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及民主管理工作意见4篇
时间:2022-07-07 09:26:06
导语:社区信息化及民主管理工作意见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引导、社区自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社区现有的网络资源,拓展信息技术管理和服务领域,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生活需求,促进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智能和家庭信息化建设,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以中心城区(镇、古管委、开发区)为试点,整合区、镇、社区面向居民群众、驻区单位服务的内容和流程,建立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社区”平台。力争2年内,完成全部城市社区与“互联社区”平台对接,建立政府、社区、物业、居民交流沟通与公共服务有机结合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居民提供最为直接、便利、实用的社区服务。
三、“互联社区”平台建设的内容
(一)建立社区居民服务窗口。一是建立网上服务大厅。在网上开通社保、公积金查询、话费充值、菜篮子、证券行情查询等服务功能,让居民不出家门就能在“互联社区”网上办理各种事宜;二是网上便民信息。将社区周边的商家、店铺、家政服务的地址、联系方式等服务信息及时到网上,让社区居民及时了解各种服务信息;三是设立居民回音箱。“互联社区”开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平台,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该信箱将需求和问题及时反映给社区,以便社区了解掌握居民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二)建立宣传教育的阵地。充分利用“互联社区”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一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让居民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政策法规;二是培育社区文化,加强对地域文化、精神文明的宣传推广,建立特色社区,满足居民求知、健身等各类文化需求;三是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互联社区”网站不仅是社区内部宣传的主阵地,也是社区对外宣传自身形象、品牌的窗口。通过互联网络,及时宣传推广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和典型经验。
(三)建立社情民意的基地。“互联社区”网站要设立“互动之窗”栏目,使之建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社情民意的“直通车”,实现网上对话,密切党群联系。
(四)建立交流沟通的平台。充分发挥“社区论坛”的作用,为居民提供网上讨论、咨询的平台,形成居民与社区工作者、居民与物业、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社区、物业、居民间的互信互谅、理解支持,促进邻里之间友好、和睦、共同为建设和谐社区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推进“互联社区”平台建设的措施
(一)有关镇(开发区、古管委)要将“互联社区”平台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社区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包括社区事务网上管理情况、社区信息网上公布情况、社区居民参与情况和社区信息员工情况等,通过工作考核,促使社区信息化工作常抓不懈。
(二)建立健全“互联社区”信息员培训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培训,确保“互联社区”平台运作的高效与规范。同时,加大对社会居民有关网络知识的培训,营造浓厚的“互联社区”建设氛围。
(三)运用“互联社区”平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分类指导,组织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着重在知识培训、健康养生、文化娱乐、再就业及居家养老等方面进行策划和安排,使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以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社区事务为内容,与构建和谐社区同步进行。通过居务公开,切实保障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社区工作效能,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二、主要内容
(一)健全居务公开制度,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
1、要完善居务公开内容。主要分为居务和财务两个方面内容:
(1)居务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居民公约等;社区居委会任期目标、年度工作计划和由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其实施情况;社区居委会办实事的具体项目、办事依据、条件、程序、纪律、期限、过程和结果;有关工作的服务承诺、投诉处理途径等;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范围及居民求助热线;居民评议社区干部情况及年终考评情况;社区服务项目的经营管理情况;低保救济、医疗救助、优抚、救灾、计划生育、廉租房、经适房等政府补助项目办理情况;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建设、居委会工作建议及反馈情况;其它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重点事项。
(2)财务包括:社区居委会财务收支情况;社区居委会干部、专职工作者补贴、奖励发放情况;社区居委会办公费、电话费、水电费等费用收支情况;社区修建费等费用支出情况;代收费用、社会捐赠、共建经费、募捐款物收支使用情况;社区开展的工程招投标及物资采购等情况及其他社区居民关心的财务事项。
2、要规范居务公开形式。
(1)公开栏公开。各社区必须在方便居民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居务公开栏。居务公开栏旁必须设置固定的居务公开意见箱。居务公开栏的内容应当通俗易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并且至少保留10天。要明确责任人,加强对公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公开栏保持完整、美观、整洁。
(2)会议公开。各社区定期召开党员、居民代表或居民会议、民主座谈会等,通过座谈、通知、发放资料等方式,将居务管理的各项内容及时告知党员、居民代表和群众。
(3)其他公开。各社区要将社区应公开的内容:包括社会事务、组织架构、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资料,上墙或网站公开,有条件的社区应将公开内容及时输入触摸屏公开,以便于居民查询和监督。未建立社区网站的,要制定建立计划,确保全部实现网站公开。实现畅通民意、表达诉求、建言献策和舆论监督。
3、要严格公开的时间和程序。
(1)明确公开时间。一般应根据公开的具体内容而定,财务每月公开,居务每季度公开,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重大的经济项目以及一些热点事项要及时公开。要推进居务事项从办理结果的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
(2)规范公开程序。居务公开按以下基本程序进行:居委会依照要求提出公开方案;居务监督委员会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和完善;提交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联席会议讨论确定;居委会通过居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布;听取居民对居务公开的反映、意见和要求;社区居务监督委员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应当及时调查,给出答复。每期公开结束后,要将公开的内容及群众提出的意见和答复情况等各种档案资料真实、完整、规范地整理归档,长期保管。形成的电子文档,应采取电脑、光盘、移动硬盘等方式,统一整理备份归档。
(二)规范民主管理机制,保障居民群众的参与权
1、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
(1)规范居民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是社区事务决策的权利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讨论决定涉及社区发展和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务。居民代表可有居民按每50户推选1-2人,或者由各居民小组推选1-2人产生,最少不得低于50名。居民代表会议一年至少召开两次,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召集。会议的议题由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并提前三天告示居民。居民代表要主动征求居民对议题的意见和要求。居民代表会议必须有2/3以上的居民代表参加,所作的决定必须经过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要做好会议的详细记录,并整理归档。
(2)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依法形成的决议具有法定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如因情况发生变化确需更改的,要通过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要形成书面材料归档保存。未经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从事涉及社区重大事务和居民群众利益的活动,其所作决定均为无效,发生的一切后果,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2、要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1)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由3-5人组成,经社区居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设主任1名。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成员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监督委员会成员。监督委员会成员应当热爱集体、公道正派,有一定的议事能力,其中应有1-2名具备财会知识的成员。居务监督委员会对居民代表会议负责,其职责是:对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决议执行情况,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居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情况,社区财务管理和支付、社区项目工程招投标等居务管理的程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支持和配合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等正确履行职责,协助做好有关工作;主动收集并认真受理居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向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反映。
(2)建立民主评议制度。组织居民代表定期对社区干部进行评议,加强民主监督。评议内容包括:社区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完成落实情况;社区的各项规章、民主决策和居务公开的执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将民主评议结果与社区干部的使用及其享受的工资(补贴)挂钩。
3、要推进社区事务民主管理。
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要适时引导广大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采取大多数居民群众认可的方法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居民自治的实际,及时组织居民群众讨论修订社区居民公约和居务公开、财务管理、议事规则等制度,用制度规范社区干部和居民的行为,增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各镇(开发区、古管委)要组织建立居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行居务公开的各项规定,协调、督促和检查各社区开展居务公开工作;提出开展居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推广居务公开的先进经验;组织开展居务公开工作的评比表彰。各社区居委会应按要求,设定专门负责人员,把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制定方案,创新制度机制。在推进居务公开工作中,各社区要紧密联系实际,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丰富公开内容、创新公开载体、注重公开实效。要突出公开的重点,把群众普遍关注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及时公开。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居务公开工作,确保居务公开相关工作全部落实到位。
(三)加强督查,确保工作落实。区城乡社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开展居务公开和加强民主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接受群众的投诉举报并及时予以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畅通投诉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对违反居务公开工作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责任追究。
第三篇
2014年我区残疾人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积极创造无障碍社会环境,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深化组织建设,增强工作活力。
(一)招聘镇(开发区)残疾人工作专管员。以镇(开发区)为单位,招聘10名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子女为镇(开发区)残疾人工作专管员,制订出台《镇(开发区)残疾人工作专管员考核管理办法》,加强镇(开发区)残联组织力量,并在镇(开发区)残联领导下,负责开展残疾人工作,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二)选聘村(社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员。以行政村换届选举为契机,原则上按5个村(社区)选聘1名的标准,选配村(社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员,制订出台《村(社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员考核管理办法》,协助镇(开发区)残联做好残疾人工作,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能力。
(三)完善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机制。以行政村换届选举为契机,按照《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规则(暂行)》(残联函[2003]337号)选举产生村(社区)残协班子,制订出台《村(社区)残疾人协会考核管理办法》,并做到“五有”即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有必备的工作条件,有活动经费,有各项规章制度,有数据准确的残疾人台帐档案。
二、深化三大工程,推进生活保障。
(一)深化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认真围绕“缩小差距,协调发展,共享小康,走在前列”目标要求,认真组织,深入实施,巩固完善,提标扩面,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做好无固定收入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
(二)深化残疾人托(安)养工程。继续将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纳入托(安)养工程,为550名重度残疾人实施托(安)养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启动区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
(三)深化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工程。进一步巩固深化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回头看和爱心乡镇、爱心家庭、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等爱心细胞创建工作。
三、深化服务体系,加大服务力度。
(一)深化康复服务。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继续为至少70名困难残疾人开展实施助听、助明、助行行动。认真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专项行动,为至少1名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安装人工耳蜗。加强社区康复服务站建设,积极协调区卫计局,着力抓好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建设,创建3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和3个残疾人小康阳光家园示范村。开展康复知识培训,提高社区康复指导员业务素质,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及时有效康复。
(二)深化创业就业服务。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全年确保培训460人次以上,并加大力度,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初级手语培训等工作。完善有关残疾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全年扶持各类残疾人创业就业180名。通过与区人力社保局合作举办残疾人就业推介会、各级残疾人组织分散介绍等途径促进残疾人就业,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其中残疾人大专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力争达到100%,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专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力争达到95%。通过创办扶贫基地、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工疗站),促进残疾人就业,力争创办残疾人扶贫基地省级1家、市级1家,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2家。积极探索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推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就业岗位预留制度,优先安置残疾人就业,开展残疾人就业帮扶400人。加大力度,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和培训工作。
(三)深化无障碍设施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和区残工委《关于明确区2013-2015残疾人十大无障碍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的通知》(浔残工委[2013]2号)精神,落实区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责任,为至少1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免费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以城市社区办公场所和老小区改造为重点,加大中心城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力度,配齐无障碍服务设施,逐步实现残疾人居住、出行、工作、康复全部无障碍。
四、深化文化助残,构建互动平台。
(一)深化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以区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基地为平台,积极鼓劢参加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书画创作比赛等评选活动。以文化创作、发明创造奖励机制为平台,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创作和发明,支持出版宣传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的作品,为残疾人文化艺术爱好者提供创作条件,提高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开展全国助残日等活动为平台,协调文化部门,举办好第四届残疾人文化艺术周等活动,并以五大镇为主增加残疾人文化设施,完善文化场馆向残疾人定期免费或优惠开放制度,加强文艺专兼职辅导员、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丰富残疾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深化残疾人体育健身运动。以镇残疾人体育示范基地为平台,组织举办2014年度残疾人综合运动比赛,并精心组队参加省、市残疾人综合运动会,争取在各类比赛中有所突破。积极协调区文体局,在区全民健身中心设置残疾人运动场地,配备残疾人体育运动器械。并以五大镇为主增加残疾人体育设施,完善体育场馆向残疾人定期免费或优惠开放制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残疾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丰富残疾人的业余体育生活。
(三)深化残疾人系列宣传活动。以《时报》的《温馨家园》专栏、《新闻》的《爱在篮天下》专题及多形式的户外公益宣传广告为主阵地,组织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先进典型系列报道,鼓励更多的残疾人树立对生命、对生活的信心,呼吁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
五、深化扶贫救助,改善生活环境。
(一)深化助残送温暖活动。协调区青年志愿者总队助残服务分队,利用各个残疾人节日开展助残活动,并以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等为志愿服务基地,开展识字、唱歌、体检等服务活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结合元旦、春节和残疾人节曰,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为困难残疾人送温暖活动。同时,把符合条件需要改造的危房户纳入危房改造计划,为1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
(二)深化爱心助学。继续实施市属特殊学校集中就读的、全日制学校随班就读的、送教上门的残疾学生教育教学补助政策;继续资助110名大专以上残疾学生、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继续运用全区8个资源教室,组织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和康复训练。并适时召开助学工作座谈会,挖掘受助对象就业典型,总结助学工作成果。
(三)深化精神病患者康复救助。继续联合区慈善总会,加大精神病患者康复救助力度,重点做好为困难精神残疾人免费送医送药、困难精神病人住院补助、长期关锁的困难精神病患者解锁等工作,防止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六、深化三项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一)深化残疾人员核销联动机制。围绕做好应核销人员的“减法”,继续加强与市殡仪馆进行对接、与村(社区)残协进行对接,通过上下联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规范残疾人员核销动态管理,杜绝违规享受政策现象。
(二)深化残疾人医疗和养老参保联动机制。围绕做好应参保人员的“加法”,继续加强与区人力社保局对接,落实区、镇(开发区)、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对照政策落实优惠措施,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参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免费参保工作。实现持证残疾人免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
(三)深化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联动机制。围绕做好残疾人出行的“清道夫”,继续加强与区发改委、区委农办、区住建交通局对接,落实镇(开发区)、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参与建设项目的会审,进一步扩大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覆盖面。
七、深化权益保障,维护基本权利。
(一)深化残疾人法律援助。完善区镇(开发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代书、转介或等法律服务。
(二)深化残疾人信访办理。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办理工作要求,落实专人,及时办理残疾人来信来访,做到“有访必结、有访必处、有访必复”,确保全区残疾人不发生重大越级访和集体访。
(三)深化市区长热线调处。认真贯彻落实热线调处工作要求,落实专人,认真办理市、区长热线等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
一、实施三大工程,深化社会保障。
(一)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一是完成全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的提标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截止12月底,已将1703名困难残疾人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其中低保边缘人员1200人,低保人员503人)。二是经区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与区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区无固定收入残疾人生活补贴办法(试行)》文件,完成了1029名无固定收入残疾人生活补贴的调查摸底、申报、公示、发放工作。三是继续实施危房改造计划,为37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完成370%。四是完成残疾人扶贫脱困205人,完成100%。
(二)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一是在原来的“残疾等级为一级且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的基础上,增加肢体残疾二级且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累计为552名重度残疾人实施了托(安)养,完成105%,共发放补助金208.05万元。二是联合民政、消防等部门对全区托养机构进行安全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并安装空调57台,补助资金15万元。
(三)残疾人康复工程。一是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深入实施残疾人助明、助听、助行工程,完成白内障复明82例、助听器适配37台、下肢假肢装配13例、助视器适配5例,分别完成137%、123%、130%、100%。二是认真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专项行动,有1名残疾儿童已进行人工耳蜗手术筛查,正在等待手术;珍爱康复中心、扬帆康健园已有26名残疾儿童正在接受康复治疗。三是完成2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创建(双林镇、镇)。全区10个镇(开发区)的221个行政村、21个社区全部开展了社区康复服务,全区9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立了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建立了128个村(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残疾人康复服务比例100%。并协调区卫计局加强残疾人康复档案建设,开展了康复进村、进社区、进残疾人家庭活动。
二、建立三项机制,推动工作开展。
(一)建立残疾人员核销联动机制,规范人员核销动态管理,做好应核销人员的“减法”。为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建立残疾人核销信息台账,规范残疾人动态管理,提高残疾人管理工作效率,通过加强两个对接从而建立一个残疾人员核销联动机制。一是与市殡仪馆进行对接。市殡仪馆将我区每月初将上月死亡火化人员名单提供给区残联。区残联收到死亡火化人员名单后下发至镇(开发区)残联进行核对,区残联在当月底前完成分类及核销工作,取消已死亡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享受资格。二是与村(社区)残协进行对接。建立村(社区)死亡残疾人月报制,每月底社区(村)残协将死亡的残疾人名单上报镇(开发区)残联,由镇(开发区)残联汇总后统一报送区残联。区残联对两个渠道获得的死亡名单再进行核对,通过上下联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2013年5至12月底,经对全区2326名死亡人员核对,及时核销了72名残疾人,其中43名享受政策优惠待遇。
(二)建立残疾人医疗和养老参保联动机制,普及优惠政策,做好应参保人员的“加法”。为提高城乡残疾人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与区人力社保局建立了残疾人医疗和养老参保联动机制,对照政策逐步落实优惠措施,做好应参保人员的“加法”。一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参保工作。各镇(开发区)残联每年11月底将重度残疾人、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中的残疾人名单(新增人员名单)分别报送区残联、镇(开发区)合医办,由各镇(开发区)合医办报送区医保办办理医保卡,再由各镇(开发区)残联将医保卡送达残疾人本人。二是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免费参保工作。各镇(开发区)残联按季度将重度残疾人、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中的残疾人名单(新增人员名单)分别报送区残联、镇(开发区)人力社保服务中心,由镇(开发区)人力社保服务中心把此新增人员名单反馈至村(社区),由村(社区)通知残疾人本人来办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第一档缴费档次)参保的相关手续。联动机制的建立,让残疾人享受到应有的优惠扶持政策,切实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至12月底有2000余名附合条件的残疾人办理了免费参保手续。
(三)建立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联动机制,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做好残疾人出行的“清道夫”。一是与区发改委联动。在城镇新建、改建、扩建公共设施和服务场所初步设计会审时通知区残联参加,区残联按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提出相关意见,并会同区发改委、区住建交通局、镇(开发区)残联共同抓好落实。二是与区委农办联动。区委农办在“美丽乡村”、“魅力水乡”示范村初步设计会审时通知区残联参加,区残联按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提出相关意见,并会同区委农办、镇(开发区)残联共同抓好落实。三是与区住建交通局联动。区住建交通局在城市老小区改造初步设计会审时通知区残联参加,区残联按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提出相关意见,并会同区住建交通局、镇(开发区)残联共同抓好落实。
以上三项联动机制在第五期《残疾人工作》刊登,同时,以区政府残工委文件名义将残疾人十大无障碍行动三年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已纳入“美丽乡村”、“魅力水乡”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中。已在中心城区增设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标识14处,对图书馆、银行和社区等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进行规范化改造。万顺小区进行残疾人进出无障碍设施改造已纳入计划,并逐步实施改造工作。以建设古镇5A级景区为契机,按要求配齐了无障碍服务设施,培训了手语导游,并实现古镇景区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区政协组织社保界别组政协委员对古镇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进行了视察。此外,已为121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完成任务127.37%。赠送轮椅等残疾人辅助器具62件。
三、实施三项举措,推进文化助残。
(一)制订发展规划,提升服务能力。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编制了市首个规划-《区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2013-2015年)》,围绕大力弘扬扶残助残社会风尚、着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力推动残疾人体育长远发展,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风尚。一是以区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基地为平台,成功举办二期残疾人书画展,展出残疾人书画作品30余幅,举办书画培训班2期,培训残疾人艺术爱好者100余人,并组织举办了残疾人书画爱好者联谊活动,邀请国家级、省级残疾人书画家传授技艺。二是以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为契机,举办了以“风韵·共享小康”为主题的第三届残疾人文艺汇演,有20多名残疾人文艺爱好者登台献艺,对优秀节目进行了奖励,并积极做好市第四届残疾人文艺汇演节目选送工作。筹备成立了市首个残疾人文化艺术团,积极参与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残疾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推进“爱心零距离”节目实施,与市残联联合举办了赠送收音机仪式,向100名视障和重度残疾人赠送了收音机。三是认真组织市残疾人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游泳四项残疾人单项比赛的准备工作,获得10金10银10铜。在第22届世界聋奥会上,我区忻月丹与队友获得400米游泳接力赛铜牌、沈佳莉、汤学良获得网球混双第5名。四是联合区文体局建立文化体育场馆向残疾人定期免费或优惠开放制度。五是创建1个市级残疾人体育示范基地(镇残疾人体育基地)。六是建立二支队伍,即文艺专兼职辅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和体育人才队伍。
(二)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创作发明。一是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鼓励残疾人文化创作和发明创造的奖励措施》,搭建市首个鼓励残疾人创作和发明的奖励平台,支持出版宣传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的作品,为残疾人文化艺术和发明创造爱好者提供创作条件,提高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孙国良、朱惠新、宓荣卿、凌阿四等4名残疾创作爱好者享受5次奖励。二是孙国良的书画作品《孙国良左笔书法集》1月出版,5月联合区关工委等部门在区图书馆举办了孙国良左笔书画展,并在浔溪中学、石淙学校巡回展出、现场展示,进行励志教育,同时参加市残联组织的画展。三是6月举行朱惠新的12万字长篇故事《乡绅大侠》首发式,并参与市残联“爱心零距离”的互动节目。四是10月宓荣卿的《速写撷萃》由摄影出版社出版。五是11月凌阿四第八项实用发明专利(网状式窖井盖)拿到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三)制订合作方案,宣传残疾人事业。一是与广电中心、时报签约,在时报、电视新闻分别开辟温馨家园专栏、爱在蓝天下专题节目,利用节日抓宣传,结合专栏抓宣传,组织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先进典型系列报道,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工作的影响。二是与广告策划企业合作,进一步发挥传统户外媒介物的传播功能,如树立路牌广告、散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或绘制宣传画等形式,真正形成宣传无盲区、无死角格局。在中心城区设立2处公益宣传广告。三是各级新闻媒体报道100篇,其中《中国新闻网》1篇、《日报》1篇、《日报》16篇、《晚报》1篇、电视新闻4篇、《残疾人工作》1篇、《时报》18篇、电视新闻8篇、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50篇。以菱湖镇赵阿发15年连续为残疾人捐款事迹为内容的广播剧2月制作完毕,在区有线广播、电台新闻台FM105播放。
四、突出三个重点,完善救助体系。
(一)残疾人创业就业帮扶工作。一是筹备成立了区残疾人创业者协会,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完成230名各类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申报工作,完成任务100%。下发了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社保补贴385万元,困难残疾人职工养老保险补助40人,金额12.2万元。组织各类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194人,完成169%。承办了全省残疾人湖羊养殖技能培训班,有48名残疾人参加了培训。完成就业指导员远程培训6人,完成100%;盲人按摩培训2人,完成100%;盲人电脑培训1人、完成100%;手语专职翻译培训1人,完成100%;初级手语证书培训8人,完成100%;手语培训100人,完成100%。二是通过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扶持创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至12月底全区共有残疾人9325人,有劳动能力的有6293人,有5100余名残疾人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残疾人劳动就业率达到81%。新增残疾人就业75人,完成100%,其中按比例就业24人,完成109%。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达到1156.57万元,增长26.1%。三是积极组织残疾人大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培训、就业。全区大专以上残疾人毕业生7名,就业率100%;残疾人家庭子女大专以上毕业生98名,未就业3名,就业率96.94%。四是建成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工疗站)2家(市洪塘众立铸造有限公司、市菱湖天意制带有限公司),安置残疾人30名。组织残疾人扶贫基地年检工作,取消了2家不合格残疾人扶贫基地。新增残疾人扶贫基地区级2家(泰宇生态水产发展有限公司、顺发养殖场)、市级1家(和联鱼桑专业合作社)、省级1家(金牛农庄农优贸易有限公司),至12月底全区共有残疾人扶贫基地8个,直接安置残疾人61人,辐射带动170人。五是落实练市镇杨树河村、施浩村农村基层党组织工程项目2个,完成100%。六是为956名有需求的残疾人办理了市区免费公交卡。
(二)困难助学工作。一是资助全区高等院校残疾人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154人,完成140%,补助金83.1万元。资助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残疾儿童102人,其中随班就读33人,送教上门32人,特殊教育学校37人,补助金6.07万元。资助学期教育残疾儿童5人,补助金2.5万元。总计资助261人,补助金91.97万元。二是全区随班就读学校有28所,送教上门学校21所,辅导教师人数43名,建立了32个送教上门教学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为100%。三是从2012年3月开始,投入经费20万元,在两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学校长超小学、石淙学校组建资源教室;2013年又投入50多万元,在开发区实验学校等建设了6个资源教室,进一步解决随班就读资源紧缺的问题。
(三)精神病患者康复救助工作。一是认真执行市残联提标扩面规定,做好精神残疾人救助工作,免费送医送药四次1373人次,金额39.4万元。一般残疾人门诊费救助52人,金额3.12万元。二是积极协调区慈善总会按残联确定的救助范围、救助标准出台了《区慈善总会关于开展精神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的试行办法》,进一步加大了精神病患者康复救助力度,已有57名精神病患者获得康复住院救助,补助资金39.80万元。三是健全区、镇、村(社区)三级重性精神病管理网络,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关爱帮扶小组,加强部门协作能力,减少重性精神病患者复发。四是结合元旦、春节和残疾人节曰,开展为困难残疾人送温暖慰问活动,区、镇(开发区、古管委)共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994人,慰问金(物品)55万元。
五、夯实三个基础,提供工作保障。
(一)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以“六个一”(即开展一次调研、组织一次培训、出台一个文件、建立一项机制、制订一个标准、统一一个规范)为重点。8月份在全区开展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月活动,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残疾人中的作用,推动各项残疾人工作有效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强区残联组织建设,成立了区残联党组。并做好爱心乡镇、爱心单位、爱心村(社区)、爱心人士的申报工作。
(二)建立“四联”制度,开展双服务活动。以开展服务基层、服务残疾人的双服务活动为契机,建立以联镇村、联项目、联基地(中心)、联残疾人重点户为内容的区、镇(开发区)残联工作人员、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四联“制度,深入基层摸实情,做到感情在一线建立、政策在一线宣传、困难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进一步增加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加强残疾人基本权益保障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完善区镇(开发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网络,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调解、代书、等法律服务。二是加强信访办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办理工作要求,及时办理残疾人来信来访,共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16件,办结率100%。三是加强热线调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热线调处工作要求,认真办理市、区长热线等转交的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诉求,共处理残疾人市、区长热线交办件21件,办结率100%。
- 上一篇:新课程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 下一篇:农产品质量整治方案6篇
精品范文
10社区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