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系统工作要点8篇

时间:2022-09-16 09:21:17

导语:司法行政系统工作要点8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司法行政系统工作要点8篇

第一篇: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年全州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届州委五次全会、省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州政法工作会议、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紧扣“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团结为根、党建为基”总体工作要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转变作风、司法为民”活动,继续深化“六大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州依法治州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法治、平安建设,为把我州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增长极、生态经济示范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一、稳步推进大治理,着力发挥法律最高行为准则作用,当好贯彻执行依法治国的践行者

1.积极指导九寨沟县、茂县的省级法治县创建及申报工作。(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2.今年启动理县、壤塘县的州级法治示范县创建工作,计划用两年时间,力争于2015年申报创建成果。

3.积极推进州级法治示范乡镇的创建工作,将各县20%的乡镇纳入首批州级法治示范乡镇创建,创建工作采取由下而上,层层申报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条件成熟,命名第二批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完成时限:2014年11月)

4.推进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创建活动,今年命名第一批法治示范单位8个。(完成时限:2014年11月)继续推进“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今年重点在汶川、茂县、九寨沟、马尔康四县开展创建。(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5.在全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挂牌创建的基础上,加大检查督促力度,验收并命名第一批创建学校。

6.指导各县开展法治创建工作。

二、创新推动“大法宣”,着力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引导规范作用,当好民主法制建设的推动者

1.以“六五”普法为载体,大力推进“法律七进”活动,完善属地管理以及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责任机制,强化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的普法责任;开展“送法进医院”活动,增强医患双方法律意识和依法处理医患纠纷意识。

2.着手第七个五年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完成时限:2014年12月)

3.依托普法网、全州局域网以及日报,拓宽稿件来源,丰富稿件类别,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4.加大手机报的法制宣传力度,创新开展藏文手机报双语法制宣传教育。(4月底启动)

5.继续在电视台办好《法治》栏目,加强与各县衔接,实现节目互动,更加突出法制宣传工作成效。

6.加强组织协调,积极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普法工作。

7.进一步深化、提升牧区法制宣传工作。

8.加强公共场所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指导法制公园、法制广场、法制走廊、法制板报等载体建设。

三、认真拓展“大服务”,着力发挥法律服务沟通保障作用,当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服务者

1.健全规范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增强法律服务能力,完善律师参与政府重大决策服务机制。

2.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千村活动,组织14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200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律宣传。(完成时限:2014年11月)

3.配合做好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相关工作,整合司法行政系统资源,推荐优秀律师,为州、县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提供人才保障。

4.开展好维护藏区稳定的专项法律服务。

5.开通公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对老弱病残等出行不便的群众实行预约上门公证等便民措施。

6.加强司法鉴定工作,提高鉴定质量,为及时有效化解纠纷提供科学依据。

四、精心组织“大法援”,着力发挥司法行政为民办实事作用,当好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实践者

1.进一步改进法律援助服务方式、公开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增加援助内容,通过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现应援尽援,对不符合援助条件但确需服务的降低门槛,切实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加大乡镇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力度,今年要新建13个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完成时限:2014年11月底)

五、持久开展“大调解”,着力发挥人民调解疏导预防作用,当好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者

1.完善州、县、乡、村四级网络平台,实现有机构、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能调解。

2.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培训工作,州局指导,县局主抓,重点培训村一级人民调解员,全面规范人民调解工作。

3.积极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体系,拓展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已建立的医疗纠纷调解中心要铺开拓面。

六、全面深化“大矫正”,着力发挥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作用,当好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

1.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这两类人员,要进行情况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政策清、责任明,不漏管不脱管。

2.加强对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等特殊人员的安置帮教管理教育转化,预防和减少危害社会的重大突发案件发生。大力开展亲情帮教进监狱活动,州、县不得少于一次。(完成时限:2014年12月底)

3.启动社区矫正手机定位平台建设。

七、加强外宣工作,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1.局机关各科室今年必须完成2篇调研文章或者典型经验总结文章。

2.对外宣传稿件要增量提质,各县司法局、局机关各科室每月必须要有新内容充实到州普法网和州司法行政网上。

八、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工作

1.加强党建工作,认真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转变作风、司法为民”活动。

2.加强对全州司法行政系统队伍的培训,力争对50%的基层人员进行培训。(完成时限:2014年11月)

九、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

1.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深入开展七项专项整治,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各自为政、阳奉阴违,确保中央、省委和州委政令畅通,各项工作“不悬空”。

2.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党委主要领导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实施办法,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四个管好”,即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管好分管领域的干部队伍,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

3.加强领导干部决策权的制约和监督,推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全程记实、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和终身问责追究制度,落实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要求。

十、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1.总责任人:局党委书记、局长

2.局领导实行片区负责制,加强对各县的业务指导、检查和督促。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州的开局之年,全州司法行政系统要在州委州政府、省司法厅和州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整合司法行政资源,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州进程贡献力量。

第二篇:2014年人民调解工作要点

2014年,全州人民调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将人民调解工作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王东明书记“深入田间地头、车间码头化解矛盾纠纷”的要求,以学习推广“枫桥经验”为契机,着力强化源头防范与治理,有效推进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建设,以做好“三山一界”、征地拆迁、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医患纠纷、环境污染等涉灾、涉利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为重点,营造我州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一、健全完善源头防范治理机制

以“防范在前、发现在早、化解在先、处置在小”为要求,主动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牧民群众当中,加强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及时健全完善社情民意调查分析、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和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应急处置、联动联调、定期研判等机制;坚持村(社区)每周、乡(镇)每半月、县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采取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等方式,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民生问题解决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矛盾纠纷的潜在因素,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推进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建设

结合人民调解“五进”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建立联防联动联调联控机制,推进新型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重点建立医疗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抓好跨界接边地区人民调解工作,接边县和乡镇建立协作机制或具体开展联调工作。

三、继续做好攻坚破难专项行动

针对当前“三山一界”、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环境污染等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涉灾、涉利等矛盾纠纷,持续深化“攻坚破难”行动,对掌握的各类积案、老案、难案逐一进分类建档,明确包案责任、包案领导,制定行之有效的化解措施,推进“骨头案”、“钉子案”的有效化解,对无力化解的疑难矛盾,视情况提交各级“大调解”协调中心或党委政府予以协调解决,切实做到问题不积压、纠纷不转移、矛盾不升级。

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一是按照“六统一”和“五落实”标准规范化建设人民调解委员会,切实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相关经费。二是提升人民调解员素质,改善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观摩交流、参观考察、旁听审判等形式,分级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三是广泛开展小纠纷“随手调”活动,结合“流动调解”、“巡回调解”等方式方法,对排查发现受理的小矛盾、小纠纷做好登记,及时就地就近调解,避免小纠纷酿成大祸患。

五、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效果

一是坚守依法调解底线,进一步规范调解行为,深入推进《人民调解法》的宣传和贯彻落实,不断提高调解员法律政策素养和道德修养。二是全面推广“诉调对接”、“检调对接”等机制建设,依法规范调解效力司法确认工作,不断提高调解公信力。三是积极参与“法律七进”活动,综合人民调解文化大院、文化长廊、文化节目、文化书籍、专栏版报等多种形式,把人民调解与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参与化解身边的矛盾纠纷。

第三篇:人民调解工作督查要点

一、督查内容及分值设定(100分)

(一)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建立联防联动联调联控机制,推进新型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各县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同步发展。(12分)

(二)认真落实人民调解员培训机制,强化人民调解员素质提升,改善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观摩交流、参观考察、旁听审判等形式,分级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培训率达95%以上。(12分)

(三)加强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组织名称准确、队伍结构合理、原则制度上墙、调解文书统一、调解场所整洁;有条件的地区,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全部规范录入“省大调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8分)

(四)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定期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头、车站码头、厂矿企业、建筑工地等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法律政策、预防排查纠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早稳控”。(14分)

(五)深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化纠纷、促和谐”,人民调解“五进”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对一般性矛盾纠纷及时调解,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干依法化解,共同做好专业性突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14分)

(六)广泛开展小纠纷“随手调”活动,结合“流动调解”、“巡回调解”等方式方法,对排查发现受理的小矛盾、小纠纷做好登记,及时就地就近调解,避免小纠纷酿成大祸患,辖区内90%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开展此项活动。(10分)

(七)抓好跨界接边地区人民调解工作,接边县和乡镇建立协作机制或具体开展联调工作,根据需要,成立县际边界人民调解委员会。(10分)

(八)加强人民调解文化建设,积极参与“法律六进”活动,广泛结合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综合人民调解文化大院、文化长廊、文化节目、文化书籍、专栏版报等多种形式,各县指导1-2个党政领导重视、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开展调解文化试点建设。(10分)

(九)人民调解工作涉及的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10分)

二、督查时间

(一)4月份、8月份由州局组织进行督查;

(二)根据州“大调解”办工作安排,配合督查。

三、督查方式

根据各县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实地查看相关文件、报表、会议纪要、领导批示等。

四、工作要求

(一)各县根据以上九项督查内容自行评分,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连同电子文档报送州司法局基层科,总结材料主要包含督查内容的工作开展、主要经验、相关数据、纠纷分析等;

(二)总结材料为季度报送,于每季度末25日前报送州司法局基层科,其中第二、第四季度作为半年、全年材料报送。

(三)原人民调解工作半年和全年总结可以合并报送。

第四篇:司法局推进法律七进工作要点

一、稳步推进法律进机关(单位)

1.聘请一个法律顾问。州、县机关(单位)普遍建立法

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推进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公律科、州律师协会)

2.组建一个普法宣讲团。继续充实完善州、县普法宣讲团,及时将法律人才补充为成员。进一步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定期学法制度和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积极为机关(单位)专题法制讲座、集中法律培训提供师资。(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3.每年举行一次法律知识考试。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意见,分年度组织法律知识考试,确保普法学习全覆盖。(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4.建立一项学法制度。建立健全机关(单位)职工学法制度,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干部职工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每个月集中学习1次。(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5.创建一批“法治示范单位”。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指导机关(单位)制定并实施“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方案。(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6.建立一个法制宣传阵地。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原则,推动各机关(单位)设立普法专栏。利用网络和各类宣传平台,针对行业特点,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单位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二、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社区)

7.推进农牧区普法“三个一”工程。每个村(社区)有2名以上普法员,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设立一个法制宣传专栏。(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8.大力推进“法律服务进千村”活动。选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行政村和社区担任法律顾问,逐步实现全覆盖。每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年必须到村里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并纳入律师年度考核。(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公律科)

9.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用工、谁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外出务工人员、经商人员春节集中返乡、劳务技能培训等时机,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监局,开展劳动合同、安全生产、依法维权等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律援助科、州局公律科)

10.各县司法局和乡镇司法所定期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州局基层科)

11.各县人民调解组织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件,组织广大村民旁听调解,结合调解案件,向村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基层科、州局法制宣传科)

12.结合药材采挖、盗伐林木、草场纠纷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发放普法小手册、便民服务卡、宣传资料。(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三、扎实推进法律进学校

13.各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配备率达100%,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每学期到学校至少开展1次全校性集中法制教育活动。(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14.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编制完善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普法教材,推动教材、师资、课室、经费、考试“五落实”。(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15.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9+3”免费教育中法制教育比重,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与特定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16.逐步推进每个县至少建立1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指导学校建立固定的法制学习园地。(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四、大力推进法律进寺院

17.会同统战、宗教、各寺庙管理处(所)等部门,建立寺庙学法制度,组织僧侣学习法律法规。组织以“双语”干部为骨干的法制宣传队伍,定期到寺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每年不少于2次。(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18.在重点寺庙设立法制宣传专栏,建立寺庙法律图书角,发放“双语”法制宣传教育片和法律书籍,增强普法实效。(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19.会同统战、宗教、各寺庙管理所等部门,开展“寺庙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加大寺庙管理委员会(所)工作人员的法制培训力度。(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20.积极为康巴卫视《法制明镜》藏汉双语普法栏目,提供素材和选题。(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及相关科室)

21.借助藏文手机报平台,创新开展藏文手机报双语法制宣传教育。(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五、继续推进法律进企业

22.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指导,大力推进企业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公律科)

23.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24.按属地管辖原则,开展送法进企业,覆盖面达90%以上,每年深入企业宣讲不少于1次。(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25.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在条件成熟的企业开展州级““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指导企业制定创建方案和标准。(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六、逐步推进法律进景区

26.聘请法律专家对旅游管理、从业人员和景区居民上法制课,同时在景区每个居委会建立法制宣传教育点和法制宣传专栏。(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27.会同旅游部门,深入景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28.开展“法治景区”调研活动,逐步推行“法治景区”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七、创新推进法律进医院

29.在医院开设法制宣传专栏或法制园地,大力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广大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30.充分发挥州医疗纠纷调解中心作用,引导医患双方当事人依据事实和法律解决纠纷。(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律援助科)

31.建立医院法律顾问制度,发挥律师的法律服务职能,运用法律手段帮助医院解决实际难题。(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公律科)

32.会同卫生部门,指导建立医院管理人员和职工学法制度。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每年学习法律知识不少于20学时。(责任单位:各县司法局、州局法制宣传科)

第五篇:依法治州宣传工作要点

一、宣传重点

1.中央依法治国方略。

2.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推进依法治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和会议精神。

3.《省依法治省纲要》和《省依法治省2014年工作要点》。

4.《州依法治州实施意见》和《州依法治州2014年工作要点》。

5.《省司法厅贯彻落实〈省依法治省纲要〉实施方案》和《省司法厅贯彻落实〈省依法治省纲要〉2014年工作要点》。

6.司法行政系统推进依法治州工作的先进经验、典型做法和工作成效。

二、工作措施

(一)认真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1.组织刊发系列评论言论文章。要及时转发系列评论员文章,引导广大群众加深对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州重大意义的认识。围绕王东明书记在全省推进依法治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实际,组织撰写、刊发有关评论言论文章。

2.集中解读《省依法治省纲要》、《州依法治州实施意见》。在各县普法网、电视台法制栏目推出“权威解读”、“专家访谈”等专栏,通过采访有关领导和专家、转载主要媒体解读文章等形式,宣传解读系列依法治省、依法治州举措。

(二)深入开展理论宣传、宣讲工作

各县司法局要结合实际,集中开展各级各类宣讲活动,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选调政治素质强、政策理论水平高的人员组成宣讲团,到各乡镇、村(社区)开展集中宣讲,以推动宣讲活动向基层延伸。

(三)精心做好对外宣传报道工作

1.积极做好系统内贯彻依法治省、依法治州对外宣传报道,邀请康巴卫视《法治明镜》栏目组采访我州法治创建活动开展情况。

2.积极为外宣媒体提供新闻素材和采访便利,展示好亮点工作。

(四)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墙报壁报、公益广告、有线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载体,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简洁明快、易于为群众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社会宣传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要以“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增强社会参与度,扩大活动影响力。要注意运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宣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五)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在继续办好州电视台《法治》栏目、州普法网、日报司法行政专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法治广场、法治板报、法治长廊、法治文化景区等公共场所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做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准确、全面、严谨阐释《省依法治省纲要》、《州依法治州实施意见》。

(二)坚持科学统筹,把握节奏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宣传。提出的新的思想观点、新的政策措施要科学把握,对一些热点问题的阐释要审慎稳妥,严格遵守宣传纪律。

(三)各县司法局要制定宣传工作方案,于3月15日前报州司法局法制宣传科。

第六篇:2014年州法律援助工作要点

2014年全州法律援助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事业,深化服务群众“八件实事”,进一步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进一步完善便民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进一步加强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推进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简化受理程序

1.我省修订的《省法律援助条例》和《省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将在2014年上半年颁布实施。各县要抓好修订后《条例》和《办法》的学习传达贯彻工作,健全法律援助机制,并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法律援助办案经费相应增加。

2.针对一些困难群众的特殊情况,简化受理审查程序,实行特殊对待。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增加法律援助事项,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实现应援尽援。对持法律援助卡惠民卡的人员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对于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的案件,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对于特困企业职工、返乡农民工、生活困难的被征地农民以及新失业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简化审批程序。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缩短审批时限,尽快批准他们的法律援助申请,能够为实现这些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争取时间。

二、抓好民生工程法律援助项目,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1.2014年州政府继续将法律援助纳入全州十大民生工程,各县要在总结2013年度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要明确考核目标,确保“为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6000人(次),其中办理案件200件;新建10个乡镇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巩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的建设成果,健全完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继续推进接待受理大厅的建设和规范运行。完善乡镇(街道)服务网络,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站点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和运行机制等,更好地发挥其在接待咨询、开展宣传、转交申请等方面的作用。

三、加大农民工等特殊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和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1.加强法律咨询服务。畅通咨询服务渠道,广泛运用电话、手机、网络等搭建咨询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咨询服务,引导公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法律援助人员解答法律咨询,规范服务流程和标准,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2.继续加大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着眼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伤赔偿、劳动保护等问题,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健全完善法律援助“便残助残”措施,深化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开展“年末岁初为农民工讨薪”多种形式的专项活动,推出专项服务措施,增强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大对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办理力度。对跨地区的复杂案件、社会关注的案件、群体性案件,通过省、州、县之间的联办或异地协作机制办理,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4.认真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确保符合条件的刑事诉讼当事人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加强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法律援助工作,加大与公检法部门协调配合力度;规范刑事案件办理程序,强化工作保障,加强被害人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维护刑事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

四、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1.加强对全州法律援助工作的督促检查。州局分管领导带队对各县案件数量、质量、经费管理使用、规范化建设等各项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

2.加快推进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各县法律援助机构要借助司法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法律援助事项办理流程,实现网上受理、审批、指派等工作,加大信息化在法律援助组织实施中应用力度,以信息化建设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年底达到系统信息录入量100%。

3.加强对工、青、妇、残等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努力发挥其在宣传咨询、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4.加强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工作,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办法》,规范法律援助投诉处理秩序,促进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5.各县要开展对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实现对其年度培训100%覆盖。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和部分乡村法律援助联络员的培训,保障“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的效果。各县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指导,培养统计人员,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五、加强宣传,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

加强宣传,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围绕修订后《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出台以及一批重大典型案件的办理,借助报纸、电视等媒体,以策划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系列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

第七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全年实现法律援助服务受援人群6000人(次);新建10个乡镇街道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各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分解目标任务如下:

二、工作标准

(一)提供法律援助工作标准

提供法律援助6000人(次)包括: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包括诉讼、仲裁)200件,每件案件按服务2人(次)计算,核400人(次);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包括法律咨询、各类法律文书、出具法律意见书、调查取证等)5600件,每件事项按服务1人(次)计算,核5600人(次)。

(二)规范化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标准

有独立的工作场所;有1-3名工作人员;配备办公桌椅、文件档案柜、电话、电脑(网络接通,以保证工作情况即时录入法律援助管理信息系统)、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室外有明显标识牌,室内公示法律援助指南(包括法律援助范围、申请受理程序、咨询举报电话等),办公桌面有桌牌;咨询、受理记录详实,材料规范。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司法局要紧紧抓住党委政府把法律援助列入民生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强组织领导,逐项抓好落实,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负责的格局。

(二)拓展服务领域。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权益保护事项,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扩大工作覆盖面。要将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列为重点援助对象,针对其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创新服务举措。要适应困难群众需要,推行电话申请、网络申请等服务方式。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方便当事人异地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降低维权成本。要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引导当事人采取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纷争,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要强化对办案过程的监督,切实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抓好在媒体上宣传报道法律援助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典型案件,扩大法律社会影响力,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和认同感。

(五)提高人员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更好地适应法律援助工作的专业化要求;要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熟悉群众工作特点,把握群众工作规律,善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要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准确把握处置突发事件的原则和方法,依法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理。

(六)推进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把全面建立和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与便民服务、规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受理、审查、指派等办案流程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八篇: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要点

一、工作目标

以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为核心,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法治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减少道路交通伤亡,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二、工作步骤

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从2013年12月13日至2014年12月31日,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3年12月13日至2014年1月15日)

州司法局按照州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成立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落实专门负责人员2名,做好全州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1月15日至12月20日)

开展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为主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2月20日至12月31日)

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对全州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将总结按时报州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三、工作措施

(一)各县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2014年普法依法治理实施意见,做到早安排、早部署。

(二)结合正在开展的今冬明春法制宣传、“三下乡”及“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全国禁毒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深入机关、学校、运输企业、农村和寺院,协助交通安全主管部门做好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讲活动。

(三)州、县司法行政系统要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开展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为主的活动,教育和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四)督促并协助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在法制宣传专栏上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栏。

(五)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要为困难群众提供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咨询和法律援助;基层司法所和司法助理员要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咨询登记工作,设立咨询点,定期开展交通法律法规宣传。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各县司法局要根据方案安排成立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领导,落实专门负责人员,细化工作方案,制定宣传活动方案。

(二)严格督查,强化考核

州、县司法行政系统要按照工作目标、步骤和措施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严格奖惩措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三)收集信息,及时总结

各县司法局每周向州法宣科报送至少一条相关动态信息,及时总结上报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活动好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