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工作总结六
时间:2022-02-10 03:10:00
导语:生态建设工作总结六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年是我市生态市建设的第三年,全市生态市建设开始由起步阶段转向全面建设阶段,建设成果开始逐步体现。今年以来全市围绕生态市建设规划和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从资源节约、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防治、国土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保护、组织保障能力、宣传教育等八个方面,强化领导、落实措施、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生态市建设得到扎实、有成效地推进。
一、生态市建设得到了空前重视
*年是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任期考核的最后一年,全市各级充分认识我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自去年年底省政府对我市的生态市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中期考核后,市政府于元月份组织了对各区(市)、市直有关部门的责任书考核,对各区(市)的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市政府于6月份召开了生态市建设工作会议,对于全市的生态市建设进行了调度,滕州市政府和市林业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8月份市人大常委会下发了《关于开展生态市建设情况视察的通知》,市政府非常重视,组织了五区一市和17个生态市建设成员部门就贯彻落实《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议》和实施《枣庄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情况进行专题汇报。8月底9月初市人大视察组分成7个组对全市的生态市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形成了《关于视察生态市建设情况的报告》。针对市人大在《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李峰常务副市长召集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市环保局等11个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研究,把整改工作落实到了有关部门和单位;吴承鉴副市长主持召开了全市生态市建设工作调度会议,对整改落实情况再进行再调度、再督促,12月中旬,市政府将及时把整改落实情况报到市人大常委会。
二、生态建设成果逐步体现
自2005年生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中期考核后,枣庄市各级各部门加快了生态建设各项工作的进展,把生态市建设与全市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本着全面推进,突破难点的思路,重点从从资源节约、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防治、国土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保护、组织保障能力、宣传教育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生态市建设日常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组织机构得到加强,生态建设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按照《枣庄市生态市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生态市建设组织机构得到逐步加强,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作为常设机构开展日常工作,从市委宣传部、建委、卫生局、执法局,等部门抽调了工作人员,充实了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力量。二是生态市建设宣传力度加大。今年来我市重视生态市建设的宣传,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在报纸、电视、电台上开辟了专题宣传栏目,定期进行宣传;在新城区、区(市)驻地、交通要道设立了大型宣传牌,用于宣传工作的费用已达48万元。为加大生态市建设的重视力度,深化生态意识,提高各级领导的水平,在各级党校主题班设立了生态建设课程,聘请专家讲课。同时对生态市建设情况进行了经常性调度检查,定期召开生态市建设工作会议。
2、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落实,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却逐年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我市7条主要出境河流断面水质COD年均值较2002年平均降低了50%左右,*年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目前已达到320天。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加强开山采石管理的决定》,制定了山石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关闭、治理计划,规范了矿山开采秩序,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轨道。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投资3亿多元治理采矿塌陷面积4000多公顷,改造中低产田近15000公顷,新增耕地9千多公顷。小流域治理成效明显,部分河流建设了节制闸和橡胶坝等拦蓄、净化工程以后,河流的调蓄和自净能力大大提高,薛城大沙河年增加蓄水量800万立方米,回补地下水1000多万立方米,COD浓度由上游的62毫克/升降至28毫克/升,河流水质得到很大改善。
3、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枣庄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议》,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不断加快林业建设,今年以来累计造林1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7.5%,已接近2007年要达到的28%的目标。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滕州、台儿庄等地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有11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居于全省第三位。加强了冠世榴园、红荷湿地等旅游景区的保护与建设,创建了山亭区熊耳山——洪门葡萄生态园等两个全国首批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初步形成了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生态旅游建设格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促进了生态市建设工作在基层的深入开展。我市已建成11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一批绿色学校、社区,市中区永安乡已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建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了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峄城区已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生态示范区内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有新的进展,滕州市和台儿庄区在城市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运营和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实施背街小巷改造、城区河道治理、旧城改造和大力发展集中供热、供气、城市园林绿化等,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
4、循环经济建设有新的进展。市政府出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意见,成立了清洁生产指导中心,在建材、化工等行业和部分工业园区建立了10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有效促进企业拉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我市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5%,年创综合利用产值10多亿元,有57家企业成为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9家企业的清洁生产通过了省级考核。鲁南化肥厂形成了煤化工、热电联产等三条生态产业链,成为全国煤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盈泰集团形成了生态型农畜牧业循环产业链,达到了能源再生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十里泉电厂的秸杆掺烧发电和丰源煤电集团的中科秸杆生态工业园项目每年可消耗农作物秸杆30多万吨,在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利用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我市的生态市建设工作启动时间较短,总体处于低水平起步阶段,许多工作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加以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一是建设生态市的浓厚氛围不够浓厚,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增强。二是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治理和保护任务十分繁重。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污染防治压力很大。三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卫生城创建工作进展慢,城区环境还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四是生态市建设的相关机制还不健全,建设生态市的合力尚未形成。特别是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中关于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生态市建设并逐年增加的要求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影响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新的形势下,要做好生态市建设工作,我市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市建设的领导。督促生态市建设各创建成员单位按照各自承担的任务,针对“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的每个项目做好有关文件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通过2007年“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的期满考核。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大对生态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做到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建设生态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分发挥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调整、充实和完善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监督考核奖励机制、责任追究制、问责制和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生态市建设全面深入开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我市将尽快建立生态市建设专项资金,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生态市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增财力要重点向生态建设倾斜,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占GDP的比例要逐年增加,以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国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市将抓住国家和省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的机遇,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制定有利于生态市建设的价格、税收等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和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工程项目建设,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全面实施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厂的市场化建设、商业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创造基础条件。
(三)严格执法,强化环境污染监管与防治。下一步我市环保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落实严格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坚决管住排放总量,严控废物增量。加强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努力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快环保监管、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测监控科技含量,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强化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治理标准,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确保公共供水安全。以水泥粉尘治理和燃煤电厂脱硫为重点,加快大气污染治理步伐,努力削减排放总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农业污染监测制度,积极实施“两减三保”计划,促进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薄膜等农资。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引导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检举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切实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四)尽快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和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争取明年年初启动国家卫生城和环保模范城的创建,推动生态市建设深入开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快旧城改造步伐,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卫生面貌,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全市的城市污水、生活和医疗垃圾处理厂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加快生态型企业和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标准化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全面实施各项林业建设规划,加快林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继续深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
- 上一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及打算
- 下一篇:生态建设工作报告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