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时间:2022-10-13 09:06:00
导语: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尊敬的李副局长、考核组的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及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向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县考核验收污染源普查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考核组的各位领导汇报我县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不当之处,恳请考核验收组的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污染源普查工作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污染源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07〕97号)和《普洱市人民政府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普环发〔2007〕106号)的要求,从2007年5月起,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全县污染源普查的各项工作。为使我县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07年8月10日,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环保的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副主任、县环保局局长、县农业局局长、县统计局局长任副组长,宣传、发改、经商、统计、工商、农业、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县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环保局和统计局联合发文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负责办公室工作的人员和办公地点。同时,全县5乡2镇人民政府也成立了污染源普查机构。随后,相继成立了工业源和生活源普查领导小组、农业源普查领导小组以及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小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保污染源普查得到有效落实。县人民政府根据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污染源普查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分别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和相关人员,由环保局牵头做好督促、检查和指导。
在建立、健全各级污染源普查机构的同时,县人民政府从各部门抽调53名骨干组成污染源普查队伍,抽调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均为中专以上文凭、工作责任心强、身体素质好、能够独立开展入户普查和正确填写相关表格,保证了普查队伍的素质要求。县污普办对抽调人员进行分组,明确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职责分工,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项业务培训,并进行了现场演练,确保每一个普查人员能独立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保障了普查队伍的能力要求。
为确保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县人民政府将污染源普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07年预算安排污普经费10万元,拨入污普办帐户10万元。2008年拨付污普经费15万元。2009年预算安排污普经费10万元。市环保局下拨专项经费5万元,市农业局拨付农业源组普查经费7万元,我县投入污普工作经费总额达47万元,除2009年财政预算的10万元正在办理拨付手续以外,其余经费均已拨付到位,所拨付的经费均做到专款专用、合理安排。
二、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
(一)做好宣传动员,为污染源普查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从2007年5月开始,通过电视、报纸、标语、宣传单等形式积极开展污染源普查宣传动员,让广大群众知晓污染源普查是一项事关全民的重大普查活动,既是人民的权利,也是人民的义务。2008年1月3日至4日,我县召开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培训及动员大会,县人大、政府、政协的相关领导,各乡(镇)长、各乡(镇)分管环保的副乡(镇)长、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等71人参加了动员大会。会上,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作了动员讲话,全面分析了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了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县环保局负责人对全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作了汇报。在宣传发动阶段,县污普办在县有线电视台做了为期一周的电视宣传,征订发放宣传画,在全县范围内粘贴标语、悬挂布标,出动宣传车进行流动宣传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为普查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局面。
(二)精心制定方案,确保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实效
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污染源普查工作,紧紧围绕上级业务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将普查队伍分成三个组,第一组由县环保局牵头,负责工业源和集中式污染源的普查工作;第二组由县统计局牵头,负责生活污染源的普查工作;第三组由县农业局牵头,负责农业污染源的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职责、任务,强调分工协作,县污普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县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同时县委宣传部和环保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县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和宣传活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两个方案的制定下发,明确了全县污染源普查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组织措施,为污染源普查工作构建了核心框架,确保了污染源普查取得实效。
(三)注重学习培训,提高污染源普查人员业务素质
县人民政府从各部门抽调技术骨干53人(其中普查指导员6人、普查员47人)组成污染源普查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分组对普查员进行了入户普查演练。先后组织参加了省级、市级、县级和远程培训,共培训205人次,所有培训人员均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
(四)深入细致开展污染源清查和普查
搞好清查、摸清底数是保证普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首先,由环保局牵头,工商、农业、统计、畜牧、建设等部门密切配合,对全县所有污染源进行了一次摸底,完成了摸底调查,共调查出工业源52个,生活源202个,农业源272个,并建立了污染源普查摸底基础资料。其次,根据国家污染源清查工作的要求,对全县污染源进行了认真地清查、整理,一方面剔除了不符合普查要求的对象,另一方面进行了查缺补漏,确定了464个普查对象,其中:工业源28个(重点源12个,一般源16个,原来是24个);生活源163个(住宿业16个,餐饮业122个,美容美发14个,洗车业4个,摄影彩扩业4个,医疗卫生业1个,建制镇2个);农业源272个(种植业210个,养殖业18个,水产养殖44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场)1个。再次,对照最终确定的普查对象,工业源普查组、生活源普查组和农业源普查组于2008年2月开始进入了全面普查阶段,普查过程中,普查员深入乡(镇)、企业、农户帮助普查对象填报普查表,遇到问题及时和普查指导员及上级普查机构联系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工业源组在普查过程中,对产排污系数的运用计算进行了规范处理,将产排污系数运用计算的痕迹资料归入普查表中一并保存,既完善了普查表的整体结构,又方便了普查表的质量审核和后期查询。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整个入户普查工作于2008年4月底顺利完成。
(五)稳步推进质量审核和数据录入上报工作
污染源普查填表是整个工作的中心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科学合理配置队伍,严格审核程序。完成入户普查后,对普查表开展了质量审核。首先,各个普查组进行了内部质量审核,普查员之间进行互审,此阶段用时15天;其次,各普查组的普查指导员汇同县普查办对各组的普查表进行全面审核,此阶段用时20天;再次,市质量审核组对全县普查表进行抽样审核,其中工业源和生活源普查表为全部审核;最后各普查组通过数据录入对普查表进行计算机审核。在所有审核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查、纠正,对部分表格重新进行填报和完善。2008年6月1日至7月30日,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核查工作细则》(国污普办〔2008〕6号)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组织4名专业人员对全县污染源普查表进行了详细的核查,共核查了28个工业源和163个生活源。经过此次核查工业源总数由第一次上报的24个调整为28个,共增加了4个。原因是普环发〔2008〕164号文件要求被认定为一、二类汽车修理资质的企业必须填报工业普查表,我县有二类汽车修理资质的企业2家,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家,××供电有限公司不在普查范围。
数据处理是保证普查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县普查机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整个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早做好相关准备,落实数据处理人员。普查数据录入共抽调5个录入员,其中有4人参加了市普查办组织的培训。工业源普查表由县环保局负责录入;生活源普查表由统计局负责录入;农业源普查表由农业局负责录入。2008年5月20日,全县完成了数据初录、复录、对比、审核和初报。8月15日完成普查表汇总、初步分析工作。通过严把数据录入审核关,确保了初录和复录、终报数据的合理准确。
(六)加强普查档案管理和信息报送工作
我县十分重视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和信息报送工作,从污染源普查开始,县污染源普查办就对各阶段的痕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建档,确保污染源普查档案完整规范。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污染源普查信息工作,对污染源普查各阶段工作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做到电视有音像、报纸有文字,及时与各部门和上级普查办交换普查工作信息,做到信息公开、共享。
一是成立了档案管理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学习,全面提升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和《污染源普查专项档案归档整理办法》的学习。三是请县档案局的专业人士根据污染源普查过程中文件和相关资料的“收集范围”、“归档要求”、“分类方式”、“保管期限”等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四是收集整理了文件类、表册、资料类、音像、实物等四类档案,确保档案完整、真实。五是以电子文本的形式管理普查档案,实现提取信息快捷化。利用计算机对档案或文件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性的录入贮存,缩短了二次文献信息的编著时间,省略了手工操作的重复劳动。
截止2009年3月30日,我县按时完成了动员、培训、摸底清查、入户普查、质量审核、数据录入、数据初报、污染源普查表填报质量核查和汇总验收各阶段的工作。共普查464个污染源。
三、认识和体会
污染源普查工作是一项基础性调查,各级政府的重视、部门的协调配合、公众的参与、企业的支持决定着普查工作的成败。通过历时三年的普查,我们的认识和体会是:
一、宣传发动是基础。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发动工作,上下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调动了积极因素,做到了群众知晓,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配合,为普查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二、依靠组织是根本。普查中,政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财、物,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使普查工作全面推进落实,从根本上确保了普查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严格标准是核心。普查中,严格工作标准,做到了“三个统一”:一是统一安排。统一了全县普查的工作方法、步骤和程序。二是统一要求。统一了全县普查的技术规范、统一了普查员职责和权力。三是统一进度。按照普查实施方案,统一工作进度,统一步调,协调推进,平衡发展,保证了普查工作的按时完成。正是以严格标准为核心,使得普查工作做到规范有序,质量有保障。
四、普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污染源普查前期技术标准和规定变动不稳定,有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要求出台滞后于实际普查工作,造成普查培训重复,普查技术参数不确定,全面普查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进而影响普查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二是因为普查人员从不同单位抽调,在日常管理上难以面面俱到,导致普查员工作压力感、责任感不到位,工作认真细致程度不够,增加了重复工作次数和难度。
五、今后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对现有达标排放企业,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促使企业污染处理设施正常运转,排放的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一律限产、限排,逾期未能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对偷排漏排企业,严格依法查处。
(二)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对重点排污企业增加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监察频次,有计划的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建立动态档案,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排污情况。
(三)加大污染减排工作的力度。根据污染减排工作的要求,力争到2010年,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859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35吨以内。
(四)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把好审批关。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选址和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于已经审批的项目,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五)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确保饮水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工业项目一律不予审批,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力度。
(六)加大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的申报力度。从普查的结果看,完善排污单位的末端工艺治理仍是我县环境保护工作近段时期的重要抓手之一,急需通过环保项目的申报实施推进污染治理及污染物减排工作。
各位领导和专家,由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污染源普查做到组织机构健全,人员、经费落实到位,实施方案细致,工作措施有力,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取得的普查数据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县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为××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业务性强,而我县环保局又是一个新分设机构,专业人员少,很多工作依靠抽调的非专业人员来完成。虽然事后由专业人员对填报的普查数据进行认真核实、分析,但在一些工作细节上难免出现遗漏或错误。因此,请考核组的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导,我们将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确保普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 上一篇:离退休人员治理处年度工作总结
- 下一篇:统计局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