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机关解放思想工作总结

时间:2022-12-12 09:43:22

导语:人保机关解放思想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保机关解放思想工作总结

一、工作情况:

第一、坚持“四个到位”,抓活动组织

一是思想发动到位。县里下发关于开展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后,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马上召开了局党组会议,联系人事人才、就业再就业、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结合“推进项目建设,破解发展难题”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党组民主生活会进行了部署,并印发了征求意见函,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

二是计划落实到位。按照县里召开民主生活会通知要求,结合人劳保障系统工作的实际,对时间安排、方法步骤、活动形式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列表的形式进行了细化,确保民主生活会活动一环扣一环,环环落到实处。

三是领导指导到位。为加强领导,确保民主生活会活动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指定编办主任同志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资料发放、情况收集等工作,办公室负责活动期间的信息反馈等工作。为确保民主生活会活动的整体推进和全面落实,我局班子成员都明确了对民主生活会活动进行全程督导。

第二、围绕“四自”查突出问题

一是党内会议内查自省。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前提下,我们组织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支部会、党支部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动党员群众进行内部帮查。科级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的自查材料,通过这三个党内会议,在内部不同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差距。

二是座谈会问策自勉。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征求老同志们对领导班子及机关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服务对象座谈会,征求他们对人事人才、劳动保障政策执行以及窗口办事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全系统工作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征求他们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和谐人事人才、劳动保障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出门走访外调自警。设立征求意见箱、散发征求意见表、公布征求意见电话,通过走访调研、印发信函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聘请监督外纠自惩。我们聘请了社会监督员,通过

明察暗访等形式,直接参与对机关的工作秩序、外部形象的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二、梳理的主要意见:

1、对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完成,不求完美。

2、盲目乐观,只看成绩、不看问题。

3、重业务,轻学习,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

4、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5、工作布置多,检查少,落实不力。

6、对基层的工作指导检查力度不够,满足于开会发文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掌握第一手资料少。

三、注重“三个结合”,使整改落实

一是坚持与依法办事相结合。在大讨论活动中,我们与政策的落实结合起来,积极探询落实政策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使大家认识到,只有坚决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横到边,竖到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才能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进一步转变理念,对不执行政策等问题进行彻底整改。完善和规范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人为性和随意性,加大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堵塞了管理漏洞,使政策执行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为企业创造了公平的发展环境,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是坚持与提高服务水平相结合。我们在以前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三个一”的基础上,以提高效率为前提,以服务对象是否满意为标准,进一步推出了“一站式”、“一窗式”、“一户式”管理新模式。同时,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我们在全局开展了“五个零”活动,涉及对象服务零距离。在全面推行“一站式”、“一窗式”、“一户式”服务的基础上,实行限时服务、辅导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等贴近的服务举措。办理业务关系零隔阂。通过定期走访各类企业和服务对象代表,发放征求意见书、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他们意见。整顿秩序零误差。制定完善的人事人才、劳动保障管理办法,营造公平公正的人劳保障环境。落实政策零阻力。将各项人事人才、劳动保障政策辑印成册,逐一发放,扶持地方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再塑形象零起点。建立机关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长效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廉洁、服务到位,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对全系统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是坚持与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县人劳保障局关于在全系统开展“推进项目建设,破解发展难题”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切入点,重新确立了党总支,并设立了党支部,理顺了工作关系,完善了工作规程,加强了党组织的工作,健全、规范了党组织管理体制,强化了管理措施,加大了考核力度。加强规范化管理。重新对岗位职责、综合制度进行了规范,并辑印成册。在我局建立了荣誉室、娱乐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和餐厅即“四室一厅”。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把人事人才、劳动保障政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由政出多门变为政出一门,各股室协调配合,统一联动,解决了工作中股室协调配合不利、重复、脱节等问题,遏制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等问题的发生。实行三级例会制度。要求各下属局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周参加全系统召开的一次例会。定期人事人才、劳动保障工作情况,督促各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并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建立了蹲点工作制度。要求各下属局实行包片制止,每个工作人员把一个劳动保障所作为联系点,直接到一线开展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点带面,帮助指导工作。

四、具体措施:

1、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主要在“五个必须”上下功夫:

一是必须坚持为民谋利、实惠百姓,把群众的愿望充分体现在劳动保障政策之中,使百姓得到实惠,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必须尊重百姓,激发社会活力。三是必须坚持思路创新,不断研究新问题、推出新举措、破解新难题,使我们工作不断上水平,获得新的不竭动力。四是必须坚持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公平正义,把维护社会公平作为重要职责和目标追求,全力维护职工的各项权益。五是必须坚持服务宗旨,提高服务能力,转变职能,改进作风,自觉接受监督,不断完善服务措施,形成政策咨询、信访接待、监察举报、争议仲裁四位一体的群众利益诉求通道。

2、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实现新突破,主要在四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是全面深入的抓好就业促进法的学习与贯彻。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在不断提高就业数量的同时抓好就业质量的提高。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努力扩大就业总量;围绕项目建设,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劳动者就业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落实就业政策,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区域开发就业岗位,实现更加充分就业。二是岗位开发。围绕新县城建设、民生工程,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为企业配置优质的劳动力资源。特别要抓好公益性岗位开发,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岗位。三是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使群众及时享受到政策的实惠。特别是在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于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按相关政策,给予减免税费、社保补贴、工资补贴支持。对于资金有困难的给予小额贷款支持,组织他们参加创业者培训班,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请专家对他们的项目进行论证,为他们创业成功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千方百计帮扶就业困难群众,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就业困难的群众实现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走访救助,包括免费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政策支持,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再就业。

3、社会保险工作要实现新跨越,主要在“三个抓好”上下功夫:

一是抓好社会保险的扩面工作。年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619人。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充分利用广告、电视等媒体,在抓好政策宣传的同时,加强企业的用工管理,督促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深入企业搞好服务,促进企业参保。二是抓好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做好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落实。三是抓好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落实,做好离退休人员退休,特困、病退工作审批,使他们按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做好失业职工的接收和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工作,保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做好工伤认定工作,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实好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政策,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4、依法维权要再上新水平,主要在“两法”上下功夫:

一是广泛开展两法的宣传普及及培训工作。举办两法讲座,抓好两法的落实。对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培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加强舆论宣传,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为法律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做好普法宣传,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制观念,自觉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二是进一步加大监察执法工作力度,建立较为完备的依法行政与执法监督工作制度,依法规范管理与服务。加大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打击就业歧视行为,维护公平就业,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中介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就业权益。三是加强劳动合同的规范与管理。全面组织开展劳动用工情况的摸底调查,加快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提高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四是加强三方机制建设。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严格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保障职工的权益,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五是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进一步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效能。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和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依法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处理,实现公平、公正。六是做好《就业促进法》与积极就业政策的衔接与落实,使法律规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惠及各类劳动者,并全面推动就业各项基础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法律责任和职能任务,完善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和公共就业服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