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思想政治工作要点4篇
时间:2022-07-09 08:24:42
导语:司法局思想政治工作要点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2014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夯实基础、精细管理、强化队伍、提升服务”为目标,围绕司法行政工作大局,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为圆满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一、重视政治教育,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队伍思想基础
1、扎实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坚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揽全年司法行政工作思路和发展实践。指导、组织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邀请专家讲座、集中培训、收听收看录音录像资料等形式,学习有关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文件及重要论述,领会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围绕全会提出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开展学习讨论、座谈交流、宣讲征文等各类教育活动,及时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贯彻到司法行政的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工作科学发展。
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树立群众观点、解决突出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和“六项禁令”、市委“20条措施”和正风肃纪“十项规定”以及市委“21条规定”为抓手,切实加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通过教育、查摆、整顿、提高,着力破解班子和队伍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过硬队伍建设。
3、组织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持之以恒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务求实效的活动观,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党风廉政教育、正反典型教育、依法行政教育与解决当前司法行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分类指导,增强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不断丰富局机关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创新活动载体,进一步增强学习教育效果。有序安排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教育活动,更好地将职业道德、纪律作风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二、重视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履职能力建设
1、加强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和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关于加强全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订出台年度中心组学习计划,坚持落实每月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完善和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常态化,促进班子素质全面提高。
2、加强和改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订出台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提出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方式和要求。建立健全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和备案登记制度,把教育培训情况作为考核、定级、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协助配合各科室开展业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组织干部参加省厅、市局和市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类政治、业务、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法,更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重点加强对局新任中层干部、新进干部以及司法助理员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重视廉政建设,进一步打造司法行政清廉队伍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以提高司法行政队伍防腐拒变能力为目标,制订出台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领导,落实责任,逐级抓好。进一步拓展党风廉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廉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深化惩防体系建设,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建立源头防腐的长效机制。
2、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习中央、省、、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治庸治懒治散治乱”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岗位责任、增速提效、服务承诺制度。部署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开展3+1为民服务活动,切实解决机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机关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3、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认真落实《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的相关规定,按照我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求,制订出台相关方案,抓住全系统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多项举措,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创新开展预防工作,全面提高全系统干部的反腐意识和能力,确保全系统工作人员无职务犯罪,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四、重视队伍管理,进一步增进队伍整体活力和发展后劲
1、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编制管理,进一步优化使用政法专项编制,特别要规范使用司法所的编制,做到向基层司法所倾斜,确保专编专用,提高专编使用效能。按照公务员招录工作相关规定,结合司法行政工作需求,合理制订公务员和局事业编制人员招录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局机关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招录工作。进一步完善局机关内设机构及岗位职责,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和年龄结构,形成良好的队伍梯次。
2、加强队伍管理。全面实行公务员“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严格程序和标准,规范干部转任工作,严肃转任纪律,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工作。不断加大对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力度,积极探索并适时组织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多岗位锻炼模式。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和约谈干部制度,加强与干部的谈心沟通,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立司法行政系统人才信息库和干部人事档案库。
3、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贯彻落实上级组织部门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选拔干部方式,认真做好本年度局机关中层干部的竞聘工作。严格落实重要岗位干部选拔调整的请示报告制度,确保选好人、用好人。全面落实中层干部述职述廉、谈话谈心、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做好局领导职数及中层职数的调整和申报工作。
4、加强离退休干部教育管理。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健康工作的服务,关注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
5、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以广大司法行政干部的需求为导
向,进一步创新载体、挖掘内涵、拓展途径,把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局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和品味,为干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局年轻干部的爱好、特长和需求,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切实增强司法文化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6、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做好局干部及临时聘用人员工资福利等调整、造册、报批、审核等工作,特别要落实好离退休干部、困难党员和群众的抚恤金、慰问金和补助金的申报、发放及走访、慰问工作。
7、认真做好评先选优和考核工作。积极挖掘、培育、总结、宣传司法行政系统的先进典型,有重点地开展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认真做好上级各部门对我局干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与党员两评制,年度评先选优,干部任用相挂钩,充分发挥好目标管理的激励作用。
五、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党的引领作用
1、抓好局机关及下属单位的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局党总支2014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加大局机关及各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力度。通过认真落实党支部“”制度,开展“三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开展“五好”示范党支部、“双强争先”、“星级党组织”、“优秀党日活动”等争创活动,进一步增强局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做好年轻干部党员发展工作,鼓励和培养更多年轻干部加入党组织,不断提高党员管理和服务水平。
2、继续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继续加强法律服务行业党组织建设,结合法律服务行业的特点,深入探索行业党建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提升指导水平。巩固法律服务行业党组织建设成果,鼓励符合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单独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行业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工作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原则,依靠科技和人民群众,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现基层应急预案全覆盖。加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司法队伍,积极构建群众广泛参与,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抓好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应急演练,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完善各项制度,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发展。
二、工作任务
1、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加强专项预案的编制修订。针对突发事件应对中发现的新问题,组织实施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不断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完整性、流程的合理性、应用的可操作性,并按要求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和备案管理机制,规范预案编制、报批、审核、备案、修订程序。规范预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2、开展基层应急管理示范工作。继续开展以机构、预案、队伍、宣传、信息、排查、保障、培训、演练、联动等“十落实”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工作,努力实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五个早”的目的。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确定司法所为基层应急管理示范工作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开展。
3、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相关责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继续开展应急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四进”活动,大力普及应急知识。全年组织举办1期以上应急管理工作培训班,提高应急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
4、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制度,针对本局常见突发事件,积极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资金节约的应急预案演练。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群众,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在接到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后的第一时间立即向县应急管理办公室电话报告情况,并在2小时之内报送书面材料。
6、加强值守应急工作。做好值班工作,保障司法行政工作有序运行,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准确报送突发事件信息,确保不发生信息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积极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应急处置工作。
2014年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要点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和“三调联动”工作职能
1、扎实全面推进“三调联动”工作,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细节,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相互衔接配合,认真落实省、州、县工作会议精神及部署;建立健全“三调联动”工作的各项制度,强化“三调联动”工作保障措施,不断完善“三调联动”基层组织平台和机制,积极推动我县“三调联动”工作向深入发展。
2、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梳理、大化解专项活动。一是为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局里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股室、处所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及活动要求。二是认真抓好重要时期和政治敏感期及季节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实时组织开展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期间“敏感”时期和季节性矛盾纠纷的预防调处工作;做好矛盾纠纷的预测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掌握矛盾纠纷态势,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开展集中治理,根据其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精心认真梳理,要确定专人负责、就地调处、及时结案。三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重大社情报告制度,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反馈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积极拓展调解领域。对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突发问题,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纠纷,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妥善加以解决,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
3、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建设,着力构建人民调解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大力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不断优化调解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组合,提高调解队伍的专业化水准。二是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重点抓好调解委员会主任和调解小组长的业务和技能学习,不断提高广大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技巧,增强息事宁人,纷止争的意识和能力。三是配齐配强各级人民调解员。四是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大力推进人民调解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4、建立完善边界联防联调机制,权利化解跨县、乡边界矛盾纠纷。今年,涉边乡镇要建立完善涉边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认真抓好边界联防联调协作机制建设,做好边界矛盾纠纷的化解。
二、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着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会议精神,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的管理体制,充实人员编制,提高司法助理员的待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司法所工作经费。
2、贯彻落实司法部和省厅及州局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指导、制定司法行政外观、内务、业务、文书档案等建设标准和操作规程,全面推进司法所的组织机构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基础设施,所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打造高效、便民、规范的为民服务窗口。
3、加强整章建制,切实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湘司发(2013)80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树立司法形象,提高司法所行政识别制度,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根据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同意司法所标识的通知》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确保把司法所外观标识及内部设置工作落实到位。
4、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坚持建设、管理和工作并重,全面活跃基层工作,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业务建设,着力提高司法所服务大局的能力,要指导司法所切实承担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制宣传等各项职能,认真指导管理基层法制服务,切实做好法律援助等基层法制服务工作,当好基层党委政府的法律参谋助手,积极参加基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基层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不断拓展和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1、法律服务检查面向基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平安建设,服务法治建设,进一步拓宽基层法律服务覆盖面,拓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服务领域。完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关村制度,加强同基层群众的联系,为基层群众和基层政权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引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履行应尽的责任义务,维护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城镇化、工业化、林权猪肚改革,农村土地流转等领域的法律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深入开展“助改革、促发展、保民生”法律服务系列活动。法律服务系列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级各部门有关法律服务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助改革、促发展、保民生”主题,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为经济社会科学全面加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3、加强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规范化基层法律服务所创建活动,逐步建立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机制,指导、督促基层法律服务所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增强基层法律服务所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4、加强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一是个基层法律服务所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强化自身素质,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强基层法律服务行业的诚信制度,教育引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树立诚信意识,建立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所质量监督卡制度和信用档案制度。三是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违规违纪的查处力度。同时针对执业领域存在的倾向问题,严肃处理违纪违规执业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进一步树立基层法律服务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
大力加强司法员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观念,大局观念,党纪观念教育,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和履职能力。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特别是做好基层工作的职业自信,做到讲大局、讲作为,找准服务切入点和服务主题,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上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配齐配强乡镇司法员及专职人民调解员,多渠道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
法治文化基地建设工作要点
2014年全县法治文化基地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以“推动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为主题,坚持法治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与机关、企业、学校和乡村法治文化相结合,把法律知识通俗化、直观化,有重点、多层面、全方位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认识水平,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建设法治、平安、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法治建设中的教育、熏陶、引导作用,在全县打造和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法治文化产品,建成一批法治文化街、广场、长廊、文化中心等不同类型的法治文化平台,推出一批优秀的法治文艺作品,打造一批法制宣传精品项目。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建立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长效机制。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和县政协要建立学习中心学组法律学习制度,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法律决策制度;人大、政协常委会议事前法律学习制度,领导干部年度述法述廉制度,公职人员实行集中学法轮训制度,将法律学习列入绩效、四个文明和综治等工作考核中。
(二)、加强县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县城建设1个法治文化广场(设法治宣传栏或法治宣传灯箱),1个法制宣传教育电子大屏幕,在国道路、朝阳路、建设路、株州路建二横二纵法治长廊为纽带,社区、教育、卫生三个法制文化围栏为补充的法治文化阵地,在不破坏原风格的基础上,对部分景观进行改造,新增法制主题,建设法治宣传栏、路灯展板、LED屏等。报刊、广播电台或电视台至少开设1个法制专栏。
(三)、加强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各乡镇、各村(居)要有1所法治文化学(夜)校、1个固定的法制宣传栏、1个法律图书角、户平一册法律教材。利用“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和“龙舟节”等民族节日鼓励群众结合实际自发组织、自编自演通俗易懂的法治文化节目,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加强机关单位法治文化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将法治文化建设与机关文化、廉政文化等有机结合,与开展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办公楼大厅、走廊、服务窗口等公用区域,悬挂、张贴法律名言警句和反映本行业特色的文化作品;要因地制宜,在院落设置和利用法治标语牌或法治宣传栏宣传法治常识、法治典故、法治警言等。
(五)、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各乡镇、村(社区)、各单位和各学校每年至少要开展2项法治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大型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册、手机短信、出租车等媒介加强法治文化传播。要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法制故事宣讲、法治文艺汇演、法制摄影书画展览、法治征文评选、法制影视巡演等法治文化活动。引导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体、电影公司等文化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活动。
(六)、注重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充分发挥优秀文学文艺作品的重要作用,把法治题材纳入文学艺术创作、歌舞艺术表演和动画制作,鼓励、引导单位、团体和个人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法治文艺、法治故事、法制漫画及法治书法、摄影等作品,适时组织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不断增强法治文化作品的渗透力。
(七)、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学校要建立适合学生特点的学校法治文化,机关单位要建立单位法治文化基地和网络,企业要建立防范风险、促进发展的企业法治文化,乡村要建立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乡村法治文化。要按照主题鲜明、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投入一定资金,在休闲场所、流动人员集散地、主要街区、交通要道等醒目位置,建设一批以法治元素为主要基调的法治文化街、法治文化园地、画廊及法治板报等法治文化基地。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法治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法治文化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法治的县级实职领导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县依法治县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争取经费支持,形成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合力。
(二)、扩大宣传,营造氛围。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大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要注意培育和树立法治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法治文化建设先进经验,宣传法治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身到法治文化建设中来,努力壮大法治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三)、加强督查,确保实效。要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单位)普法依法治理考核内容,定期对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情况开展督查。县依法治县办对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工作组织有力、法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的乡(镇)、部门予以表彰,对开展工作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作为“六五”普法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
- 上一篇:干部进千企解千难行动实施方案
- 下一篇:发改局上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