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市委农业发展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05 08:49:00
导语:民政局市委农业发展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破难奋进,较好完成过去四年目标任务
过去四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本届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牢固树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意识,克服了“非典”、“禽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战胜了特大洪涝、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和重重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由负重爬坡到提速跨越的历史性转变,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社会的稳定性、协调性不断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年,全市预计可以完成生产总值40.6亿元,四年来年均增长10.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年均增长27.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年均增长10.0%;完成财政收入2.0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5.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6万元,年均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3083元,年均增长9.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7亿元,年均增长22.9%;各项贷款余额18.0亿元,年均增长2.3%。坚持以结构调整带动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名特优农产品比例不断提高,“女山湖牌”大闸蟹、“金泊岗”银杏茶等5个绿色品牌和招信镇蔬菜、分水岭水库水产等1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通过认证。工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食品饮料、矿产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和机械电子、服装玩具、新型材料三大优势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万多户,民营企业发展到755家。传统三产得到提升,金融保险、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房地产开发、信息中介、旅游服务等新型业态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三农问题摆上新高度
认真落实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切实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卡制发放各项补贴1.06亿元,减免农业税6350万元,化解乡村债务8000多万元,争取农业项目资金3700多万元。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基本形成了沿淮湖区专用小麦、中部地区优质水稻等十大生产基地。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形成中介组织80多个,培育龙头企业5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5家。劳务经济发展迅速,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四年间劳务收入近30亿元。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确定了鲁峰村等27个村和女山湖镇进行试点。“五清五改”工作初见成效,乡村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女山湖节制闸除险加固、池河干流*段堤防应急加固等6个水利重点工程,新建、改造小水库61座,开挖整修塘坝586面,新增蓄水1500多万方。组织实施了邵岗乡等5处中低产田改造、司巷乡等48个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和世行加灌三期项目,改善灌溉面积14.3万亩。兴建农村各类饮用水工程42处,解决了8000多人的饮水难问题。顺利实施了4000亩的村庄绿化、200公里的绿色长廊和9万亩的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行蓄洪区移民安置工作平稳推进,完成了女山湖移民迁建工程,启动了潘村洼和花园湖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工作,开展了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调查核定登记工作。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成效显著,连续多年获得省优秀工程奖。
(三)体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四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努力消除体制障碍,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盘活国有、集体企业资产,增强工业经济活力,从*年起,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和巨大压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义无反顾地推进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了191家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共盘活企业不良资产16亿元,支付改制成本5.5亿元,安置职工2万多人。*酒厂等一批重点企业的改制实现了平稳推进,消防器材、瑞丰五金、众力铸造等一批企业通过改制重新焕发了生机。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撤并重组国有粮食企业12个,1860多名粮食企业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财政改革有序推进,“市财省管、乡财市管”的新体制基本建立,部门预算和非税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建立和完善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启动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改善金融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组建了担保公司。积极推进商贸流通改革,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市种子公司和供销社被列入试点单位。建立了土地收储制度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制度,通过出让土地筹集了城市发展资金。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农村教师工资上收到市统一发放。退伍士兵安置改革顺利推进,自谋职业率由*年的62%提高到*年的100%,支付补偿金390多万元。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定岗分流,精减人员106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90项,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规范。此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四)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
四年来,我们加快推进东向发展,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大招商为主旋律,以长三角为主方向,成立了专门招商机构,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严格实行一岗双责,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努力拓展招商范围,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由长期的低位徘徊步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四年累计引进项目600多个,引进外资24亿元,其中*年突破10亿元大关。瑞尔公司、金玛瑙香水、希安琦玩具等一批投资较大项目相继落户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年4月*工业园被确定为省级开发区。通过三年的努力,工业园区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入园企业已达32家,项目总投资9亿元。直接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势头强劲,*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超千万美元。一批外资项目的引入和外贸企业的拉动,有效地提升了我市产业层次,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五)城镇面貌发生新变化
坚持规划先行,组织修编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了工业园区、中心路、南湖公园等30多项详细规划,全面开展了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已有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相继实施了看守所和油库迁建等市政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南湖公园建设,启动了文化广场改造工程,完成了城区池河大道、明珠大道、车站路、体育路等城区主干道改造,建成区面积由四年前的9平方公里增加到12平方公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了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2个,城区公厕基本实现旱改水。新建龙山花园、洪武花园等14个住宅小区,城镇居民新增住宅面积44万平方米,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得到加强,集中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大市容管理统一执法力度,有效扼制城镇“两违”建设行为。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小城镇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小城镇以奖代补资金规模,充分调动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管店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张八岭镇被省政府列为全省200家试点中心镇,涧溪镇被省政府确定为体制改革试点镇。城乡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完成了涧溪-自来桥等公路国债项目、通达项目、车购税项目8个,新改建道路136.5公里。配合完成了南洛高速公路*段的建设,启动了104国道*城区过境线改建工程。全市实现通车里程达616公里,比2002年净增280公里。启动了村村通建设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建成“村村通水泥路”120公里。公路养护工作不断加强,积极探索和完善市乡道路管养体制,境内国省道顺利通过了国家“十五”验收。电力供应和通信能力全面提高,完成了城乡电网和南北环通讯光缆建设工程。启动了*-*国家二级光缆建设工程。
(六)群众利益得到新关注
就业和再就业成效显著。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建立了惠利商城服饰再就业一条街,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实现下岗再就业75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2.3万、2.6万、2.85万、0.7万和0.49万人,共发放养老金1.8亿元、失业金1800万元;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人数分别达8620人、2900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146万元、五保供养费1094万元。城乡特困群众、灾民等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四年共向城镇困难居民发放救助金310万元,向农村特困群众发放生活救助金267万元;积极开展了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大病住院合作医疗救助工作和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2100多人得到救助;400多户农村困难家庭和贫困残疾人家庭草危房得到改造;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减免和兑现补助资金467万元。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政策。高度关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成功申报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得到进一步落实,扎实开展了食品、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建筑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三年稳居*市前三名。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出台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5个专项预案和23个部门预案。环境资源保护得到关注。加强了凹凸棒土、黄砂等矿产资源开采管理,规范了开采秩序。扎实开展了环保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实施了池河、女山湖水污染防治和锅炉烟尘污染等整治行动。生态市建设规划顺利通过省级评审,女山湖成为省级湿地保护区,泊岗乡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制度,共有17个建设项目被否决。严厉打击打砸抢、黄赌毒等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认真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坚持信访接待日和带案下访工作制度,各类矛盾和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七)社会事业呈现新局面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四年共获省和*市级科技成果21项、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专利53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1家,*年被批准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市和省级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市,保持了“全国科技先进市”称号。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开展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共选招774名教师充实到中小学校。大力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消除各类危房7.3万平方米,其中D类危房4.4万平方米。完成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优质教育取得实效,*职高争创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中学争创为省示范高中,市二中、三中、管店中学争创为*示范高中,城西小学、潘村小学争创为*市特色示范小学。顺利通过全省2005年教育督导考核,被评为良好等次。进一步加强基层计生队伍和乡所村室等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四项手术服务到位率。积极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关爱女孩工程”,共有467个奖励扶助对象、2404个二女结扎户和4688个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直接受益。集中开展了“五项清理”、“两非”案件查处工作,流动人口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人口出生率稳定在11‰以下,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日趋活跃,成功举办了四届“*之夏”纳凉晚会,在*市第三届运动会上取得了金牌第二的好成绩。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市复查,涧溪镇被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编制了*市旅游总体规划,女山被成功申报为省级地质公园。公共卫生投入不断增加,市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药品“两网”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治工作明显加强,市疾控中心和市医院传染病区项目顺利完成,丝虫病防治通过了省级验收。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5个乡镇广播站先后通过达标验收。努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四五”普法顺利通过*市验收,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建设得到加强。认真做好国防动员,连续四年被授予全省“双拥模范城”。妇女儿童、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文明创建等其他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成就。
(八)行政能力有了新提升
自觉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履行政府重要工作、重大决策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了市人大议案2件、代表建议212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7.6%;办理市政协提案423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9.1%。加强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建立和完善了社会公示、公开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推进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坚持从严治政,全面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忠诚敬业思想教育,完善各项制度,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深入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和打击假冒伪劣农资、食品、医药等专项整治行动,保证了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和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严格执行“禁酒令”,有效地提高了机关效能,政风、行风有了明显好转。进一步规范了公务接待范围,实行通信费用包干,切实降低了行政成本。继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重新改版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范围有新的拓展。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我们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战胜了大量的困难,铸就了崭新的业绩,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关键的转变。所有这一切,无不凝聚着全市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的不懈努力,无不凝聚着历届党委政府破难奋进的艰辛汗水,无不凝聚着社会各界一以贯之的鼎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向驻明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国家、省驻明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建设和发展的国内外投资者、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崛起的因素还很多,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总量较小,与周边县市存在着较大差距;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招商引资总量不大,全民创业氛围不浓,具有支撑效应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方式落后,工业强市任重道远;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基础不牢,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对社会事业投入仍然不足;一些部门和单位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力跨越,科学勾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未来五年,是*奋力崛起、实现跨越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坚持工业强市、招商兴市、城镇活市、生态立市战略,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力构建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未来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三个跨越”:
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直接利用外资年均增长不低于20%,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不低于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
二是社会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三是人民生活质量实现新跨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5年的工作要突出以下五点:
第一,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跨越的不竭动力。把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管理机制作为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改革。不断用改革创新的实践推进思想的再解放,积累改革创新的经验,努力增强市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更多地吸纳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资金转移。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加工制造业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力争五年实现招商引资总量超90亿元。
第二,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实现跨越的战略选择。把工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以工业经济实力的壮大,带动一、三产业发展,推动经济整体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构筑食品饮料、矿产加工、机械电子、服装玩具、新型材料等五大产业板块,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大政策、资金、技术倾斜力度,重点扶持一批主业突出、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进入全省“861”工程。未来5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2—3家,超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突出抓好园区建设,提高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到2011年,基本建成面积超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100家。
第三,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跨越的坚实基础。始终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将我市建成优质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扎实推进村庄建设和农村道路、水利、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按期完成880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成部分农村客运站。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加快公共事业发展步伐。高度重视农民的培训工作,继续抓好“阳光工程”,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第四,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实现跨越的重要支撑。未来五年,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指导下,扩张城市规模,拉开城市框架,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按照“改造老区、建设新区、拓展园区”的思路,积极谋划构建东部行政服务、西部滨河风景、南部商住休闲、北部工业仓储、中部文化体育“五大城市功能区”,努力使城区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全。按照住房规划,适时启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加快“一城五镇”小城镇群建设,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到2011年城镇化率达42%以上。加快路网干线工程建设,力争改造市乡道路200公里左右。积极推进明徐高速公路*段建设工程,启动实施“渡改桥”工程。完善电力农网、城网,大力推进农村电气化。
第五,坚持把和谐发展作为*实现跨越的坚强保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更加注重社会协调发展和公平正义,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和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和谐发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力做好信访工作,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利益冲突调处机制。加快科技兴市步伐,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完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逐步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完善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适用人才的引进力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有效利用和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作用,以创建平安*、生态*为抓手,积极推进和谐*建设。
- 上一篇:劳动保障局老年人合法权益制度
- 下一篇:林业局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