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农牧业工作总结
时间:2022-01-27 16:28:36
导语: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农牧业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抓丰收、稳定生产,全力抓好粮食稳产增产。
(一)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开展耕地撂荒情况排查工作,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严格落实“最好的地种最好的粮”,保障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6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3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05万吨。
(二)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标准,完成2020年高标准农田0.5万亩建设任务,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8月25日完成招投标工作,截止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50%。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农机装备提档升级,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农机动力达到1.389万千瓦,新增农机总动力147千瓦,拖拉机保有量846台,机耕作业达51500亩,机播作业达13300亩,机收作业达19300亩。抓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强化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4次,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28份,现场宣传咨询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从源头预防和清除事故隐患,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二、抓常规,夯实基础,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四)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织完成了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完成动物免疫123.31万头(只、羽)次,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着力抓好炭疽、包虫病、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全年完成各类驱虫30701头(只、匹)/次。
(五)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申报检疫做到申报必理、现场检疫、仔细勘察、谨慎出票、规范记录,杜绝“隔山开票”的情况,截止目前共检疫各类牲畜1300余头,并查处一起违规调运动物产品案,发现违规调运冻猪肉245公斤,均无害化处理,处罚人民币882元整,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六)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严格落实县(市)委书记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长责任,深入开展养殖环节重大动物疫病排查、活禽交易市场和畜禽集中屠宰场点监管巡查,加强调运监管,严格落实安全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开展相关培训30余次,签订“非洲猪瘟防控责任书”150份,发放“非洲猪瘟防控告知书”150份,其余宣传资料600余份。
(七)抓好呷依藏香猪养殖场建设。打好藏猪产业发展种业基础,今年藏香猪存栏120头,截止目前出栏生猪16头,收益2.7万元,为进一步发展生猪产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抓好牦牛标准化适度规模发展。组织实施好牦牛标准化适度规模发展项目,建设牦牛标准化适度规模场12个,并配套贮草架、储草基地。并在马尼干戈镇拉绒村种植完成建设垂穗披碱草基地0.1万亩。
(九)抓实畜禽资源普查。完成入户畜禽普查和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全面掌握畜禽品种在我县的存栏数,积极推广昌台牦牛、藏牛、娟杂牛等优良品种,完成畜禽改良1万头(只)。
三、强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高标准构建现代农业
“1371”产业体系。
(十)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按照“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促增收”的思路,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提质增效,建设完成马铃薯种植基地0.5万亩、蔬菜种植1.01万亩、中藏药材种植0.3万亩。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认定州级示范社1个,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市场化发展。加快推进“两江流域”现代农业产业带成片成规模发展。成功申报麦宿产业强镇建设项目,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一)现代农牧业园区扩面提质。在温拖镇、中扎科镇、年古乡等乡镇建成4个蔬菜生产基地和1个冷链物流及电商服务中心,生产核心区占地3163亩,园区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力推动“善地·沿百公里有机农业产业带”发展,一年来园区产出各类蔬菜1600余吨,总产值达300余万元。聚焦农民稳定增收,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进园务工“三圈层”发展保障富民增收,园区先后支付土地流转资金264.26万元,入股分红90.3万元,带动2076户农民发展庭院经济1560亩,支付当地农民务工收入300万元,带动4个乡镇30个村3644户15129人实现增收。
(十二)聚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做好农作物、畜禽、蜂遗传资源普查及挖掘,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种质资源圃。建立青稞良繁基地1000亩、马铃薯良繁基地600亩。切实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整治,保障生产用种安全。
(十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及品牌培育。开展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完成追溯平台录入56家,严格落实“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摊点10余家次,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案件3起,共处罚金500元。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合格证专项培训4期,培训种植户、乡镇农技人员100余人。加强对源头农产品的采样抽检工作,完成州级和县级开展的定量抽检样品300余份,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合格率达100%。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狠抓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累计登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4个。
四、强治理、优化环境,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十四)强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在错阿镇错通村新建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13户。并配备完成保洁员,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常态化组织开展村庄清洁专项提升行动,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十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坚持“一片多村”思路,大力保护好传统村落,在“两江一河”流域打造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竹庆镇竹庆村、更龙村、马尼干戈镇洞真村、柯洛洞乡独木岭村等4个精品村落。
(十六)全面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多措并举开展“十年禁渔”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长江禁捕常态化巡察督查,发布《全县天然水域全面禁捕工作》公告,及时公布举报电话,公开罚金数额,先后共组织检查行动45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700人(次)突击检查餐饮店1700户次,累计巡查两江江流域4000余公里,并做好禁捕工作宣传工作,截止目前,开展禁捕工作培训1期,培训人员70余人,发放张贴各类宣传资料3300余份,悬挂横幅50余条,安装标识标牌16个。不断提高群众禁渔护河意识,确保禁渔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更上新台阶。
(十七)有效改善农业面源污染。根据绿色植保理念,大力开展病虫草害监测防控工作,绿色防控面积3.1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96%;大力开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制定了《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农药减量化宣传工作,设置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30个,发放各类物资(回收桶、回收袋)2624个,开展宣传活动4次,张贴宣传标语600张,悬挂横幅20余条。强化农业园区农业投入品清单制管理,建立农药购买台账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台账。据统计,2021年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100余(袋、瓶、罐、桶),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综合防治水平。
五、强引领、夯实科技支撑,助推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
(十八)强化院校合作,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深化与省州科研院校的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建立省、市、县三级专家组成的农技服务团,汇集了省市县26名特派员,“三区”服务科技人才6名。
(十九)搭建信息平台,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完善乡村振兴科技在线“县运管中心”专家库和信息员库建设,入库专家82人,信息员100人,2021年共完成在线咨询850次。积极申报省州科研项目,2021年组织县内企事业单位申报州级科技项目3个,省级科技项目1个,截止目前,立项州级科技项目1个,省级科技项目正在评审中。培育认定1家科技型性中小企业。
(二十)强化科技宣传,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支撑,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期,培训70余人,确保农技服务全覆盖,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科技下乡6次、科普宣传活动4次,广泛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巩固完善了科技服务团下基层、推技术、扶产业的长效工作机制,科技特派团共计开展技术服务17次300人次,技术培训5期,培训学员300人次。
六、突重点、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和活力。
(二十一)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现目前,我县已全面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不断强化土地流转服务,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827.62亩。
(二十二)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今年,我局抽派农经站专业技术人员与凯普顿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深入各乡村,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案、工作步骤等开展了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村级集体资产总计为48208.91万元;共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82945人,涉及农户19797户;量化成员股权395940股;打印股权证19797本。正在积极开展赋码登记工作。
(二十三)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实地调研工作,掌握了解我县宅基地管理利用情况,据统计,全县23个乡镇闲置宅基地面积达26047.75平方米,涉及户数496户,并举行农村宅基地管理培训1期,共计参训53人,发放农村宅基地宣传手册300余份,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流程。
(二十四)加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截止目前,已发展养殖大户140户,培育示范户306户,创建家庭农场12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43个。其中,今年认定州级示范社1个,县级家庭农场2个。
(二十五)续力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在温拖片区、柯洛洞片区、玉隆片区、麦宿片区、阿须片区乡镇建成中心供销社5个,在龚垭镇建设县级为农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推动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社”融合发展试点,以“三社”融合带动村级基层社建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十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农。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方式,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截止目前,政务服务办件16981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100%。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活动,截止目前,利用各项工作进行普法宣传20余期,涉及5000余人次,不断推动法律法规进村入户,积极培养农村学法用法带头人、示范户,推进建设法治农村。
七、整合资源、多点发力,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二十七)落实惠农资金。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为全县14个农业乡镇(通过“一卡通”)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22万元,兑现率100%。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项目。全县禁牧面积400万亩、草畜平衡面积356万亩,因州级系统原因,资金尚未发放。
(二十八)落实项目资金。开展2019-2020年财政涉农项目资金专项清理排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加,总投资940万元,完成县庭院经济采购项目、县为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农业园区连栋大棚建设项目、县动物防疫注射栏采购项目。
(二十九)培育农业人才。加大涉农急需紧缺人才和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育力度,截止目前,省州集训20余人。出台《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方案》农民,完成人员(60人)遴选工作,由于疫情原因尚未开展培训。
(三十)着力抓好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我县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按照农村地区十一条措施贯彻执行,严把输入关口,实行“四个全覆盖”。11月7日以来,累计排查回流人员311人。抓实网格管理,全县落实网格员213人,包干各乡镇辖区内管理服务对象,建立“两台账一张卡”,截至目前累计张贴明白卡27762份。控好重点场所,农村麻将馆(棋牌室)、茶馆、农家乐(民宿)、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已规范完成建立消毒台账,坚持每天执行消毒消杀、亮码扫码等措施。
(三十一)大力抓好政务运行。推进办公软件正版化,制定年度发文和会议(活动)计划,做好目标绩效管理。不断加强州政府门户网站、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和各新闻媒体等渠道发布信息质量,截止目前,共计发布各类信息200余条。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2件、政协委员提案1件,办复率均达100%。加强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
八、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底子薄、基础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条件差,受自然气候影响大,综合利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竞争力弱、占有率低。农牧产品深加工程度还不够,缺乏品牌带动能力,产品销售仍然以初产品为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弱、价格较低。三是管理水平差,瓶颈突出。部分贫困村对产业扶持基金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乡镇村级产业管理较为粗放,缺乏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措施和办法。
九、2022年工作打算
一是抓园区,促发展。大力推进“菜篮子”自给保供工程,温拖现代农业园区扩面提质,进一步加大沿上游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实施现代农业基地项目,发展壮大蔬菜保供基地。
二是抓产业,强融合。加快推进麦宿产业强镇建设项目,依托麦宿藏医药与手工业发展优势,打造以中藏医药产业与民族手工艺业为主的麦宿产业园区,建成集科研、种植、示范、加工、培训、康养为一体的示范区,实现药旅融合,为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打好基础。
三是抓牧业,强措施。大力推进优势牦牛产业集群发展,紧紧围绕品种、品牌和品质三大关键,以“康北牦牛乳制品加工园区”为依托,发展龙头企业、扶持养殖大户,建设1座大型奶源基地,不断夯实饲草基础,改良畜群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发展1批牧旅融合牦牛风情体验小镇,推进牦牛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
四是抓制度,促规范。进一步加大对产业扶持基金的监管力度,督促乡村严格按照产业扶持基金使用程序对标使用范围规范使用基金,定期对产业扶持基金的使用情况开展督查。
- 上一篇:财政局年度人才工作总结
- 下一篇: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