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路、水路春运工作总结的报告
时间:2022-08-01 04:21:00
导语:省道路、水路春运工作总结的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省政府、交通部:
*年春运是湖北交通“服务创新年”活动的第一仗,做好*年春运工作是交通管理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优质服务的具体实践。经过全省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的共同努力和顽强拼搏,实现了今年春运工作“安全、便利、快捷、有序”的总目标。
据统计,春运四十天,全省道路、水路安全运送旅客6654.82万人次,同比增长4.9%,其中:道路运输6586.27万人次,同比增长5.1%,其中长途班线客运量增长12.6%,创历史新高;水路运输68.55万人次,同比下降8.5%。日均投入车辆33316辆,客船276艘,19841客位。道路运输行业共发生事故10起、死亡14人、伤23人。水上运输未发生上报责任事故。
一、春运工作主要特点
一是运力投入创历史新高。全省日均投入运力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68辆次,上升8.5%。全省道路运输投入运力中,中高级客车比例达到42%(其中:高速公路客运及干线客运比例达到85%以上),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为旅客“走得了、走得及时、走得舒适”提供了条件。同时全省各地准备了应急车辆1494辆,其中一级应急运力500辆,起到了削峰平谷的积极作用,确保了旅客的安全、及时疏运。春运40天,全省没有发生明显的旅客滞留现象。
二是客流创历史新高。今年春运道路、水路日均发送旅客166.3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按照交通部、发改委有关精神,我省实行春运运价不上浮政策,使得供求矛盾在一些地方非常突出,运力紧张,运力调度难度加大。同时,铁路春运不涨价,一些火车站客流高峰时停售客票,造成大量旅客改走公路,使得公路客流大幅度增长,长途班线客运量比去年增长12.6%。由于农历新年较往年推迟,民工流、学生流以及旅游探亲流相对错开,节前客流呈每日小幅递增趋势,节后,民工流与学生流重叠,加上大雾等恶劣天气的出现,使我省公路长途客流短期激增,增加了疏运工作难度,从初六开始的十几天,各地出现了历史上最高的客流高峰,按照“节前保省内、节后保省际”的运力调配原则,节前主要解决武汉的旅客疏运压力,节后重点保证存在运力缺口的黄冈、咸宁、武汉、荆州、襄樊、孝感、天门等民工集中地区的客流疏运。宜昌市还调用外省、外地运输车辆参与翻坝运输,极大地缓解了重庆、四川等地的民工运输压力,确保了旅客及时疏运。水上客流量主要集中在宜昌和十堰,两市水路旅客运输完成量约占全省水上总量的73%。
三是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全省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将服务质量作为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春运作为检验“服务创新年”活动成效的一项重要工作,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活动。全省加大了对运输服务质量问题的投诉受理、监督与查处力度,通过报纸、网络向全省宣传公布了道路运输服务质量运政投诉电话,各地运政投诉处理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春运期间,全省共接到运输举报投诉咨询电话650起,比去年同期减少30%,主要为投诉或咨询春运期间票价上涨和客票信息等问题,处理率达100%,其中24小时内核实处理642起,占99%。通过对旅客投诉的核查、处理,取消了10台客车的春运资格,有效地维护了广大乘客的合法权益。
四是安全形势好于往年。今年春运气候恶劣,长时间处于雨雪天气,为做好安全运输工作,全省交通运管部门和运输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细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恶劣天气下的应急运输保障预案,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针对超载和违反安全管理行为制定的“六个一律”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春运期间,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共发生事故10起、死亡14人、伤23人,与去年相比下降了44.4%、53.3%、63.5%,没有发生特大安全事故,水路运输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安全形势好于往年。
五是道路畅通得到确保。春运期间,雨雪天气较多,全省高速公路和部分山区公路曾一度封闭。公路部门和高速公路各管理处(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了保畅通预案,投入了大量的路政和养护人员,并准备了充足的防冻、防滑物料,确保了国、省道和其他重要路段、桥梁、隧道的畅通。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领导重视,周密部署。为了抓好今年春运工作,确保春运目标的实现,我厅成立了以林志慧厅长任组长,陈新武副厅长为副组长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省运管局、港航局、公路局等单位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各地也都层层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挂帅的春运领导小组,组建了春运工作专班,全省各级交通部门自上而下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春运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具体工作上,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元月30日,省厅召开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林志慧厅长、陈新武副厅长对我省春运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林志慧厅长强调“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将春运安全作为*—交通服务创新年的重要战役打响打好,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舒心”。二是制定了春运工作方案和春运应急运输方案。17个市州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将一、二级应急运力明细表汇编成册,印制成《*年湖北省道路春运工作指南》分发各地。三是检查落实。春运期间,省厅、省局分别派出了近20个春运督查组深入第一线督办落实春运工作,发现问题,现场解决。春运第一天,任世茂副省长、林志慧厅长、陈新武副厅长深入武汉市各客运站检查春运准备情况,并看望慰问春运第一线的交通职工。
2、确保安全,强化措施落实。
一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细化了工作措施。第一,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严格实行“六个一律”,即发现超载的客车,一律卸载分流,超载20%以上的,取消春运资格;对有超载20%以上客车的运输企业,一律停批一年客运线路;发现超售客票的客运站,一律全省通报,三次超售客票的,降低一个信誉等级;凡当日未经安全检查的客车一律不得出站;发现超载的客船,一律“禁止离港”和吊扣船长证书3个月;发现海事人员对超载客船签证出港的,一律调离签证岗位。第二,对长距离及山区客车驾驶员配备进行了检查。单程在4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客车,全部配备了两名以上驾驶员。第三,对夜班车线路进行了检查。夜间(晚22时至早6时)运行的客运车辆要求一律避开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路段。第四,由于武汉及其它部分城市烟花爆竹“禁”改“限”,增加了安全监管的难度。各地加大了对汽车客运站的监督检查力度,抓好安全门检制度的落实和“三品”查堵及“四防”工作。所有客车必须凭客运站安全检查合格的凭证方能出站。一级客运站以及客流量较大的二级站均要安装使用X光行包检测仪,三级以上客运站均成立了“三品”查堵专班,彻底将“三品”查堵在站外车下。尤其是付家坡、新华路、黄石客运中心站等一级站,充分发挥安全检测仪功能,强化现场监督,截获了一批禁运物品,消除了安全隐患。第五,春运前各地组织力量对参运车船进行了一次技术状况和安全设施检查。坚决杜绝带病车船投入春运。
二是重点防范。全省加强了对重点水域(一江十六湖)、重点船舶(渡口、乡镇渡船)、重点时段(年例、节日)的检查,加大对各类违章行为的打击力度,并为重点船舶和在重点水域航行的船舶提供安全信息。各地抽出执法人员增强现场执法力量,集中投入到旅游船、渡船的安全管理上,防止“三无”船、渔船和自用船非法载客。做好“盯防”、“叮嘱”工作,使客渡船遵章守法渡运。省地方海事局还建立了暗访制度,做到事故隐患不遗不漏,事故苗头不放过,责任追究不手软的“三不”原则,确保春运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维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
三是落实客运经营者承运人责任险投保工作。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积极督促各运输企业按要求投保营运车辆承运人责任险。对于未投保的营运车辆,一律不发放“春运准运证”。
四是积极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运输工作。2月9日—10日,我省出现入冬以来最大范围、最大强度大雾天气,给安全行车带来了困难,部分班线停开,旅客出行受到影响,多条高速公路关闭,京珠、汉宜等方向的客运班车普遍晚点。全省各级交通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分别启动了客流高峰期和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应急运输预案。春运期间,宜昌先后出现6次旅客高峰,到港旅客远远超过坝区客运港站的港口接待能力。宜昌市及时启动了旅客高峰期分流预案,组织了6次应急分流,共分流旅客3.85万人次,确保了旅客翻坝转运工作畅通、有序。
3、加强监督,确保服务质量。
一是唱响“三个服务”主旋律,开展“春运杯”服务质量竞赛活动。省交通厅党组全体成员带领厅、局机关150余名干部职工深入到武汉市各客运站开展“服务民工”活动。运管机构加大了便民措施的落实力度,加班加点为经营者及时发放春运加班证牌,有的深入到客运站、企业现场办公,深入贯彻执政为民的思想,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活动。省客等17家大中型运输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发出《“迎新春”客运企业服务创新倡议书》,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各客运站增设购票窗口,提供免费茶水、行包小推车、残疾人轮椅等设施,尤其是新华路客运站、宏基客运站和荆州客运中心站开展的“小红帽”、“蓝衣天使”和“便民服务车”等品牌服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方便乘客的服务宗旨,以实际行动向社会践行了服务承诺。咸宁温泉客运站在当地媒体上连续刊登了春运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报道稿件20篇;崇阳客运站所有的站务人员佩戴“春运领导小组”胸牌,方便群众咨询和监督;安陆、蕲春等县市的运输企业节前派员到外省民工集散地组织客源,到乡镇组织节后客源、上门订票;武汉市金家墩客运站开通“红眼班车”,方便夜晚下火车的旅客,实现了公铁无缝对接。
三是加强运价管理。全省各级交通管理部门严格执行相关文件精神,督促客运站在站内明显位置公示运价表和投诉电话,配合物价部门加强对春运期间运价执行的监督检查。同时,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武汉市政府对节前高峰期的加班车每趟次补贴200元,省厅也对执行应急运输加班、包车运输的车辆免收通行费。
四是加大了督查力度。春运期间,省厅、省局派出的春运督查组,对春运期间全省道路、水路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督查。对查出的问题,均进行了现场整改或跟踪整改。2月1日至2月3日,车号为鄂A37487金龙旅游客车、鄂AB2459宇通型旅游客车、鄂AB3309金龙大客车和鄂ABV628金旅牌旅游客车未办理客运包车手续,被取消春运资格;2月5日上午10时,武汉市一日旅游业有限责任公司鄂AB1252悬挂假包车牌,擅自从事包车客运,被取消春运资格;2月8日至11日,江陵永通公司鄂D20765、监利县汽运总公司鄂D62261和鄂D61969、荆州先行集团沙市汽运总公司鄂D05598,使用伪造《*年进出广东春运证》,分别被取消春运资格,维护了运输市场的正常秩序。
4、科学组织,确保重点。
一是确保民工疏运。针对春运民工流量和分布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运力调配方案和紧急情况疏运方案,防止因客流突变引起民工滞留。武汉、黄冈、咸宁、襄樊、恩施、宜昌、荆州等市,在民工集中的地方设立了“民工运输联系点”,与到达地客源地签订了包车和加班协议,确保了民工疏运工作有序进行。在省内客流较集中的地方,当地运管机构设立了“旅客疏运联系点”,并将地址、联系方式及联系人向社会公布,以便组织旅客有序疏运。运力不足时,由客源地及时向上级运管机构申援,就近调度。
二是确保大中城市旅客、物资疏运。本着以省内为主、省内外兼顾的原则,合理调配运力。要求各市州春节期间组织出租汽车照常经营,以满足城镇居民探亲访友的出行需要。统筹安排好节日期间的货物运输,保证节日市场供应物资的运输。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把保证农民工平安返乡工作作为春运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铁道部、交通部联合的《关于联合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的通知》(总工发〔2006〕56号)的有关要求,与当地工会组织、铁路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农民工疏运工作。各地运管机构和客运企业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厂矿企业、建设工地等农民工集中地,了解农民工的流量、流向、流时,增设售票点,开展团体票预订业务,主动上门售票。要选用素质高的驾驶人员、技术条件好的中高级客车组织直达快速运输,为农民工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针对农民工收入较低、票价承受能力差的特点,积极引导客运企业,为农民工提供质优价廉的运输服务。
5、全力以赴,确保畅通。春运期间,雨雪天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公路部门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投入养护机械1.3万台(套),投入养护、路政人员5.5万人次,铺撒防滑料85万方,撒盐20万吨,铺草垫28万个,清除坍塌土石方15万方,修复坑槽10万平方,增设警示标志1383块,重点处治危险路段105处,三角木1500根。各级公路部门均成立青年抢险突击队和制定了应急预案,切实落实了上路巡查制度,未发生一起由养护管理等不到位引起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了所列养公路的安全畅通。
6、加强宣传,做好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春运办公室与记者站联合,及时将春运信息反馈到社会各新闻媒体。各地也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春运有关政策和方便企业经营、人民群众出行的措施,及时通报春运工作进展情况,弘扬好人好事,曝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二是做好春运统计工作。今年部里对春运统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积极配合,坚持每天报送报表,特别是武汉、十堰、襄樊、黄石等地,除了按时报送统计资料外,还及时编写春运简报,提供了大量春运信息。
总之,由于各单位、各部门高度重视,准备充分,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满地完成了春运各项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运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春运期间共发生重特大事故10起,死14人,伤23人。
二是客运站门检工作存在漏洞。一、二级客运站“X光”检测仪配备不到位,有的客运站对“三品”查堵不严,“三品”检查没有详实记录,对经检查合格的行包没有安检标识,客运站停车场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突出。人流、车流交织混杂,场内车速过快,缺少醒目的禁烟标志,随时可见吸烟者。车辆门检不到位,大部分客运站没有很好落实门检制度,对出站车辆缺少有效的监督。
三是客运站管理参差不齐,少数客运站内秩序混乱,卫生状况较差。一些客运站既无站务人员管理,又无运管人员现场管理,站内秩序较乱,进站口无人剪票,旅客可自由出入,旅客大多到停车场候车,停车场车多人多,麻木、板车多,秩序混乱。有的客运站在站前广场发车,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四是应急运输车辆缺乏,调度难以及时到位。今年全省很多地区的春运公路客流在短时间内出现井喷现象,企业的应急运力大多为班线客车,本身在从事班线客运,根本无法满足应急运输的需要。是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客运站门检制度仍然流于形式,封闭式管理不到位。部分地方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不到位,特别是对驾驶员的管理和教育还存在松懈现象。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作为今后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