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委员会工作要点2篇
时间:2022-07-23 03:03:26
导语:农业委员会工作要点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2014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围绕“转型升级提质效,保供增收建美村,改革惠民促融合,城乡一体同发展”的工作目标,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方向,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美好乡村建设力度,加大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力巩固发展“三农”好形势,为全市“新跨越、进十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做出新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农产品加工产值1000亿元,新增蔬菜面积10万亩,新增特色高效农业面积20万亩,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0万亩;加快推进高效设施生态农业规模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面完成美好乡村建设任务,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控,力争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以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为基础,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为根本,赋予和保护农民更多财产权益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动力。
1、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鼓励和支持农民向种养大户、家庭农村梯度发展,完善“六有”家庭农场管理服务机制。突出合作经营的组织化作用,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项目资金等政策,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再合作与再联合,以多种形式参与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经营,加强规范化建设管理,推进集生产、加工、销售、信贷、保险、科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试点。巩固龙头企业的支撑性地位,鼓励工商资本等投资参与产业化经营,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适度规模种养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通过战略重组、上市融资、联合合作等方式,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领军企业、知名企业集群。发挥农业服务组织的专业化作用,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合作式、订单式和托管式等的种子种苗、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农技作业等统一全程化服务。推进庐江和巢湖新型职业农民试点。
2、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庐江县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试点工作,进一步促进土地经营权放活和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的完善。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加强流转合同、突出工商企业流转农用地准入及风险保证金、片区指导价等制度监督。鼓励农民因地制宜“互换并地”,促进规模经营。
3、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资源资本化,探索农民财产权多元增值实现机制。引导和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和鼓励农民通过出租、转让、抵押、担保等多种适宜的形式,盘活农村各类产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农村“三资”规范化管理,指导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村级集体组织股份制改造试点工作,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股份占有和收益等相关办法。加强与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监督局联动协作,推进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
4、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强与市金融办、财政、保险等部门联动协作,制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服务政策,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联盟融资改革试点。
5、健全农业农村多元投入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涉农经营性服务和兴办农村各类事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从事境外农业开发。加强农业项目库建设,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建立健全农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完善农业项目招投标、专家评审、建后奖补竞争性分配等机制。
6、积极开展改革试点试验。重点推进一批农村改革试点,力争在先行先试上率取得新突破,重点抓好庐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农村改革和试点、县农村产权规范交易试点,肥东县村级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造试点,巢湖市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和发展试点工作,为全市农村改革积累经验,探索路子。
二、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十大行动,继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优化,突出农业园区集聚引领,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着力提升高效规模和优势主导产业集中、集聚和集约发展水平。
7、深化农业功能区建设。坚持“四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生物),着力“五化联动”(规模化、园区化、农场化、合作化、生态化)和“产、园、村”一体规划建设,继续深入推进“环城”都市农业融城、“环湖”和“环机场”生态保护屏障、“沿山”特经立体生态涵养、“沿岭”避灾生态循环、“沿路”设施科技示范等“三环三沿”六大农业功能区建设,加速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8、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组织实施粮食生产提升工程建设,突出抓好31个部级和120个省市县联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力争高产创建面积突破150万亩。因地制宜扩大杂粮杂豆、饲料玉米、花生等产业发展。
9、加速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深入抓好现代高效农业“双百双超”工程建设,加快发展蔬菜园艺业,着力提升休闲农业,加速高效设施农业扩面,大力发展种源农业、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提升优质粮油、设施草莓、蔬菜、西甜瓜、茶竹桑、苗木花卉、园林水果、生猪、家禽、淡水产品10大年产值超10亿元、总产值超百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蔬菜面积10万亩及增产20万吨,建设一批蔬菜、苗木、食用菌、草莓、休闲农业等优势产业强镇强村,推进农业主导产业集群区建设,促进农业“块状经济”发展。
10、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深入推进5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庐江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试点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标准化生产园等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统筹园区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经营方式、管理服务等机制联动创新,建立“大园区+小业主、园区+农户”等运行模式,促进资源、技术、项目、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增强园区承载和引领发展能力。
11、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体系,强化“三品”认证产品监管。强化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监管,严格落实生产记录、检测抽查、产地准出等追溯制度,加强农产品储运环节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2、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大设施农业的工程技术、物联网技术、生物技术等配套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提高工厂化育种、育苗生产水平。集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水利工程、中心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等项目,整村连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土地整治20万亩。大力推进主导产业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保姆式”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变拖”管理,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三、加强全产业链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千亿”跨越发展行动、“双百提升”工程建设,以全产业链建设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链接,以完善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为关键,推动“农工商”三业互动和“产加销”三环衔接、三产联动、上下游配套,建设一批全产业链产业集群。
13、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提升粮油、饲料、畜禽、食品等十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通过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等途径,整合资源,打造粮油、畜禽、杂粮、水产品等一批全产业链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县乡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大力提升经开区、双凤等一批农产品加工百亿园区建设水平,打造农业企业集聚发展平台。
14、加快新型发展农产品流通业态。不断完善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农产品物流市场、产地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和集配中心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联合就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储运等配套设施和冷链配送。继续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发展直供直销、网络营销等新型业态。
15、完善利益建立机制。突出产业链经营合作,积极推进各类经营主体以土地入股、资金投入、企社联合、订单生产等多元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参与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现代农业联合体建设,带动不同经营主体分享各环节多层次增值收益。
四、注重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6、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向环新桥机场和山岭地区集中,深入推进环湖生态农业带建设,加大“岭区”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力度。重点发展新能源利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种养结合等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农旅结合,重点加快环湖、环城和美好乡村中心村乡村旅游发展,推介一批休闲农业精品线,提升大圩葡萄节等农事节庆层次。
17、加强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24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900万亩次,促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突出做好午秋两季秸秆重点区域禁烧工作,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50%以上,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8%以上。
18、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继续推进农村沼气“百村示范千场推进万户提升”和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100户、养殖厂沼气工程50处、农村沼气示范村10个,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100处累计250千瓦,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3万平方米。
五、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加大农技服务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创新服务模式和农业技术集成,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和保障能力。
19、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生物农业、种业科技、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智能农业五大技术创新工程建设,深化与安农大、省农科院、全国杂交水稻技术研发工程华东分中心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强主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研发中心建设。强化种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荃银、丰乐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集群,构建一批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
20、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区域)农技站条件建设任务。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组织开展“农民满意农技员”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百千万”行动,完善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和专家、科技特派员、示范户及农户的有效联接机制,促进农科教深度结合。突出各类现代农业园区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作用,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庐江郭河核心区、包河滨湖核心区)建设。
21、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推进县、庐江县农业物联网试点示范县及绿溪洲等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市、县两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12316”三农服务热线服务水平,推进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到企(社)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22、加大农业教育培训力度。实施1000名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111”与新型农民培训、百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农村教育工程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强化农民素质教育。
六、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市县联动、部门协作、完善机制、形成合力,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以美好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23、加大农村村庄建设力度。继续围绕“三美三宜两园”建设目标,统筹村庄规划、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文化传承、旧村改造,全面完成第二批82个中心村建设和600个自然村整治任务。
24、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城乡文、教、卫、体、医和社会保障资源的整合、衔接和缩差,实现城乡低保、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三大并轨。重点推进农村村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健全村居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社区化管理和网格化服务机制,提升农民社会品质。
25、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十项富民行动计划,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积极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创业,拓宽非农经营和工资性收入渠道;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富民,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家庭农业综合性经营收入渠道;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和利益,拓宽农民持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入股参与产业化经营和各类产权流转交易的财产性收入渠道;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农村民生质量,拓宽农民“减支”促增收的渠道。
26、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县(市)区帮扶共建,重点推进100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建设、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建设,完成200户家庭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任务,完善贫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机制,完成减少贫困对象6万人。
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提升履职服务能力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优服务,强管理、促规范,重协作、增合力,提能力、助发展,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农委机关。
27、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党组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和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坚持德才兼备、实干进取用人导向,全面提升工作研究、创新、实干和协调能力,努力造就一支适应“三农”形势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
28、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认真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把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全委各项工作,建立健全深入基层、服务三农长效机制,确保“十个一”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千户农民”大走访调研、为农民办“十件实事”取得实效。严格执行各项有关厉行节约的规定和要求,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进一步细化分解各项工作方案任务,确保工作责任、推进措施、时序进度落实到位。进一步发挥农委承担的各项统筹协调职能,强化农委内外的协调能力,形成推进“三农”工作强大合力。
29、加强机关规范管理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完善行政权力、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干部任用、涉农奖补项目等长效监管机制。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业务工作领域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统筹抓好直属党委、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审计、农林水工会、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对外宣传、信访稳定、安全生产、文明创建、档案保密、计划生育等工作。
第二篇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以提高“三率”为重点,加强农机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机构公共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以优质服务创新农机安全社会管理,大力推进农机安全监管方式转变,确保我省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安全责任,促进工作落实
1、积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重视和支持,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把农机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逐级下达到乡镇,层层签订年度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2、加强责任制落实检查,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自职责和责任,并进一步落实行政“一把手”的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
3、加强农机监理人员的责任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对检验员,考试员等重要工作岗位,明确“谁经办、谁签字、谁负责”的职责要求。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宏观管理制度。各级都要成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通报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以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分析辖区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结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提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2、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每半年组织一次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督查,年终进行一次检查,检点依照《市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合政办[2009]6号)和市农委与各安全生产责任单位签订的《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考核内容。
3、建立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安监、交警等部门通报安全生产情况,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尽力做到安全生产有关信息共享和互补。
4、建立安全生产日常安全监管、事故预防、整改制度。规范管理办法,制定事故隐患排查分析等制度。
5、建立安全责任考核与奖惩制度。认真组织安全责任考核,凡责任不落实,未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对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6、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重特大农机事故倒查制度。
(三)加强源头管理,消除事故隐患
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做好拖拉机登记、检验,加强对驾驶人培训,考试工作监督,严把源头关口。
1、加强牌证管理,把好技术标准关,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GB16151-2008《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技术标准,严格执行农业部《拖拉机登记规定》(农业部43号令)和《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农业部72号令),严格检验标准,规范检验程序,逐步取消人工检验,实行拖拉机安全技术设备检测,提高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质量,做到不符合技术条件的拖拉机不准办证上牌。
2、加强培训监管,把好质量关。严格执行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农业部41号令),落实拖拉机驾驶培训监督管理措施,加强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督,提高驾驶人安全知识和驾驶操作水平。
3、加强考试管理,把好考核关。严格按照农业部《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农业部42号令)所规定的科目和标准组织考试,规范考试标准和考试程序。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1、加强对农机手的法律教育。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强化守法教育;定期开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强化事故危害性教育。
2、加强对农民群众宣传教育。利用农村集会或公众集合等场合,通过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咨询、安全图片展示等简单直观和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开展流动式教育;在乡镇村刷写标语、出墙报等进行宣传。
3、加强对学生进行农机安全教育。安排农机监理人员进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农机安全知识授课,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农机安全意识。
(五)加强执法力度,深化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根据市安委会《市实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办法》(合安办[2008]20号)和市农委《关于印发市2014年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合农[2014]47号)文要求,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严格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六)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各地每年要组织2次以上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强日常安全检查,不定期地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入道路以外的乡(镇)村道和田间、场院,开展田检路查活动,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监控。农忙季节与重要节假日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确保关键时节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七)深化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遏制农机事故的发生
各地要按照市农委《关于开展2014年度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的通知》(合农[2014]46号)的部署和要求,有力有序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认真制定本地“打非治违”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按月上报报表。
(八)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促进农机监管长效机制建立
以“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构建“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会同安监、公安交警等部门,继续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逐步完善基层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建设,推进“六个一”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即“平安农机”示范县争取在每个乡镇组织一次宣传教育活动,给每个农机手送一封农机安全倡议信,放映一部教育警示片,向每个村送一套安全宣传挂图,给每个农机户送一本农机安全知识手册,在每个村及中小学校上一次农机安全知识课。
(九)组织实施“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提高监理业务水平
以“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创优秀服务标兵”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的通知》(农办机〔2011〕57号)的要求,认真开展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和标兵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和示范标兵,改进监理工作作风,提高监理业务水平。
(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农机事故处置能力
各县(市、区)要制定农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定期举办应急工作培训,积极开展农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要按照市农委《市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合农[2013]242号)和《关于切实做好农机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合农[2014]49号)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 上一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方案
- 下一篇:统计法制工作要点3篇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