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类科技入户总结
时间:2022-12-14 05:48:00
导语:稻麦类科技入户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年是我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第四个年头,按照省厅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强化宣传发动,周密制定方案,确保了科技入户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2009年稻麦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体系,创建工程运行保障机制
(一)调整了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市府办副主任、农林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农林局、财政局、人事局、科技局、农机局及十五个镇(区)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林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局也相应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负责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日常工作。
(二)制定了管理制度。根据省农林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等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生产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我局制定了《*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印发<2009年*市农作物类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管理制度。
(三)召开了各种会议。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启动之后,为了使今年的科技入户工程各个阶段的工作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各项技术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召开了大型全市科技入户工作会议3次,结合相关业务(稻麦)工作会议10余次。
二、创新工作方式,全方位推进科技入户工程
(一)抓好示范户遴选和技术指导员的确定。今年我市在镇(区)填写科技示范户登记表的基础上,对登记表上的农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和细致分析,选择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种植水平和效益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接受新技术较快和乐于带动周边农户、群众公认并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户1000户,大户占70%、10%是村民委员会干部。同时确定了*市粮作土肥与种子站、植保站、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和各镇(区)农业服务中心为技术指导单位。在技术指导单位中聘请了50名技术指导员,每个指导员负责15-20户农户。形成了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示范户互动发展、辐射带动农户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
(二)抓好宣传发动工作。我市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后,相关镇(区)也相继召开了会议,宣传科技入户的意义与做法。尤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工作小组加强了与新闻媒体对接,通过*电视台“田野风”专题栏目,*日报、镇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的报道和宣传了我市的科技入户的工作情况,形成了领导重视,媒体关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科技入户工作良好局面。
(三)抓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我市今年年初2009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做到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水稻生产中严格按照“一推四普及”的要求,狠抓良种推广、精确定量栽培、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为核心的无公害优质稻米技术。
(四)抓好技术培训和示范指导。结合实施部、省级水稻项目,我市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和示范指导,一是对技术指导员开展培训,我市邀请省内的栽培、土肥、植保等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对我市的专家组成员、技术指导员和重点示范户进行培训,以提高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的指导水平。二是深入到村组对农民开展培训,我们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到村组对农民进行广泛的培训,他们有的在白天、有的在晚上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共培训350余场,培训农户32000人次。三是深入到示范户现场指导,各技术指导员在水稻育秧、栽插、搁田、施用穗肥和病虫防治的关键时刻深入到示范户送上技术资料和明白纸,深入到田头帮助分析苗情、虫情,指导示范抓好田间管理,全市累计入户指导15000余人次,送上新农药、新肥料12000亩次。
(五)抓好管理与考核工作。
1、实行目标责任制度。建立专家指导组工作责任制,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专家组成员每人必需负责联系一个镇的技术指导员,所联系指导员工作的最后业绩与专家的工作考评和相关报酬挂钩。技术指导单位与每个指导员都签订了《聘用合同》;同时每位指导员与所联系的农户签订了《入户指导协议》,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奖罚严明。
2、实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科技指导员,农民科技示范户档案,制定科技指导员入户工作日程和工作日记制度,在工作日记中,重点反映示范户对技术服务意见和建议及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等。
3、实行绩效评价制度。采取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半年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按目标责任制要求,对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进行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技术指导员年度专业技术考核和职称评审的依据,通过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由专家组集体决定人员,不搞滥竽充数,以此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对农业科技示范户也要进行年度测评,对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具有较好操作技能,自我发展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服务态度好,工作热心,深受群众欢迎的农业科技示范户给予奖励,对能力不强,示范作用不力,不被群众接受者取消其示范户资格,今年我们就在去年示范户的基础上淘汰了一部分,重新选定了新的示范户,以此激励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全面实施。
三、科技入户、成绩显现
我市开展以“带着政策进村,帮助寻找致富项目;带着信息下乡,帮助疏通供销渠道;带着技术进户,帮助指导农户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三带三帮”活动,全面提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加速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创新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步伐,今年来,在市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水稻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一是提高了高产优质多抗水稻品种的覆盖面,在重点推广南粳44、宁粳3号的基础上,扩大示范种植了镇稻413、、武2645等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系),高产优质品种的覆盖率达95%以上。二是扩大了机插秧的种植面积,全市新增插秧机320多台,机插水稻的面积达到25万亩,比去年增长20%。三是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的到户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面积达54万亩,配方肥的施用面积达到31.5万亩,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降低了农业的面源污染。四是丰富和发展了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与实践,完善了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增加了示范户的稻作科技含量。五是探索了一条稻农增产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水稻机插产业化服务。
2、构建了科技入户快速通道
构建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科技人员直通生产、科技成果直达田间地头的快速通道。科技入户是真正把工作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当前农民最盼望的是科技,最渴求的是服务,而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往往是到点、到面、不到户,导致了农业科技推广出现“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强调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脱节的这一弊端。同时,科技入户还让农民重新认识了农业科技人员。在今年科技入户工作中,许多技术指导员克服了身体、交通、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坚持“先到田,后入户”,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农业经营理念,开阔他们的发展思路,纠正他们的陈旧观念,不仅与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形成了最直接的技术供求关系,而且还建立了真挚的情感和信任基础。
3、激活了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每个指导员要直接面对15-20户示范户和几百户辐射户,地理、文化、经济等条件各不相同,要提高农民对新科技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就要先提高自己与农民沟通、互动的能力和技巧,通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让农民信服你。通过系统培训,锻炼了一批科技干部,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全市50名技术指导员落实任务后,都是主动上门找农户,许多生产环节都是亲自示范,事后经常关注了解,记录发展情况,做到入户前有计划,实施过程有调查,年终有总结。许多技术指导员还与科技示范户一道在示范田上开展了水稻超高产攻关,进行一些专题试验,提升了指导员的技术水平,让示范户看到了农业科技的威力,也为今后的水稻发展储备了技术后劲。农技人员进村培训、指导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促进了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4、创新了工作手段
在抓好集中培训、发放宣传资料、黑板报宣传等传统科技服务手段的基础上,我市认真总结去年为示范户挂标志牌、为示范户印发技术指导员服务卡、开通农技“12316”服务热线等成功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科技入户服务长效机制,密切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示范户与带动户的联系,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农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今年农林局成立了督察小组,对全市科技入户工作开展了全方位督察,及时交流督察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入户工作,同时深入指导户家中座谈,听取农户心声,解决农户提出的问题,及时提供病虫害预报、农业政策、市场行情、农业技术、农业气象等信息,为农民抵抗各种风险、农业节本增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5、示范辐射效果非常明显
对科技入户示范户的指导,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据统计,科技示范户水稻平均亩产与效益:前三年612.3kg、1126.6元(1.84元/kg),2009年680.3kg、1292.57元(1.90元/kg),2009年比2008年增产11.1%、增益14.7%;受辐射农户水稻平均亩产与效益:2008年621.5kg、1143.56元,2009年642.8kg、1221.32元,2009年比2008年增产3.43%、增益6.8%。
统计局统计,全市产量与去年相比,小麦单产317.7kg/亩,比前三年平均增10.5%;水稻单产586kg/亩,比前三年平均增产10.6%。
值得一提的是,经省级专家组验收,高产增效创建皇塘部级万亩示范片水稻亩实产672.3公斤、练湖省级万亩示范片水稻亩实产676.6公斤,示范辐射作用十分显著。延陵镇圩桥村韦才龙农户在我站有关同志的帮助下,1台插秧机实行一条龙服务,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每亩收费110元,今年仅插秧服务一项1台机就创利0.95万余元,自己承包的80亩水稻平均亩产达715kg,亩产值1358.5元,净收益达780元,成为科技种田的典型。
- 上一篇: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研究论文
- 下一篇:农林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