发展,**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登记额达27.1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论文数连续几年居地方自然科学基金的前列,有100多项基础性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全省已建立81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3个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117个企业技术中心。
**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国际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科技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前途和命运的决定性力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加入世贸组织在即,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对科技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发展、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良好的机遇。当前科技进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技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品还比较缺乏;技术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科研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带动能力偏弱。这些制约我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落?quot;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抓住世界科技革命的机遇,紧紧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要求,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浙江建设成为科技强省、经济强省。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的精神,以建设科技强省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保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以技术跨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坚持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产业化。科技活动要以实现产业化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技术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技术链的延伸带动产业链的延长;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着重加强区域支柱产业的科技进步,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推进技术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商业性的专有技术的研发,致力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转化和创新,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出资的科技活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贯彻突出重点、综合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方针,着重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科技研发攻关;要继续加大投入,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组织基础性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形成科技发展的新优势。
--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打破条块和区域内外分割、产学研脱节的科技活动的组织架构,实现省、部科研设施的重组联建,以加强产学研合作为重点来调整优化科技力量的布局。广泛开展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组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和利用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水平和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坚持科技体制创新与培育技术市场相结合,进一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进步机制和环境。坚持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促进科技发展。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对技术中介机构管理的规范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市场管理的法制化,技术市场载体的信息化、网络化,进一步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加快科技计划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等方面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融资等各项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以优良的环境集聚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充分调动方方面面追求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奋斗目标
到**年,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排序力争进入全国前5位,为科技强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科技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支撑。
--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力争达到18%。
--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大提高,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的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的技术层次达到发达国家九十年代末水平;制造业、服务业和大中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全社会研发(R&D)经费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省、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7.8%、4%、3%。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的论文数处于全国前列。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进入全国前3位。主要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基地、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培育技术市场成效显著。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引导、政府扶持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进步机制基本形成;以信息化、网络化为载体的技术市场覆盖全省,科技成果展示、洽淡、交易活动主要通过有组织的信息化技术市场进行,全省技术市场年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
--科技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科技进步是发展动力的社会共识基本形成,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制环境、投资融资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和环境更加改善,科技人才的培养、集聚和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省科技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40万人以上。
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条件。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克服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偏面想法和做法。按照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加快培育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继续强化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体现地方特色,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优势产业。按?quot;创优势,争一流"的要求,在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群,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下功夫,推进"天堂硅谷"的创建,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扩大面积规模,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特色;明确功能定位,划定孵化、产业、生活服务等功能区块。进一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网络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大企业、大集团和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快孵化功能建设,建立各类孵化器,并提供种子资金、风险投资等创业支持,大量吸引留学人员、科技人员和企业家来区创新创业。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建立精简、效能的办事机构,当地科技行政部门要主动介入对高新园区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培育现代城市经济,集聚高素质人才,塑造现代城市形象。到**年,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进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先进行列;宁波、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达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平,其他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取达到全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一流水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800亿元以上。
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在新兴特色产业明显且相对集中的地区,着力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增强相关产业、技术、人才的集聚能力,提升区域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以基地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加快新兴特色产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建设融信息交流、技术贸易、人才市场为一体的科技服务机构,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到**年,全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到30个左右,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省、市、县共同支持、逐级培育的办法,在全省扶持发展1500家以上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力量培育300家左右上规模、上水平,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和省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形?quot;四个一批",即:100家以上研究开发能力较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以出口为主、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在国内外股票上市、经营业绩优良的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市场份额较大、在全国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超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5家和50家以上。同时,要发挥浙江优势,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通过科研院所改制、原有中小企业改造提升、科技人员领办创办、购并校办院办企业等多种途径,走出一条转化、培育和壮大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路子,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家以上。
培育20个高新技术产品群。选择具有浙江特色和优势、发展潜力大、产业链长的若干领域,每年实施若干高新技术产品群培育重大专项,采取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共同支持、滚动发展的方式,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高新技术产品群。在电子信息领域突出发展:计算机软件,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光通信产品,信息家电产品,大规模集成电路,文化教育娱乐类电子产品。在生物工程和新医药领域重点发展:生物药物和疫苗,新型合成药物和中药,生物农药和兽药,动植物新品种,特色、绿色和海洋生物食品。在新材料领域加快发展:新型电子材料,纳米材料,氟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在光机电一体化、环保和其它领域重点发展:先进制造设备,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环保、高效节能和绿色能源产品,新型设施农业技术装备。
实施70项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我省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每年筛择并组织实施15项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全国领先、市场潜力较大的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集中力量进行扶持,逐步形成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拳头产品。各市县每年也要确定并实施一批本级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省、市、县的重大科技项目群、产品群。项目的实施和投入以企业为主,各级财政共同扶持,引导金融投入,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
四、加快共性、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围绕各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技术需求,抓住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大发展的机遇,以加快急需的共性、关键及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服务业电子化工程、生物技术示范工程、纳米技术τ霉こ桃约跋喙刂卮罂萍甲ㄏ睿平┮迪执⒅圃煲敌畔⒒头褚档缱踊獭?br>
以培育新种子种苗和开发推广精深加工技术为重点,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星火示范县和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为载体,组织农业高技术、新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安全生产技术和其他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培育形成40个左右新种子种苗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特色产品生产等示范基地,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发展效益农业的新型组织形式。重点建设8个左右省级以上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形成以农业高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示范基地;创建10个左右星火示范县,以竹、茶、蜂、菇、桑等为重点,集成种子种苗和种养技术、产后加工技术,延伸技术链,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快形成浙西南星火技术密集带;继续建设好科技兴海示范区,积极发展海水增养殖、海洋药物和功能食品等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实行农科教结合,吸引工商企业和外商投资,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
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和开发推广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为重点,着力提升传统工业技术水平。加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各地支柱行业普遍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选择一批企业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等,提高企业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引进、开发和推广数控技术、自动化技术,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装备。积极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提高药物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开发专利新药;加强中药材人工栽培技术和中药有效成份萃取技术的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加快纳米材料在纺织、化工、轻工、建材等行业中的应用,改善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以推进服务业电子化为重点,提高服务业技术含量。积极研发和推广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房地产、旅游、教育等行业的软件,突破信息传输和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构筑金融保险、现代市场、物流运输、远程教育等信息系统平台。继续发展各类专业市场网站、行业性网站,以及为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户服务的信息、咨询网站,开展电子政府试点,推进企业上网,加快发展新型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报刊、出版、印刷、音像、电子光盘等传媒业,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品档次。加快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五、加强科技创新,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创新、产业化"的要求,围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目标,确定一批高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明确科技研发的重点。每年确定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着力解决10个重大技术和100个高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
(一)加强高技术研究
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技术、宽带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光电子与光通信技术、信息家电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
在生物技术领域,重点开发基因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菌种选育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中药人工栽培技术、中药萃取技术。
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开发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氟化工技术、晶体材料技术、膜分离技术。
在机电一体化领域,重点开发数字控制与伺服系统技术、智能化技术、精密制造技术、传感与自动化测量检测技术。
在环保与节能技术领域,重点开发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及处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绿色能源技术。
在农业高技术领域,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安全生产技术、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农业防灾减灾技术。
在上述高技术中,突出抓好10个重大技术的研究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技术、宽带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数字控制与伺服系统技术、基因重组与转基因技术、中药生产现代化技术、酶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与菌种选育技术、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quot;三废"治理与清洁生产技术,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二)加快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发
在工业领域,重点开发CAD、CAD/CAM/CAPP、CIMS、计算机过程监控等技术,新型分离、催化、合成、聚合、复合、超细化和聚合物改性等技术,新型、多功能、代用墙体材料制造技术,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印染后整理技术,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
在农业领域,围绕新种子种苗选育、优质高效安全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重点解决以下技术:新种子种苗选育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精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
在社会发展领域,着眼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着重解决医药卫生、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重点研究开发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基因测序、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技术,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人性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新型住宅设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三)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在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重要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重要基因控制、克隆、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研究。
在医药科学领域,以创新药物为主要研究目标,开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新药筛选开发及药效评价体系的应用基础研究;从重要疾病基因、功能基因入手,进行主要疾病发生机理研究。
在材料科学领域,开展新型功能材料的结构、性能与应用基础研究。
在信息科学与自动化领域,开展软件与互联网相关技术,光电子、微电子与通信技术,工业控制与自动化技术,数字技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平台与集成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
在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开展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原理,水、土、生物、矿产、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沿海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及保护,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在基础学科领域,重点扶持数学、凝聚态物理、光学等学科,积极推动与应用技术领域的交叉发展。
六、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加强我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核心,提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一)加强创新主体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把建立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依托。到**年,扶持建设150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必须达到年销售额的5%以上,其他"五个一批"企业不低于3%。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院所,应继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化水平,争取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加强孵化基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条件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要建立孵化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各具特色的孵化器,包括综合性、专业性、高校高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技开发基地等,形成孵化网络,增强孵化功能,吸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期间,着力建设好15个高质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区块和浙大科技园要以孵化为主,继续扩大软件专业孵化器规模,办好留学生创业园。孵化器要为创业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提供种子基金,引入风险投资,推行一站式、一门式管理服务,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实行税外无费政策,并加强与相关机构的联系和协作,增强对拥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整体孵化功能。
(三)加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为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在区域经济特色明显的地区,以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为重点,建立一批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引进、开发和推广与区域特色经济相关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区域支柱、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尽快形成一批背靠市场、面向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民、实行企业化运作、为区域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科技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实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中介机构、农技110的联网,提高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到**年,建立20个省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争取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四)加强创新源头建设,增强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调整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科研院所的布局结构。按照"省部校共建、服务浙江"的原则,重点扶持建设几个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重点实验室,提高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的基地。继续保留和扶持办在高校和大院大所的其他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保证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对设在小院小所的运作水平不高的一般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进行功能调整,鼓励与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创办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功能。加快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扶持建设若干重点科研院所。省自然科学基金要突出重点,五年支持50个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50位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每年选择30个左右的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进步机制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遵循科技发展规律,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国内外合作交流、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技术市场建设,增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动力。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引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科技进步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事企不分、政府统包统揽科技进步事务的状况,把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变到主要提供科技公共产品、营造科技进步环境上来,形成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科技进步的新体制。省一级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行业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推进全省科技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加强对技术市场秩序的依法管理和宏观调控等。市县主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支柱产业的提升和大宗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推广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建立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和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科技进步环境。
改革科技计划体制。改变多头分散、低水平重复的状况,加强科技计划综合集成。调整科技计划设置,形成以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研究、科技攻关、科技产业化、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等为主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体系。加强科技计划间的相互衔接,建立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科技项目指南。加强科技计划和经费的综合管理,逐步推行重大项目经费全额预算、全程动态管理监督、全成本核算、项目决算的科技经费管理模式,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
改革政府资助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科研课题、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公开申报、公开招标、公布结果的制度。重大项目采用专家评议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审批机制,逐步推行课题制管理,建立课题承包制或责任制,实行追踪问效和绩效考评制度。
改革科技成果的评价、奖励制度。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绩效、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取向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奖励的导向作用。建立科技成果的分级分类评价和相应的商业性回报、政府奖励等不同的激励制度,政府科技奖励采用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办法。
(二)大力发展技术中介机构,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市场的培育和繁荣。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的监管体系,规范技术市场管理,提高技术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中介机构、科技成果持有人进入技术市场,加强技术成果供需双方的对接。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为科技成果的展示、洽谈、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全天候的市场平台。加强技术市场中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查新、评估、咨询、专利、合同公证等技术中介机构。完善技术市场执法体系,加强技术合同仲裁,强化对中介机构的资质资信的动态管理,维护市场信用,依法制裁假冒、欺诈、侵权行为,保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三)扩大开放,优化组合,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条块分割、产学研脱节、研发机构专业设置单一、组合水平低是造成科技创新能力弱、项目小而散、重复研发多的主要原因,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克服体制障碍上下功夫。要把改革与开放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致力于提高产学研结合的规模和水平,保证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实现。
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必须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大力推进研发机构的组织创新。通过联合投资、互相参股、组织联合攻关的团队等多种形式,发展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科研院所相互间实行多种组合、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研发中心、科研机构和承担科研课题的合作组织。大力推进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引进资金、人才和科技成果,联合创办合资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科技园等,实现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打破部属、省属、市县属和条条的界限,推进科研设施的重组、联建、共用、对外开放和科技人才的优化组合,减少重复投资,提高利用效率。实行分类指导,继续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形成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政策导向。对合作开发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主要归投资者所有、收益共享,成果发明的奖励和荣誉归研发人员所有,切实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推进研发活动的社会化、市场化。
八、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形成有利创新创业的氛围
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是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及科技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以集聚高新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核心,通过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完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弘扬浙江精神,建设创新文化等措施,逐步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支撑条件和良好环境。
(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继续坚持和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根据各地实际和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运用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突出考核重点,完善考核方法。深入开展创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活动,完善指标体系,简化创建考核审批程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建设科技强省、创建"天堂硅谷"对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的宏观决策,落实推进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科技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下一级科技行政部门的指导和服务。
(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发展壮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科技企业家、科技管理、科技中介服务几支队伍。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观念,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作用。把科技计划实施与人才使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确定科技项目承担单位时要充分考虑人才因素,发挥在浙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工程师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带头作用,并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过程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建立人才激励、合作竞争的有效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法规体系,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以留学生创业园、各类科技园区和基地、重点实验室为主要载体,加快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培养一批科技企业家。继续实施各类优秀人才计划,加快培养各类科技人才。建立对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制度,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人员素质,增强服务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学习型、创新型的科技管理队伍。试行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人员资格证书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形成一支科技咨询、评估、风险投资家队伍。各级科技行政部门都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信息库。
(三)加大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幅度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省委[**]15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自身的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加快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业,组建一批以民间和企业资金为主、政府积极扶持的专业性或综合性的风险(创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要积极探索实行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吸引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机构来我省发展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大力支持风险投资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国内外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上市,积极培育和发展我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购买已孵化成功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并充分发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推荐到科技板块上市等政策的导向作用,把浙江民间的丰厚资金和企业家的经营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走出一条有浙江特色的组织民间资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子。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入。
(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加大科技行政执法力度,形成科技依法行政的良好局面。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普条例,修改完善科技进步条例、科技奖励办法、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立法研究,出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加大科技行政执法力度,开展对科技进步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调研、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修改完善政策法规。认真落实专利保护条例,依法查处各类专利案件,加大对专利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通过发明专利申请费补贴,引导人们加快专利申请,增加专利申请量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加大科技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综合集成科技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五)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凝聚力。加强科技人员、企业家、科技中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科学精神,提倡协同攻关,鼓励合作创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加强对科普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法制教育,组织科技下乡,树立正确的科技成果价值观、科技人才资源观,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竞争,倡导合作,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九、集中力量,狠抓落实,突出抓好六项重大科技进步工作
实现**科技计划的目标和任务,要处理好重点和总体的关系,既要有总体安排,更要突出重点,增强可操作性,做到切实可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锁定有限目标,选准主要载体,抓好重大工作,争取取得突破。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园区、基地、企业、项目为主要抓手,争创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四个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实施信息化带动工程、生物技术示范工程、纳米技术应用工程为主要抓手,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和大宗农产品,通过技术链的延伸带动产业链的延长,再创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强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项目为主要抓手,致力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加强高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致力于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结合的规模、水平和效率。
--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以科技信息网建设和科技中介机构培育为主要抓手,致力于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加快形成现代技术市场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成果转化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以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为主要抓手,致力于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的环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人才培养和合理流动制度、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形成新的科技体制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