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业局农民增收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05 08:52:00
导语:市委农业局农民增收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和“*”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坚定不移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城市抓改制、农村抓增收、全民抓招商”三件大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外向化,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较好完成了市*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5.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完成财政收入1.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增长12.9%。外贸进出口总额654万美元,增长36.2%。出口创汇559.6万美元,增长49.4%。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08万元,增长17.7%;农民人均纯收入2673元,增长6.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5亿元,比年初增加3.5亿元。
一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全年共免征农业税2408万元,“一卡制”发放农民粮食直补等16项资金4504万元,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年粮食总产40.2万吨,油料总产3.1万吨,产量因灾有所下降,但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有所扩大,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水产品产量5.5万吨,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2万吨,比上年增加1000吨;肉类总产量6.3万吨,增长9.3%。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占全市新造林面积53%。全年共输出剩余劳动力13.2万人,其中有组织转移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7亿元。农民收入在多灾之年仍然保持平稳增长。
二是以招商引资为中心,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第一举措,继续坚持“一岗双责”,创新招商方式,完善优惠政策,加大考核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共引进项目251个,到位资金6.6亿元,加上争取上级项目资金0.6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来资金7.2亿元,增长56.5%,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7亿元目标。三太子食品、济丰药业、瑞尔非金属材料、希安琦玩具、永言水产等较大项目已经投产或准备投产。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一、二期征地2706亩,园内道路框架已经形成,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三是以转换体制为突破口,切实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为维护职工利益,推进企业改制,市财政先后预算安排改制兜底资金396万元,返还土地出让金1330万元,养老保险本金挂帐和滞纳金减缓6000多万元。列入改制计划的191家国有集体企业,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任务158家,1万多名职工按政策得到妥善安置。重点企业改制取得突破,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及*酒厂广大职工的努力和配合下,*酒厂依法实施了政策性破产,顺利实现了资产重组并启动生产。至此,我们用近三年的时间,基本上实现了企业改制的预期目标。
四是以增收节支为目标,努力保持财税工作平稳运行。收入质量明显提高,税收收入达13249万元,比上年净增近3000万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支出3.7亿元,比上年增加5938万元。有效地保证了企业改制、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项目配套、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兑现了公务员各项增资1402万元。完成政府采购金额4403万元,节约资金1162万元,节约率达20.9%。化解市乡政府债务4218万元,其中消化粮食亏损挂帐1400多万元。
五是以完善城乡功能为着力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组织实施池河大道东段2.48公里改造工程,推进南湖公园驳岸、绿化和园内道路建设,积极推进洪武花园、嘉德华府等小区建设。完成看守所迁建和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新建和改造城东、车站南路2个垃圾中转站,完成了城市燃气经营权出让。认真抓好涧溪-自来桥、上练铺-柳巷的道路改造,协助做好蚌宁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实现蚌明段如期通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启动104国道城区过境线改建工程。基本完成池河干流*段一期堤防加固、林东、分水岭水库除险加固、杨洼电站改造和女山湖闸改造等5个重点水利工程。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获得省优秀工程奖。开展农村户用沼气池试点工作。完成了城区电网改造,建成桂花园35千伏变电所。
六是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64.5万元,减免税收146.5万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低保、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稳步推进,城乡特困群众、农村五保户、灾民等得到优抚和有效救助。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4400万元、失业救济金202万元、低保金820万元。对6210名农村特困群众进行生活救助,为2.3万名灾民和特困群众发放大米110万斤、救济金50多万元。通过政府扶持,为2096户灾民重建房屋5175间,为苏巷等乡镇200多户困难家庭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积极开展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试点工作。社会治安工作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七是以统筹发展为原则,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教师队伍补员力度,改造中小学D类危房4603平方米,完成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编制*市旅游总体规划,完成女山湖嘉祐院迁建。加强计生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乡所村室达标率达70%。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全市277户360人得到奖励扶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完成了市疾控中心和市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恢复重建12个乡镇农村广播网。着手编制《*通志》。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乐斯福污水处理二期工程。346个行政村完成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审计、统计、气象、档案、宗教等其他社会事业和工作也都有新的发展。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实施“*”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一年,取得的成绩令人自豪。“*”期间,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机遇,团结奋进,战胜各种困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人均生产总值增加到5626元。五年累计财政收入7.7亿元,特别是后两年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可用财力有较大增加。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过五年的努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税由减到免,农业补贴由少到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以*酒业、三太子食品等为代表的食品酿造和以明美公司、万润达矿业等为代表的矿产加工两大支柱产业,以消防器材、爱福电子、瑞丰五金等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以济丰药业、嘉丰肥业等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以嘉利达制衣、希安琦玩具、斯克美服饰等为代表的服装玩具三大优势产业。传统第三产业得到改造,日欣、如海、苏果等一批超市和餐饮连锁店相继落户*,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消费环境。金融、房地产、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也有较快发展。
(二)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举全市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剥离企业不良债务5亿多元,*酒厂、啤酒厂、水泥厂等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基本实现了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比重降至11%,私营企业发展到558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免征了农业税,落实了粮食、良种、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继续深入。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财省管、乡财市管”新体制基本建立,乡镇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市乡债务化解工作有序展开。积极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定岗分流,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教育、医药、卫生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三)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积极呼应省和滁州市关于加快实施东向战略的决定,坚持把外向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略之一,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要务之要务紧抓不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充实加强了招商力量,建立完善了目标考核制度,大力推行全民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形式招商,取得了较好成效。累计引进外资18亿元,年均增长210%。其中,境外资金2302万美元,年均增长5.2%。乐斯福公司、巢东矿业、金达石油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项目相继落户我市。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园被确定为省级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首期3平方公里正在抓紧建设。开放型经济持续增长,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水平明显提升,五年累计出口创汇2518万美元,年均增长20%。
(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5.3亿元,年均增长6.4%,投资总量是“*”期间的1.6倍。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依法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城市公益项目特许经营权的出让,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22宗,规范了国有资产的管理,增加了政府收益。加大了城乡改造改貌的力度,相继实施了南湖公园、体育中心、明珠路和池河大道改造、看守所迁建、油库迁建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实施了南沙河拦水坝、池河城防大堤加固、林东、分水岭水库除险加固和3个国营电站改造等水利工程,建设了明珠苑、舒怡苑、洪武花园、龙山花园等一批住宅小区。五年间,城镇居民新增住宅面积51.2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9.3平方米,新增4.6平方米。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3%,比“*”末提高5个百分点。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较好地完成了公路国债项目、通达项目11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24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00公里,比“*”末净增500公里。加强道路养护,通过了交通部“*”期间国省道检查验收,得到了滁州市嘉奖。全面完成了电力农网、城网改造工程,城乡供电能力有较大提高。移动通讯、无线市话接入、光纤接入等一批重点通信项目竣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分别发展到11.2万户、8万户和3300户。
(五)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五年共获得省及滁州市级科技成果21项、科技进步奖13项,创高新技术产品5个,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26家。永言公司、消防器材厂被省政府授予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称号。保持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大,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区学校新建8栋教学楼,新增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共实施危改项目146个,改造危房6万平方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初等教育完成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54%。*中学、*高级职业中学分别被批准为省示范高中和国家重点职高,市二中、三中、管店中学步入滁州市示范高中行列。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市医院传染病区、门诊楼、中医院医技楼和市疾控中心,启动农村卫生院基础设施达标建设项目。有效组织了“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脑等高危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出生率稳定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以内。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5届*之夏纳凉晚会,在滁州市三运会上取得较好成绩,保持了全国文化和体育先进市称号,涧溪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农业部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顺利通过省创建检查,保持了全省文明创建先进市称号。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得到了认真落实。基层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建设全面展开,达标率分别为67%和100%。进一步加强人民武装工作,认真做好双拥工作,保持省双拥模范城称号“五连冠”。民族工作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环境保护、广播电视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六)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建立了政府扶持就业、市场引导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新机制。“*”末,全市城乡就业人员达18.9万人,其中再就业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滁州市下达目标内。建立健全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共发放养老金1.8亿元,失业救济金1600万元,最低生活保障费3129万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达2925人,共发放五保供养费1398万元。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时期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9%。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住房、交通、通讯、旅游和教育等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4%。
(七)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群众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与建议,促进了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五年共办理市人大议案2件、代表建议274件,市政协提案556件。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重新确认、公布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层层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责任制,深入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民主评议行风、社会评议机关效能和作风活动,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规范控制购置公务用车,加强行政事务管理。有效开展审计监督,认真抓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持依法治市,广大市民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显著增强,顺利通过“四五”普法验收考核。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村民自治得到加强,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加强信访工作,认真排查、妥善化解矛盾和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探索新思路、构建新优势的五年,是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的五年,是顺应新形势、创造新辉煌的五年。五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民营企业和各人民团体,向驻明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国家和省驻明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按照奋力崛起的要求,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度不够高,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投入总量偏小,工业园区建设较滞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快,依法行政水平不够高,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创新思路加以解决。
二、“*”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是我市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外部看,国家在区域发展上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省为加速融入长三角,提出了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大了对毗邻苏浙市县的支持力度,这些都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内部看,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积累了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区位条件、体制机制、人文环境等比较优势正在凸现,经济与社会已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尤其是全市人民有不甘落后、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有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雄心和信心,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水平,实现*奋力崛起和跨越式发展。
“*”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东向发展战略、城镇化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招商引资引智,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民办事业。通过强大二产,带动一、三产业发展;通过增强经济实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63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达9500元。财政收入达4.0亿元,年均增长19.1%。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20.5:46:33.5。城镇化率提高到4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超过1.4万元,年均增长5.4%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800元,年均增长超过7.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东向推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机遇,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长三角为主方向,以大招商为主旋律,发挥优势,迎接辐射,加快产业东接、机制东学、人才东引、资金东融、劳力东输、交通东连,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对接长三角。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注意引进科技含量高、外向度强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期间招商引资总量力争突破90亿元。加快建设工业园区,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积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力争“*”末,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6平方公里以上。继续扩大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外向度,争取“*”期间,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6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出口创汇累计达到5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0%。
(二)坚持工业优先,加速优化经济结构
把工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以工业经济实力的壮大,带动一、三产业发展,推动经济整体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构筑食品酿造、矿产采掘加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服装玩具等五大产业板块,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主业突出、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进入全省“861”工程,力争消防器材厂等企业进入“安徽省制造业百项工程”。“*”期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1—2家,超1亿元的企业8-10家,超5000万元企业20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建材、机电等行业的技术改造,把一批民营科技型企业提升为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现有商贸企业发展壮大,继续吸引市外大型商贸企业来我市拓展业务。抓住我市作为省商贸流通试点县的契机,加快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
(三)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争取到2010年,城区范围扩大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建成日供水3.5万吨自来水厂和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做好韩山、抹山风景区的保护和开发。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市容管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重点支持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乡镇成为经济强镇。力争到2010年,税收收入超5000万元的乡镇1-2个,超3000万元的3-5个,超1000万元的7个以上。加快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配套功能。完成104国道城区过境线改建工程,提高309省道的公路等级,改造1288公里市、乡、村道路,到2008年完成750公里通村水泥路工程。抓好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做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继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供电网络,建设古沛110千伏变电所及35千伏电网、10千伏配网,供电量年均增长9.4%。全面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及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农村公共卫生、文化教育、计生服务、乡风文明等工作。争取*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四)坚持激活内力,积极推进全民创业
把全民创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引导和支持群众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创业光荣、发展有责的浓厚氛围。坚持放手、放宽、放活,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市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技术进步和创建品牌,支持申请进出口自营权。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按照宽进严管的原则,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减少审批环节。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优质服务。争取到2010年,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1000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万户,带动城乡就业10万人。
(五)坚持科教兴市,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研发凹凸棒、钾长石、绢云母等非金属矿高新技术产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扶困助学工程。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生态*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对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制度,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生态家园工程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生态林业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城镇、村庄绿地和绿化带建设,提高绿化率。“*”末全市森林覆盖率争取提高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推行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重点防治水污染,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末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
(七)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稳步推行工伤和生育保险,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和各种扶贫济困活动。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健全覆盖全市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不断加大投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八)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管理体制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政府管理经济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发展民办事业,加快经营性事业项目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公共危机防控体系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不断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步伐,彻底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政权建设。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全面落实部门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 上一篇: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实施方案
- 下一篇:农村四荒资源开发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