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2010)五年规划

时间:2022-07-10 03:09:00

导语: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2010)五年规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2010)五年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2010五年规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全镇实施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xxx的重要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民主政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公共卫生水平,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文明新风,培育新时代的新型农民;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自治、民主管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xxx实际,特制定《x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x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四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粪草,改房、改路、改水、改灶、改厕、改圈)为标准,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对新建住房统一规划,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各种基层组织和服务组织;培养造就有科技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树立新风,全面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二、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根据xxx处于城乡结合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交通区位环境良好的实际,要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发展特色经济,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各村的实际,在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上,要选准发展的产业。在村庄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完善、社会发展项目建设上,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制定建设的项目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尊重民意,积极引导的原则。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强迫命令,不强求一律。

———要坚持注重实效,先易后难的原则。新农村建设首先从发展基础好,农民参与积极性高的地方入手,抓出示范,取得成效,因势利导,逐步扩展延伸,最后达到全镇推进的目的。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按照统一部署和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三、总体目标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到2010年,全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年递增10%左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毛入学率达70%左右,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8%以上;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初步建成,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化、油化,进组入户道路95%以上实现硬化;有线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电话拥有率达到98%以上;公共卫生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达97%以上,主要卫生指标达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立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左右;平安农村建设、安全生产取得较大成效;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各种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

按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x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1、生产发展方面:(1)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各村要有中长期相结合的经济发展规划。(2)各村要选好产业发展路子,有1—2个优势特色产业或成功项目,保证农民收入有稳定的产业支撑。(3)各村要建有农业企业或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对生产、收购、加工农产品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提高经济效益。(4)9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1—2门农业生产适用技术或非农技能,农业适用技术普遍推广,农田灌溉的水利设施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普遍提高。

2、生活宽裕方面。(1)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全镇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2)居住情况明显改善,钢混砖木结构住房人均面积达30平方米以上;(3)电视、电话普及率达98%以上,98%以上农户用上自来水。(4)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或油化,100%的农户通路,90%以上的通组到户道路硬化。(5)村建有广播室、文化活动室,人口集聚的自然村寨有文化活动场所、医疗服务室、公厕。

3、乡风文明方面。(1)树立邻里和睦,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新风尚,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基本取缔。(2)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卫生门前承包制度。(3)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全面落实,育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晓率达95%以上,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5%以上,各村建有计划生育服务室。(4)社会治安良好,偷盗、打架等危害社会治安的现象基本杜绝。(5)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毛入学率达70%以上。

4、村容整洁方面。(1)实施“六改”(改房、改水、改灶、改厕、改路、改圈)的农户在95%以上,全面实现村寨周围、村寨道路两旁、住宅两侧、农户庭院xxx、美化,农户庭院有小果园或小花园。(2)村内道路无污泥、无路障,村内无乱堆放、乱张贴、乱建设现象,农户庭院物放有序,清洁卫生,环境优美。(3)对农户住房改造刷新、消除危房。对新建房屋统一规划,房屋建设排列有序,干净整洁。

5、管理民主方面。(1)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2)村级各种服务组织、协会健全。(3)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健全完善,执行情况好,村规民约健全完善。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本着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主要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实施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农业项目,扶持引导朝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规模效益和示范效应。一是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的条件下,大力发展经果林、蔬菜等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产业。在xxx对现有的17462亩优质桃加强管理、培优和桃产品深加工项目开发,引种试验枇杷,在xx发展优质桃5000亩,在xx发展梨子5000亩,生姜1000亩,蔬菜3000亩,在xx发展梨子1000亩。二是依靠xxx优越的交通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畜牧业,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畜牧业主要以养高品猪、高品牛、高品羊为主,以xxx肉联厂和巨龙微生物饲料厂两个企业为龙头,采取政府扶持,协调资金的办法,鼓励农户进行规模养殖,力争“十一五”期末四个村生猪年出栏达到10200头,年存栏11300头,牛出栏2160头,存栏4180头,羊出栏2000只,存栏3000只。三是抓好乡村旅游开发。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村寨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良好环境,在xxx、xx扶持农户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兴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产品加工,逐步把乡村旅游发展培育成农民增收的产业之一。通过产业化经营,到2010年每个村都建立起2—3个农业支柱产业,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二)推进村镇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以“四清六改”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农民住宅等方面的规划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切实制定好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对农民积极性高,基础好的村寨先实施,抓出试点示范,逐步推广,力争在2010年前全镇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2、抓好“四清六改”,整洁美化村寨环境。在各村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杂草的环境卫生活动。基本清除赃乱差现象,对房前屋后的柴草、污泥、农户庭院内的垃圾要求做到每日清扫,日产日清,农户房前屋后要建排水沟,村寨内要建公共排水沟,排泄污水,公共活动场所要组织农户轮流清扫,清除垃圾、污泥,农户的柴草、农具不能占道堆放,对占用公共道路、场所的违章建筑要予以拆除,保障村内道路畅通。对柴垛、粪草等要集中堆放,不能乱堆放,影响村容。认真抓好“六改”(改房、改路、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对xxx至xx路、xx至xx路进行硬化或油化,对各村的进组公路全部实现硬化,进户道路90%以上实现硬化,进组路水泥路面不少于5米宽,设有措车道;对未吃上自来水的村民组实施人饮工程,对供水设施老化落后的逐步进行改造,保障农户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到2010年自来水普及达100%;积极实施沼气工程,把改灶、改厕、改圈配套实施,对露天的厕所、粪坑进行改造,建沼气池,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资金以农户为主,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在自然村寨有公共活动场所的地方修建公厕。对畜圈设置不合理的要进行改造,实行人畜分离,优化人居环境。

3、加强自然村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人口集中的自然村寨,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要建有公共文化、卫生、娱乐设施,每村要建一个计生室,一个动物防疫室,建卫生室2—3个,xx、xx两村各建一栋综合办公楼,村民组有预留地的要设置公共活动场所,供群众农闲时间休闲,交流思想、农业生产适用技术。争取项目在xx、xx两村新建移动、联通通讯机站,xx村增容程控电话,加强信息流通、促进经济发展,在xx、xx新建广播电视接收站或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争取项目资金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到2010年电话、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农村用电情况得到改善,电价明显降低。

4、加强村寨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环村林和环宅林,逐步形成绿树环绕,绿水环流,林路配套的村寨xxx格局。农户房前屋后,村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农户庭院内建设小果园或小花园。对村寨周围的生态要加强保护,不能乱砍滥伐。对环绕村寨的河流要进行整治清污清淤,在河道两旁植树,实现村寨xxx率达45%以上,xxx、美化村寨,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村寨改造。对农民新建房实行统一规划,指定统一的住宅修建区域,原则上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乱建房屋,xx村和xx村要对市场进行认真规划,作为本村的新村建设点进行建设,抓出示范,引导推广。对农户砖木结构的旧房进行坨脊刷新,对平房集中连片的村寨要采用统一颜色刷新或统一瓷砖颜色进行改造,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努力建设布局合理、排列有序、村容整洁、美观大方的新农村。

(三)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乡风文明。加大对教育、文化、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在xx、xxx、xx、xx四个村逐步完善教学设备,xx哪叠修建一栋教学楼。大力实施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和远程教育,推动农科教结合,全面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切实做好困难学生的上学救助工作,彻底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难问题,确保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教育70%以上。加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建立健全计生服务组织,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保持低生育水平,力争在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7.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5%。逐步完善农村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体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各种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防止传染病在我镇发生,抓好计划免疫、食品卫生监督,全面提高全镇的卫生水平。大力开展绿色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培训,依托产业发展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2000人次以上,造就一批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使9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

认真开展平安村建设,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村民道德教育,营造邻里团结,和睦相处,民风淳朴的社会氛围,树立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新风气,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为主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内杜绝“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和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四在农家”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坚决抵制邪恶势力和各种邪教迷信等丑恶现象,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

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结合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以“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要求,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建立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和村民议事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对村务的管理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健全村务管理的各种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对村务进行民主管理,建立农村各种服务组织、协会,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六、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x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示范阶段(2006年)。这个阶段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做好四个村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抓好x—x个自然村寨新农村项目建设的创建示范。

(二)全面实施阶段(2007年—2009年),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镇x个村基础好,经济发展好的自然村寨,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功坚发展阶段(2010年)对地处偏僻,经济困难,基础差的自然村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镇整体推进,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xx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xx,镇党委委员、镇人民政府副镇长xx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切实负责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各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村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落实。

(二)责任明确,狠抓落实。各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把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抓好,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支书、主任具体负责,确保十一五期末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效果,全镇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共xxx镇委员会

xxx镇人民政府

二00x年x月x日

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批规划各种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