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工作总结五
时间:2022-02-10 03:00:00
导语:生态建设工作总结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生态办的关心指导下,全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紧紧围绕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奋斗目标,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重点,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努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等系列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循环经济,生态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一、生态市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
今年来,按照《泰安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提出的构建泰安生态市持续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生态系统协调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蓝天、碧水、清山绿色家园”人居环境体系等六大体系要求,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一是全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泰安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高度重视,全民动员,统一部署,全力“创模”。成立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创模”规划。年内先后5次赴国家环保总局、并多次赴省环保局汇报我市“创摸”工作进展情况,取得了上级对我市“创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共建立健全了28项考核指标和3项补充指标档案,形成400余万字、100余万个数据、19块展版、880盒、2200余卷的系统档案。11月初,以国家环保总局科顾委委员、研究员杨作精为组长的“创模”技术评估组对我市的“创模”工作进行技术评估,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泰安的“创模”工作富有成效,“创模”的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各项指标均得到很好完成,为下一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正在准备迎接验收工作。二是生态市建设责任书各项指标达到年度进度要求。加强调度检查,年初组织开展了2003-*年度生态市建设县市区长目标责任书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现场检查。检查共涉及基本要求、建设指标、工作指标和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四个方面223项指标,其中,有194项指标按年度计划完成了目标任务,我们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存在的规划编制缓慢、重点建设项目进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督促、指导各县(市)编制生态县(市)建设规划。4月中旬,分别组织省市专家对新泰、肥城生态市建设规划进行了论证。宁阳和东平生态县建设规划大纲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文本已基本修改、编制完成,待审查后颁布实施。四是结合生态市建设工作,及时调度进展情况。7月28日召开了泰安生态市建设工作联络员会议,通报了前一时期生态市建设的总体进展情况,确定联络员32名,制定并传达了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联络员职责,对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了调度。五是按照省生态办的工作要求,我市先后将肥城、新泰两市列为生态县(市)建设工作试点。充分发挥其经济、环境优势,督促其抓好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落实,力争在2015年达到生态县(市)建设标准。试点工作已由省生态办批准实施。六是不断加大生态市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搜集工作信息,编发简报,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今年共编发生态市建设工作简报6期。
(二)因地制宜,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积极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绿色学校等工作。按照省局要求,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年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关于申报*年度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和“关于转发《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的通知”,对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和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1月份我市又有岱岳区大汶口镇、新泰市谷里镇、肥城市安临站镇、老城镇、汶阳镇、宁阳县宁阳镇6个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东平县东平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6月5日,东平镇政府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授牌大会。全省威海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现场会后,8月10日,在肥城市召开了泰安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现场会议,总结交流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经验,参观了肥城市王瓜店镇环境优美乡镇、柳沟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现场成果,对泰安市今年的创建工作进行了调度部署。截止目前,我市又有肥城市王瓜店镇、宁阳县宁阳镇申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新泰市汶南镇和羊流镇,宁阳县磁窑镇、华丰镇和葛石镇5个镇申报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全市今年共有7个乡镇申报创建。命名表彰了51家市级“绿色学校”、14家市级“绿色社区”,全市省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分别达到93家、33家。
2、努力推动文明生态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生态市、县(市、区)建设的细胞工程。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并将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与生态市建设、“三城联创”(创建文明、卫生、平安城市)结合起来,将“三城联创”向农村延伸,广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村镇环境整治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六个督查组,分别由一名副市级领导担任督查组长对六个县市区进行督导。各县市区召开常委会对城乡综合整治、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进行专项研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加强对各乡镇工作的检查指导,层层召开动员会,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为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二是抓好工作落实。各县市区从环境净化开始,在村庄内部重点清除柴堆、土堆、粪堆、石堆、治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实施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引导有条件的村对路面实施硬化,架设路灯,达到亮化标准。大力实施环境绿化工程,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村庄绿化、田间林网化。推广使用沼气、秸秆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改水、改灶、改厕、改圈。目前,全市69%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改建卫生厕所32841个,建成各类户用沼气池3万多个,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三是培植一批好的典型。为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各县市区树立、培植了一批活动开展较好的“样板村”,全市范围内选取山口等10个镇(乡)和居岭庄村、肥城市柳沟村等21个村庄作为试点,推进新一轮村镇规划编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四是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文明生态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活动中,文明办、建设、规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卫生等部门派出专人负责,靠上抓,加强指导;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社团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活动献计出力。通过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通力协作,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健康发展。
3、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督促、指导泰山、徂徕山编制了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由省政府批准建立了泰山、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东平湖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肥城市生态示范区(省级)建设工作,正按规划组织实施。新汶矿区资源开发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国家级),已完成建设规划指标的70%以上,现正在积极准备材料,申请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宁阳县设立了白鹭栖息地保护区,东平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完成了编制、申报工作。9月份,肥城市剪云山景区和云蒙山景区、宁阳县神童山森林公园、岱岳区下港乡天外山寨、夏张镇万亩梨园和良庄镇特色瓜菜园经省旅游局检查验收,被命名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三)坚持防控结合,有效地保障了环境安全
1、狠抓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按照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全市废水排放企业进行了彻底排查,市政府对164家单位实行了限期治理,要求*年3月前分期分批完成治理任务,实现达标排放。对列入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治污规划及责任书的重点项目,按照“明确时限,落实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期完成”的要求,制定下达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控制单元治污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加强调度检查,督促加快实施进度。到年底,南水北调责任书项目共58个,已完成42个,正在实施的7个;碧水行动责任书项目共46个,已完成27个,正在实施的6个。
2、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落实环境管理制度。一是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单位,在依法予以取缔、停产、限期治理、罚款等处理的同时,市政府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全年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77起,新泰市取缔、关闭小淀粉、小炼铁等违法企业89家。二是加强新建项目环境管理,控制新污染源产生。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以新带老”、“公众参与”、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坚决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项目4个。三是认真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坚持环境信访工作制度,广开群众投诉渠道,加大督办力度,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共办理环境信访439件,处理率达到100%,结案率达到98%以上。
3、加强危废管理、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化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排查,对排查出的74家企业,督促逐一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对列入省监控的7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氮肥生产企业建立了登记表。严格执行进口废物现场核查制度,对新泰市龙泰钢铁、色母料厂、肥城市鲁岳化工等企业进口废物进行了现场核查。开展了市区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工作,会同市卫生局开展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督促各医疗机构加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力度,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了集中处置。二是按照国家出台的放射性同位素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严格购买、使用程序,加强对在用设备的管理,督促各用源单位加快办理使用许可证,杜绝无证使用放射源。大力推进废放射源的收贮,累计收贮废放射源96枚,有效减少了放射源污染事故隐患。
(四)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
一是按照建设“点、线、面”循环经济综合试点体系的要求,继续推进肥城市、新汶矿业集团、泰山玻纤等8家单位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核,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确定对部分超标准(总量)排污或生产(使用)有毒有害原料的单位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市共有22家企业通过了省局组织的清洁生产绩效审核。二是制定并下发《百家企业“双推进工程”意见》,在百家重点企业大力实施百家企业“两推进工程”,推进“节能、节水、节材”、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的能耗、物耗水平明显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三是积极探索适合我市推广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组织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资源协作,研究并推广新矿集团“煤—电—建”、磁窑经济开发区“化工、热电横向联合”等、阿斯德化工公司“合成氨-碳-化学品”等我市已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废物零排放。四是实施循环经济“1623”培育工程。以重点耗能企业为核心,“十一五”重点抓好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泰山水泥余热发电项目等100个项目,培植新矿集团华丰工业园等6个循环经济型园区,2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3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努力建立以企业为“点”,以行业为“线”,以城市和区域为“面”的全方位的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体系。五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降低万元GDP资源消耗,。上半年,我市万元GDP能耗1.48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1.33%,万元GDP能耗在全省列第7位,降幅在全省列第10位。规模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2.64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7.04%,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在全省列第8位,降幅列第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30.2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5.95%,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在全省列第8位,降幅在全省列第6位。全社会万元GDP电耗1132.18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17.8%,我市万元GDP电耗列全省第10位。规模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88.30%,比2005年减少0.4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8位。1-9月份,我市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当年价格)16.31亿元;全市利用工业固体废物517.33万吨,主要以煤矸石、粉煤灰为主,占利用总量的85%以上,其中:煤矸石375.42万吨,粉煤灰63.11万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以水泥、砖、纸面石膏板及电力为主,1-9月份共生产水泥390.50万吨、砖12794.45万标块、纸面石膏板5150万平方米,发电量为227967.93万千瓦时。预计全年实现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1.5亿元,全市利用工业固体废物650万吨左右。
(五)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1、积极配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1月份和3月份连续转发了省环保局、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集约化禽类养殖与屠宰场所环境监管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在禽流感疫情发生区切实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禽类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环境管理,增强了各类养殖场环境风险的防范能力。督促、协调市畜牧办开展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建立了畜禽粪便污染物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点。
2、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加强对我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专门成立了土壤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依据省环保局《关于报送土壤调查有关情况的通知》(鲁环函[*]324号)和《关于进一步核实土壤污染状况调点区域的通知》(鲁环发[*]261号)文件要求,对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对辖区内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筛选确定了6类土壤调查范围,对重点区域进行了布点,涉及重点污染企业19个,工业园区5个,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2个,重点采矿区16个,大棚蔬菜养殖基地2个,大型交通干线2条,共布设采样点位411个,为下一步土壤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大力开展矿山企业清理整顿行动。根据省环保局《关于转发〈关于切实做好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的通知》([*]126号文)的要求,我市对清查、限期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出动检查160余人次,涉及煤矿46家,非煤矿30家,对部分企业进行了综合整治,经过这次整顿,矿山企业的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制度更加完善,矿山生态得到了初步恢复,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4、实施“六大工程”,发展生态林业。今年,围绕建设绿色泰安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全面加强资源保护,实施“六大工程”:开展封山育林工程,提高了荒山绿化工作的成效;开展名优经济林培优开发工程,着力发展名优干杂果,不断优化经济林生产结构;开展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构筑了农田稳产高产的生态屏障;同时开展了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和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工程,取得了森林资源的新增长和林业经济的新发展,为全市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年,全市完成造林14.83万亩,其中荒山造林5.98万亩。截止11月底,全市实有林地面积发展到27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04%。
5、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一是加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近年来,坚持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生产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面积达到172万亩,绿色食品17个,基地面积142万亩,有机食品基地面积22万亩,继续保持了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二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近年来,积极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推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严禁秸秆焚烧。今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池14742万个,“四位一体”沼气生态大棚2000个,发展“猪-沼-果(菜)”1600个,一池三改4481户,一池两改6161户,国家和省里大型沼气工程2处。结合南水北调沿线面源污染治理肥城、东平建成36个生态家园示范村。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减少面源污染,积极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不断优化肥料结构,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2005年以来,东平湖流域化学高毒农药总用量减少20吨(折纯),减少化肥总用量1800吨(折纯),农作物桔杆综合利用量达到203万吨。三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平。坚持依法治水,科教兴水战略,在水源规划、水资源保护、防治水土流失、节约用水方面狠下工夫,取得了明显成效,努力为全社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促进了有限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3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1646公顷,经济林4674.5公顷,水保林1863公顷,封禁1705.5公顷,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730座,完成投资3863万元。2003至*五年内全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1.44平方公里(65万亩)。
6、依托大泰山,发展生态游。各县市区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初步搭起了全市生态旅游的基本框架。泰山区以北部山区为依托,规划了“泰山区旅游观光农业试验区”建设项目,修通了旅游观光路,建设了农业种植科技示范园区、名优林果园区、花卉苗木种植观赏园区、特种畜禽养殖园区、水上娱乐园区、赤磷鱼养殖园区等六大类园区,建成搭起了旅游观光农业试验区的基本框架。并在原“泰山区旅游观光农业试验区”的基础上,建立了“泰山大津口生态旅游区”。泰前办事处白马石村以泰山红石榴园和古老民居为依托,开展生态民俗游,面向城区游客开展采摘旅游活动,被国务院侨办命名为“华文教育培训基地”,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俗风情旅游村。岱岳区开发建设了森林覆盖率高、水域充沛,气候宜人,具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泰山下港乡天外山寨休闲度假区。在民俗生态旅游建设方面,开发了夏张万亩梨园民俗生态旅游区,并逐步完善了山口镇油坊、黄前镇的黄前村、大汶口大吴村等行政村组成的泰山民俗旅游线路,接待了数批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学生夏令营等旅游团体进行观光、休闲、体验生活。肥城、新泰、宁阳、东平也根据当地特点,建设开发了自己的旅游项目。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生态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但从总体上看,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缓慢,目前两县生态县建设规划还没有审查论证。二是市、县两级环保部门没有负责生态保护工作的专门科室和人员,工作人员均身兼数职,致使一些工作疲于应付,难以保证工作高效率和高质量。三是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四是各乡镇经济状况参差不齐,制约了乡镇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了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
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为总抓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督促指导新泰、肥城两市搞好生态县建设试点工作,按计划完成阶段任务;组织搞好宁阳、东平两县的生态县建设规划的论证工作,尽早由政府颁布实施。二是大力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各项基础工程。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建设;加大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友好企业创建的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做好新汶矿区生态示范区的验收准备工作;。三是继续搞好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积极组织创建材料申报,争取明年取得好成绩;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要有新突破。四是加大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指标任务的调度检查力度,督促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按计划完成2003-*年度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指标任务,搞好资料归档,力争在本届责任书的终期考核验收中取得好成绩。五是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对超标、超总量和生产中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六是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按照我省制定的南水北调沿线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督促企业作好污染治理设施再提高,对重点项目进行限期治理,严格保护饮用水源。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屡查屡犯、恶意排污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七是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按时完成阶段任务。八是加大生态市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指标任务的完成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 上一篇:生态建设工作总结四
- 下一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