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总结10篇
时间:2022-07-23 08:19:24
导语: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总结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二院依据卫农秘〔2015〕76号、卫农秘〔2015〕8号及怀卫医〔2015〕8号的文件精神与要求,医院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认真安排,目前工作开展顺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明确任务。医院成立了对口支援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积极组织安排对口支援相关工作。制定了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奖惩及保障机制。与包集中心卫生院及双桥集镇中心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书》,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明确了工作目标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我院积极主动与卫生院领导商讨受援工作计划,两院领导多次商讨,根据卫生院的技术、设备、人员梯队和业务工作发展实际需要,在认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为确保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对口支援医院的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比较系统的帮扶计划,全面进行医疗帮扶。
二、选派医生,驻点支援。共选派了心血管内科医生,消化内科医生郭伟等2名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工作,分别对口支援包集中心卫生院及双桥集镇中心卫生院。派驻的医师实际工作能力强,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进行带教查房、门诊诊疗及学术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开展义诊活动,服务百姓。积极响应卫生局的号召,进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周,分别对口支援了双桥集镇卫生院和包集镇卫生院。两位专家在下雨的情况下仍坚持义诊。义诊两天来,为患者测血压、医疗咨询共达3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400余份,取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院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依照上级领导的指示与要求,乘着“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东风,开拓创新,让“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深入人心,让基层的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二篇:重点专科工作总结
自科室创建市重点培育科室以来,在局领导、院领导的关怀下,科室各方面建设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全科共有医护人员2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8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4名。科室开设床位58张。拥有日本进口的Olympus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内镜工作站、以色列智能胶囊内镜,碳14呼气试验检测仪,心电监护仪,心电除颤器,十二导联心电图,静脉输液微量泵等先进设备。开展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重症胰腺炎、胃肠道息肉、消化道肿瘤、功能性胃肠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脏病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胃轻瘫、顽固难治性腹水回输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相关疾病治疗。内镜下空肠营养管植入,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药物喷洒、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凝、钛夹等止血治疗,急诊上消化道异物取出,高频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出血及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综合介入治疗等先进技术,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与影像科、B超室合作开展肝穿刺、CT及B超对消化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与放射介入科合作开展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消化道出血、肝癌、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加强科室人才和年轻医师的培养,督促并定期考核,使年轻医师通过自身努力及上级医师的带教,很快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独立值班、处理常见的危急重症病人。选派一名主治医师外出进修学习,通过不断参加继续教育、进修等手段使科室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引进高级职称医师一名,招聘本科生两名。
重视和加强科研及三新项目的应用,先后参加省内、市内学术活动16人次,和医学界同行进行业务学术交流,承办市级继教学习班一次,在CN刊号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2篇。
2015年又新购置老肯牌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设备一套,BC-50型高频电刀一台,内镜附件若干配件等。
院长对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负总责,分管副院长具体负责。对学科建设的正常运转和业务、科研发展目标的实施、人才梯队建设进行指导、监督,增加学科建设的投入,搞好配套建设,做好后勤保障,提供相关的仪器设备、人员培训及科研所需的便利。医院配套条件有飞利浦DSA(1000mA大C臂)1台;西门子MRI1台;西门子DR两台;西门子双排螺旋CT1台;东芝单排CT1台;数字飞利浦胃肠机1台;飞利浦7500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光分析仪;麻醉机等。
重点学科的建设使患者不出本地就能得到及时、较好的检查和治疗,解决了广大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在我院进修学习乡镇医师的诊治技能。同时也提升了本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对科室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交流,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介入科工作总结
2015年即将过去,在院长和党支部领导下,在院办、医务科、科教科、总务科、采购部及各临床科同道的支持和协作下,介入科全年的工作在诸多方面,在2013年的基础上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具体如下。
介入科是集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全年我科进行各期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肺癌、肝血管瘤、宫颈癌膀、肾癌介入治疗80余人次,肝脏和肺脏及组织活检供10余例,食道支架植入10余例,开展部分脾动脉栓塞10余例,成功地治疗脾功能亢进、凝血功能异常、消化道大出血等顽固性难治性疾病;胎盘植入、异位妊娠、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介入微创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泌尿系及生殖系手术、外伤、晚期肿瘤顽固性及急性大出血介入治疗。
各期肝癌的介入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具经验,早、中期肝癌介入治疗疗效进一步提高,5年生存率大幅上升超过50%,部分肿瘤患者介入治疗达到临床治愈;中、晚期肝癌治疗水平右上新台阶,改变了以往以姑息治疗为目的的观点50%患者生存期超过2年,部分患者超过4年;使今年我科肝癌总体介入综合治疗水平疗效达到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
肝硬化腹水、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反复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顽症,临床治疗非常棘手,每年消耗大量医疗资源,患者随时会大出血死亡,我科率先提出通过脾动脉栓塞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取得良好疗效,2013年通过升级科研鉴定,目前已经示数十例患者受益,患者花钱少,创伤小,恢复快。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急症,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突发性肺动脉栓塞死亡,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慢性急性发作的介入治疗是今年我科又新开展了一项重大的新型技术,COCKETT综合症治疗,起点高,从早期到中晚期复杂病变,治疗涵盖闭塞静脉血管穿刺、静脉造影、导管溶栓、碎栓、取栓、狭窄血管球囊扩张,植入腔静脉滤器及髂静脉支架植入的多项技术,截止2015.12月底今年已完成10余例手术,部分患者避免急性肺栓塞死亡,同时患者下肢大静脉恢复正常血液循环,症状明显消失,最重要的是患者不但避免截肢,还恢复了劳动能力。医院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11新购进肿瘤射频消融仪,今年已经开展了3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满意,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在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方面,2013.6参加《第7届全国介入放射学在急救医学中应用研讨会》,《全国第十四届外周血管病新技术研讨会》,《省第三届妇产科介入研讨会》,医学院介入科主办2015.7《地区介入沙龙》。4篇科技论文正在撰写,2篇《医学院学》和《淮海医药》杂志报录用。
第四篇:消化内科工作总结
自科室创建市重点培育科室以来,在局领导、院领导的关怀下,科室各方面建设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全科共有医护人员2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8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4名。科室开设床位58张。拥有日本进口的Olympus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内镜工作站、以色列智能胶囊内镜,碳14呼气试验检测仪,心电监护仪,心电除颤器,十二导联心电图,静脉输液微量泵等先进设备。开展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重症胰腺炎、胃肠道息肉、消化道肿瘤、功能性胃肠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脏病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胃轻瘫、顽固难治性腹水回输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相关疾病治疗。内镜下空肠营养管植入,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药物喷洒、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凝、钛夹等止血治疗,急诊上消化道异物取出,高频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出血及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综合介入治疗等先进技术,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与影像科、B超室合作开展肝穿刺、CT及B超对消化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与放射介入科合作开展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消化道出血、肝癌、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加强科室人才和年轻医师的培养,督促并定期考核,使年轻医师通过自身努力及上级医师的带教,很快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独立值班、处理常见的危急重症病人。选派一名主治医师外出进修学习,通过不断参加继续教育、进修等手段使科室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引进高级职称医师一名,招聘本科生两名。
重视和加强科研及三新项目的应用,先后参加省内、市内学术活动16人次,和医学界同行进行业务学术交流,承办市级继教学习班一次,在CN刊号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2篇。
2015年又新购置老肯牌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设备一套,BC-50型高频电刀一台,内镜附件若干配件等。
院长对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负总责,分管副院长具体负责。对学科建设的正常运转和业务、科研发展目标的实施、人才梯队建设进行指导、监督,增加学科建设的投入,搞好配套建设,做好后勤保障,提供相关的仪器设备、人员培训及科研所需的便利。医院配套条件有飞利浦DSA(1000mA大C臂)1台;西门子MRI1台;西门子DR两台;西门子双排螺旋CT1台;东芝单排CT1台;数字飞利浦胃肠机1台;飞利浦7500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光分析仪;麻醉机等。
重点学科的建设使患者不出本地就能得到及时、较好的检查和治疗,解决了广大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在我院进修学习乡镇医师的诊治技能。同时也提升了本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对科室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交流,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
一、情况简介
(一)研究方向
1、颅脑(颅底)肿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2、神经介入技术临床应用;
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4、重度颅脑损伤监护与救治。
(二)队伍组成
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1人,
高年资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专科护理人员30人。
(三)专科建设
我科创建于2002年,是地区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含NICU-专科重症监护室)。现有医师8人,护理人员30人;设神经外科病区和专科重症监护室,共51张床位(其中监护床位10张),分两个护理组。
(四)人才培养
现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系统进修学习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神经外科一年(1997年1月~1998年2月);
科副主任1人,进修于省立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2015年2月);
主治医师1人,进修于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介入组(2013年3月)。
(五)标志性成果
1、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各种颅脑(颅底)肿瘤手术治疗等。
2、神经介入技术已应用临床,如全脑血管造影术、急性脑梗塞超早期动脉内溶栓取栓术、脑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等。其中部分手术已能独立完成。
二、建设计划完成情况
1、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预期目标基本实现。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完成,神经介入新技术引进并已开展。选派主治医师1人,赴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专项学习神经介入技术一年,2015年3月学成归来,随即将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依托本科室力量(非介入科),现已独立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急性脑梗塞早期动脉内溶栓取栓、缺血性脑病血管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等。截止年底共计完成全年血管造影术30例,各种神经介入治疗16例。
(2)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提高,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早已应用于脑内血肿清除术、颅脑肿瘤切除术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更复杂的颅底肿瘤显微切除术。全年共计完成各类显微手术15例,其中颅底肿瘤显微切除术6例。
(3)全年4篇。
2、目前,有关神经介入治疗方面的科研已进入选题、论证和初始方案的设计阶段。在开展治疗工作的同时,正完善组织架构及分工,积极筛选、收集病例样本资料,争取1~2年内科研查新、立项。
近年来,急性脑血管病已成为常见多发、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危及城乡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此类疾病发病来势凶猛,故长途辗转到大城市、大医院不仅风险高,更严重的是往往错失了最佳手术时机,因此,开展此项技术,就地及时救治已成为本地区医疗事业发展必需解决的迫切需求和现实问题。而近年来,神经介入技术日渐成为非常有效的救治手段正日益受到业内的重视和患者的青睐。但由于该项目对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风险大,且相关设备投资巨大,治疗费用亦不菲,故本地区目前仅少数几家大医院在开展,且技术水平及应用范围仍有待提高和扩展。目前,地区仅我科率先开展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正积极、稳妥地不断推进。
3、学科队伍组成:
学科带头人:张志田,男,52岁,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85年7月本科毕业于皖南医学院,1985年7月~2001年10月于三院神经外科,历任住院、主治和副主任医师。1997年1月~1998年2月,赴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神经外科系统进修一年,1998年5月~1998年底,负责三院重症监护室临床筹建工作。2001年11月迄今于二院任神经外科主任并负责重症监护室工作。具有长期、丰富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临床经验和双重专业经历、背景。业务涉及重度颅脑损伤救治、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脑积水腹腔分流、各种颅脑(颅底)肿瘤显微切除术及癫痫外科治疗等。
后备学科带头人:崔颖,男,39岁,高年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待批)。1999年7月本科毕业于医学院,同年于二院神经外科工作。2015年3月赴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进修一年,重点学习各种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技术骨干:黄俊杰,男,35岁,高年主治医师。2000年7月本科毕业于医学院,同年于二院神经外科工作。2013年3月~2015年2月,赴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介入组进修一年。
陈士祥,男,37岁,高年主治医师。2001年7月本科毕业于医学院,同年于二院工作。安排2015年3月赴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进修一年。
4、单位支持措施的落实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为支持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医院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及资金保障,其中包括:一次性奖励新挂牌重点学科,科室奖金增加5%;新晋重点学科的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年终考评有相应加分;在国家级杂志及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均有相应奖励;开展技术病例所产生的医疗纠纷责任主要由医院承担;重点学科开展技术项目所需必备的设备,优先购进、配备并保障资金的落实等。
2015年医院为我科更好地开展神经介入,提高诊疗水平,投巨资相继新引进德国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机一台,可进行CTA检查,使我科脑血管病例的无创、快速诊断与筛选成为可能;又专门新引进飞利浦血管造影机(大型C臂)一台。目前,相关功能成功开发、诊疗常规开展。
5、提高与示范作用
(1)有力促进了我科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年轻医师积极钻研业务,3名高年资主治医师相继外出赴省内外“三甲”医院专科进修学习,使新技术不断引进、开展,后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科室业务快速发展的新动力、良性发展的新局面。
(2)我科具有特色专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为130万人民乃至周边地区更高的医疗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2015年大病(包括脑肿瘤、急性脑血管病等)不出县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目前,我科积极开展各项临床技术应用的同时,正争取市级医学继教项目,开展专题研讨会,活跃学术气氛,扩大学术影响,以提高我科学术地位。现已有相当一部分外出打工病人返乡到我科检查、治疗,重点专科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不断提高。
6、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重点学科建设不仅是等级医院建设的重要标志,更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应引起所在医院的高度重视。如我院虽重视学科建设,也出台一些鼓励、支持政策,但尚缺乏系统完善的、相对稳定可操作性强的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医院尽快出台一部二院重点学科建设相关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完善的各项配套政策,全力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巩固已取得的成绩,为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六篇:神经外科工作总结
2015年时我院成功晋级“二甲”医院后第二个年头,也是二院踏上新的征程──创建“三级”医院的开局第二年,在医院的统一布署下,科室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创建工作中。
首先,认真学习、了解新版三级医院专科临床技术标准,对照我科已开展工作,明确可以开展或经过努力可以开展的技术,哪些是不具备硬件设施或技术水平达不到的项目,找出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积极申报必备的设备,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临床技术标准项目。
其次,在科室管理中重点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大家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了岗位职责的监督,完善了分组和加强了二线班的管理。同时全年加强了病案管理工作。
在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上下功夫。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有关各种专科伤病的规范化诊疗流程不断出现,科室根据三级医院的要求和临床工作的需要,组织学习、实施各种诊疗规范。
最后,在科室管理软件上下功夫。在“上二甲”经验基础上,按照“三级”医院的要求,尽早建立、建全科室各种管理软件,由专人负责督导,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
在院领导支持下,经过全科上下共同努力,今年基本完成年度计划的工作目标完成技术项目十项中的五项。全年共收治手术病人73人次,其中三、四类手术32例。全年未发生确定的医疗事故,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全年共参加市、省级学术交流8人次,在国家级学术期刊《淮海医药》发表论著1篇.
第七篇:麻醉科工作总结
2015年,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室领导下全科医护人员,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巩固和加快麻醉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思想政治及医德医风方面
1.全科医护人员响应院党委号召,积极参与院党委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活动,从思想、政治上与院党委保持一致。继续深入学习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差错事故防范制度、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条例等等,每月一次,并作好学习记录和登记。
2.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涉及医院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对照学习,共同提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廉洁型科室。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及时自查自纠,认真抓好民主评议医德医风建设。全体人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了微笑服务,廉洁行医的服务理念,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坚持做好关心每一位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满意地协助手术医生完成各台手术。
二、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1.根据医院的安排和要求,认真部署和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麻醉科手术室是高风险的临床科室,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护理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我们强化了各质量管理者的责任。各医护小组将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形成人人参与、各尽其责、层层把关的质量安全氛围。
3.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加强手术和麻醉医疗安全管理。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工作常规,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4.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麻醉工作程序。加强对麻醉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监护,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及时处理麻醉意外,截止目前我科医疗事故发生率继续为零。
5.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每间手术室每周一次采样送检监测,患者院感发生率为零。
三、医疗业务及医学继续教育完成情况
截止2015年9月底,我科完成门诊静脉麻醉数为242例,基本持平上一年度情况;住院部麻醉总例数3040例(其中颈丛麻醉85例、臂丛麻醉80例、全身麻醉1035例,椎管内麻醉1840),;参与病房急救95人次。并成功抢救治疗一例濒临死亡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今年我科开展了可视化插管技术等新项目,减少了插管并发症,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今年麻醉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全部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合格率100%,并派出1名同志外出进修学习,为麻醉科室引进新技术,新理念。
四、2015年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现代麻醉技术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可视化麻醉、精确靶控麻醉、疼痛诊疗方面,有待引进专业设备和药物,为其向纵深发展和拓展业务范围提供必要的保障。
2、随着疼痛门诊的开诊,重症医学治疗科(ICU)收治危重病人,我科室执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能满足工作计划的顺利开展,我科室工作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
第八篇:儿科工作总结
2015年即将过去,对于去年完成的工作和不足之现总结如下:
一、以“三级医院核心技术项目”为标准,全面促进核心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2015年中,按照医院的部署,通过对“三级医院核心技术项目”认真学习,现已掌握了先天心脏病、癫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小儿消化道疾病的电子胃镜、
腹泻病原学的诊断和防治以及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治与人工呼吸机应用。我科在医疗质量、专项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科医生能用诊疗常规处置病人,对于疑难、危重病人都能及时讨论,给予处理。我们质控小组每半月检查現有病例一次,對于存在的不足及時糾正,院感小組一月活動一次,對于發生院感危险因素及时发现,予以整改。科室每月举办一次业务讲座,继续外派医护人员短期学习、继教。护理组采用晨会提问及每月护理技能培训等形式,提高了护理能力。对年轻医生注重“三基”培训,积极参加医院“三基”等考核,认真参与医院组织业务学习,提升了全科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工作成果
一年中,门诊应诊了7万人次的患儿,病房共收治了3600例患儿,抢救255人次,抢救成功率达百分之九十。在门诊设置了四台雾化器,积极开展对婴幼儿哮喘的治疗。继续开展高频通气,蓝光照射及外周静脉营养的治疗,进行了气管插管加ps加cpap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新生儿无陪病房已建成使用,运行情况良好。
三、不足之处
儿科医护人员普遍年轻,临床经验少,外出学习、继教机会少,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科没有picu,这些都需要以后努力工作,尽快加以完善。
第九篇:急诊科工作总结
一年来,急诊科始终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精神为指导,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本院相关责任细则,全科同志同心协力,扎实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在科室管理方面、业务技术水平方面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做到依法执业,规范行医。
1、急诊科是一个年轻人居多、病员情况复杂、具有代表医院精神面貌的窗口科室。在职医生护士均取得了执业医师上岗证,做到了人人持证上岗,所有人员都具备相应执业资格证书,无超范围执业现象发生。2、依法管理传染病人。切实执行传染病登记制度,及时按规定报告疫情,无漏报现象发生,按规定分类收治传染病人。3、使用的设备、药品、试剂、医用卫生材料符合要求,无过期或劣质物品。4、严格执行技术准入制度。
二、严格执行和健全医疗核心制度,狠抓医疗环节质量管理。
1、能坚持24小时连续应诊及首诊负责制。2、认真执行急诊科工作制度、抢救制度、出诊制度、转科制度、会诊制度、。3、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切实做好门急诊病历书写工作。4、切实做好患者知情同意工作。5、严格执行医疗事故报告等核心制度。
三、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
1、各种检查应用规范、适应症明确;2、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
四、切实加强急诊科能力建设、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1、本科所有医护人员自觉、认真、积极参加急诊业务学习培训,参加全院各种学术会义。2、抢救设备齐全、完好、适用。3、急诊药品齐全、无过期,摆放位置固定,设专人保管。4、设有“8888888”急救电话,通讯通畅,急救车出车及时,装备完善。5、危重病人到诊后立即能展开抢救,院内急会诊15分钟内能够及时到位,制定急诊绿色通道总体方案,如遇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急诊绿色通道,做到先行抢救,而后补办各种手续。
五、确实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并落到实处。
本科已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组建了应急医疗救治队伍,积极开展急救队伍的专业培训,使各项应急救护能力掌握到位。加强急救物品、器械、药品、仪器管理工作,做到每日清点、检查、按期保养,班班清点交接,确保机器运转正常,处于备用状态,各类物品、药品完好率100%,保证出诊、抢救各环节不出差错,全年无因急救物品不全或仪器运转不良影响病人抢救。
六、加强护理管理,以病人为中心,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努力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1、严格执行护理程序,加强“三基”“三严”训练。2、认真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进行文件书写。3、积极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指导、督促工作的落实,认真督促改进。4、制定有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及处理程序。5、以病人为中心,适宜地与病人交流,为病人排忧解难,努力体现人性化服务。
七、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改进服务流程。
在这一年里,我们急诊科圆满完成了上级卫生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我们科室承担着全区的急诊急救任务,五部救护车24小时值班,全年出车2600多次,处理重大伤亡事故80余次,并多次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安排科内人员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急诊急救培训班,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全科全年收治住院病人7200余人次,未出现医疗差错事故。急诊科全科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制定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接诊到抢救,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沉稳应对、抢救有序、分秒必争,体现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整体技术水平。
八、存在问题:1、有个别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还僵硬、不热情、主动;2、疑难、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有待完善和加强。
九、整改措施: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做到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原则,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继续按医院的要求,扎实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3、进一步加强各种业务学习、培训,使急诊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总结2015年的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在新的一年里,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我们全科医务人员将共同努力,使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为医院的和谐发展增砖添瓦。
第十篇:口腔科工作总结
2015年在忙忙碌碌和不知不觉中走过,在医院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一年来,无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科室成员同事团结,互相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强化思想教育,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建议,由科主任及时答复,时刻接受群众监督,受到患者好评。
2诊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诊疗室台面整洁、用物放置有序、使用方便,并随时保持整洁。口腔专科所有药物、材料等保证质量,存放规范,标识清楚。各类牙科器械(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牙周治疗手术器械等)达到灭菌标准,做到了一人一用一消毒。
3科室每周开展学术讲座,鼓励科室人员及实习学生积极参加全科讲课,既提高临床医疗配合水平,又提高了大家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要求口腔实习人员加强学习,提高沟通能力,做好各项交流培训,提高配合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4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业务学习,共同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努力拓宽业务面,为口腔科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口腔科诊疗工作与其他科室有所不同,与患者的沟通是否有效成为患者选择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关键因素,只有经过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很好的完成各种治疗项目,并最大限度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多站在患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让患者感受到你是真正在为他着想的,即便个人业务技能水平不是很高,同样能在群众当中树立起好的口碑。
- 上一篇:路堑高边坡施工工艺研究
- 下一篇:路拌法施工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