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预算处工作总结
时间:2022-05-28 09:06:00
导语:财政局预算处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多措并举保增长;分类扶持促协调;争取支持见成效;科学精细提绩效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持续蔓延,我市一开年收入形势就十分严峻,1-3月全市财政收入连续负增长、继续加大了对区县的支持力度,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管理绩效不断提升的一年,在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的一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预算处全体同志精诚团结、努力工作,确保全年收入预算任务圆满完成,各项法定和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重大决策落实有效。
一、多措并举保增长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持续蔓延,我市一开年收入形势就十分严峻,1-3月全市财政收入连续负增长。为应对危机,在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减税减费政策的同时,积极思考谏言,择机出台一系列适应性调控措施,并将强化征收、止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沟通谋划、通力配合,进一步健全了财税库银联动机制。同时,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征管、挖掘潜力、动态分析,全力确保收入企稳回升。4月“扭亏”,6月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9月重上两位数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66亿元,增长18.1%,圆满完成年初收入任务,实现千亿大关的历史性突破。在预算支出安排方面,坚持厉行节约,继续实行公用经费零增长,严控一般性支出,在保障法定支出的基础上,重点向惠民生、保增长、调结构倾斜。一是整合财政资源着力改善民生。2009年全市民生财政支出达到682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1.7%,比上年增长33%,其中:教育投入192亿元,扶贫与就业投入24亿元,医疗卫生56亿元,社会保障149亿元,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投入30亿元,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63亿元,政法维稳、文体、公交出行、环境保护等投入68亿元。通过增加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有力提高了我市民生保障水平,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落实政策确保经济稳定。及时足额兑现西部大开发和结构性减税政策90亿元,降低社保费率、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负50亿元,落实市政府确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50亿元,极大地支持了企业“越冬”。落实出口退税资金34亿元,安排2.8亿元出口企业技改奖励和融资担保补助资金,扩大出口。在继续安排工业发展专项、科技发展专项、金融企业发展专项等十大产业发展专项的基础上,整合设立5亿元提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重大工业项目投资、企业贷款贴息、出口技改奖励、会展经济发展等。深度参与it企业招商引资,量身打造系列扶持政策。谋划出台定向补助政策,全力支持保税港区建设。加强与财政部相关司局对接,跟进“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报批工作。三是确保重大决策实施。认真贯彻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确保上传下达信息畅通,牵头对涉及财政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安排1200万元专项补助推进3个城乡统筹试点区县加快发展。推进五个重庆建设,全年落实市以上财政资金259亿元,有力促进了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医疗项目建设、公共安全建设和森林工程建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市直机关公务员津补贴全部纳入年初预算,落实21亿元保障教师绩效工资顺利兑现,对其他事业单位安排过渡性补贴。
二、分类扶持促协调
2009年,继续加大了对区县的支持力度,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全年市对区县的补助总额达660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市级一般性开支控制在25%以内,75%的财力用于支持区县发展;区县最低人均财力提高到了4.5万元以上。在坚持财力下沉,强化激励约束的基础上,着力突出重点,缓解区县压力。一是继续安排31个郊区县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延续了自20**年以来每年投入7.75亿元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带动60亿元投资,用于31个郊区县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公益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近110个项目,为完善城市功能和构建发展平台、增强辐射作用和集聚能力奠定了基础。二是实行园区分类扶持政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确保既得利益、加大支持力度、实行分类扶持、简化操作程序的原则,对原有特色工业园区扶持政策进行了完善,明确从2008-2010年内,对主城园区实行增量50%补助,对“一圈”中14个郊区县园区实行增量全额补助,对“两翼”区县整个辖区产生的市级税收实行增量全额补助。三是推进圈翼对口帮扶。会同市发改委研究出台圈翼对口帮扶考核办法,按照易于量化、便于考核、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将受助区县的发展情况纳入帮扶区县实行综合捆绑考核。四是缓扣“三金三乱”借款,缓解区县支出压力。为切实减轻区县收支压力,主动谋划提出缓扣区县“三金三乱”等中央专项借款的政策建议,减少区县当年上解支出7亿元;同时,通过超调资金帮助区县渡难关求发展,有效缓解了区县财政压力。
三、争取支持见成效
2009年在各部门各处室的通力配合下,我市争取中央支持成效显著,中央补助达722亿元,其中财力补助356亿元,专项补助366亿元,品迭上交中央386亿元后,享受中央净补助336亿元,较上年增加134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此基础上,多项重大政策得以落实。一是15.5亿元建市专项补助永久纳入每年定额补助。此项是我市向中央争取的12条重大政策之一。为争取政策早日落地,多次随同市领导、局领导与财政部进行沟通,得到财政部理解支持。财政部于3月份下发《关于继续给予xx市财力补助的通知》(财预[2009]18号),同意从2009年起中央财政将每年继续给予我市15.5亿元补助,并纳入定额结算补助永久固定下来,支持我市城乡统筹发展。二是争取到5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按照财政部最初的设计方案,我市可分得发债指标30亿元左右,经反复争取,财政部核定我市发行规模为58亿元。为把握融资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及时发挥债券资金作用,协同相关处室,编制调整预算方案,经市人大常委会同意后,1个月以内完成全部发行、转贷、拨付工作。三是三峡电站税收分配政策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是执行原三峡税收分配政策的最后一年,为确保三峡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和库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细化方案、跟进汇报,并邀请财政部领导到库区县实地考察调研,在充分沟通和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财政部发文同意继续延续现行分配办法。
四、科学精细提绩效
2009年是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管理绩效不断提升的一年,在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并结合我市实际,全年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投融资债务进行了7次全面统计,累计收集债务信息8万余条,基本摸清区县债务情况,为债务报表体系完善、风险评估和债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加强数据分析的同时,通过区县片会、部门沟通和学习其他省市经验等方式,积极探索我市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债务管理的新思路并形成了专题汇报材料,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政府性债务管理指导意见的出台和债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二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将中央专款纳入2009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并将补助预计数提前告知区县,有效提高全市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年初到位率。严格实行公用经费“零增长”。针对审计提出的市级结转资金金额较大等问题,深入分析,科学分类,加强管理。全面推进区县级部门预算改革,规范编制程序,细化编制内容。对区县进行摸底调查,对未按照部门预算改革要求编制预算和未使用统一软件的区县,加强沟通和指导,进一步提升全市部门预算编制水平。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在广泛听取各区县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整合资金,集中财力,统筹谋划,进一步改进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完善县级最低财力保障机制,保障性转移支付资金重点向困难区县倾斜,提高困难区县财力保障能力。根据财政部相关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市对区县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为用好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创造制度条件。
在盘点2009年忧、急、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数据分析、宏观思维、谋划谏言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十二五谋划”的关键之年,必将对预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预算处全体同仁将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在“和谐型、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等五型处室的建设上;在“重点开展完善指标管理系统、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科学性、建立区县政府债务预警制度、优化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区县招商引资秩序”等五大重点的推进上;在“提升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增强财政收入的持续性、调控支出进度的均衡性、促进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争取中央支持的有效性”等五项探索上,力争实现新突破,作出新贡献。
- 上一篇:强化企业税收监督稽查论文
- 下一篇:七一建党节入党思想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