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系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实施意见

时间:2022-06-25 08:35:04

导语:计生系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计生系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阐述了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省市委提出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总要求和搞好主题教育活动的总部署,为全省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人口计生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人口大市和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人口计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人口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群众生育意愿强烈,违法生育现象比较严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十分繁重,加之,全系统面临即将机改的重大挑战。人口计生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品牌质量、人口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克服困难,应对挑战,迫切需要用中国梦和省委、市委的战略部署把全系统的干部职工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推动事业发展的活力,为“优质计生行”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领会提出的中国梦和省市委重大部署的丰富内涵,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万众一心,加快建设和谐计生、优质计生、幸福计生,为率先崛起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二)目标要求

1.思想更加统一。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上来;统一到省委多点多极支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全市共同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更需要团结一致,砥砺奋进的思想认识上来;统一到市委“率先崛起建小康”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打造和谐计生、优质计生、幸福计生上来。

2.合力更加强大。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党员干部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来,用到服务群众上来,全系统上下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形成“乐于奉献、争创一流”的强大合力。

3.作风更加务实。每位党员、干部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无不良反映和违纪现象发生,当地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率在95%以上。

4.成效更加显著。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人口计生重点工作在年底达到目标要求,即人口计生基层基础更加扎实,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6%以上,违法生育有效控制;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免费孕前优质健康检查覆盖率达到85%以上,人口文化和宣教工作质量提高;优质服务上档升级、“健康共享”促进工程稳步扩面、“三进家”创建幸福家庭有效推进;信息化延伸工程达到90%以上;依法行政无错案和恶性案件发生,流动人口服务卓有成效,群众办证限时办结无举报。

三、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各单位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学习关于中国梦的主要论述,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准确把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深刻含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全系统力量,继续发扬“乐于奉献,争创一流”的人口计生精神,切实把伟大的“中国梦”与打造“优质计生”结合起来,把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奋力谱写中国梦的计生新篇章。

(二)开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优质计生行”教育。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市委的重要决策部署和市委主要领导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要紧紧围绕“优质计生行”活动主题,学习人口计生的系列举措,回顾总结近年来人口计生“提升服务、打造品牌”的成效和经验,进一步创新理念、坚定信念,着重在提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品牌质量、人口质量”等方面创新思路、创新举措,抓实质量、抓细质量,真正使“优质计生行”活动惠及人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市人口计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三)开展“团结和谐、维护稳定”教育。各单位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新党章,深入开展党性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多做有益于发展的事,多说团结鼓劲的话。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教育和法制教育。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要提高计生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和改进计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社抚费征收、违法生育处理、施行计生手术、办理计生证件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爱为先、服务至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创新工作方法,维护公平正义。坚决反对简单粗暴、强迫命令,营造团结和谐氛围,着力打造和谐计生。

(四)开展“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重大成就,学习抗击“4.20”芦山强烈地震、“4.25”地震取得的重大胜利成果,广泛宣传中省市委对抗震救灾的正确领导,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充分认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学习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把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与弘扬“乐于奉献、争创一流”的人口计生精神结合起来,不等不靠、不畏艰难、勤奋敬业,自觉为服务群众、推进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要开展感恩教育,广泛宣传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计生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使广大干部职工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把各方面的重视关怀转化为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

(一)集中学习(5月中旬至6月上旬)

各单位各支部要及时召开动员会进行活动安排部署。围绕“四个教育”专题,集中20天左右时间,采取领导报告、专家讲座、集中辅导、实地参观、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抓好学习。要重点开好党组织委员会、党员大会、职工大会“三个会议”,指导学习规定篇目内容,实现机关干部职工学习全覆盖。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讲党课、带头做辅导报告。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围绕主题教育活动主动参与“创优环境、转变作风、从我做起”公开承诺践诺活动。

(二)交流讨论(6月上旬至6月底)

各单位要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实效。要深入开展“率先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怎么办”、“优质计生行,我应怎么做”大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使学习教育更加深化、具体化。认真开展“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助民解困下基层”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挂包帮”活动内容,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召开针对性强的座谈会,交流讨论解决人口计生系统在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品牌质量、人口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思路、提出措施,促进问题解决。

(三)总结深化(7月上中旬)

各地各单位要注意发现主题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并结合庆祝建党92周年评选表彰一批活动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要着力建章立制,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将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打造“优质计生”的自觉行动。建立完善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品牌质量、人口质量等重点工作责任制、重点项目责任制、安全维稳责任制、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基层责任制、形成“优质计生行”制度化成果。

(四)宣传引导(5月上旬至7月中旬)

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计生宣传优势,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充分应用多种媒体平台,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优质计生行”系列专题专栏,深入宣传全系统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基本做法、先进典型。要采取报告会、征文比赛、广场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动员和宣传人口计生为民惠民,“实现中国梦、计生在行动”“优质计生、崛起”为加快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五、加强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落实领导责任。各区县人口计生局“一把手”要全面负责本地本单位的主题教育活动,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市人口计生委成立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领导为办公室主任,有关科室为成员。各区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领导和指导责任。

(二)加强分类指导。在坚持活动总要求的同时,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针对县(区)乡(镇)机关人员、县乡技术服务人员、村(社区)专干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主题教育的具体要求,分层分类指导,体现人口计生的行业特色和本单位自身特色,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严格督促检查。建立市人口计生委主题教育活动督导组,由委活动办公室主任任组长,总支办、研究室、宣技科为成员,采取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防止走过场、搞形式。对活动搞得好的要表扬,对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及时提出批评,要限期整改。

(四)务求取得实效。坚持正面教育,宣传、鼓励为主,突出从学习抓起、从教育抓起、从自我抓起,引导党员干部自我学习、自我净化、自我提升。坚持学习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对损害全市稳定大局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大局的人和事,要坚决依纪依法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坚持统筹协调,切实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衔接起来,与本单位日常工作、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