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系统“五型”民政建设工作要点
时间:2022-11-30 10:26:39
导语:县民政系统“五型”民政建设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县民政系统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第二十四次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及省民政厅各项工作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五型”民政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促进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大爱民政建设新篇章,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县、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深化思想认识
1.提升政治站位。把持续深入推进“五型”民政建设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推进民政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作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和省民政厅工作要求的有力支撑,作为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新时代民政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坚定不移把“四个意识”融入血脉,把“四个自信”植入灵魂,把“两个维护”化为行动,加快推动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大爱民政汇集磅礴力量。
2.强化问题意识。聚焦“五型”民政建设的弱项和短板,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引导全县各级民政部门及工作人员“以奔跑的姿态前行、用决战的状态实干”,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在全县民政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注重从各级民政部门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以点带面,正视差距、找准症结,精准发力、破题突围,真正使“忠诚、创新、担当、服务、过硬”的理念、标准和要求,贯穿和体现在民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成为全县各级民政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3.创新载体手段。坚持把“五型”民政建设与落实民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聚焦解决好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开展“践’五型,、办实事活动,推动“五型”民政建设下沉落地,使“五型”民政建设更加贴近实际,更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和认可。积极开展“五型”民政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强化示范引领,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二、狠抓工作落实
4.牢牢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按照“依规、精准、便捷、聚焦、质优”规范化要求,着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深入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全面落实脱贫解困政策。做好社会救助提标提补工作,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达到农村低保标准1.3倍,失能、半失能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城乡统筹,落实特困人员护理经费,加快实现城乡社会救助服务均等化。规范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完善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和物价上涨联动挂钩机制等。全面落实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切实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完善残疾人福利制度,加强对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
5.协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按照“互联互通、聚势聚力、实干实效”原则,坚持融入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民政元素,推进服务型、参与型、互动型“三型”社区建设,加强民政部门与社区的对接、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的对接。加大社会组织培育监管力度,加大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潜力,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平安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慈善、社工、志愿服务与其他民政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发挥作用。
6.大力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和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综合体,深入开展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有关政策措施,完善“党建+乐龄中心(幸福食堂)”工作机制,按照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实施公办养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持续开展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加强城乡特困供养服务设施管理,推进具备助餐等功能的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县、乡、村三级衔接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积极稳步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大力提升殡葬基础设施建管水平,持续抓好5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落实,加强殡葬移风易俗宣传引导,综合治理大操大办和办丧扰民等丧葬陋习,加快培树尊重逝者、慰藉生者的丧葬礼俗。强化婚姻登记服务,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婚俗改革。
7.切实强化民政自身能力建设。大力推进民政法治建设,加快研究制定民政标准,加快民政业务同互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引导社会力量和县场主体广泛深入参与民政,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统筹各类民政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民政工作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亲情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民政工作的认同感、参与感、满意感,不断增强民政干部的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切实把民政部门打造成新时代“最温暖的部门”,把民政干部职工锻造成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不断提升民政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提升服务水平
8.建设“互联网+民政”服务体系。积极配合省民政厅,围绕社会组织、社会救助、殡葬服务、婚姻登记、养老、社区、慈善、儿童收养、儿童福利等便民惠民服务,融入县政务服务“一窗式”综合平台与“赣服通”平台,打造“互联网+社会组织”、“互联网+社会救助”、“互联网+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互联网+殡葬管理”、“互联网+婚姻服务”、“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儿童”、“互联网+社区”、“互联网+慈善”等民政服务新业态,构建民政“互联网+民政服务”体系,实现在线办理民政业务,实时查询办理进度,实时反馈办理结果,并提供电子证照。
9.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权力清单,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确保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得住、该“服务”的服务好。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要求,切实加强民政办事大厅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科学合理设定服务事项和服务方式,统一规范服务时间,及时做好宣传引导,切实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0.强化政务服务监督。坚持开门创“五型”的原则,将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五型”民政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和批评。全力支持并积极配合第三方评估,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等的监督,以及县“五型”办聘请的稽查专员监督考查。
四、深化作风建设
1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尽量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切实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12.着力为基层减负松绑。持续筑牢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政治根基,加强对贯彻落实“两个维护”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推动中央、省委和县委重大决策落实机制。着力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执行《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做好精简文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守住精文减会的硬杠杠,提高文件、会议质量。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严格按计划开展监督检查考核,强化对计划事项的监督执行。
13.强化担当作为意识。进一步明确建设新时代大爱民政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横比有进步、纵比有提升”工作定位,进一步明确“扬特色优势、补问题短板、创典型品牌”工作路径,进一步明确“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争荣誉、争品牌,守纪律、守法规、守制度、守道德、守安全”工作要求,坚决破除“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大力倡导“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工作作风,引导各级干部职工强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工作理念,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大力营造敢担当、善担当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将民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全局年终考核及优秀评档中,对因工作不负责造成在省、县考评中扣分较多的科室(局属单位),其负责人取消年底评优和公务员职级晋升推荐资格,并与年底政府奖励性工资挂钩。
五、凝聚工作合力
14.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民政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加快形成新媒体矩阵,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全县民政系统“五型”民政建设。主动邀请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前来采访报道,传播权威声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全县民政系统“五型”民政建设的知晓度、影响力。
15.注重挖掘典型。在全员知晓、全员参与上下功夫,大力挖掘和宣传“五型”民政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注重选树一批“五型”民政建设中的先进典型,讲好民政“故事”,把建设“五型”民政的要求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可学习的鲜活样本,增强感染力和实效性。在调动和保护好积极性的基础上,坚持正面激励和反面曝光双向发力,引导和推动发扬成绩、改进不足,维护民政部门形象和公信力。
16.强化督促落实。坚持上下联动、协调并进,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加强日常工作调度,区分不同时间节点和具体问题,抓重点、抓关键、抓要害,切实增强各级民政部门抓落实的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和保障力,全力推动“五型”民政建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通过实地调研、明察暗访、个别访谈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督导检查,有效传导压力,推动“五型”民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 上一篇:交通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 下一篇:五中全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