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升级推动旅游业发展工作意见

时间:2022-01-21 10:31:00

导语:提档升级推动旅游业发展工作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档升级推动旅游业发展工作意见

一、切实增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大,在调整经济结构、降低经济风险、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再就业和对外开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县生态环境良好,人文积淀深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潜力十分巨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积极抢抓机遇,持续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宣传推介,倾力打造桔园、张骞墓、南沙湖三大重点景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发展中最活跃的动力引擎。但是,与省、市要求相比,与周边县区相比,我县仍存在旅游投入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产业链条不长、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把旅游业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统筹谋划,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提档升级,全力打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旅游市场体系,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县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吸纳社会就业的富民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的领头产业、引领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的先导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思路与工作目标

(一)发展思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以桔园、南沙湖、张骞墓景区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加快产品开发,优化发展环境,打响“张骞故里·神奇桔乡”旅游品牌,推动旅游景区由生态观光向休闲观光、会议度假、文化体验并重的方向转变,加速推进旅游产业全方位、大跨度、跳跃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5%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40%以上。到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50万人次、力争达到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亿元、力争16亿元;建成4A级旅游景区1个,力争建成四星级旅游饭店1个。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和成熟,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旅游业的辐射带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把建成一流特色旅游目的地。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重点景区开发建设步伐。按照“三大板块”布局,集中力量开发桔园、张骞墓和南沙湖三大重点景区。

1.重点开发区。以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按照“一心、四区、一轴线”规划布局,突出休闲功能,彰显文化特色,倾力开发休闲养生、会议度假、文化体验等适合不同人群的旅游项目,加快推进以地母文化观光体验为主题的宗教文化区、以会议休闲为主题的、以养生度假为主题的明珠湖景区、以生态观光和水文化体验为主题的鸟语林景区等景观节点建设步伐,增设休闲娱乐项目,改善餐饮住宿条件,积极发展南沙鲜鱼为代表的特色餐饮,举办高规格的路亚赛事,力争用3-5年时间,将其建成区域性热点旅游景区。

2.积极开发张骞墓景区。以张骞墓申遗为契机,深入挖掘张骞文化内涵,高标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以“畅游丝绸路,拜谒博望侯”为主题,借助国家大丝绸之路的品牌效应和张骞的名人效应,把张骞墓打造成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路上重要的景观节点,创造条件在创建中国外交官培训基地,努力将张骞墓景区打造成乃至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窗口。

3.推进桔园景区转型升级。以打造“中国柑桔生态观光第一园”为目标,针对景区资源特点和存在问题,编制提升规划,并尽快启动新一轮开发建设,不断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内容,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推动景区由生态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把桔园打造成内涵丰富、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精品景区。

(二)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依照“舒适、便捷、顺畅”的要求,加快建设和改造县道与旅游景区(点)的连接道路,重点支持上元观通往南沙湖、108国道通往张骞纪念馆的旅游专线道路建设,积极支持、引导汽车客运企业开辟通往重点旅游景区的公交专线,尽力解决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问题。加强景区停车场、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购物商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的旅游交通标识,完善景区旅游信息咨询查询系统。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完善城区主要道路、广场、宾馆等公共场所和营业场所的公共信息标识,加快星级酒店建设和大众型文化休闲场所、洗浴中心、保健场所、足疗、酒吧等服务业发展,打造历史风貌街区、特色小吃城、旅游商品购物超市,开发旅游休闲、户外运动和晚间娱乐项目,提升城市商业街区、餐饮街区和商务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三)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依托桔园、南沙湖、柳林航空工业园、张骞墓等优势资源,深入挖掘柑桔文化、地母文化、张骞文化等特色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和地方饮食文化,陆续串联古路坝、宝山遗址、李固墓、洞阳宫等景点,大力开发农业生态观光游、乡村休闲游、宗教祈福游、周末度假游、文化体验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一批规划合理、风光独特的休闲农业示范点;鼓励、扶持旅游景区(点)设立文艺表演中心,建设大众型文化休闲场所、酒吧风情文化街、茶楼街、旅游购物街;制定旅游商品生产和开发规划,积极鼓励和支持研发具有特色、方便游客携带且适销对路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和土特产品,重点扶持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旅游商品开发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旅游购物场所,命名一批“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和“旅游购物放心店”,带动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销售。

(四)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建立完善政府形象宣传与企业品牌宣传紧密结合的旅游营销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区域联合的促销格局。精心办好桔子花节、柑桔旅游文化节等重点品牌节庆活动,坚持在中省市主流媒体上做全县旅游形象宣传,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品促销活动,大力开展网络营销,高品位制作旅游画册、旅游指南、旅游招商项目册和宣传折页等宣传品,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力度,建立旅行社地接奖励制度,推动桔园、张骞墓和南沙湖景区进入西安和旅游团队营销线路。

(五)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发挥作用的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共同规范、治理旅游市场,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旅游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规旅游经营活动,净化旅游消费市场;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建立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登记和评价制度;落实旅游经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安全设施,健全旅游紧急救援体系。深入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以游客满意度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狠抓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深入宣传贯彻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认真开展景区创A、饭店创星、旅行社创强工作,实行旅游餐馆、商店、农家乐推荐制度,建立规范的景区(点)、饭店、旅行社管理制度。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工作。

(六)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加大对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强旅游经营、项目策划、市场营销、决策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和涉旅人员的培训,全面推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将旅游人才培养列入全县人才振兴计划,支持旅游企业引进高端经营管理人员并纳入县人才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社会保障,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县级领导包抓重点景区责任制,充分发挥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难点问题,督促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镇、部门要把旅游业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对旅游业发展集中谋划、定期研究、破解难题,确保领导力量到位、职能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

(二)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永续利用,修订、提升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规划,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旅游发展。旅游规划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文物保护规划、城市规划、文化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要与旅游规划有机结合,大型市政项目应体现旅游功能,努力构建种类完备、定位准确、特色突出、游线完整的旅游产品规划体系。

(三)深化旅游体制改革。除法律禁止的领域外,旅游业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坚持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形成资源统一管理、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景区管理运营模式。创新旅游、林业、风景名胜、宗教等互动机制,建立既能发挥各自优势、又能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推动景区加快发展。组建市场化开发主体,成立独立的景区开发运营公司,作为景区开发、建设和运营平台。鼓励各类资本以兼并、买断等多种方式进入旅游产业,积极参与旅游景区开发、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等项目的建设经营。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包装策划,建立涵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项目库,以项目为载体,吸引国内外客商来我县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体制,按市场化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发展旅游业,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对大型旅游服务项目,在土地利用、税费缴纳等方面,可参照执行《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五)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和政策支持。县财政在每年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到2015年力争达到2000万元,保障旅游重点项目、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宣传促销等经费需求;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对农、林、水等方面的综合开发、乡村公路、以工代赈、小流域治理、移民搬迁、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和项目集中向重点景区、旅游重点项目倾斜;将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供地。因旅游项目建设确需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法按程序及时调整;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对以国家规定的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70%的旅游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对旅游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按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旅游项目优先试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旅游投资开发与城市土地整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支持利用荒地、荒山、荒滩开发旅游项目,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兴办旅游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给予融资授信支持,对涉及旅游产业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享受相关贷款优惠政策;将机关事业单位经审批获得的公务活动推向市场,通过公开投标委托旅行社有关会议、交通、食宿、考察等事项。

(六)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和旅游发展绩效奖励制度。将旅游业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增大分值,加强考核。将旅游重点工作任务逐项分解,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督办范围。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干部选用机制,对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向人事部门推荐。对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旅游活县”战略成绩突出的镇、部门及旅游企业给予奖励。对新评定的3A、4A、5A旅游景区,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的奖励;对评为全国、省级“旅游特色名镇、旅游景观名村、农业(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的奖励;对改造升级的四星酒店、新评定为四星以上的农家乐、新获取的省级以上旅游金奖商品和年组团到旅游累计人数达到5000人(次)以上的旅行社,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