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时间:2022-07-28 04:44:00

导语: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受省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全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围绕"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的主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省经济保持又快又好发展势头,全面和超额完成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和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五"计划。全年生产总值4070亿元,增长12.8%,比*年计划目标高1.8个百分点,超过"十五"计划目标1070亿元。财政总收入425.7亿元,增长21.4%,比"十五"计划目标多150.7亿元。

(一)"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面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30条惠农支农政策,免征农业税,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并对36个粮食主产县和31个困难县实行"三奖一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重大项目用地协调制度,严格执行农用地转用计划,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南昌市"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宜春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等项目。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419万亩,增加158万亩;粮食总产370.8亿斤,增产10亿斤,创历史新高。高效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肉类总产245.6万吨,增长11.6%;水产品产量168.2万吨,增长7.6%;经济作物面积2126万亩,增加107万亩。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推进,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2家,总数已达206家,新增畜牧小区300多个、畜禽养殖户3.68万户。农民技能培训"阳光工程"进展顺利,培训农村劳动力17万人。赣州、宜春等地还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以发展新产业、形成新机制、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二)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以工业的崛起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8.5亿元,增长23.6%,江铜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新钢、江西电力公司、九江石化、江铃、萍钢5家企业销售收入均超百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7.3%,上升17.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75.6亿元,增加72.7亿元,综合能耗降低8%。工业园区和支柱产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52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园区达到9个,其中南昌高新区突破200亿元;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497.2亿元、利税189.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和68.9%。九江昌河10万辆轿车和15万台K系列发动机、新钢3500毫米中厚板轧机、江铜-耶兹高档电解铜箔、九江3T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江铃30万辆汽车及6万台VM柴油发动机、江铜翁福40万吨硫酸及铜杆漆包线、广丰10万吨氟化工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7%。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对我省工业园区进行设立审核,配合国家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对工业园区财税政策进行审计调查,取得较好效果,全省93家工业园区初步通过国家审核。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开工新建宜春、新余等一批设区市污水处理厂,加快城市供水、道路、电网等建设步伐,城市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南昌城区人口超过200万人,九江城区人口超过50万人。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7%,提高1.4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以南昌为核心,以九江、赣州等中心城市为支撑,其他城市和县城为骨架的城镇体系框架。

(三)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重点领域建设得到加强。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高耗能行业低水平建设的同时,加大对交通、电力、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建设的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3亿元,增长26%。省重点工程投资总额和规模再创新佳绩,当年实施项目72项,完成投资246.9亿元,增长16.3%。其中,建成投产28个,完成投资72.62亿元;续建16个,完成投资130.16亿元;新开工28个,完成投资44.12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8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1万公里。建成乐温高速公路、赣龙铁路、南昌国际集装箱码头、井冈山机场等工程,续建景婺黄(常)高速公路,加快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景德镇至鹰潭高速公路,迁建赣州黄金机场。电力建设步伐加快,在建电力装机容量286万千瓦,贵溪电厂扩建两台机组顺利投产,黄金埠电厂、丰城电厂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经过反复争取,国家同意在江西等省开展核电站站址比选工作。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得到改善,省疾控中心、省传染病医院、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省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等项目进展顺利,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省艺术中心、省档案馆开工建设。

(四)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与长珠闽的对接正在深入,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快融入国际经济。先后在韩国、日本、法国、荷兰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开展九次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第二届中国"五会"经贸恳谈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吸引日本九州电力株式会社、意大利OMP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来赣投资。全省直接利用外资24.2亿美元,增长18%,总量连续保持中部六省首位。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吸收省外资金472.4亿元,增长23.2%。外贸出口24.4亿美元,增长22.3%。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2.1亿美元,增长26%。开放平台进一步完善,九江出口加工区获准设立,景德镇海关、南昌海关驻龙南和南昌高新区办事处顺利开关,南昌至厦门、南昌至深圳"五定"班列正式运行。高度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抓住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时机,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努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6亿元,增长15%。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058万人,增长23.7%,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7.25万人,增长29.5%;实现旅游总收入320亿元,增长32.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04亿美元,增长30.3%。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积极疏导价格矛盾,市场物价稳中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7%,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

(五)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江信公司资产重组、江中集团重组江纸公司顺利完成,省投资集团公司、省外贸资产经营公司和省盐业集团公司相继成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11个设区市相继成立市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开,"省直管县"和"乡财县代管"试点有序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全民创业激情与活力竞相迸发。投资体制改革已按新规定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成效明显,重大项目稽察工作有序展开。价格改革不断深化,成功出台煤电联动方案。

(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发展社会事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继续加快。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增加到3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增加到105个;省部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正式启动。成功举办*年科研成果与企业见面推介会,签约项目142项,总投资32.32亿元。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232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南昌高校新区三期建成并投入使用。高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校生人数达到64.6万人。卫生事业得到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启动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由7个县扩大到11个县,202万农民获得就医补助。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小康文化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全面实施。体育事业再创佳绩,我省体育健儿在十运会上夺得12枚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7.8‰,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东江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森林覆盖率60.05%,主要河流断面Ⅰ-Ⅲ类水质占76.4%。

(七)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2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3266元,增长10.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52.89亿元,增加405.17亿元。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3万个,下岗人员再就业2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低于计划目标1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为105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4.6亿元,为10.6万失业人员发放保险金1.8亿元,为100万城镇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3亿元,为105万农村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1.6亿元。提高农村23万"五保户"供养标准,分散供养的由500元提高到800元,集中供养的由800元提高到1200元。医疗救助有序展开,在23个县(市、区)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救助特困居民6000多人,发放救助金1400多万元。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完成5万库区、深山区移民扶贫搬迁和12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九江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救治伤员624人,转移灾民25万人,并对受损房屋等进行修整。目前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展开,灾民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安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体制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少。

二、*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江西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进的一年。根据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部署,今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4600亿元,增长11%,其中一产增长4%,二产增长15%,三产增长9%;财政总收入481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5亿元,增长13%;出口29.3亿美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元,增加780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3566元,增加300元,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

实现以上预期目标,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夯实"三农"工作基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粮食直补资金,并相应提高补助标准;继续安排良种补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建立省级淡季化肥储备制度;继续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370亿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世行贷款综合农业现代化项目、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滨湖地区排灌设施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上饶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赣抚大堤加固配套工程、龙潭水库、廖坊水利枢纽,开工建设抚州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伦潭和山口岩水利枢纽。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努力形成区域特色。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做强做大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力争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75家以上,建设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6400个,带动农户300万户。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规划指导,尊重农民意愿,通过旧村改造、整体搬迁、折旧建新等方式搞好新村镇建设。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1万公里,新增沼气池16万个,解决8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好以工代赈工程,搞好深山区、库区农民易地扶贫搬迁,力争搬迁人口5万人。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实施支柱产业带动战略,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建成昌河7万辆新一代微型汽车、星火10万吨有机硅、九江石化100万吨焦化和120万吨加氢装置、上高裕盛840万双运动鞋等32个项目,加快建设江铜10万吨高性能铜板带和30万吨铜冶炼、洪都钢厂异地搬迁、亚东水泥三期扩建、鑫新公司2万吨特种漆包线、东元电机60万台空调、方大新材料生产基地、美国科勒(南昌)卫浴、蓝恒达化工10万吨离子膜烧碱及10万吨PVC、富达公司50万吨制盐和10万吨离子膜烧碱等54个续建项目,开工建设新钢300万吨薄板、南钢高炉改造及1.2万千瓦热电联产、景德镇TCL60万台冰箱和240万台洗衣机、新时代2000吨高纯度净化硅、台湾远东集团纺织城等25个项目。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加速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成联创光电LED外延片产业化工程、鸿源数显LCOS产业化、浙大中凯MEN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产业化等11个高技术项目,加快建设华春新型高强度三防幕栅材料、晶湛70万片8寸晶元片、江铜闪速冶炼综合自动化系统、晶安高科1000吨海绵锆等11个高技术项目,开工建设省科学院科技研发与产业化基地、诚志公司D-核糖结晶、LCOS产业升级等6个高技术项目。依托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以金庐软件园为核心,加快建设国家软件基地。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点抓好江铜30万吨铜冶炼余热利用等一批示范项目。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关联企业、配套企业向重点园区集聚,着力培植30个特色园区,力争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达4个,超50亿元的达8个以上。加强运行调度,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预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增长20%。注重节约土地,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内涵,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支持南昌做大做强,加快九江、赣州、上饶等中心城市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在新余、萍乡等地建成4个垃圾处理场和7个污水处理厂,续建九江医疗危险废物处置场,开工建设南昌医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赣州、景德镇污水处理厂。预期今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8.6%。

(三)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面启动重点城市电网和县城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确保500千伏"三站四线"建成投产;新建和扩建220千伏变电站15座,线路1002公里;新建和扩建110千伏变电站31座,线路556公里。加快建设黄金埠电厂、丰城电厂二期,开工建设瑞金电厂2台30万千瓦机组,力争开工建设井冈山电厂二期工程、萍乡电厂和分宜电厂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项目,做好核电一期和天然气入赣前期工作。建成景婺黄(常)高速公路、南昌绕城公路乐化至生米段,续建景德镇至鹰潭、南康至大余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武宁至吉安、九江至瑞昌、上栗至萍乡、隘岭至瑞金、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改造国省道100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10000公里。完成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加快建设井冈山铁路、铜九铁路,力争开工建设向莆铁路控制性工程、昌九城际轨道交通、南昌铁路枢纽西环线、赣韶铁路和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做好九景衢铁路前期工作。加快赣州机场建设,抓紧实施昌北机场扩建工程,启动宜春机场、赣东机场前期工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活跃城乡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试点地区建设与改造8000家日用消费品和农资"农家店"。完善和落实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减轻居民住房、汽车消费税费负担,规范发展消费信贷。积极培育壮大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卫生保健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开拓旅游市场,力争接待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以上。围绕促进消费增长,加快建设上饶商品大市场,开工建设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昌南物流中心,做好赣州江信农产品配送中心、鹰潭物流中心、省供销社综合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坚持"对接长珠闽,联结港澳台,融入全球化"的方针,更加务实推进区域合作,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认真组织好各项招商活动,着力谋划重大利用外资项目,力争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6.6亿美元,增长10%,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利用省外资金543亿元,增长15%。积极参加区域性、国际性重要出口商品博览会,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出口,着力挖掘重点生产企业、外资企业出口潜力,力争全年出口29.3亿美元,增长20%。加快江西电子口岸建设,建立"大通关"协调服务机制,推进铁公水联运,进一步提高通关能力。做好出口加工区工作,确保九江出口加工区3月底封关运行,力争申报设立南昌、赣州出口加工区和南昌保税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和产业延伸。积极稳妥地引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资源原材料供应基地。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

(五)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市场化进程。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逐步扩大代建制试点范围。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扩大"省直管县"和"乡财县代管"改革试点范围,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深化金融改革,逐步推开农村信用联社向农村合作银行改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重组改造,争取新的国内外股份制银行来赣落户。完善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优质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群体,做好债券发行申报工作。继续推进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认真抓好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改革,确保减轻群众教育负担。进一步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增强国有粮食企业活力。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围绕建设创新创业江西,加大科技投入,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研成果与企业见面推介,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集中力量在冶金、陶瓷等行业建设2~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更多高端人才进入江西提供有效平台。积极开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严肃认真搞好推荐申报,力争有更多的人员入选。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对农村学生和城市困难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计划高校招收本专科生22.8万人、研究生4741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争全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60万人。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抓好省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省妇幼保健院住院部综合大楼建设,提高中心城市医疗保障水平。建成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完成300个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力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80%以上城市街道和居民。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建设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档案馆、省艺术中心、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开工建设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好鄱阳湖、赣江源、东江源等生态保护工程。

(七)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以创业促进就业,落实好各项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对新成长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做好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工作,妥善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再就业问题,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增强保险基金支付能力。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衔接,做好城市低保工作。努力扩大农村困难群众救助覆盖面,提高救助水平,积极帮助贫困人口解决生计问题。加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监管,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农民建房乱收费和电信服务价格高等问题。搞好市场价格监管,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行为。认真做好九江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各项决议,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圆满完成*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