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2022-04-21 11:01:00

导语: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将旅游业培植成为我市新兴支柱产业,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提升安阳综合经济实力,真正实现我市“三产富市”的战略目标,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推动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编制安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市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路并进、五力同驱”、“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重要战略思路,着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政策,努力拓宽旅游建设融资渠道,不断加大旅游景区(点)建设开发力度,进一步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大力提升安阳旅游整体形象,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使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标志着我市旅游业步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时期,必将对我市“*”及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一)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五”时期,全市旅游总收入累计达到149.46亿元。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5.95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1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3.82万人次),年均增长12%;旅游外汇收入2226万美元,年均增长12%。接待国内旅游者4430.35万人次,年均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143.16亿元,年均增长13%。2005年,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5.40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6.5%。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我市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全市获得旅游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达到16家,其中国家AAAA级4家,分别是殷墟博物苑、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和羑里城。旅行社60家。旅游星级饭店23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13家,床位数共计6000余张。旅游定点餐饮单位20家,旅游定点购物场所4家,旅游定点娱乐场所6家。旅游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逐步提高,大专院校旅游专业相继开设。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其它关联产业为支撑,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

(三)旅游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时期,我市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重点加大了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与投资力度,全市旅游景区(点)的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加快发展安阳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同时,市财政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各县(市)旅游项目建设,使各县(市、区)的景区(点)、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观。

(四)旅游整体形象快速提升。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各种主流媒体,开展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较好地提升了古都安阳的形象和知名度。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在全国各地举办红旗渠精神巡回展,成功塑造“安阳红旗渠”这一旅游品牌;积极举办殷商文化旅游节、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世界易经大会等节庆活动,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安阳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林州国际滑翔节、内黄二帝陵公祭等县(市、区)节庆活动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目前,我市累计投入的宣传促销资金已达到2000余万元。

(五)旅游招商工作取得成效。“十五”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强了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并大力开展了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先后赴“长三角”地区和广州等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招商活动。其中“长三角”旅游项目招商最终洽谈旅游项目18个,签订合同、协议14个,签约金额24.5亿元人民币,合同资金5.86亿元,目前已落实投资资金7952万元;借红旗渠精神展在北京、上海、广州展出的轰动效应,在上海、广州两市共签订旅游项目合同、协议3个,意向2个,签约金额达到5.3亿元人民币。截至2005年底,已落实到位资金2130万元。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旅游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

二、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1、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为目标,提出了“四路并进、五力同驱”发展战略,将旅游产业作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将建设文化旅游中心作为“一个基地、四个中心”之一提出来,重视程度大为提高,政府倾斜力度明显加大,群众认同度越来越高,营造了重视旅游、关心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

2、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的成功创建,及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标志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我市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安阳红旗渠精神巡回展、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国际滑翔节、世界易经大会、殷商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安阳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高,对于扩大招商引资,扩大旅游消费等将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市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良好契机。

3、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也不断扩展,为安阳市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国家“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方针,省提出的“中原崛起”的战略思路,将为安阳的旅游产业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同时,安阳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日益明朗的全球化国际大环境,将促进安阳市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全面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将为安阳文化旅游的腾飞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带来机遇。

4、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安阳地处中原腹地,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之处。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相望。京广铁路纵贯市区,京珠高速公路、106、107国道贯穿南北。安林、汤濮铁路通达山东、山西。尤其是随着安林高速、安南高速东西大通道的贯通,大广高速安阳段、济东高速安阳段的建成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交通状况将大为改观,从而为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难得的机遇。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客观讲,我市旅游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迅猛发展,在全省位次及全国的形象和知名度也有了相应提升,但在环境营造、设施建设、宣传促销等方面与旅游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我市殷墟、袁林、红旗渠、羑里城等一些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开发和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大旅游的观念还没有形成。在认识上还停留在谈旅游就是旅游景区、谈旅游收入就是景点门票收入,就是宾馆、饭店、旅行社的营业额,而未将旅游当作一个大的产业体系来考虑。二是发展大旅游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旅游规划、宣传推介、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仍缺乏应有的力度,全市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气氛还未形成。三是旅游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旅游交通不畅,承载能力弱,景区(点)设施不配套,仍普遍存在于大多景区(点),且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污染较为严重,对外形不成足够的吸引力。四是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市旅游收入主要依靠门票收入,“行、游、住、食”虽有一定基础,但缺乏相应的规模、档次、实力和吸引力,“娱”和“购”两大要素严重缺乏,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五是管理体制还有待理顺。旅游景区(点)多头管理的现行体制,直接造成管理分散,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各自为营的弊端,加之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使全市旅游形不成拳头,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和竞争力大打折扣。六是宣传主题还不够突出。在对外宣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主题不突出,效果不明显,还不能形成鲜明的旅游城市“个性”。同时在客源市场开拓方面也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三、“*”期间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资源整合、打造精品为重点,以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和综合效益为目标,巩固提升现有景区(点)的品位和档次,规划建设一批新的景区(点),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旅游产业最终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推动我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逐步将我市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

(二)指导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推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全市参与,促进我市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素质,打造旅游强市。

2、坚持城建、交通、文化、旅游有机统一。要将旅游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一体化,要以城建、交通建设为基础,文化为灵魂,使我市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逐步转变,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旅游功能。

3、坚持品牌带动。将品牌塑造作为安阳旅游业发展的着力点,充分发挥资源特色优势,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景区和拳头产品,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联动开发、整体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

4、坚持文化旅游联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档次。加强文化旅游的资源整合和区域协作,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5、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以景区(点)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推动企业改革改制,培育、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企业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6、坚持和谐发展。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自然环境、文物古迹保护的关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经营、高水平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追求人文关怀、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态设计和线路经营,开发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旅游服务,创造安全、便利、优美、舒适的旅游愉悦环境。

(三)主要指标

到2010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达到1503万人次,年均增长8.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50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30000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4亿元,年均增长8.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3.6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达到472.6万美元。全市直接就业人员4万人,间接就业人员20万人。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以上。

(四)发展目标

1、*年要作为我市的“旅游发展年”。力争经过几年发展,使旅游产业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大力拓宽入境游,实现安阳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保证进入全省前4名行列,力争进入前3名。

2、把安阳建成豫北及周边地区的文化旅游中心,成为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的国际旅游城市,占省内和国内旅游市场的份额大幅度提高。

3、实现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游览业主导地位大大增强;旅游交通体系更加完善;旅游饭店数量、布局更加合理;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供给和收入显著增加,“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得到协调发展。

4、*年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殷墟为龙头,将殷墟、羑里城、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塑造成为安阳国际旅游的精品品牌,提高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景区(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状况明显改观,并力争使其纳入国内外大型旅游集团的主要旅游线路。

5、水资源旅游产品化。从*年开始,要重点开发我市水资源,充分发挥我市水资源优势,做足水文章,重点开发彰武水库、小南海水库、龙泉水库、汤河水库、太行平湖等水库观光旅游。同时规划开发建设洹河旅游风光带。

6、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更大进展,安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县(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步伐进一步加快。到2007年之前,林州市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四、重点景区(点)建设

根据旅游要素空间集聚特点,参考区位条件、现状规模、区域经济联系、可持续发展潜力等,围绕“三根两游”,逐步将安阳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全面实施安阳旅游资源开发建设“1715工程”,打造“一个中心”、开发“七大旅游区”、建设“十五个重点景区”。一个中心:豫北区域文化旅游中心;七大旅游区:殷商与周易文化旅游区、红旗渠·大峡谷旅游区、二帝陵寻根朝觐旅游区、岳飞故里旅游区、安阳古城游旅游区、瓦岗寨旅游区、小南海山水文化旅游区;十五个重点景区:殷墟、羑里城、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景区、岳飞纪念馆、二帝陵、袁林、天宁寺、瓦岗寨、彰武·小南海景区、宝山灵泉寺、赵河风景区、塔山风景区、马氏庄园、博物院。

(一)打造豫北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按照《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的要求,“*”期间,我市应加快打造豫北区域文化旅游中心的步伐。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易经》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诞生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3300多年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我市建设“文化旅游中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豫北区域文化旅游中心要依托悠久的殷商文化和周易文化,做大做强甲骨文、青铜器和周易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游;依托太行山大峡谷、彰武·小南海景区、珍珠泉、洹河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内黄枣乡怡人的田园风光,打造具有自然山水文化特色的自然风光游;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飞庙和红旗渠,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打造具有现代文化特色的民族精神游,使我市成为豫北区域文化旅游中心,逐步将安阳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

(二)开发七大旅游区

殷商与周易文化旅游区。结合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主打殷墟、带动周边、整合资源、同步培育”的品牌带动战略,通过整合培育,逐步打响“中华文明之源——殷墟”品牌,形成以殷墟宫殿宗庙、王陵遗址为核心的殷商文化大旅游区。以点连线,形成洹河旅游风光带,培育殷墟宫殿区、王陵遗址、袁林、养寿园、洹园等景点建设,启动袁林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同时,充分借助我市是周易发源地的垄断资源优势,发挥周易的世界品牌效应,扩大世界影响力,对羑里城景区进行规划和建设,并加大对其产业链的开发力度,办好一年一度的国际周易讨论会,建设周易研究和学习的相应场所,为下一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准备。

红旗渠·大峡谷旅游区。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为依托,坚持寓教于游、“红、绿”结合的原则,打造“艰苦岁月、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旅游品牌,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享誉海内外的民族精神旅游圣地。同时,充分利用太行大峡谷优美的自然山水优势,以太行大峡谷为中心,带动天平山、洪谷山、黄华山、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太行平湖、万泉湖等景区(点)的开发建设。以联合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为目标,加强区域交通联系,整合旅游资源,培育整体品牌,构建红旗渠·大峡谷无障碍旅游协作体系,重点打造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度假、山水观光、生态旅游四大支柱旅游产品,形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

二帝陵寻根朝觐旅游区。以古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中华民族寻根为主线,重点开发建设二帝陵,强化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积极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与黄河故道的汉代建筑群系形成连线。利用丰富的沙资源,发展滑沙旅游项目,发挥生态农林业优势,做足旅游狩猎文章,丰富旅游项目内容。

岳飞故里旅游区。发挥汤阴县境内岳飞故里的优势,重点建设岳飞纪念馆、岳飞先茔、岳飞故宅。以三岳为主线,打造岳飞故里品牌。同时,充分发挥其境内的汤河公园、扁鹊庙、故城禅教寺、奎光阁等资源优势,丰富岳飞故里旅游区的内容。

安阳古城旅游区。进一步加大老城的改造力度,在安阳老城的基础上修复部分城墙、城门和天宁寺、府城隍庙、昼锦堂、仁义巷、钟楼、鼓楼、袁家小宅、许三礼祠、崔铣祠、郭朴祠等,规划老城水系,加强坑塘治理,改造城内呈棋盘式的“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中的重点街巷,用于古城胡同游,打通中山街到南环城通道,塑造安阳古城韵味,让安阳老城象老北京的胡同一样,反映出古城特色。

瓦岗寨旅游区。在“隋唐演义”和“瓦岗军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下,根据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和有关记载,在点将台的基础上修复建设当年瓦岗军居住的旧址、河垣等。同时,结合生态旅游,建设明福寺塔、欧阳书院、名人墓葬等项目,以“瓦岗寨”独特的品牌为支点,使瓦岗寨旅游区成为集历史文化、现代农业、土特产购物和风味餐饮为一体的大型军事历史性旅游区。

小南海山水文化旅游区。充分利用安阳县西部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分步开发建设赵河风景区、彰武·小南海景区、塔山风景区、马氏庄园、珍珠泉、唐修定寺塔、北齐石窟、宝山灵泉寺等景区,强化区域交通联系,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实施“以点带面”开发战略,开发建设一个能涵盖周边各景区(点),以休闲、郊游为主题的“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精品线路。

(三)建设15个旅游重点景区(点)

本着“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打造品牌”的原则,在今后5—10年内,开发建设以下旅游景区(点):

1、国际品牌

殷墟。加强殷墟世界旅游品牌的运作策划工作,加大殷墟深度开发和建设工程。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进一步整治周边环境,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积极申报国家AAAAA级景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完成殷墟大殿复原工程、王陵遗址车马坑改扩建、殷墟遗址南扩以及与殷墟连接的有关路桥连线工程。同时,启动开发商城遗址前期工作。使之成为聚宫殿、王陵、商城、洹河、护城河、中国文字博物馆为一体的世界级大型遗址公园。

羑里城。以弘扬周易文化为主题,一是要搞好羑里城总体规划,扩大景区建设面积,重点加大停车场面积,加强周边环境治理、道路和服务设施建设,达到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二是建设周易会馆、周易大观园和周易研究院等场所,使之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周易学者、易学专家和周易爱好者易经交流、研讨、学习和商贸洽谈的高雅场所;三是高层次策划周文王祭祀活动,*年力争提高档次,扩大影响,改由市政协主办,汤阴县政府承办,2007年争取由省政协主办,我市承办,进一步将周易文化做大、做强;四是加强国际研究会建设。安阳周易研究会要加强与国际易联、世界易经大会理事团和各国易学组织的联系,争取使安阳成为国际易联、世界易经大会理事团和各国易学组织活动的基地,增强与世界的国际交流,使周易发扬广大。

红旗渠·大峡谷景区。一是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本着“综合协调、规划管理、加大宣传、灵活运营、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成立林州市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副县级规格),形成既有政府宏观调控,又有市场主导的景区管理体制;二是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红旗渠景区,积极申报国家AAAAA级景区,同时红旗渠精神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化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停车场面积等,继续弘扬“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一盛誉;三是规划建设百里峡谷公路,“*”期末将栈道逐步改为旅游步道,同时完成申报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以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为主,突出山水,整合其他景观,全面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巩固“AAAA”景区成果,努力打造世界级品牌。

2、国内品牌

岳飞纪念馆。一是全力打造“三岳”品牌(岳飞纪念馆、岳飞先茔、岳飞故宅),和杭州岳飞庙建立紧密型联系,形成岳飞寻根朝靓旅游线;二是*年完成“三岳”规划、论证和设计工作,保证2007年开工建设,进一步扩大建筑面积,重点增加停车场建设面积,增强景区接待大型旅游团队的能力,*年,建设成为国家AAA级旅游区,“*”期末,争创国家AAAA旅游区。同时,以岳飞纪念馆为依托,建设汤河水库、扁鹊庙、故城禅教寺和奎光阁等,丰富景区内容,办好岳飞庙会等节庆活动。

二帝陵。一是依托二帝陵,打造“寻根朝觐游”为主的旅游品牌,积极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二是要高起点规划,要在现有景区的基础上,扩大面积,提高档次,建设朝觐二帝的广场等;三是提高规格,2007年朝觐二帝的祭拜活动,争取由省政协主办,我市承办;四是综合开发历史文化和现代农业生态游资源,要与正在发掘的二帝陵附近的大型汉代建筑群相结合,增加其文化含量,形成新的古文化景区(点)。同时结合当地沙土多,有一定森林面积这一具体情况,开发娱乐旅游项目,如滑沙和狩猎旅游等项目,创造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农业和休闲度假融合的新景区。

袁林。继续完善二期工程,尽早启动三期工程,2009年完全恢复袁林原貌,形成一个封闭性的旅游景区,达到国家AAA级旅游区标准,同时启动袁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天宁寺。坚持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经营并重,建立经营灵活的管理体制,开展宗教旅游,免除门票,增加香火收入,积极创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从而聚集游客,扩大影响,使天宁寺景点成为安阳佛教寺院旅游的新亮点。

3、加快建设的景区(点)

瓦岗寨。借助“隋唐演义”和“瓦岗军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按照瓦岗寨建设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争取*年开工建设,力争“*”期末建成并对外开放。

彰武·小南海景区。我市中心水库、河流、水塘多,分布广,容量大,景色美。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水将会使一个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使我市的水动起来、活起来、美起来,将是我市“*”旅游发展的大文章。一是聘请水利、旅游、环保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考察论证,统一编制规划,尤其对彰武·小南海景区进行先期规划和设计;二是以水库为载体,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进行开发和建设;三是以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突破口,开展酒店、餐饮、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的整体开发;四是景区(点)体制不变,经费供应渠道不变,采取旅游收入与奖金挂钩的办法,有效增加水库景区职工的收入,调动开发旅游的积极性。

宝山灵泉寺。一是要成立宝山灵泉寺管理局,直接归县政府领导,理顺县、乡、村的土地、山林和文物等关系,*年完成高层次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分期建设;二是做好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招商引资,争取市场运作,争创国家AAA景区。

赵河风景区。充分开发利用赵河景区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旅游特色,成立景区管理机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按照国家AAA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形成高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

塔山风景区。以打造优美自然山水旅游为重点,结合景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加大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及游客可参与性,扩大对外宣传,建成安阳县西部自然文化旅游区精品景点。

马氏庄园。恢复马氏民居原貌,丰富内部场景布展内容,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构,提高景区旅游档次,增设文艺演出和民俗表演等项目,重点推出民居游、建筑艺术游和明清文化游等旅游产品。

博物院。随着我市殷墟博物馆的建设投入使用,两馆建设即将对外开放,我市已建成的市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将要重组,特别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进程的加快,“*”期间,我市博物馆将成为文化旅游的一条靓丽的风景线,从而使广大游客不但欣赏到古老的安阳文明,还可以展示安阳民俗、民风、民情。

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

(一)加大城市管理力度。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景区工作,加大对占道经营的治理力度,搞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治理交通秩序,提高市民素质,文明执法,文明上岗,树立诚信文明的旅游城市形象,为实现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变奠定基础。

(二)旅游交通设施

1、公路。(1)*年,建设完成安阳境内高速公路的景区标识牌、绿色通道、公路综合治理工作。年内交通、城建等有关部门要引导公路客运企业开辟通往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殷墟、羑里城等景区(点)的旅游观光巴士;(2)2007年,要按照二级公路标准改善完成汤阴县至滑县的道路建设;(3)2008年,按照二级和三级公路标准完成通往灵泉寺、彰武·小南海景区、塔山风景区、赵河风景区、珍珠泉、马氏庄园等各景区(点)的道路建设,从而形成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网。

2、公交。一是政府制定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组建高档次的旅游大巴车队,以提高我市接待国内外大型团队和游客的能力,提升我市的对外形象;二是*年内开辟通往各景区(点)的公交线路和旅游观光巴士;三是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规范秩序,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提升出租车档次和服务水平,使其成为我市对外宣传和旅游服务的重要窗口;四是要加强公交服务人员旅游形象宣传,改善服务态度,营造一个安全、顺畅、舒心的旅游环境。

3、旅游绿色通道。一是高速公路按照省交通厅标准按职能分工完成绿化工作;二是由公路局和旅游局共同制定道路绿化方案,林业局负责相关技术标准;三是林权按照公路和林业有关规定执行;四是政府加强督导,林业局和公路局负责验收。

(三)旅游饭店

宾馆、酒店业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它不仅集吃、住、购、娱为一体,占旅游六要素的六分之四,也是经济是否繁荣、三产是否发达、城市品位是否高雅的重要标志。纵观我市宾馆、酒店业的现状,正是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为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现有宾馆、酒店进行改制、改组、改造,盘活存量,置换资金,新建宾馆;二是采取委托经营、产权买断、部分参股激活一批宾馆、酒店;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利用外资和社会资金建设一批高级酒店。从而使我市在“*”期间建成两家五星级、五家四星级酒店,星级以上酒店达到35家,床位30000张。其中,市区兴建规模大、功能全、设备先进的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1—2家;林州市要在现有旅游饭店的基础上,改造提高宾馆质量,再增加五星级宾馆1家、新建四星级宾馆1—3家,满足各层次游客的需求;汤阴县发展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宾馆2家。同时,也要适应团队游、自驾游、散客游等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引导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家庭旅馆、农家旅馆、露营地等。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当地实际,建设一批高、中、低档的各类酒店和旅馆。

(四)旅游餐饮

挖掘安阳餐饮文化,发挥传统餐饮的优势,开发系列安阳餐饮的“老字号”、“名小吃”,创新安阳美食产品,使其高、中、低档品种齐全,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需要。重点开发独具安阳特色的风味餐饮,增加花色品种。巩固和提高滑县道口烧鸡、老庙牛肉,林州市的核桃、板栗、花椒和内黄大枣、花生等地方特色食品水平。出台优惠政策,在市区内繁华地段规划建设1—3处旅游风味小吃一条街或美食广场,树立品牌意识,营造文化氛围,打造餐饮名店,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质量,同时,又要积极引进外地风味菜肴、名店,加盟或落户安阳。引导各县(市)和景区大力发展以餐饮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恢复郑家粉房、道口烧鸡等传统作坊原貌,增强游客参与性,使游客“吃出乐趣、吃出文化、吃出知识、吃出健康”。

(五)旅游购物

旅游购物是安阳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期间,要大力开发富有安阳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完善主要旅游区(点)购物网点,扶持一批集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重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策划开发融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各景区要有自己特色的纪念品,做到一景十品,重点推出几大系列产品:1、殷商文化系列:仿殷青铜器、仿殷甲骨文、仿殷玉器等;2、周易文化系列:《周易全书》、周易丛书、纪念罗盘、纪念章、文化衫和字画等;3、土特产品系列:主要有皮渣、道口烧鸡、内黄大枣、花生及林州市的山楂、核桃、柿子、花椒等;4、旅游纪念品系列:内黄麦秆画、滑县刺绣、锡器、面塑等。市区内及各县(市)要在游客集散地建设1—3处高档次的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各旅游景区(点)要配套完善购物场所,AAAA景区要有大型的旅游购物市场。

(六)旅游文化娱乐

在继承传统娱乐经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娱乐业的流行趋势,根据市场的需求,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创意一批主题鲜明、地域特色突出的旅游娱乐项目。编排一台突出殷商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一台本地民间艺术表演节目,在市区内发展2—3处集表演、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娱乐表演场所,定时、定点对旅游团队进行表演;各县(市)、各主要景区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编排一批与景区(点)相协调的以历史典故、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定时演出,增强景区的可视性;依托洹河,开发洹河晚间水上游览项目;建设城市文化宫,引导当地居民自发地进行各类文化娱乐活动,进行各种民间传统技艺和工艺的现场表演,增强表现力和可观赏性;各星级宾馆设有集地方餐饮特色和文艺表演的娱乐场所。“*”末,全市旅游定点娱乐场所要达到50家。

(七)旅游产业信息化

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产业公众信息网、旅游电子商务网,并与全国各省市、世界主要客源地市场联网。规范和完善旅游城镇、交通干道和旅游景区(点)的各类旅游信息标示系统。大力实施旅游统计体系、旅游信息调查制度、假日旅游预报制度。建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把握市场需求,提供及时、准确、方便的旅游信息服务。

六、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和谐安阳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旅游发展的领导和支持,成立安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按照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的要求,定期研究旅游业发展的方针和措施,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期间,各县(市、区)政府要将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健全和完善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制度及目标考核制度,落实发展项目、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发挥政府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的主导作用,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资景点开发建设。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旅游景区(点)可依法出让经营权,转让收益主要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非耕农用地,以租赁方式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旅游项目。严禁对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进行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行政事业收费项目严格控制在国家、省、市政策法规范围内;对星级旅游饭店用水、用电、用气等基础供给价格与一般生产型企业一致。对贷款购买观光巴士的旅行社,政府实行财政贴息支持政策;对旅游创汇型企业比照出口企业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支持旅游客运汽车公司开辟特色旅游专线,实行跨区域营运;对正在进行经营的旅游车辆不得随意扣留,确保旅游团队行程。

(三)做好旅游产业规划。在《安阳市旅游发展规划》指导下,按照“先规划设计、后开发建设”的原则,突出旅游产品特色,找准市场定位,制定各县(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区(点)详细规划。建立和完善“安阳市旅游产业开发项目库”,提高旅游产业项目的策划、包装水平,增强旅游产业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吸引力。殷墟宫殿区和王陵区、商城区要连成片,综合开发洹河旅游项目;林州市红旗渠要增加新项目,深度开发太行大峡谷;安阳县要挖掘整合唐修定寺塔、西门豹祠、灵泉寺、马氏庄园、渔洋村等资源,进行整体包装;汤阴县要把羑里城打造为“中华周易城”,建设周易会馆、周易大观园和周易研究院等场所;滑县应深度开发瓦岗寨和民俗博物院项目;内黄要把二帝陵旅游线路做足做活。各县(市)要做精做深旅游产业,扶持引导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客运、文化体育、房地产、饮食娱乐等行业向旅游产业延伸发展,提升旅游服务的综合功能,带动旅游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形成“行、游、住、食、购、娱”协调配套发展格局。

(四)打造旅游精品名牌。通过实施“1715工程”,打造安阳文化旅游中心,塑造和推广安阳旅游对外新形象,提升安阳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好殷商与周易文化旅游区、红旗渠·大峡谷旅游区等七大旅游区,做大做强殷墟、羑里城、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岳飞纪念馆、二帝陵、袁林、天宁寺、瓦岗寨、彰武·小南海景区、宝山灵泉寺、赵河风景区、塔山风景区、马氏庄园、博物院十五个重点景区(点),提高档次,增加可观性,搞好文化演出,打造精品景区。强力打造安阳历史文化游、田园生态游和自然风光游等精品线路,形成贯通景区和城乡之间的大旅游集散网络,使殷商与周易文化旅游区、红旗渠·大峡谷旅游区尽快成为国际旅游知名品牌,使二帝陵寻根朝觐旅游区、岳飞故里旅游区、安阳古城旅游区、瓦岗寨旅游区、小南海山水文化旅游区尽快成为国内旅游知名品牌。

(五)重点开拓旅游市场。充分发挥各县(市)和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建立联动促销机制,形成整体宣传合力,产生市场凝聚效应。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组织赴外参展促销、邀请海内外旅行商和新闻媒体来安阳实地考察等,把品牌促销与组合推广结合起来。大力拓展户外广告宣传,在高速公路、火车站和汽车客运站等集散地设立大型旅游公益宣传广告,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对外宣传计划,广播、电视、报纸要开辟旅游专题、专栏、专版宣传我市旅游形象,文化、广电等部门要积极开展以殷商文化、甲骨文、周易、红旗渠、秀美山川和民俗风情等为题材的电影、电视、音乐、文学创作。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营销联盟,加强与郑州、开封、洛阳、焦作的联合,强化与北京、石家庄、太原、济南以及泰安、邯郸、长治等地的合作,实施互为目的地的整体宣传促销。利用我市对外交流的机会,对日、韩、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客源市场重点推出以殷墟文化、甲骨文、周易等资源为依托的历史文化游,科考旅游和修学旅游及其他专项旅游;对欧美客源市场,除推出中华文明观光游和其他专项旅游外,增加生态观光游和攀岩、滑翔等康体健身游。进一步拓展新的客源市场,让安阳旅游促销大蓬车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各国宣传安阳的民俗风情,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来安旅游观光。

(六)大力开发节庆旅游。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周易国际研讨会、国际滑翔节、二帝陵公祭、周文王祭祀等节庆旅游活动,要提高节庆旅游档次,创新节庆旅游内容,增加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以保持这些节庆旅游的吸引力。除传统的民间节日及庙会外,可增加金秋采摘节和民间艺术节。内黄红枣节要增加新的文化内涵,通过采摘果实、产品加工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开展观赏性较强的高跷、旱船、背歌、抬歌、民间锣鼓、耍灯笼、舞狮子、抬花轿、推小车等民间艺术活动,展现安阳民俗风情;利用内黄麦秆画、滑县刺绣和汤阴剪纸的独特魅力,开发旅游产品,吸引鼓励游人参与学习制作,形成旅游产业链,进而发展为节庆旅游。

(七)进一步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按照有利于促进保护与开发相互融合、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原则,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剥离景区(点)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职能,逐步推进景区经营企业化、景区运作市场化。鼓励非企业性质的国有旅游区(点)通过拍卖、竞标等方式出让国有旅游资源开发权和经营权,转换经营机制,变换经营主体,盘活旅游资源。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旅行社来安建立分支机构。通过改组、改制、控股、资产重组等形式,组建专业化的旅行社集团、旅游饭店集团、旅游汽车公司、导游公司。扩大外资进入旅游业的领域,积极创办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旅行社。“*”期末,力争形成1—2家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八)继续创新投融资机制。本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化发展的原则,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建立多元投资渠道。重点支持旅游项目、旅游商品、旅游市场开拓和旅游教育培训等工程。继续加大政府的政策性和引导性投入,并建立资金管理监督机制,以保障资金投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旅游业,引导企业转产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向旅游,探索通过股份改制筹集资金,支持优势企业通过申请发行股票、债券进行融资。创新旅游招商引资办法,由以政府招商为主体逐步转入以市场招商为主体,推行业主招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等招商方式,形成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招商引资机制,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九)建设一支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安阳师院和安阳工学院要结合我市旅游发展实际,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急需的旅游规划和营销策划人才、复合型的旅游服务人才。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机构建设,逐步建设覆盖旅游中心城市、重点旅游县(区)的多层次旅游培训网络。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训。开阔用人视野,积极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机制。“*”期末,全市导游人员要增加到1000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旅游社区人才培养,提高市民旅游意识,创造良好的旅游产业软环境。

(十)强力推进依法治旅。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理》和《河南旅游管理条理》,抓紧制订涉及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系列政府规章,健全我市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市及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执法大队,健全旅游行政执法体系和质量监督网络,提高旅游执法水平。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全面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指导和督促旅游企业落实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旅游协会、旅行社协会、饭店协会等旅游行业组织的作用,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共同树立和维护我市良好的对外旅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