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工作总结

时间:2022-01-20 03:29:00

导语: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工作总结

一、20*年全市教育工作简要回顾

20*年,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正确领导和依法监督、民主监督下,在全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和热情帮助下,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紧紧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的战略部署,按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和《*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实际举措,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前进,实现了“十一五”教育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以农村教育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新一轮“普九”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我市从20*年春季学期开始,对城市市区、县城城区以外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1493.67万元,受益学生88085名。

2、加快农村学校建设和危房改造步伐。以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龙头,通过新建、翻建、大修改造和布局调整等手段,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6所,实现了3650名学生住宿,撤并农村中小学76所,减少了农村100人以下规模学校53所,消灭了全市所有现存D级危房校舍(42所学校),总面积达24559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411万元,为三县379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和设备。

3、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问题。我们除在全市4个城区和2个开发区分别各指定1所中学和1所小学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外,还有58所城区中小学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共接收了2030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他们享受与本学区学生同等待遇。新宾县和清原县也在县城各指定几所中小学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

4、抓住新一轮“普九”工作不放松。20*年教育费附加用于“普九”达标资金共计3009万元,占教育费附加总额的48.5%。同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各县(区)集中投入,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发展教育。在新宾县召开了*市新一轮“普九”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动各县(区)政府对省定“一票否决”项目认真整改。

5、将控辍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的考核目标,并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经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考核认定,我市2005—20*学年度初中辍学率农村为1.67%、近郊为1.15%、城区为0.21%,达到了省政府考核指标。省教育督导团对我市控辍保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我市控辍保学工作经验。

6、积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通过实施全市高中课改和发挥省级示范性高中作用,促进了全市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市20*年报考普通高校的考生12640人,高考录取总数为1*17人,高考录取率为84.78%,本科共录取7650人,本科录取率60.52%,其中一批本科录取2268人,一本录取率17.94%。均超过省平均水平。

7、改善了城区棚户区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投资678.5万元,改造维修了50所学校,近20万平方米的校舍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配备了6100套桌椅、黑板等基本装备,使这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争取市棚改资金1800多万元,建设了市24中学,启动了东安小学和古城子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新建棚户区学校总面积达19*3平方米。同时,为解决棚户区子女入学问题,制定了《关于下发安置棚户区动迁户子女就近入学暂行办法的通知》,方便了棚户区动迁户子女就近及时入学,不让一个学生因棚户区动迁而辍学。

(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市职业院校建立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及专业指导委员会。实行了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和校企合作,全市有18所职业院校与66个用人单位开展了45个专业的校企合作培养。大力推行“订单式”教育,全市3361名职业院校学生在34个专业接受“订单式”人才培养。

2、加强了全市中职教育资源整合和专业调整建设。制定实施了《*市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调整的实施方案》,市财贸学校与一职专实质合并,电视中专、五职高与女职专实质合并,建工学校与实用技术学校合并。各中职学校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对专业进行合理调整,全市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共撤销专业(专业点)27个。积极建设国家级专业,一职专和建工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已被省教育厅申报为国家教育部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一职专的计算机专业被省教育厅申报为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项目。

3、搞好全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安排了1240万元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职业教育,其中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890万元。*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市建工学校机加工和市农业特产学校现代农业深加工等3个公共实训基地建成使用。

4、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了对全市职业教育的指导,建立了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机制,设立了竞赛基地,促进了职业院校扩大招生,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率。20*年全市职业院校招生12166人,比05年增加了2654人。目前,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5、加强了我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紧紧抓住“开放年”这个契机,积极支持*职业技术学院与韩国浦项1大学、学院附中与新加坡尚义中学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全市重点职业院校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代表团开展洽谈交流。积极引进教育资源和资金,民办德才高中和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等一些院校计划投资6000多万元用于学校建设。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1、加强了教育扶困助学体系建设。省、市、县(区)投入资金848.71万元,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受益学生2*49人。制定了《教育扶困助学实施意见》,组织市直属学校与棚户区学校、城区学校与三县学校、高校与县职教中心结成33个帮扶对子,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在全市8所省示范性(重点)高中招收“宏志班”学生332人,筹资近百万元免除了他们的学杂费、课本费等费用。目前,全市共有689名学生享受“宏志生”待遇。积极参与组织了社会募捐,筹集资金173.91万元,资助全市6*名应届高考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市教育局出资开展了“探索海洋奥秘感受关爱温暖”活动,组织全市200名棚户区学生参观了*市皇家极地海洋世界。进一步完善了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督促高校切实做好新生“绿色通道”工作。最近,我市发生的雪灾,我们也积极资助家庭受灾的学生返校就读。

2、切实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作为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全市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了责任状,认真开展了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依法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按政策处理了到省、市上访等信访案件,及时督促解决了一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继续开展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已有424所中小学通过“平安校园”验收,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82.8%;组织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制定了教育系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校园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组织了安全疏散演习。与公安部门配合,进行了校车和校园管制刀具排查工作,签订了校车安全责任书,加强了对校车管理;通过排查491所学校,收缴校园管制刀具32把。与公安、文化、卫生和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去年,全市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全市学校未发生特大、重大事故,一般事故降至最低点。

3、加大了教育行风建设力度。与各县(区)教育局、局直属各单位签订了《行风责任状》,重新聘请20位教育行风监督员。组建了“民心网”投诉举报系统,全年参加《行风政风热线》节目次数和接听电话量均排在上线单位的前列,解答率100%,群众满意率90%以上。办理市长公开电话195件,办结率、解决率100%,满意率93%。市教育局被评为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先进单位和市长公开电话办理先进单位。

4、我们重点开展了治理有偿家教活动。20*年共查处违规进行有偿家教教师7名,并给予当事教师相应的行政处分。今年年初,市教育局在全市开展了“制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制止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对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罚的补充规定》,召开了“*市制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全市教育系统向社会公布了32部投诉举报电话,并安排专人接听记录。市教育局组成8个值班组,坚持每天早8点到晚8点受理群众举报,同时,成立3个检查组对群众举报进行核查。市教育局8位局领导分片包干,对9个县(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察。全市各县(区)、各学校认真贯彻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了整治工作。截至2月底,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54件,除12件因举报信息不详无法查实外,市、县(区)教育局对42件举报进行了突击检查,查实并处理了10件,取缔了补习班,收缴了违归所得资金,有3名当事教师受到行政处分、解聘待岗、调离现任职学校等处理,有效遏制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

5、进一步治理了教育乱收费。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校收费公示制度,在春、秋两季开学初通过《*日报》等媒体和《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对我市中小学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公示,各学校严格执行“一费制”标准收费。加大了对中小学乱收费行为查处力度,20*年全市教育收费问题的投诉25件,比2005年下降13.78%。全年共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4件,涉及违规金额14.6万元,两名校长因违规乱收费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6、进一步规范了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下发了《关于规范民办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严格按照“六独立”的要求,重点检查了10所民办公助类学校。责令凤翔实验学校的初中部、小学部和英才小学等6所学校停止招生,对7所学校提出限期整改。对全市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整顿和年检,撤消了11所不符合要求的培训机构。

7、全面实施了招生考试“阳光工程”。考试工作坚持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监督公开、交流和轮换监考教师,进一步促进了考风、考纪工作。我市20*年中考、高考秩序井然,电话投诉量创近年最少,社会反响良好,高考、中考期间查处违纪作弊考生9人,确保了我市的高考、中考平稳进行。

8、严格执行高中“三限”政策,扩大了公费生招生比例。从20*年起,我市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取消自费生,将招生分为统招公费生和择校生,统招公费生占学校招生计划的70%,比2005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择校生的招生比例控制在30%以内。全市8所省示范性(重点)高中指标到校人数占统招公费生的50%,比2005年增加指标到校1425人。

(四)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1、优化班子结构。按照“改善结构、加强教学、改造薄弱、充实后备、择优配强”的原则,先后对市局机关和直属基层单位的24个领导班子和7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局、校两级领导班子一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2、加强了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全市县(区)完成以聘任制为内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市局直属的39个单位平稳顺利地完成人员聘任制改革。由于精心组织实施,教育系统的人事改革平稳顺利,我局在全市第二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培训班上做了经验介绍;加强了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将顺城区作为试点,近三年顺城区中小学59名正副校长有43人进行了交流,占72.09%;全区中小学1015名中级以上教师有252人进行了交流,占24.8%。全市中小学校长全都实行了聘任制、教师实行了聘任合同制。严格选聘高校毕业生,把好教师入口关,全年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层次明显高于往年,具有硕士学位的15人,占12.7%;一本院校毕业生52人,占44.1%。我局还组织6所学校参加市统一组织的教师公开招考。

3、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工作。调整了市教育局政务和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发了《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应予公开的及时通过会议、文件、公示板、网络和媒体等进行公开,并积极回复市公开办转办的依申请公开件。我局的做法在市政务公开和纠风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

总之,20*年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教育工作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从总体来看,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幼儿教育受体制影响发展滞后;学生课业负担仍然沉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推进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职业教育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还不高,中职招生困难;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还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学校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等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认清形势、突出重点,全面完成20*年我市教育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当前,教育事业发展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上再次强调,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总理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要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兴国、教育强国。辽宁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对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断提高和深化对新形势下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的认识,提高领导和驾驭教育工作全局的能力,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实现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0*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加快城市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布局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解决好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20*年,要重点完成以下5项工作目标:

1、力争一次性通过省政府对我市新一轮“普九”达标评估验收。

2、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中小学德育示范校达60所以上,一级幼儿园达60所以上,朝一中进入省示范性高中行列,省示范性(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达70%,开通教育城域网,城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达100%。

3、改善农村和城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6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省补助项目3所、自筹项目3所),重点改造15所棚户区学校(薄弱学校)。

4、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中职招生达到7000人,其中30%为“订单式”培养,职业院校就业和再就业培训1万人;加快现代服务业、机械加工类和清原、新宾2所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5、加强扶困助学工作。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完成20170人、713.99万元的资助任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杂费;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

根据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新一年教育工作的部署,我们研究提出了《*市教育局20*年工作要点》,共五个方面28条。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抓好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履行市、县(区)政府职责,完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落实省定义务教育经费标准,按照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照“一费制”标准全部免除学杂费,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完善预算编制和资金支付制度,设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学校按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费。

2、全面实现我市新一轮“普九”达标任务是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要指导各县(区)做好验收申报工作,对“普九”验收存在的难点问题,特别是清原、新抚、望花和东洲等四个县(区)存在的“一票否决”项目,督促县(区)政府抓紧进行整改。要进一步完善对县(区)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大专项督导检查力度,全面完成我市三县、四区和*经济开发区新一轮“普九”达标任务,提高全市义务教育水平。

3、加强棚户区学校(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建设是实现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保证。要继续开展棚户区学校(薄弱学校)改造,进一步完善20*年重点投入的12所棚户区学校(薄弱学校)建设,改造15所棚户区学校(薄弱学校),20*年完成改造规划中所列的最后13所薄弱学校的改造任务。要坚持以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龙头,继续抓好学校布局调整和新出现危房改造,在科学预测农村人口和生源变化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农村学校布局,建立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可行性申报制度,加大自筹资金投入力度。要加强校舍使用管理,减少新出现危房校舍的数量。

4、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促进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机制,确保他们与所在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要采取走读、寄养和住校等方式做好全市5734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5、统筹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市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强化政府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加强对幼儿园办学水平的督导评估。要不断提升民族学校的办学水平,扶持民族学校做精做强、办出特色、扩大影响。要把握好普通高中发展节奏,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学习宣传、组织实施《*市教育督导条例》,贯彻落实全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各县(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对县区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教育督导检查力度。

(二)注重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抓好各类专题教育,对后进生试行“导师制”,实行全程、全面教育管理。落实省中小学德育工作部署,继续开展好感恩教育、荣辱观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推荐典型和经验。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实践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有机结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以新课改为导向,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策略、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辅导和指导,切实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把加强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突破口和重要工作方面的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全面认真贯彻好今天会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大力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我市学生健康水平。大力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学生军训工作。

4、鼓励和支持学校努力办出特色。鼓励和支持不同学校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以不断超越的发展意识,立足于自身的基础与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正确引导各类优质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义务教育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注重招生就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在构建和谐*和实现*振兴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要继续千方百计做好工作,确保20*年全市中职学校招生任务的完成,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增强农村中职学校招生吸引力。积极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2、合理调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和布局。搞好市级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遴选15-20个市级品牌专业,参加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评选。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取消中等职业学校的市级统考和会考,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全面实行学分制,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学习形式。

3、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积极争取省专项资金,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力争1~2个实训基地项目进入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项目库。加快全市公共实训基地开放步伐,实现公共投入带来公共产出。

4、积极加快调整后一职专、现代服务学校(女职专)等中职学校的建设发展,努力办出特色。同时,开展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工作,加强原有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做好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申报国家级重点校工作。积极支持*职业技术学院和*师专的建设和发展。完成*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实训基地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技术两个高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我市地方高校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5、继续加强清原县和新宾县职教中心建设,并争取进入国家级标准化职教中心建设项目库。加快顺城职教中心建设,提升*县职教中心的培养能力。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普惠制”就业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提高受培训人员的就业能力。

(四)注重实效,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着力抓好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深入贯彻总书记给孟二冬同志女儿回信精神,组织全市教师认真学习孟二冬同志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树立一批师德建设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在全市教师中广泛开展“情牵学生、心系课堂”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要把加强师德建设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更好地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2、认真做好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全员培训。做好全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核工作。提升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学位达标工作水平,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开展骨干教师推荐和培训工作,建立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到生产、管理一线锻炼和实践,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3、建立、健全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格执行选聘新教师条件、工作程序和有关要求,确保选聘新教师质量。积极吸引优秀高校本科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新录用教师的层次和水平,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4、做好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按照省教育厅规划的时间表和今天下发的《*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年新抚、顺城两区要达到省定校长交流50%、教师交流20%的要求,其他县(区)也要积极推进。

(五)注重服务,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建立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扶困助学体系,积极统筹协调助学资金,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现行高中贫困学生的扶助办法,继续做好“宏志班”学生资助工作。逐步健全、完善中职困难学生资助体制,做好高校助学、奖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教育招生考试和收费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加强考场管理,创造公平的考试环境,加大对享受加分等政策性照顾考生的资格审查力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进一步明确学校收费项目和政府补助项目及标准。从严治理乱办班、乱补课行为,加大有偿家教查处力度。依法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加强民办公助学校的清理规范。

3、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辽宁省学校安全条例》。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搞好应急演练,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与有关部门一道落实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措施,搞好校车规范管理。完成“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水平。落实《信访条例》,坚持领导接待日和包案等工作方式,完善信访投诉网络,及时排查不稳定因素,提高处理信访突发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能力。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和重大信访问题报告制度。

新的一年,孕育着新的生机、新的希望。今年工作目标和要求已经明确,关键是要狠抓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同志务必保持积极进取、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精神状态,尽职尽责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务必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深入基层、深入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基层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学校和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务必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