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行政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2-03-03 01:10:00

导语:市工商行政管理年度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工商行政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年是加快推进监管模式转型,全面构建科学监管新格局的关键之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工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四个统一”和市委市政府“六大提升”战略,按照年初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服务科学发展、深化科学监管”为工作主线,着眼工商职能到位,着力工作效能提升,优化综合服务水平,推进监管模式创新,努力维护食品安全,深入整规市场秩序,积极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深化队伍建设,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成就。

一、履职服务手段积极创新,助推科学发展的效能不断提升。

全市各级工商部门进一步深化登记制度改革,深入开发工商信息资源,切实贯彻品牌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民营企业发展,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我市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平稳增长。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健全网络化审批系统,提高审批运作效能;以打响“亲情服务”品牌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准入服务,培育催生新的市场主体,为我市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今年全市新设内资企业18075户(其中私营企业16002户),同比下降17.73%;注册资本(金)371.77亿元(其中私营企业200.75亿元),同比增长22.41%;全市累计共有内资企业111703户(其中私营企业93016户),注册资本(金)总额2914.24亿元(其中私营企业1422.90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10%和22.30%。新设个体工商户45483户、注册资金21.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7%和11.55%。累计共有个体工商户257328户、注册资金总额95.9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22%和7.85%。全市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665户,投资总额35.9亿美元,注册资本21.3亿美元;实有外商投资企业6533户、投资总额387.66亿美元,注册资本209.34亿美元。同时,深入开展联系走访重点外商投资企业活动,共走访外资企业192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41件。海曙、鄞州分局窗口服务水平和登记质量较好。

个性化高端服务平台不断创新。一是深度开发工商信息资源。围绕落实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在省内率先了《服务业企业分析报告》、《商标发展报告》、《公司制企业分析报告》、《个体工商户发展报告》和《*市广告产业发展调研和建议》等一系列专题分析研究报告,引导推动经济转型提升。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市长毛光烈和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先后对工商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予以批示肯定和高度评价。镇海、余姚、宁海分局市场主体信息报告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二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业富民”战略,代拟起草*市人民政府《关于召开全市个体劳动者创业大会的通知》,组织召开全市个体劳动者创业大会并取得圆满成功,在全市掀起了鼓励全民创业的新高潮。三是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成功牵头举办“投资深度香港行-*站”活动,共组织10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投资推介会,进一步加速“甬港合作”,受到香港政府及中央驻港办领导的好评。

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效明显。以服务业、农业、外经贸产业为重点,大力加强境内和境外注册商标的宣传引导服务,做大、做强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金字塔型名牌体系,促进我市品牌经济发展和整体经济效益提升。今年我市各级工商机关共引导注册商标5267件,其中服务商标794件、证明商标1件、农副产品商标917件、境外注册商标2648件;新增驰名商标80件,省著名商标44件,“浙江省专业品牌基地”1家,新认定*市知名商标154件。截止12月底,我市累计注册商标38916件,其中服务商标2863件、农副产品商标3051件、证明商标2件、境外注册商标4973件;累计驰名商标114件,省著名商标213件,“浙江省专业品牌基地”3家,*市知名商标599件。同时积极做好省著名商标和省知名商号的新申报以及延续认定工作(尚在审定中)。慈溪分局商标品牌建设名列全市前茅;余姚分局农副产品商标创牌成绩突出;象山、江东分局在驰名商标创建上实现零的突破。

助推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进步。一是出台《关于积极促进我市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对全市各级工商部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二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市场主体。在全市各级工商部门的积极指导和优质服务下,自*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今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4户,成员出资总额8579万元;新增第一产业市场主体892户。累计实有第一产业市场主体3505户。三是全力发展“订单农业”,培育市场化新型农民。今年全市参与“订单农业”的企业共790家,订单签约94640份,签约农户数84868多户,签约金额达18.33亿余元。宁海、江北分局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成效良好。

以政府企业信用工程为重点,扎实推进“信用*”建设。一是稳步推进企业信用征集、评价、公示工作。正式启动*市企业征信系统三期工程,实现与地税等5家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江北分局率先建立了区级政府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分析和共享系统。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资讯网”服务功能,并开通企业信用信息电话查询服务,拓展了企业信用信息的社会应用面。截至今年12月底,网站访问量已达131万次,企业查询量达144万次。二是不断强化企业信用的社会共建。建立信用促进会联络员制度,吸引各地信用优良企业入会,并开展“信用管理示范单位”试点。组织实施以“信用创造财富”为主题的“企业信用活动周”宣传活动,社会反响比较良好。三是认真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诚信企业和经营户”评选认定活动。今年新认定以及续展认定“AA”以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90家,全市累计有各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456家;今年还新认定2006年度“*市诚信企业”57家、“诚信经营户”41户,累计省级诚信企业53家、诚信经营户120家,市级诚信企业233家、诚信经营户142户。

多渠道服务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一是组织实施“五个一万”工程。今年我市新培育出口品牌135个,新组建企业集团31家,组织帮扶民企566家,组织民企安置失业人员的招聘活动49场,提供就业岗位17597个,签订就业合同10665份。二是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程”,组织开展了“2006年度*十大慈善民营企业排行榜”评选活动、第三届“民企阳光”助学活动和第五次“就业再就业服务周”活动,帮助10965人解决就业问题。三是促进民个协会自我服务、自主发展。成立“市汽车流通协会”,吸收“市经纪人协会”,壮大了民企协会力量;围绕反映诉求、宣传发展,办好《民营经济周刊》;围绕民企需求积极建言,争取政府提更大支持;继续实施“5511培训工程”,提高企业家和高管素质。今年共举办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EMBA)二期、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202期,110名企业家和19783名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余姚、大榭、东钱湖分局服务民营企业载体创新、成效明显。同时积极推动专业市场发展提升。今年新创一、二星级市场36家,新增浙江省重点市场1家、省区域性重点市场1家;累计省重点市场3家、省区域性重点市场13家。今年全市663家各类市场的成交总金额达1814.67亿元,同比增长7%。

二、监管模式转型提升逐步深化,科学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市局部署,以深入推进责任区建设为核心目标,以信用分类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息化创新为提效平台,以绩效考核为保障机制,基本完成了初步建立科学监管体系的既定任务。

责任区监管全面推进、成效初显。各分局充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推进制度构建、方式创新、区域划分、责任落实、业务整合,责任区建设取得了全面进展,成效正逐步显现。目前全市共确定责任区693个,落实监管干部699人,共监管各类市场主体39万余户,人均监管市场主体达556户。一是形成了总体相对统一、局部各具特色的制度规范。市局制定了《责任区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和《责任区监管考核实施办法》;根据市局规定的总体框架,各分局以及工商所制定了具体的落实办法和操作规程,全系统基本建立了系统化、规范化、多样化的责任区监管制度体系。二是线块关系基本理顺,业务整合初步完成。各条业务线的职能在基层监管第一线得到了有机整合,线、块、点的关系初步理顺,工商监管职能在基层形成了有效“聚焦”。三是工商履职的基础不断夯实。通过实施“痕迹”管理,责任区干部的主动监管意识明显增强,巡查开展率和到位率大幅提高,基本达到对辖区的全面掌握和了解,监管能力水平和综合效能有所提升。总体来看,责任区监管实施以来,基层干部特别是原来能力基础相对薄弱的干部整体综合业务素质有了一定提升,基层工商部门的监管执法到位程度有所增加,有效促进了全系统各项业务工作以及常规监管、非常规执法的顺利开展。余姚分局责任区监管起步早、工作实,市局在该局召开责任区监管现场会。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逐步深化。承担三项省局企业信用监管创新性工作试点,积极开展“企业信用指导制度”、“行业信用监管”、“企业信用预警”的试点探索,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和一定的经验。同时结合责任区监管,加快建立和健全市场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全面开展各类市场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和市场信用状况公示。今年初步完成了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起较完整的信用评价和信用监管体系。奉化、江北、保税区分局社会企业信用监管工作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信息化保障力进一步提高。一是及时调整标准,提升数据质量。根据总局、省局数据质量标准的调整,修订数据录入控制标准,制定提升数据质量方案和考核办法,健全业务数据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夯实了监管基石。二是完成中心机房搬迁重建工作,改善了中心机房的系统承载能力,确保满足业务应用和数据集中后全市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要求,为全市信息化工作基础的进一步完善和正规化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三是加大制度规范和软件支撑力度。制定《信息化管理规定(试行)》,形成全局一盘棋的信息化建设良好格局。完成了经济户口管理软件版本升级,指导分局开展了责任区监管软件的开发和移动办公的完善,进一步提升巡查效能。宁海分局创新开发移动办公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能。

干部绩效考核全面推行。市局出台了《全系统实施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和《市局机关干部个体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各分局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目前绩效考核工作已经在市局机关、各分局和工商所全面实施,较好地促进了全系统科学管理队伍水平和整体履职效能的进一步提升。象山、大榭分局不断深化绩效考核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扎实进行,长效保障机制更趋完善。

全市工商系统创新实施“评价性检测机制”,扎实开展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深化商品准入工程和“四位一体”检测体系建设,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巩固长效监管成果,有效地确保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

开展十大超市评价性检测,商品质量专项监测更具实效。在省内率先建立大型超市、商场的评价性抽检机制,按照“五统一”原则,对市区食品销售量大和辐射面广的家乐福等十大超市进行了商品准入、标签标识、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等四项内容共500批次的执法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用“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的严格管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根据季节特点和群众反映热点等因素,先后组织了开展了农资、儿童食品、节日食品、夏令食品以及酱制品、现场销售自制食品等79次专项监测行动,共抽检食品、农资、家电等重点商品1717批次,总体合格率73.03%,罚没款168.39万元。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任务圆满完成。全市各级工商部门认真贯彻各级政府和上级工商部门的总体部署,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实施领导靠前指挥、分区督查、进展汇报和情况通报制度,全力以赴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系统共帮助14598户食杂店经营户补建了进货台帐,指导364个市场超市经营者建立了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取缔规范了2617户无照经营食杂店,圆满达成了国务院和国家总局确定的“两个100%、一个彻底解决”的目标,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考核验收。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对此予以批示肯定和高度评价。整治期间,全系统共检查经营户47849户次、市场1316个次,强制退市不合格商品3108.95公斤,销毁不合格商品5566.58公斤,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36件,罚没金额65.892万元。镇海、宁海分局在破解小食杂店进货台帐记录难问题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食品准入制度覆盖面大幅拓展。一是继续巩固八大重点农副食品批发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完善“三层三查”管理模式,结合责任区监管加强索证检查,确保索证率保持在98%左右的较高水平。二是农贸市场商品准入制度建设进展明显。目前已实施商品准入的农贸市场达124家,占全市登记在册农贸市场总数的近50%;各县市(区)城区以及乡镇所在地农贸市场建立进货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实现了全覆盖。三是农村放心店提质扩面和长效监管取得新进步。截止今年底,全市累计完成创建放心示范店为2968家,食品统一配送比例为83%。同时,全市县级及其以上政府所在地城市的食品超市、经营食品的商场的准入制度建设均实现100%。奉化、象山、北仑分局在放心店长效监管和巩固提升上取得了新突破。

“四位一体”检测体系不断完善。一是不断增强检测力量。目前全市共有检测中心12个、检测车17辆、检测点159个、检测箱72只,检测项目增加到10项。今年共抽检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及超市17846个次,检测各类食品120.42万批次,检出不合格食品11452批次,定性检测总体合格率为99.04%。二是不断强化后续处理。根据检测结果,共处理不合格食品9.3万公斤,另外检测退回不合格生猪79.27万公斤。查处经销不合格食品案件2531起,已结案2501起,罚没款94.89万元。“四位一体”检测体系成效受到国家总局局长周伯华的高度评价,省工商局在慈溪分局召开现场会予以经验推广。江东、北仑分局检测后处理案件数增幅较大。

四、常规监管和非常规监管深入开展,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初步形成。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深化常规监管手段创新,高举非常规监管“利剑”,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促进监管执法职能到位取得了新进步。全年共查处各类案件11056起,其中大要案件3723起,罚没款总额达10266.13万元,连续三年突破1个亿。全系统执法力度大幅增强,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共79起、79人。宁海、江北分局执法办案工作取得新突破。

实施外资出资专项监管促进外资到位。在国内率先出台《外商投资企业出资信用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出资提示、出资催缴、出资公示、违规出资惩处、出资信息报告”等五项制度,建立外资出资管理的长效机制,并开展外资出资监管专项清理。共清理出欠资企业201家,累计欠资11.51亿美元;规范整治113家,规范欠资金额4.12亿美元;吊销欠资失信企业58家,涉及欠资金额2.92亿美元;查处外资逾期出资案件14起,罚没款60余万元。钟山副省长和毛光烈市长对此予以批示肯定和高度评价。

以年检、验照为契机强化日常监管。一是全面实施企业网上年检。今年以来截止10月底,全市共有96082户内资企业和5945户外资企业依法参加了2006年度年检,参检率分别为90.28%和96.2%,网上年检率达100%。同时,在网上年检中加强数字证书发行、应用工作,有13602家企业通过数字证书开展网上年检,占年检企业的15%。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数字证书111186家,占全省的25.62%,居全省第一。镇海分局自主开发系列教学软件提高了网上年检效能,江东分局积极加强年检监管成绩比较明显。二是强化被吊销企业法定代表人的黑名单库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法定代表人黑名单监管机制的监督制约作用。受此影响,今年全市共有3323家企业主动办理注销手续,进一步规范和健全了市场退出机制。三是顺利完成个体户验照工作。今年应验照个体工商户总数249290户,实际验照户数为214834户,验照率为86.18%。

无照经营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结合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复评迎检等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推行督查、联席会议、专项月报和信息抄告等四项制度,深入开展无照经营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共查处无证无照经营17972户,引导登记10845户,取缔7127户;立案查处4110起,大要案690起,罚没款1375.18万元。同时,积极开展“亮照经营示范一条街”创建活动,共创建亮照经营示范街区27条,进一步促进了无照经营整治效果。慈溪、鄞州分局成功推动无照经营整治工作列入政府考核。

商标侵权、打传治贿、虚假广告等重点违法行为治理成效显著。一是深入开展保护商标知识产权专项整治。突出块状经济、定牌加工以及区域性制假等重点问题,加强网络配件、小家电、火花塞、轴承、汽配等重点行业监管;发挥品牌保护协会作用,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今年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128起,总案值达8693万元,罚没款334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37起。慈溪分局在保护商标知识产权上成绩突出。二是严打传销维护社会稳定,共查处传销案件50件,办结30起,罚没款359万元;教育遣散传销人员459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6人。奉化、象山分局打击传销维护社会稳定取得了新成果。三是深入实施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全系统共办结案商业贿赂案件136起,罚没款1412.79万元,其中罚没款在10万元以上大案42起,分别同比增长11.4%、53.5%和147%。海曙分局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四是违法广告治理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继续加大虚假违法广告查处力度,今年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1162起、罚没款910万元,案件数同比下降26.5%。同时,健全完善广告监管长效机制,较好地确保了媒体广告违法率继续保持在低发水平,达到了“控制住、不反弹”的工作目标。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对全国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主要新闻媒介广告的监测结果,我市今年前三季度分别位居全国媒体广告最低违法率并列第一、第三、第一名。余姚分局在全省媒介广告监测中名列全省并列第一;高新区分局在网络广告监管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六是深化格式合同备案审查监管。对全市19家银行格式合同条款的修改完善工作进行监督,共督促17家银行依法修改了消费贷款类合同格式条款,督促7家银行修改了信用卡合约格式条款。

依法行政建设不断深入,执法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建设不断深入,执法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深入推进公职律师队伍和制度建设。制定《公职律师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公职律师队伍的运行和管理;今年新增24名公职律师,累计有31名公职律师,成为全省工商系统和全市公职律师最多的工商局,为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充实了高层次法制人才基础。二是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继续对我局的执法“三定”规定、执法资格、执法依据、执法职权、内部执法机构和岗位职权按照合法、合理、规范和高效便民原则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分解,制定《*年*市工商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体系。三是全面开展横向监督和层级监督。认真做好案件核审、执法检查与听证、复议、应诉等工作,严格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确保全系统行政执法质量。今年市局共审查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212件,会签规范性文件33件。全市共核审行政处罚案件10875起;全系统新发生行政复议案件合计22件,审结17件,维持9件,撤回8件;新发生行政诉讼案件18起,其中审结15起,胜诉4起,当事人撤诉11起,未出现败诉情况。共开展案件质量检查2次,行政许可质量检查4次,全系统行政执法质量总体保持稳中有升,各地差距不断缩小。鄞州分局积极推行“说理性文书”,提高了行政处罚的社会效果。海曙分局加强干部法制教育培训,有效促进了业务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的提升。

五、消保维权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消费环境更趋和谐。

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和消保委进一步加强联合互动和网络建设,着眼投诉总量下降和调处成功率的提高,强化消费者教育、经营者培训和社会化维权,促进我市消费环境和谐稳定。

加强12315综合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工商消费维权能力。一是升级网络、优化流程。根据国家总局数据指标和技术方案,对12315信息化网络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使流程更加规范和优化,高效、流畅的12315综合性调度指挥平台已基本建立。二是组织开展好3.15系列活动,召开全市工商系统消保工作通报会,集中2006年度消费申诉热点以及工商部门查处的侵权案例,并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展示工商部门消费维权工作的成效。三是继续落实督导通报机制,促进了举报申诉件办理质量和效能的进一步提高。全市12315系统举报申诉件办理质量检查的平均分达到了96.3分,各地差距进一步缩小,重复举报申诉件同比下降22.7%。今年全市12315系统共接听电话184944个,受理举报申诉1993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56.06万元;立案查处5159件,罚没金额326.6万元。海曙、慈溪、鄞州分局对重点消费单位和区域实施负责人谈话、告诫以及提前指导机制,提高了经营者和消费者自我和解成功率。

深入贯彻“社会化”理念,提升消保委维权综合水平。一是加强消费教育指导,深入推进“和谐消费”主题年活动和“新消费”运动,“2006年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举办“3·15”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5.8万份。二是积极发挥社会监督职能,联合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开展了“制止餐用小毛巾等不合理收费”等监督检查活动206次,揭露和批评损害消费者权益案件53起,赢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加强经营者教育培训和发挥社会维权网络作用,促进经营者与消费者自我和解,提高基层维权组织调解成功率,使消费纠纷总量和政府部门申诉受理量逐渐下降,营造了和谐的消费环境。余姚、鄞州消保委积极创建“八型”基层维权网络,较好地发挥了维权作用。今年全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069件,同比下降11.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32.2万余元。其中仲裁消费纠纷15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0万元。北仑、象山、海曙消保委共开展消费仲裁113起,占全市的75.3%。

六、“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干部队伍建设出现新局面。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切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夯实一线履职基础,深入推进党风、政风建设,为促进监管模式转型和履职进一步到位提供了保证。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总书记6.25讲话精神以及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把全系统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上来,为指导全市工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理论支持。同时,邀请省局巡回报告团来我系统作巡回报告,深入学习“身边的典型”,积极营造了激发全系统干部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高新区、保税区分局在营造学习氛围、倡导理论调研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深化干部培训和管理,全面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一是深入开展中层和基层领导干部集中培训。今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和市委党校分别举办了系统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工商所长、科长培训班,培训各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局机关处级领导干部98人次,培训分局科、所长160人次。镇海、奉化分局在创新培训抓手、提高培训实效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认真开展*年度“办案能手”考评活动。通过科学、公正、严格的测评程序,考评出35名办案能手。三是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今年对4名正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转任,提拔了3名正处级和3名副处级领导干部,优化了中层班子结构。新招录45名公务员,组织选派了30名干部在全省系统内进行了挂职锻炼,并接收了贵州黔东南州工商系统17名干部来我系统挂职,增强了队伍活力。同时,深入开展新一轮文明机关创建,促进了机关作风的优化和机关效能的提高。

着力以制促廉,不断深化廉政建设和政风建设。一是切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下发《*年惩防体系构建工作任务书》,廉政监督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抓好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责任落实和追究。围绕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运行规范、权力运行监督、廉政勤政奖惩等四方面长效机制,完成了市局层面的《制度汇编》和分局层面的《局、所制度汇编》修订完善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基层廉洁工程,工商所的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和日常监督进一步得到加强。全面开展工商所长面向服务监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工作,全系统69个工商所和172名正副所长参与了这项活动,群众对工商所的平均满意率达到88.4%,对正副所长廉政情况认为好的占96.5%,较真实地反映出群众对我系统工商所的工作作风和成效认可度较高。三是以一线为重点全面深化政风建设。在基层一线单位深入开展“红盾风采.阳光工商”主题活动,狠抓八项工作制度、《一字工作法》的完善和落实,提高工作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强化监督检查,重点加强了对勤政廉政、依法行政、廉洁自律情况的督查,严肃处理违纪违规的人和事。一年来,除有2名干部因各种违纪问题受到党纪或政纪处分外,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形势比较好。江东分局率先开展工商所面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慈溪分局被国家总局确定为政务公开工作示范单位。

扎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以各级注册窗口、工商所、经检队为重点,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星级工商所、文明规范经检队、巾帼文明岗等各项达标创建活动,较好地促进了一线单位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建设。通过上下努力,今年全系统有1家基层单位被推荐为省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有3名干部被推荐为省级“基层行风建设先进个人”。有8家基层单位被评为市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目前已经公示;有11名干部被推荐为市级“基层行风建设先进个人”。还有一批基层单位和干部分别被评为各县(市、区)的“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或“基层行风建设先进个人”。同时,组织召开了星级工商所现场会,成功创建了2家省四星级工商所,并做好12家单位申报星级工商所、4个分局申报文明规范经检队达标创建的指导、检查与督促工作。余姚、慈溪、鄞州、北仑分局星级工商所创建工作起点高、要求严,开局比较良好。

总体来看,今年工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服务科学发展和推进科学监管的理念还有待进一步确立,手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提效,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仍然任务艰巨,改善市场交易秩序和消费环境尚待加大力度,尽快提高整体履职能力和水平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和紧迫的任务,这些都需要在明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