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服务保障工作要点

时间:2022-06-01 10:46:17

导语:司法行政服务保障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司法行政服务保障工作要点

2015年司法行政工作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大职能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作出积极贡献。

一、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一)加强法治城区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继续落实区2013-2015年三年法治城区建设重点工作,聚焦非法宗教活动、食品安全、违法建设、民办小学(幼儿园)等重点领域,提升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实现区“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一是按照《关于加强自治区法治文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宣传资源和阵地,通过修建、改建或增加法治元素等多种方法,将法制宣传融入文化建设,让广大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使法治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显著位置建立或者长期租赁一个电子显示屏,形成固定的法制宣传阵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应用,开通普法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有效地传播法律知识,丰富沟通交流方式,提高普法实效;在友谊路街心公园(市委党校东门前)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基地,营造全民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二是积极组织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法治文艺演出、法治书画展览等法治文化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融法治教育于民俗文化、“社区文艺展演”、“文化油城欢乐你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之中,不断扩大法治文化的影响力。

(三)强化监督考核。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以此为契机,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本部门本单位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认真落实“一抓双挂”制度,开展好“法治合格单位”创建工作,不断推进法治城区建设。

二、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基层基础工作,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工作。将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深入实施《人民调解法》的重要抓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全区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工作进程,2015年,全区的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率达到95%。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采取普遍排查、重点排查与专项排查等方式,依法处理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积极有效的处置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上访的矛盾纠纷,提高纠纷排查率、调解成功率、协议履行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切实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二)不断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深化“调解也是执法、调解也是办案”的意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严格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依照法定程序和步骤选举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按照司法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对新上任的调解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使新任调解人员尽快适应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要求。严格实行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调解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调解资格,不得从事调解活动。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强化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三、大力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教育监管改造质量

(一)规范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评估。加强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会议制度,畅通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沟通渠道。依法受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部门委托的《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全面调查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服刑人员,严格评估其犯罪背景、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性格特征及再犯罪可能性,提升审前社会调查评估率,为法院裁判提供专业性参考,增强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二)运用科学方法因人施矫。开展心理矫治是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的基础,是突破社区矫正工作瓶颈的有力举措。实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起从接收到解矫全阶段的心理矫治。以司法所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社工为基础,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以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业务指导,对有心理危机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进行干预;以乌苏监狱为依托,提供专业的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加强心理矫治的准确性、科学性,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特殊功能作用,有效地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改造质量。

四、大力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一)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质量水平。一是加大法律援助的案件质量检查和管理,制定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定标准,定期对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评定,案件补贴发放与案件服务质量相挂钩,切实提高援助案件办案质量。二是全面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诚信建设,规范法律服务工作运行。健全律师执业准入机制,加强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执业道德、执业纪律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律师队伍综合素质;对法律服务行业办案质量、服务情况和收费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加强监管力度,促进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二)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做好“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工作。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为服务理念,充分利用“12348”法律咨询热线与群众搭建起沟通、互动的信息化平台,科学、合理安排好专职律师提供群众来电、来访涉法事项咨询,提升服务功能,使法律援助向更深领域拓展,使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律师进社区”工作,实现社区律师全面覆盖。总结“律师进社区”试点工作中好经验、好作法,积极探索律师参与社区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路子、新方法,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和法律服务机构在法治城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三是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鼓励行政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培养一批能为本部门、本单位在依法行政提供专业法律知识的人员,为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储备人才及力量。积极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独特优势,为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提供法律意见,推动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法制机构草拟、审查有关法律文书,运用法治思维帮助政府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