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经济招商引资发展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05 08:46:00
导语:财政局经济招商引资发展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强力推进明光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实力明显增强、活力持续增加、潜力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正在迈入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一)国民经济得到新的提升。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分别增长6.7%、15.2%、15.7%,二、三产业贡献率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25%,其中,税收收入达1.9亿元,比上年净增3700万元。完成财政支出7.1亿元,增长54.2%,收支增幅均是最大的一年;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增长52.2%,是投入最多的一年;实际利用外资15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9%,是总额最高的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亿元,增长1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万元,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3640元,增长18.1%;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8亿元,比年初增加5.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2亿元,比年初增加2.5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全年共削减COD389.5吨、SO2189.5吨。
(二)招商引资跃上新的台阶。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举措,坚持“一把手”抓招商不动摇、“一岗双责”不动摇、目标任务不动摇、考核奖惩不动摇。共引进项目280个,协议引资44亿元,到位资金20.5亿元,同比增长101%。认真做好项目编报工作,共获上级批准项目20个,争取资金20397万元,其中中央无偿资金10087万元。招商引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呈现出“四个转变”:一是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组建了15个驻点招商小组,分别由市几个班子领导带队驻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实行定点招商。二是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对明光经济发展具有牵动作用的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上,成功引进榄菊日化、润海甜菊糖、屹洲塑料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提高了招商引资的质量。三是由资源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更加注重企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引具有产业拉动作用的项目。四是由优惠政策招商向优质服务招商转变。在调整完善优惠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优质服务来吸引投资,对重大项目实行更为灵活的“一事一议”服务方式。园区建设有了新的明显变化,建成面积由上年的2平方公里扩大到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由32家增加到46家,其中16家已投入生产,投产企业比上年增加一倍多;园区经济规模实现倍增,全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7亿元,入库税收突破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近一倍,园区已经成为拉动明光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发展机制焕发新的活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在城市,基本完成了企业改制扫尾工作,共支付改制成本5.5亿元,安置职工20592人,发放各类经济补偿金2.97亿元,盘活企业不良资产16亿元。改制后的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3家,共实现总产值14.8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利税总额1.03亿元,增长91.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6.8%,提高15.7个百分点。明光酒业技改力度进一步加大,白酒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竣工投产,“老明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消防器材厂消防车产销量大幅提高,“光通”牌消防车获省名牌产品称号,首次跨入亿元企业行列。在农村,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29个乡镇、街道调整为17个,平均人口由2.2万人增加到3.7万人,平均面积由80.5平方公里增加到137平方公里,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拓展了发展空间。进一步规范二轮土地承包经营行为。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完成政府采购6177万元,节约资金1150万元,节约率达15.7%。政府债务化解工作稳步实施,市乡两级政府近2000万元债务得到化解。认真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共整合各类资金9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市。积极开展国家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试点,被列为全国10个试点市(县)之一。继续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核销不良债务9146万元,增强了经营活力。
(四)农业农村呈现新的气象。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大力发展农村产业,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切实促进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初具规模,良种良法配套和新技术推广面积达16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51.7万吨,首次突破50万吨大关。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小麦总产20.5万吨,水稻总产22.4万吨,国标二级以上的优质水稻达80%。农业结构调整亮点纷呈,特别是水产、甜叶菊、红薯等产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水产业上,以永言公司为龙头,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从繁育、养殖、加工到出口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已发展到34.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6.4万吨,总产值突破10亿元。永言公司成为省促进农产品出口领导小组重点联系的10家企业之一,“女山湖”牌大闸蟹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甜叶菊产业上,以基地吸引外资,以项目推动基地扩大,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甜菊糖项目牵动下,甜叶菊种植面积增加到7万亩,带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00元。红薯产业上,通过窖藏和延时销售,形成了“储藏大户+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红薯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亩,产量达1.5亿公斤,储藏户已发展到950户。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不断加强,新增“Mingguang”牌青萝卜等3个无公害蔬菜产品和“女山湖”牌面粉等12个绿色食品。明绿基地初步建立,“明绿”商标获得注册,原产地保护工作正式启动。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通过“一卡式”发放财政补贴资金9326万元,比上年增长50.3%。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稳步推进,扶持人口1.1万人,兑付资金835万元。顺利完成花园湖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发放资金120多万元。为农服务进一步加强,由政府推动、工商部门牵头的“一会两站”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全省“一会两站”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切实加强农民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共培训农民4136人。坚持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445万方,是近年来水利兴修规模最大、工程最多、进展最快的一年。潘村洼、花园湖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淮北大堤除险加固工程稳步实施,池河洼地治理工程和分水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接近尾声,南沙河防洪治理工程继续完善,林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初步验收。第三批移民建房加快推进,26个村移民迁建工作正式启动。投入资金4200多万元,建设“村村通”道路240公里,150个行政村贯通水泥路,全省“村村通”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改造市乡道路40多公里,完成渡改桥工程4处。司巷、苏巷土地整理项目进展顺利。以“五清五改一绿化”为抓手,重点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完成27个新农村试点村的规划编制,新建沼气池2037口,建成45个集体项目和22个示范项目,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五)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坚持把城镇带动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扩张规模,完善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作用。城市规划进一步加强,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报批,城市近期规划正在实施,编制了城东新区、文体中心等区域控规和韩山公园、滨河风光带等景观规划,控规覆盖率由上年的35%提高到65%。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按照构建“东部社会服务区、西部滨河风景区、南部商住休闲区、北部工业仓储区、中部文体综合区”五大城市功能区要求,积极推进东扩、北进、西连、南改,拉开城市框架。完成了南湖公园、车站路、山前路等改造工程和104国道绕城线主体工程,延伸了灵迹大道、南郢路等园区道路,亮化了双拥路、火车站广场和部分小街小巷,启动了明城世纪广场、聚福园、名仕花园等商住小区建设工程。建成区面积由13平方公里增加到17.2平方公里。城市管理得到加强,集中开展了城市“两违”、“马自达”、“棋牌室”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取缔城区非法营运的“马自达”,开通了城市公交。坚持“以镇建镇、以镇养镇”的建设思路,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小城镇建设,建成区面积达33.1平方公里,新增2.4平方公里。着力创新用地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镇和城区集中,加大“空心村”、废弃地、闲置土地的整治力度,特别是做好移民迁建、区划调整和旧城改造文章,努力推进土地整理和置换工作。
(六)社会和谐迈出新的步伐。把建设和谐明光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下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稳步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7214万元,其中,市本级配套资金1182万元。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500多个,1800多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参保率进一步提高,共征收养老保险费1.24亿元,发放养老金735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5万人,发放失业金864万元。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3万人和3120人。完善城市低保,稳步推进“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制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全面开展农村低保工作,1.2万人纳入低保范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2900多名农村五保户直接受益,集中供养率达25%以上。加大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发放资金286万元,困难群众的生活和医疗得到了及时救助。投入资金1293万元,顺利完成1899户倒房重建工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编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逐步健全相关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和基础设施重大隐患的排查工作,有效遏制和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人防工作全面启动,在省内首家成功举行了县级“9·18”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并获省和*市表彰。扎实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现9个100%和1个95%目标,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结合专项整治,多方筹资解决了小河南居民点自来水问题,确保村民饮水安全、市民吃上放心豆制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明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96起,摧毁犯罪团伙22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840起,调解成功率达95%。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各类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置,信访形势进一步好转。抗灾救灾工作稳步推进,坚持沉着应对,科学调度,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调集1.5万名干群参加抗洪抢险,战胜了*年夏天发生的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七)各项事业获得新的发展。持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顺利通过省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验收。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市专项行动,被批准为省“一把手工程”科技示范市和省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市。通过全国科技工作考核,继续保持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6家,技工贸总收入达4.2亿元,较上年增长30%。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兑现“两免一补”资金2100多万元,受益学生8.4万人次。高中阶段教育得到均衡发展,职普比例达到42.1∶57.9,高考本科达线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得到加强,首次抽调78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支教轮岗。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6万平方米,消除各类危房1.9万平方米,其中D类危房1.7万平方米。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措基金近2200万元,其中财政配套1731万元,农民参合率达83.3%,全面提升了农村卫生水平。认真做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首批农民文化大院和农民文化书屋。成功举办第八届“明光之夏”纳凉晚会,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网吧专项整治卓有成效,立案查处违规经营网吧68家,进一步规范了网吧经营行为。加快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展开。积极做好女山湖镇的省级旅游乡镇申报工作,顺利完成女山地质遗迹保护一期工程。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推进农村有线电视网整合。正式启用了市广电中心。计生服务阵地得到巩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共立案查处“两非”案件52件。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为5.51‰。进一步加强资源开发的监管,整顿和规范矿山企业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推进非法码头和黄砂采运市场专项整治,采砂交易税费达230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元。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工业园区环评通过专家评审。扎实开展了城区浴池锅炉烟尘污染、城东凹凸棒企业和城西石料企业粉尘污染等专项整治。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省级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价格监管得到加强,重点做好粮油、猪肉等副食品的价格监测,对如海超市等4家较大经营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制度。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全民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率先开展投资效益审计,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落实了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待遇,减免费用100多万元。顺利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此外,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气象、地震、统计、档案等其他社会事业和工作也都有新的发展。
(八)政府建设实现新的目标。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公务员法》和《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公务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政府法制工作获得“安徽省政府法制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履行政府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市人大议案2件、代表建议59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办理市政协提案100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100%。切实加强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主动听取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共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4万多件,按期办结率在98%以上。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精心组织了涉企收费大检查。政务公开扎实推进,议事规则、民主决策和信息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市政府门户网站成为展示明光对外形象、加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良好平台,荣获“安徽省优秀政府网站”称号。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显著,发展环境得到改善,群众对机关作风的满意度继续提高。行政监察职能有效发挥,纠风治乱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取得新成效,政府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工作成果充分显现的一年,是经济社会步入发展快车道、亮点凸显的一年,是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倍增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领导下,全市人民奋发努力、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64万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向驻明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国家、省驻明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明光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二、三产业比重依然不够高;制约发展的一些体制障碍尚未消除,土地、资金等制约矛盾相当突出,规模企业还不多、不大、不强;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就业与用工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还不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政府职能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 上一篇:农村成人教育制度
- 下一篇:财政局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