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茶叶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时间:2022-09-27 10:07:33

导语:镇茶叶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镇茶叶产业发展工作要点

镇、村属深丘区,海拔340-490米。土壤属组成土母岩形成的沙壤土,酸性。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2℃,1月平均温度为全国同纬度最高,达到8℃以上;年降水量为1147㎜;年日照时数1053h;≥10℃的年活动积温达到5960℃左右;无霜期350天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适宜茶叶生长。

一、产业现状:

两个村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辖14个生产社,现有农业人口2890人,适宜种茶面积10000余亩,已种植茶园3000余亩,修建茶叶产业通道4公里,有电灌站3处,通水渠道3公里,山坪塘36口,蓄水池20口,可蓄水35万立方。

二、存在问题:

(一)、经营体制不全,销路不畅。村茶叶生产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分散在各家各户,生产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茶业集约化生产发展。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渠道少,销路单一,茶农怕出现卖茶难问题。

(二)、生产资金短缺,管理粗放。生产加工费用、采工、燃料、电费、肥料和农药价格不断上涨,投入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及个人的积极性。故而目前茶叶生产仍旧停留在粗放管理水平,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三)、技术人才紧缺,服务滞后。镇、村无专业茶叶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茶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功能。

三、发展思路:

响应“省委省政府重振川茶和市委市政府打造第二张名片——早茶”的号召。按照“环型发展、连片推进、园区带动、带动示范”规划思路和“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工作目标,依托市、区相关部门、富正源公司、屏山露凝春茶、碧峰专业合作社,提质、扩面、增效,五年建成万亩有机早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助农增收。

(一)、依托品牌资源,打造早茶品牌。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川南茶区不仅从来就有采早茶的习惯,早茶品种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名选311”、“福选9号”、“早白尖5号”、“名选131”等早茶品种。市委、市政府正在“早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基础上,组织申报“早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们也以此为依托,充分利用独特的茶叶资源优势,在“有机”和“绿色”的基础上,突出“早茶”和“优质”两大特色。打造碧峰早茶品牌。

(二)、依托科研院所,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聘请西南大学、省茶叶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作为技术顾问,由区农业局和镇农技中心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组成技术小组,负责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制订和落实、技术指导与培训,村社按照生态茶园建设标准认真落实。全面推广应用“有机茶园栽培管理技术”,从茶叶种植的源头抓起,采用有机农业的栽培管理方式,采用无性系品种茶苗,克服茶叶品质下降的问题,为制茶提供优良的无公害原料。茶园病虫害防治采用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丰富和稳定茶园生态系统,按装杀虫灯、挂诱虫板等,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农药的使用,以达到绿色食品茶叶和出口茶叶标准。

(三)、依托公司,实行产业化经营。完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区引进的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以生产茶多酚为主的茶叶深加工企业—富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工业园区已正式建成投产,该公司将凭借其强劲的技术、资金实力和市场网络,年加工鲜叶3.0万吨,使茶农产品销路有了保障。发展碧峰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中实施标准化生产与管理、连接企业和农户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完善服务功能、推动集约化经营、探索和实行茶园病虫害防治和茶园机械化作业(机耕、机剪、机采)专业托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下树率,实现茶叶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