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司法工作要点5篇

时间:2022-11-23 11:33:03

导语:全区司法工作要点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区司法工作要点5篇

第一篇:2014年普法教育工作要点

2014年是“六五”普法的决胜之年,全区普法教育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法治建设总体要求,在传承发扬的基础上,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创新举措,健全机制,推动个性普法、案例普法、联动普法、阵地普法、文艺普法全面发展,形成法制宣传形式丰富、气氛热烈、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城乡统筹、群众受益的生动局面,为建设和谐平安、活力生态、魅力宜居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突出重点内容学习宣传

1.大力宣传法治中国建设。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立为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内容。要积极宣传法治中国建设新观点、新内容,认真贯彻法治中国建设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法治中国建设”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新的思维,新的方式,新的状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2.大力宣传宪法和宪法精神。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放在首位,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3.大力宣传党内法规。围绕《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加强党内法规的宣传普及,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

4.大力宣传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组织、指导、协调区直部门积极开展部门法律法规宣传,重点加强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特别是食品药品、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宣传。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认真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主题宣传活动。

5.大力宣传新颁布或修订的重要法律法规。根据全国、省普法办、市普法办部署,年内重点在公民中宣传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旅游法、省法律援助条例以及2014年新颁布或修订的有关重要法律法规,切实通过编发资料、引导自学、集中培训、举办讲座、巡回宣讲、组织考试和开展竞赛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全社会传播新颁布或修订的重要法律法规知识。

二、创新“法律六进”形式载体

6.继续深入开展“深化‘法律六进’,建设法治”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法律六进”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及时总结和推广“法律六进”工作的成功经验,注重将“法律六进”工作融入“三下乡”、“四进社区”等便民利民中心活动当中,进一步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运用法律手段保障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法律的引导、调节、促进、规范和保障作用,按照“主攻项目、决战新城、改善民生、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为大力推进“8+1”重点工作、推进新城建设、推进城中村改造、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为着力打造“思想解放先行区、商贸物流核心区、创新创业驱动区、社会治理示范区、黄蜡石文化聚集区”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8.大力实施普法惠民工程。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实施普法惠民工程,关心关注广大群众的法律需求,充分发挥“法律六进”平台作用,及时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个性化法律服务和法治文化产品,引导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建立法治惠民工程,全力保障重点工程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规抢建抢搭、强揽工程、聚众阻工、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严肃查处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进一步加强控违工作,增强控违力量,促进项目建设依法健康有序推进。

9.深化“法律进机关”。各单位、各部门要以“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进一步落实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干部学法考试及成果运用等制度。各行政执法单位要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法制教育培训,促进依法行政。区人大要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任前学法考试制度,组织部门要将法制教育读本列入干部必读书目,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加强干部法制宣传教育。人保部门要做好初任公务员法制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百个机关百场法制讲座”活动,各单位、各部门要以专题讲座、研讨等方式,组织不少于2次的本系统、本单位全员参加的与本职工作相关专业法的学习。加大考试考核力度,增强考试考核的针对性,根据单位性质、岗位职责,开展匹配性专业法律知识测试。

10.创新“法律进学校”。切实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教育部门、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等单位,要加强配合协作,通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抓好国旗法、国徽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禁毒法等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坚持校内法制教育课与社会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充分整合资源,拓展法院、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的普法教育功能,开展以案说法、模拟法庭、警示教育、消防演习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实践活动。开展防震减灾、禁毒、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校园安全、国防教育等各类“法制进校园”主题法制宣传活动。重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刑满释放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法制教育和关爱帮扶。

三、拓展法治文化传播渠道

11.打造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充分挖掘和发挥司法、执法实地和领导干部、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以及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场所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独特作用,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12.拓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完善城乡法制宣传教育设施,以加强法治长廊、法治漫画墙、法治休闲广场、法治书屋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切入点,打造三至四个法治新农村(社区)示范点。各镇、街道要推动村(社区)建设一个法制宣传书报架、一个不少于10米的法制宣传长廊或宣传橱窗,一个法制宣传电子屏或广告牌。各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等要强化法治文化传播阵地建设,增强面向群众开展社会普法宣传的活力。

13.指导和引导法治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积极协调、推动文化部门组织创作一批法治书画、法治动漫、法治微故事、法治微小说、法治微电影等法治文化系列作品,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比活动。协助举办市区中小学生法制手抄报及法制宣传漫画作品征集、评比和巡展活动。

14.加强法制宣传新闻报道。由宣传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好法治建设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的宣传活动,开辟法治专栏或节目,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要加强政府网站有关法治专栏的建设,提高信息质量,丰富法治文化内容,增强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增强各类媒体搞好普法宣传和履行公益宣传的社会责任。

四、深化民主法治创建工作

15.营造法治建设的浓厚氛围。贯彻落实《法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法治建设实施方案(2014-2020年)》,协调和指导做好法治建设的再动员部署、任务分解、舆论宣传、理论研究、实践推进等各项基础性工作。

16.深化各地方、行业部门民主法治创建工作。认真总结法治区、法治镇、法治机关(单位)等创建工作经验,研究和把握法治创建工作规律,探索建立科学的法治创建工作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不断提升法治创建工作成效。做好市“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诚信守法企业”的推荐申报工作。

17.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和民主法治创建工作。做好全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第三批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与申报工作。

18.积极开展专项普法依法治理活动。注重抓住重点地区整治、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项目推进、特殊人群管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努力取得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普法依法治理实际效果。

五、强化社会普法机制建设

19.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强化和落实普法教育组织领导、责任分工、协调配合、社会动员、工作保障等制度,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督查等机制,定期开展年度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整合资源,充分调动部门、行业、社会组织和基层单位等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普法教育工作由政府推动逐步向社会能动转变。

20.强化专业法部门的普法责任。各专业法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好《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条例》,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在负责抓好本部门学法用法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月、周、日等各种形式,借助各种宣传载体,积极面向社会集中开展相关专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21.培育社会普法力量。在配齐配强专职普法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充实和发展壮大各级普法讲师团、法制新闻工作者、法制文艺工作者和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村长以及法律明白人、学法中心户等社会普法教育志愿者队伍。办好年度各类普法教育骨干队伍培训班,不断提高普法工作者的素质。

22.及时转化和运用好“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成果。在“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分析研究存在问题,促进普法工作整改提高,推动普法工作创新创优。做好全市“六五”普法教育工作创新案例推荐申报工作。

第二篇:司法行统信息宣传工作要点

2014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宣传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全区政法工作会议和全省司法局长会议精神,着力引导舆论、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培育司法行政正能量,为建设“和谐平安、活力生态、魅力宜居”新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环境。

一、以平安、法治为重点,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围绕“和谐平安、活力生态、魅力宜居”建设,大力宣传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2、以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和“五好司法所”达标创建活动为重点,大力宣传司法所在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平安建设的工作成绩和典型事迹。

3、以特殊人群管理为重点,大力宣传司法行政机关在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4、围绕服务改善保障民生,打造“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大力宣传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各项便民利民举措,大力宣传法律援助质量效能。

5、围绕推进法治建设,做好深化法治机关、法治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及依法治校示范校一系列法治创建活动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6、大力宣传全区司法行政机关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举措、典型做法和新鲜经验,凝聚加快全系统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协调,夯实基础,全面提升信息宣传工作总体水平

7、完善外部沟通机制,提升宣传层次和影响。突出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重点加强与省厅网、政法网等省级媒体的联系,积极组织一批有观点、有深度、有影响的重点宣传报道。

8、加强新闻宣传通讯员队伍建设,及时调整和充实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和业务能力建设。

9、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对社会舆论反映涉及司法行政系统的焦点、热点问题,要切实增强敏锐性和敏感性,重大问题立即向领导报告,并研究应对口径和应对方式,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

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10、区局对各责任单位的信息宣传工作实行量化管理和定期通报制度,确保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篇:区安置帮教工作要点

2014年市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这一核心指标,进一步巩固提升安置帮教无缝对接机制,完善政策帮扶体系,大力建设安置帮教基地,构建重新违法犯罪预警机制,促进全区安置帮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巩固和提升无缝对接工作机制

1、完善人员衔接机制。一是继续深入运用好安置帮教数据库,镇(办)、村(社区)安置帮教工作站要做好本辖区刑释人员、在监服刑人员及其未成年子女的基本信息核查工作,区安置办要做好基本信息的录入和反馈工作。二是继续完善人员必接必送工作机制,健全“二无”和“三假”等重点人员接送机制,确保全年一般人员接送率达到99%以上,重点人员接送率达100%。

2、规范专项经费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安置帮教专项补助经费的发放、审核,加强对申领资格的甄别,确保专项补助经费手续齐全、程序规范、管理到位。力争上半年推行刑释人员生活补助“一卡通”管理措施。

3、健全远程会见帮扶机制。深入广泛宣传,扩大远程会见的知名度,运用远程视频系统,方便服刑人员同亲属会见,将亲情感化、教育帮扶延伸至监所,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教育帮扶质量。

4、强化督办预警机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重新违法犯罪基础数据分析研判,深入探索重新违法犯罪规律,构建重新违法犯罪预警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帮扶管理工作

5、积极落实帮扶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工商、税务、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帮扶政策,引导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低保、经济困难救助、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6、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扶。妇联、共青团、工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做好教育帮扶工作。

7、规范日常管理。各司法所、社区(村委会)要对本辖区刑释人员、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建立帮教档案,定期开展刑释人员失业排查和登记工作,进一步规范走访、教育、帮扶措施。强化人员流动监管,完善工作档案。

8、加强高风险人员管理。派出所与司法所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镇(办)派出所将刑释流动人员、吸毒人员等列入重点人口管理,对可能危害社会的高风险人员要逐人落实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

三、强化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

9、加强同企业的共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区里的两个挂靠企业的安置基地。童家镇、各街道办事处要争取获得社会及企事业单位支持建立本辖区过渡性安置基地,同时进一步为生活困难又无就业渠道的刑释人员提供保洁、社区服务等适宜的公益性岗位,解决刑释人员的生活和就业困难。

第四篇:区社区矫正工作要点

2014年区社区矫正工作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及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以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和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为着力点,以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为核心,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推动区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平安、法治作出新贡献。

一、完善和提升区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

1、完善监管中心场所设施和执法装备的配备,加强监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

2、健全监管中心工作机制,确保公、检、法、司人员到位、运转顺畅、职责明确。

3、充分发挥监管中心作用,切实做到社区矫正“六个统一”,即:统一接收分派、统一建档管理、统一定位监控、统一考核奖惩、统一巡查督导、统一审批解矫,不断提升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水平。

二、完善和提升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

4、区矫正办要加强同移动公司及省、市业务技术部门联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信息化系统,提升监管平台智能化水平,实现高效管理。

5、童家镇、各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监管平台的管理和应用,确保有社区矫正专职人员每日在岗在位;各司法所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包括在矫、解矫人员)均建立电子档案,所有纸质档案工作信息要按规定及时、准确录入电子档案。

6、司法所要严格执行指纹签到、移动定位监管工作的有关规定,除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生活难以自理的、患严重疾病的、未成年且正在就学的社区服刑人员,其他均列入移动定位监督管理范围。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

7、公、检、法、司职能部门及童家镇、各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派出所要进一步规范刑罚执行活动,依法做好社区矫正调查评估、社区服刑人员交付接收、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特定场所、外出、居住地变更等事项审批,规范办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执行变更、解除矫正、脱管追查、死亡通知等,规范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和工作档案。

8、童家镇、各街道办事处要将社区服刑人员作为重点对象列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建立本镇(办)固定社区矫正集中劳动教育基地,高质量落实社区服刑人员定期报到、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等工作。

9、区监管中心要加强执法监督检查,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10、进一步落实社区矫正重大事项逐级报告制度,切实维护刑罚执行工作的严肃性。镇(办)要制定本地社区矫正工作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防范能力。

四、加强社区矫正基础保障及工作宣传

11、财政、民政、工青妇等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整合政府及社会资源,在经费保障、困难救济、组织志愿者队伍帮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2、各司法所注重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信息报道工作。

第五篇:2014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市司法局长会议,紧紧围绕创建和谐平安、活力生态、魅力宜居新的总要求,着力“六个见实效”的工作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全力推进平安、法治和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

一、紧紧围绕“和谐”建设,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上见实效

1.规范实施人民调解“以奖代补”。进一步扩大“以奖代补”范围,充分调动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调解工作质量。

2.拓展人民调解领域。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调联动,切实抓住涉及征地拆迁、土地承包、交通事故、劳资纠纷等群体性矛盾纠纷调处重点,拓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领域。

3.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第一时间发现纠纷,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4.加快“五好司法所”创建达标步伐,推进社区(村)司法室建设。切实加强司法所的组织、队伍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加快司法所上档升位进程;积极推进社区(村)司法室建设,推行基层司法行政“零距离”服务。

二、紧紧围绕“平安”建设,在巩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成绩上见实效

5.强化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开展“执法规范年”活动,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各环节工作制度,统一格式文书,规范工作流程。

6.完善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着力强化工作力量、执法机制、经费装备三大保障,做到机制健全、运转顺畅。

7.全面运行远程帮教会见中心。实现与全省监狱、戒毒所远程视频互动交流,解决服刑人员家属见面难问题。

8.完善安置帮教无缝对接机制。进一步发挥安置帮教数据库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核查、反馈,确保必接必送落到实处。

9.做好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相关衔接工作。积极应对劳教制度废止后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努力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紧紧围绕“法治”建设,在营造优良法治环境上见实效

10.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强化和落实普法教育组织领导、责任分工、协调配合、社会动员、工作保障等制度,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督查等机制,推动把普法教育纳入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评估体系,促进普法教育工作由部门推动逐步向社会能动转变。

11.把握普法教育工作重点。突出抓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点内容的学习普及,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和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主题宣传活动,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12.创新“法律六进”形式载体。大力实施普法惠民工程,注重将“法律六进”工作融入“三下乡”、“四进社区”等便民利民活动当中,进一步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3.拓展法治文化传播渠道。完善城乡发展宣传教育设施,拓展新农村、社区法制宣传阵地,加强在休闲广场、公园、居民小区、农村等场所融入法治长廊、法治漫画墙、法治公园、法治书屋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强化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等法治文化建设,增强普法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4.深化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不断深化“法治区”、“法治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和“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推动区域法治建设。

四、紧紧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服务弱势群体和保障民生上见实效

15.继续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和示范窗口创建。努力打造3—4个规范化村(居)工作点示范服务窗口,1至2个省级标准化乡镇(街办)工作站点示范服务窗口,做到有亮点、有特点、有看点。并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在每个村(居)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建立一支“法律援助明白人”队伍。

16.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认真实施《省法律援助条例》,启动“远程法律援助进农家”活动。推动建立法律援助经费动态增长机制,促进法律援助政府责任落实。

17.加强法律援助与信访、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衔接。依法积极介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8.强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依据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与评估办法》和《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认真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活动。

19.继续实施“法律援助公示牌进万村”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今年全面完成“法律援助公示牌进万村”工程,实现农村法律援助宣传工作全覆盖。

五、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上见实效

20.探索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动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先行试点建立法律顾问,并逐步推开。

21.加强律师队伍的培育和管理。落实律师行业发展扶持和执业权利保障政策,探索律师执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律师执业档案、不良记录披露和违法违规惩戒机制。

22.积极开展专项法律服务。围绕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和基层法律服务的作用,积极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23.完善支持企业发展措施。延伸手臂,进一步拓宽法律服务领域,开展“企业大走访”、“法企联姻”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涉法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六、紧紧围绕提升群众满意度,在打造过硬队伍素质上见实效

24.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区委统一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意识,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努力保持“司法局工作”群众满意度在全省前列。

2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实施办法,坚决纠正“四风”,切实提升拒腐防变和群众工作能力。

26.继续加强机关学习文化、廉政文化、服务文化建设。加强学习教育,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载体,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引向深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服务为民的氛围,促进司法行政队伍形象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