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绘就新农村建设蓝图
时间:2022-10-20 09:50:00
导语:县绘就新农村建设蓝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率先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和加大小城镇建设,达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破解“三农”难题的吴起县,在“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大气魄规划、大手笔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振兴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新农村建设在10年内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勾勒出了宏伟蓝图。
新年伊始,吴起县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的目标要求,结合全县实际,提出了“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科教进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班子坚强、社会稳定、农村和谐”的指导方针和建设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重建设先抓规划
县上在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首先把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先期工作来抓,在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按照分类指导、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建设思路,对条件较好的“实力型”村子走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建设的路子,正在发展中的“成长型”村子走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建设的路子,条件较差的“待哺型”村子走投资启动、扶持发展的路子。在规划中把握了“一个保留、两个坚持”的原则,即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现代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千篇一律。在规划内容上,针对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和资源基础,一次性将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致富产业项目、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培训教育、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规划到位。在规划模式上,突出本地特色,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于群众居住比较分散的山地村,可以设计为生态庄园式或分散村落式;对于川道村、公路沿线村和城郊周围村,可以设计为山区社区式或城郊集中式。注重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先行试点,然后进入全面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基
改善生态环境、配套公用设施、培育致富项目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该县在今年确定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力度。生态环境建设以荒山荒坡为主,在对历年造林地补植完善提高的同时,全年完成新造林1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力度不减,按照《吴起县基本农田建设三年规划》,全县新修农田5万亩。在建设上,坚持“整村推进、逐户达标”和“近水、近路、近村庄”的原则,以户为单位,实行人人达标消号制,年底全县完成人人2亩基本农田建设的任务。扶贫开发上按照《吴起县白于山区三年扶贫开发规划》要求,继续坚持“整合项目、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原则,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加快扶贫开发步伐。人饮工程和能源建设上,坚持“整村推进”和“下保任务、上不封顶”的原则年内完成人饮工程建设80处,打井建窖3000孔(眼),集中供水2处,解决10000人的饮水困难。能源建设按照每座补助1200元的标准,新建沼气池3000座,推广节能节柴灶3000口。大力推行“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加大“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的力度,全面提高综合效益。
发展产业促增收
新农村需要新产业来支撑,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县上在稳步推进草畜业上,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服务、龙头带动、稳步推进”的思路,着力提高草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年内引进特级白绒山羊种公羊100只,完成杂交改良4万只。新种人工牧草4万亩,补种5万亩。快速开发林果业上,本着“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科学开发、快速推进”的原则,抓住全县沙棘为主的退耕还林面积非常的资源优势,加大沙棘开发力度,使沙棘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在加大产业开发力度的同时,按照《2006年种植业实施方案》要求,全力实施30万亩粮食丰产工程,实现粮食总产5.65万吨。围绕玉米、洋芋、豆类、蔬菜等作物,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力度,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全面推广新优品种和旱作农业技术。全县抓4个示范区和15个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点。以吴旗镇、白豹镇为重点,继续加强棚栽业建设,全年完成新建日光温室大棚200座、弓棚1000个。
新农村的新风尚
实现“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科教进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班子坚强、社会稳定、农村和谐”是建设新农村的最终目标。县上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健全完善村委会、计生协会及妇女、共青团、治安、民事调解等各类组织;规范村民议事制度,形成重大事项“班子拟定、村民酝酿、征求意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村民议事机制;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障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等各项制度,倡导文明新风,摒弃黄、赌、毒、邪教等不良社会风气,规范农民言行,形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扶贫济困、团结友好、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风尚。大力推广“四位一体”庭院经济模式,力争到2015年农村户户建成集“沼气、厕所、猪圈、大棚”为一体的庭院经济新模式。把“四改”与养殖业、种植业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净化环境卫生结合起来,塑造“肥羊(猪)圈里养、鸡兔笼中喂、棚内果菜鲜、做饭不燃煤、饮水不用挑、增收又洁净”的农村新面貌。积极开展卫生村、组、户创建活动,加大垃圾台、排污设施和圈厕改造建设的力度,彻底治理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的现象。全面加快“电进户、电视进户、电话进户、电脑进户、自来水进户、沼气进户”步伐,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目标。
- 上一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
- 下一篇: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