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工作计划
时间:2022-08-22 05:24:00
导语:农民培训工作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和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进入新世纪,“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以转业农民为主要对象的“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相继实施,种养专业户培训、转产渔民培训、下山移民培训、被征地农民培训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农村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下面汇报我省开展农民培训的一些做法及今后工作打算。
一、结合省情特点,实施“双百”工程
**地处东南沿海,是一个土地资源极为贫乏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农民人均拥有土地不足半亩。改革开放以来,**从人均不足半亩的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的经济大省。**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为5400多元,连续18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靠的主要是乡镇企业。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年到**年,全省乡镇工业产值从772亿元增长到20610亿元,利润总额从29.6亿元增加到1100亿元。全省现有1000多万企业职工中,有900多万来自农民。1998年至今已有近300万农民转为非农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1.9%。农民人均收入三分之二以上来自非农业部分。**近20年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过程,是农民逐步职业化的过程。
历史形成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应有不同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略。省情特点启示我们,我省农村职成教工作必须针对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这一现实,顺应“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多元发展”这一趋势,重点打好“乡镇企业”这张牌,在为发展效益农业服务的同时,重点做好培训转移劳动力这篇大文章。
基于上述认识,从**年起,省教育厅与省农办联手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主要目标是:培养上百万农村致富带头人,重点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新成果示范项目,建立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培训机制。**年下半年开始,又实施了以培训乡镇企业职工为主体的“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各市、县把全面实施“双百工程”提上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培训规划,扎扎实实地付诸实施。许多地区成立了由市、县主要领导负责的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经费保障措施。如宁波市在确保农村教育经费增长的同时,制定了在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1%用于农民培训的政策,并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和内容规定每人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经费补贴措施;杭州市也决定每年从市本级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农民培训。**年,全省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共培训农民858万人次,其中转移劳动力培训119万人次。
农民培训的广泛开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省委书记高度评价成教战线的这一举措,他指出:“两个‘百万工程’提得非常好,非常切合实际。实施‘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和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把教育与当前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国民整体素质,应当大力提倡。”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全省各地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如火如荼,成为新世纪**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属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衢州市,为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实施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市、县、乡都建立了领导机构,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经费、有考核。凡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农民全部免费,由政府买单;对低保对象、农村困难群众,则不计培训次数全部免费;培训经费按人均不低于150元的标准,由政府筹措,去年全市共筹措培训经费1174万元。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市还创造性地推行“劳务培训券”制度,农民持培训券可自主选择培训点和培训内容。同时使劳务培训与职业介绍相结合;鼓励职业学校到乡镇办班,送培训下乡;建立劳务培训与输出基地,各县(市、区)和一批重点乡镇都建立了就业培训中心。目前,衢州市外出打工的农民已达35万人,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920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农民劳务收入比上年增加了27%。
处于大山深处的四明山镇,曾是宁波市和余姚市的重点扶贫对象。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红枫这一花卉种植业,并以此为抓手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先后组织了92期技术培训,培训花农4500多人,占全镇花卉从业人员的80%以上。目前,红枫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1745亩,栽种红枫的农户已占全镇农户的80%以上。**年全镇花卉销售高达3242多万元,户均花卉收入8643元,全镇花卉收入占总农业收入的70.7%。由四明山镇成校启动并组织实施的这一项目,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以小商品市场闻名全国的义乌市,在实施“双百工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该市以提高经商人员综合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免费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经商人员的从业素质。截止**年底,全市31.6万农村劳动力中,已经有22万农民经过学习和培训转移到二、三产业工作。
绍兴县在加快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为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确立了“三有一化”(有股份、有保障、有技能、社区化)的工作方针,把技能培训作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点,以乡镇成校为载体,全面启动“农民培训工程”,并首创了“政府买单,企业订单,学校出单”的培训模式,即政府筹措培训经费,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向学校下招工定单,学校列出培训菜单供农民选择。该县还以区域性中心成校为基础,建立起四个失地农民培训中心。仅去年,绍兴县各级成校开设各类失地农民培训班122期,培训农民11275人次,90%以上的被征地农民经过培训后学到了一技之长,进厂工作或自主创业。
慈溪市围绕建立城乡一体、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实现就业的目标,组织实施了“万名农民培训工程”、“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失土农民培训工程”、“十万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外来民工教育培训工程”等五大培训工程。作为农民培训主力军的各农村成校和职业学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年全市共开展各类培训26.8万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13.3万人,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2800人,农民全员培训率高达46.32%。为保障培训工作的开展,去年市财政安排了300万元培训专项经费。
二、加强基地建设,推进三项改革
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服务“三农”,成教基地建设是重中之重。1998年以来,我省在高标准高质量“普九”、加快县级骨干职校建设的同时,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网络。省委、省政府制发的有关文件都把加强农村成校建设列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1998年开始,我省部署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教育强镇”活动,把示范性乡镇成校建设和有关的农村成人教育指标列为评定的重要内容,规定申报教育强县必须要有2所以上的省级示范性成校,教育强镇的成校必须达到省一级以上的建设标准。**年省教育厅制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今后五年,每个县(市)重点建设好2-3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校,经济发达县(市)省级示范性乡镇成校应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我省农村成教基地建设不断升温。目前,全省所有乡镇都建立了乡镇成校,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学校办学条件也有很大改善。全省现有省三级以上乡镇成校1111所,占乡镇成校总数的79%。全省乡镇成校共有在编干部和教师6272人,校园占地面积8358亩,校舍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科技书籍252万册,电脑17617台。其中占地15亩以上、校舍2500平方米以上的省级示范性成校128所。
要使农民培训工作持久有效地开展,必须在体制上理顺关系,在投入上拓宽渠道,在机制上强化激励。根据“面向市场、适应需要、乡镇为主、企业参与”的原则,和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农村成人教育和培训体系这一目标,我省从**年开始重点推进以下三项改革:
第一,推进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在市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县级统筹、以乡(镇)为主、社会参与的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为此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四个统筹:(1)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规划县级成教中心的建设和乡镇成校的布局和发展。(2)统筹农村成人教育招生、经费筹措、师资配备和毕业生就业创业,以及部门、企业联合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等方面的政策。(3)针对辖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统筹各类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促使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各类成人培训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4)列入教育编制的乡镇成校校长和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县(市)范围内选拔和调配,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乡镇政府为主承担起改善办学条件、筹措培训经费和提高教师待遇的责任,提倡由当地乡镇主要领导兼任乡镇成校校务委员会主任,对学校发展负全责。
第二,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社会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支持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组建教育培训集团;积极鼓励公办成校进行多种形式的转制和改制试验,搞活运行机制;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引入新的举办者,与原举办者合资合作办学;允许在确保公有财产不流失的情况下,把现有公办成校交由乡镇企业承办和管理,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
第三,深化农村成校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管理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期考核、末位淘汰等措施,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优化成校干部和教师队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成人学校尤其如此。省教育厅积极推广温岭和海盐等县市的经验,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加强成校教师队伍特别是校长队伍的建设,选拔一批素质高、年富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充实到乡镇成校担任领导职务,使教师和干部队伍不断适应农村成人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需要。
在全面推进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各地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探索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如实行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订单培训模式,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培训“菜单”的“超市化”培训模式,学校下单、企业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制”培训模式,企业+学校+农户的“联动型”培训模式,还有衢州市首创的“劳务培训券”制度、杭州上城区首创的“终身教育券”制度等。实践证明,及时总结推广上述创新举措,对全面推进农民培训工作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强化政府行为,再掀培训高潮
**年1月4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传出振奋人心的喜讯: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省委、省政府决定大力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规定**年至2010年,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其中培训种养专业户100万名,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培训被征地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和农业剩余劳动力400万人,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培训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500万人,提高他们适应从业岗位的技能,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合格劳动者。并强调要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用,各级财政都要设立培训工作专项经费。
今年2月6日召开的全省职成教年度工作会议,结合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六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对此作了专题研讨和部署。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要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自我加压,奋发有为,求真务实,抓出成效。要求将农民培训工作列为定于今年4月召开的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并建议出台以下政策措施: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要切实负起统筹农村“三教”的责任
对农民培训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应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特别是在领导班子中形成共识。由于历史形成的教育与经济“两张皮”所导致的思维定势,使得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同志习惯于“就教育论教育”,热衷于追求升学率。若持有这种看法的不是一般干部而是掌管一方教育的主要领导,那么在他管辖区域内,不能为提高升学率作贡献的农民培训,就很难提上议事日程。最近,省教育厅厅长侯靖方同志明确指出,不重视农民培训的教育局长,至少在政治上不合格。分管省长也尖锐地批评个别县教育局一把手将农民培训视作份外事的错误认识。因此有必要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应带头学习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切实负起统筹农村“三教”的责任。
2、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农民培训经费
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农民培训,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民心工程”,应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担、企业资助、多方筹集的培训投入机制。省政府已决定,省财政从**年开始,设立“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欠发达和海岛县(市、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补助。市、县两级地方财政均要设立农民培训专项经费。各类企业要严格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加强对新招收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
3、全面推行“劳务培训券”制度
为确保培训质量和经费的使用效益,防止条块分割、部门垄断,有必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衢州市首创的“劳务培训券”制度,即把财政拟拨的专项培训经费,按拟培训人数印制成一定面值的“培训券”,分发给培训对象,培训者持券自行选择培训机构,由培训机构统一向当地财务部门结算。这样做的明显好处是,由于开放了培训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政府出同样的钱能收到更好的效益,受培训者花同样的时间能学到更实在的技能。
4、重点建设一批校企结合的培训示范基地
依托现有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省级示范成校,动员当地乡镇企业参与,建设100个省级农民培训示范基地。要研究制定吸引企业参与的税收政策,使其享受与吸引外资同等的免税优惠。鼓励企业以股份形式参资参股,并允许获取合理回报。
允许将现有职成教资源以租赁或无偿提供使用权等方式,交由企业承办管理,按民营机制运作,接办企业则要承诺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培训设施,扩大培训规模。
支持组建以省级示范性成校为龙头,由周边乡镇成校和企业自愿参与的成人教育集团,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5、启动农民培训信息化建设工程
把现代化教育手段引入农民培训领域,通过开发课件和共享职业学校资源,创建农民培训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力争五年内使全省所有的县职成教中心和80%以上的乡镇成校具备卫星教学收视、互联网联接和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广大农民就近接受高质量的技能培训提供便利,同时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率先开展社区教育奠定基础。
可以预见。一个有领导、有组织、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农民培训工程,即将在**城乡大地迅速推进。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全国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推动我省农民培训工作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