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民生改革工作总结

时间:2022-07-19 04:18:06

导语:教育局民生改革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局民生改革工作总结

2011年是教育大发展的一年,也是教育立足新起点、展现新成果、谋求新跨越的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及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目标,关注教育民生,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教育改革,实现了全市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注重整体统筹谋划,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积极谋划“十二五”教育发展。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对未来五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会上印发了《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这是我市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现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二是认真做好巢湖市、庐江县教育移交工作。全市教育系统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各项部署,积极作为,措施得力,实现了各项工作“无缝”对接。交接后第一时间由局领导和相关处室组成两个调研组,对巢湖市和庐江县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促进两地教育与教育等高对接,提升全市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突出教育水平提升,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全面启动。积极探索创新,分别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市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方案》等4份文件,以市教育、财政、物价部门名义联合印发了《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等4份文件,以市教育局名义印发了《市学前教育市级资助实施细则》等4份配套文件。12份文件明确了幼儿园建设、投入与监管等职责,全面构建起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框架。幼儿园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全年全市新建幼儿园13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5所,民办幼儿园98所),改扩建幼儿园13所。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明显加强,全年全市公开向社会招聘幼儿教师124名,这是自1996年以来,我市公办幼儿园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学前教育专项资金规模明显扩大,全年市、县(区)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8000万元。对普惠性民办园、企事业办园市本级财政给予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生均补贴,区级补贴400元。启动学前教育资助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市困难家庭儿童,市级财政按每生每学年2000元,区级财政按每生每学年800元给予资助。

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绩备受瞩目。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1.61亿元,如期完成97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任务。各县(市)区全年投入近亿元购置电教教仪设备,加强学校设施设备建设。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目标,创新开展城乡教育结对合作,10个结对区县开展教育合作达390人次,首批134所结对学校间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达16000人次。深入实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五个百分之百”政策,特别是百分之百同等条件录取省示范高中在全国领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定点学校数量进一步扩大,达134所。“五个百分之百”政策,被理论局作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的典型案例编入《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一书中;同时,该政策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我市推出的义务教均衡发展举措受到广泛关注。专门发文,对包括在内的全国四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集中宣传。9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聚焦报道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举措。

三是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中教学质量再创历史辉煌。高中品牌效应凸显。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深入推进,艺术、体育、科技等特长班和国际班的自主招生比例不断扩大。强化教研员教学视导作用,立足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狠抓有效课堂。继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深入调研,结合教育实际,进一步完善了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有力地促进了新课程改革。

四是职业教育取得新发展。启动了市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工作,成功创建7所市级示范中职学校。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快,成功承办省第二届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校企对接会。与市经信委、人社局建立合作机制,每年共同举办(定期召开)市校企对接会,促进职业教育服务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加强,成立了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会,下设17个专业教学研究分会,将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充分发挥基层职教教研队伍的作用。相继开展了全市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和课件制作、评比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中职学校继续实行春秋两季招生,积极鼓励吸收高中生接受中职教育。2011年招生60599人(市本级36063人),完成省教育厅下达我市35970人的招生任务。成功举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获奖面占全省的32%。切实加强就业实习学生跟踪管理,全面做好学生就业实习工作,2011年中等职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5%。

五是高等教育及终身教育取得新的突破。经教育部批准,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全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幼儿师专,这不仅填补了全省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空白,更为培养更多的学前教育师资奠定基础。市委下文成立了市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终身教育的统筹和协调。社区教育和乡镇成人文化教育成果显著,全市有瑶海区三里街等14个街道被评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占全省39%;肥东县石塘镇等6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占全省38%。庐阳区被批准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掀起了全市全民终身学习的热潮。

三、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开创素质教育发展新局面

一是不断探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模式。召开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积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加大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力度,通过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心理健康优秀课展示及成功案例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为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政府投入450万元,编写首发《中小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读本》系列丛书,免费提供给全市中小学生学习,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亮点。

二是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全市中小学生活动参与度和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2011年共获得省级一等奖52项,二、三等奖187项;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5个;全国电脑机器人大赛7金7银3铜,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一等奖1个,二、三等奖各2个,全国青少年信息学比赛1枚银牌、4枚铜牌。在美国举行的青少年机器人国际比赛中,八中代表队分别取得第三和第五名的好成绩。

三是广泛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在全省首次开展中小学生“强健体魄磨练意志”系列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优良品质,被新华网称之为“树立了教育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成功举办了中小学生首届读书节和第二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为实施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中学生社团建设全面加强,全市现有中学生社团近2000个,涉及科技、艺术、文化、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等诸多领域,庐阳区、包河区相继开展了区首届中小学生社团文化节,学生社团活动为全市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中小学生工业游蓬勃开展,2011年共组织了1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师资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一是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全面贯彻《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通过庆祝第27个教师节、师德演讲、师德讨论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形成尊生爱生的良好氛围。开办6期《教育大讲堂》,宣讲教育管理经验。

二是完善教师流动和新教师补充机制。继续推进区域内教师交流制度,全市全年交流教师人数为3131人,占符合条件专任教师总数的17.2%,进一步促进了师资均衡。严格教师准入,严把教师入口关,全市共引进59名免费师范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引进1392名教师,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三是丰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2011年,市、县(区)财政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3084万元,全额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方式,面向全国遴选培训基地,突出过程监管,切实做到训前有准备,训中有监管,训后有总结反思。完成6000余人次的“国培计划”项目学习,百余人次的省级培训任务,17000余人次的市级校长(园长)、骨干教师、班主任、普通教师培训。中职教师赴企业培训。举办了中职院校教师市级优秀教研论文、优秀教学课件、精品课“三优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市基础学科教师系列教学竞赛和首届普通高中教师通用技术大赛。

四是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干部工作。成功举办2011年市属学校领导干部培训班。继续推进教育家培养工程,继续遴选县区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中小学校长在中科大培训。组织684名中小学校长和150名教育管理干部分别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远程培训。先后选送6名校长参加国家级教育管理干部培训,61名各类校长、园长参加教育管理干部省级培训班。开展2011年度小学、幼儿园教师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工作及省第十批特级教师推荐评审工作。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教育局2004—2010年全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授予教育系统24名同志全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五是深化结对合作与支教工作。选派20名优秀教师支援皖北三市七县,选派25名优秀教师协助寿县完成省教育厅关于2011年“命好题”为主题的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完成寿县7000余名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任务。接收寿县、霍邱两地42名中小学校长来我市中小学挂职锻炼。接收新疆和田地区2名干部和西藏错那县6名干部来市教育局和学校挂职。3名优秀教师认真完成我市赴松潘支教任务。选派3名优秀教师到新疆皮山中小学支教。在办好35中西藏班的同时,幼专新办了新疆幼师中职班。

五、不断探索机制创新,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果

一是推进民办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为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过程性管理,我市经过认真谋划、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出台了“1+3”系列规范性文件,即1个《意见》、3个《办法》,使我市的民办学校过程性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可持续的轨道。其中对民办学校违法违规行为实行累积记分管理,为全国首创。

二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率先在全省高中阶段实施激励性工资。推行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研修举措,进一步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高。

三是实施市属学校经费供给方式改革。为鼓励市属学校建立合理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从2011年起,市财政调整原有供给方式,对市属学校实施生均综合定额的供给模式。此举促进了市属学校教师收入公平和教师在系统内合理流动,切实提高了市属学校工资待遇和公用经费支出水平。

六、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是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水平日益提升。《关于在学校和机关中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意见》为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指明了方向,第一轮领导点评成效明显。开展“创先争优在行动”和“更新观念、科学发展”主题征文比赛活动及“创先争优理论研究”成果评比活动。隆重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重温入党誓词,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70名优秀党员和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积极开展主题为“走百所学校、访千名家长、看万名师生”的“大走访”活动,市教育局作为市直单位唯一代表在全市“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交流座谈会作典型交流发言。

二是四项民生工程为全省树立新标杆。校安工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已完成校舍加固及重建面积352万平方米,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5月下旬,全省校安工程现场会在召开,时任省长王三运及17个市的市长出席会议。我市作为地级市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受到省政府和省校安办的高度肯定。扎实实施学生资助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起了完备的自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教育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学资助体系的全覆盖:2011年投入贫困家庭学生助学资金就有9063.188万元,共资助学生112873人次。市区两级财政按7:3比例给予五类特殊家庭孩子上幼儿园每生每学期1400元资助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更是领先全国。2011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惠及学生71.36万人,预算安排经费4.54亿元,从秋季开始,在全省率先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作业本费915万元。高标准如期完成留守儿童之家年度建设任务,全市共建设415个留守儿童之家,并配备了电脑、图书等设施设备和体育、文艺等活动器材。

三是依法治教进一步推进。举办依法行政系列讲座第一期,市教育局行政执法人员、中层干部和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执法人员等共80余人参加讲座。组织局机关35名执法人员参加业务能力在线测试。积极开展行政权力定期清理工作,继续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案卷整理归档工作。启动“六五”普法,全面提高了全体教职工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

四是督导评估工作成效明显。高标准完成县区党政领导干部2010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严要求实施对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2011年度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圆满完成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查工作,出台规范教育检查评估文件。实行归口管理和检查评估项目报批制度,设立“无检查评估月”。2011年保留的市级检查评估项目为6项,较往年减少10多项。全面实施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监测,9月底如期完成监测工作任务。印发《市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指导学校因地制宜制订学校3年发展规划。继蜀山区、肥西县、庐阳区、肥东县等4县区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强县区”之后,2011年瑶海区、包河区接受了省教育强县区复核评审。

五是校园安全工作力度持续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共配备校园专职保安1966名,配备率达96%,其中市区公办学校、幼儿园配备率为100%,市、县(区)财政全年为此投入安保专项经费5111.6万元。在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已完成795个视频点位的安装,已开通与公安110指挥中心联网760个。加强学校周边整治,创建平安校园。目前,全市共有市级平安校园297所,县区级平安校园610所,实现了学校及周边治安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

六是信访投诉办结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办理人民来信196封,接听市长热线电话612次,受理市长热线转办信293件,市长信箱220件,政民直通车3147件,接待上访99批161人次,收费、补课举报电话受理近千件,回复率、报结率均达到100%,满意率95%以上。编印《教育民声》15期,分析来件,上报热点,通报办件情况。

七是教育宣传工作成效凸显。积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教育工作在省市以上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刊登宣传报道近万篇。充分发挥《教育信息网》宣传平台,信息四千多条,名列全市部办委机关前茅。在全省首家开通了教育网《频道》,加强教育宣传。网络舆情引导有效,积极为网民释疑解惑,为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011年,在完成上列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我市语言文字、节能减排、防震减灾、创建无障碍城市、保密、档案、计生、双拥等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