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税政处工作要点7篇
时间:2022-07-02 09:08:58
导语:财政局税政处工作要点7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深入落实市委六届三次全会要求、全力推动发展新跨越的突破之年。全市财政税政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深化税制改革,认真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分配关系、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主动、更加扎实地开展工作,为推进全市科学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一、认真做好国家重大税制改革在我市的应对工作
(一)继续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认真总结和评估我市“营改增”试点的实施效果,对出现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完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政策体系。继续强化“营改增”后地方税费征管工作,防止收入流失。按照国家部署,在铁路运输、邮政行业实施“营改增”试点,并逐步扩大到其他行业。在深入分析评估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并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向省厅提出下一步深化改革试点的建议。
(二)继续就重大税制改革、税收政策热点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调查。重点配合省厅加强对房产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改革的调研,争取有利于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税收政策。
二、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核查工作。对我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初审材料进行复审核查,帮助企业完善资料,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享受国家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做好各项税收优惠资格认定工作,保障政策执行到位。会同市民政局等部门做好社会团体、群众团体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工作。进一步完善认定程序,与国、地税部门做好非营利性组织免税资格。
三、夯实财政税政基础工作,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地方税政工作机制
(一)深入做好各项税收专项调查工作。继续做好年度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工作,按照要求提高样本企业代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并运用调查数据形成有质量的分析报告。继续做好年度重点产品国际竞争力调查工作,扩大重点产品的选取范围,并选择本地区重点行业开展国际竞争力分析。做好国家重点税源季报工作,与指定重点税源企业建立联系制度,确保季报工作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加强对市直重点税源企业的跟踪调查和税收结构分析工作。按月报送市直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月报,做好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及时分析新的政策实施对我市财政经济的影响,掌握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三)积极争取为企业解决生存发展问题、提高竞争力水平的税收政策。积极收集上报出口退税率调整建议,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按时上报关税税目和税率调整建议,争取对我市需扶持的重点产品、高科技产品通过单列税目实施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或对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进口给予低关税。
四、加强综合治税管理
(一)充分利用综合治税合署办公的优势,对全市各行业、各县区的企业经营、纳税及涉税信息进行认真分析,交换意见,及时研究调整工作方案。着力支持税收征管能力建设,加大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综合治税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能力水平。
(二)努力发挥税政监督职能,强化政策执行的检查督导工作。既要对纳税人通过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保障财政收入的完整,也要对财税机关对税收优惠落实不到位、不依法征税等问题进行监督,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税收秩序。
(三)加强协税护税工作,做好市本级项目税收代征代扣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市本级项目税收代征代扣管理制度,确保市本级税收应收尽收,顺利完成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任务。
五、组织实施“财税政策调研课题”工作
牵头组织财税政策课题调研,拟定调研课题,向全局、相关部门和高校招标,完成课题任务的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充分利用和发挥全局乃至全社会各界的智力,为财税调研工作服务。
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严的标准、严的举措、严的纪律,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践行新时期精神结合起来,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针对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坚持边学边改、即知即改,落实整改任务,以整改落实的成效取信于民,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
七、稳步推进制度建设
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对照目前处室实际担负的工作,对处室各项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按照科学、规范、利于操作的原则,拟定制度建设计划和实施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进度,详细分析预期成效,不断加强税政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八、加强对县、区税政工作的指导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交流与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全市财政税政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考核奖惩机制,努力在全市形成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工作氛围。
第二篇
一、加强绩效管理基础建设工作,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
(一)研究制定《市市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规程》,明确财政与预算单位以及财政和预算单位各自内部处室的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二)加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究,收集整理以往年度不同行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值,进一步更新完善评价指标库,继续充实市级预算绩效管理专家信息库。
(三)建立市级预算绩效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共管机制,做到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和信息交流共享,避免重复工作,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绩效。
(四)按照《市县(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精神,对全市九个县(区)2014年度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通报。
二、认真开展市级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开展绩效跟踪管理工作。对纳入2014年预算绩效专家评审的18个市级专项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跟踪工作,加强与有关业务处室的协调和配合,完成项目预算执行监管、阶段性审核、提出优化整改意见等工作。
(二)开展市级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按照市领导“用两年时间对500万元以上市级重点专项全部进行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的要求,选取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具有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九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使部分单位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管理不够规范以及少数单位对绩效评价整改意见重视不够、整改不到位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与切实改观。
(三)开展2015年市级预算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与各预算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加大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确立工作的指导力度,选择重点项目开展预算绩效目标专家评审论证工作,充分借用、发挥专家评委“外脑”优势,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做好市级预算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行政指导工作。指导督促市级有关预算单位对所承担专项资金项目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督查绩效评价、绩效跟踪结果的应用情况。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提升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水平
(一)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和财政预决算公开的要求已越来越高,预算绩效管理按照新要求,切实推进绩效管理信息对外公开工作。一是做好绩效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工作;二是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及有关评价结果向市政府、市人大报告。通过信息公开,促进项目单位树立责任主体意识和绩效意识,加强项目管理,注重项目绩效目标最终实现。
(二)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有“绩效”的要求,努力提高专项资金项目事后绩效评价、事中绩效跟踪、事前绩效目标评审结果应用水平,切实将有关结果作为项目改进管理、预算资金安排和行政问责的依据。
(三)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扩大社会影响,凝聚各界共识,为工作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绩效管理干部政治业务素质
(一)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按照要求查摆问题和改进“四风”,使绩效管理干部树正气、正言行。
(二)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和操作实务培训。在加强处内业务理论和操作实务学习的同时,开展绩效管理理论和操作实务培训工作,提升财政部门及各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和预算绩效管理内控制度,积极参加警示教育活动,自觉加强思想道德防线建设,确保绩效管理干部清正廉洁,服务为民。
第三篇
一、扎实开展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工作
为迎接省厅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考核检查,对我局在创建法治财政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在依法理财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全面梳理。对照省厅制定的《深入推进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全省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指标》以及全省财政政策法规座谈会提出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会同相关业务处室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共分为5大类95项考核指标,涉及财政业务方方面面。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省厅四、五月份对这项工作的考核检查,确保高质量通过省厅组织的考核检查,着力打造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升级版。
二、加强财政法制宣传工作
加大财政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促进全社会理解、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在做好日常财政法制宣传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行政执法现场宣传日、“财政宣传月”等平台,加大财政惠民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做到财政惠民政策进基层、进社区、进市民广场,通过《日报》、市财政局网站等媒体开展财政政策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财政普法氛围。
三、加大财政政策法规培训力度
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法律知识培训班学习,加强全市财政系统法制培训工作。落实干部职工学法考法工作,认真执行干部任职前法律测试、新上岗人员法律考试制度。举办1-2期财政干部法制培训和规范性文件专题讲座。通过加强培训,切实提高财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
做好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应诉及其他法律事务的管理、协调工作。不断推进行政复议工作,按照《市财政局行政复议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行政复议的指导思想、原则范围、方法步骤。不断强化行政调解工作,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工作,会同稽查局等相关处室做好行政执法检查跟踪监管工作,按统一的规范格式文本留下检查痕迹,加强检查卷宗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
五、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
加强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逐步将规范性文件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提出合规性修改意见,避免法律风险。根据市政府法制办的要求,组织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按照市委办法规处的要求,开展党内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组织规范性文件知识专题讲座,让财政干部对规范性文件有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按照年初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发文计划,做好2014年规范性文件的报备工作,适时做好我局出台或参与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六、加强财政政策法规干部自身建设
加强政策法规、法律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省厅法规处、市政府法制办等相关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开展财政政策法规方面的调研活动,不断提升财政法制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断提升财政政策法规干部综合素质,努力服务财政发展大局。
第四篇
一、继续组织好财政收入,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
认真做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努力实现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目标,密切关注财政收入质量效益指标,督促县(区)进一步提高税收占比,确保全年达到80%。科学合理地预测全市每月财政收入完成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加强收入考核,按照“每月通报,季度考核,当季兑现,年终总评”原则考核县(区)财政收入组织工作,保证财政收入任务相对均匀地在月度、季度之间分解分布,避免收入增长出现大起大落,促进全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确保全年任务顺利完成。
二、着力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决算管理
预算执行分析工作是财政国库管理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不仅要正常反映财政收支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针对经济和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加以剖析,及时提出建议和对策。首先,要做好日常旬、月报和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及时向领导报送预算执行相关报表;其次要密切跟踪经济运行态势,关注宏观政策措施,增强政策敏感性和分析针对性,善于从全局的广度和领导的高度分析问题,善于从多维的视角和适当超前的思路提出建议;三是健全与县区及市国、地税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四是拓展预算执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收入和支出结构及因素的分析,进一步细化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做好决算对外公开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为明年实行决算对外公开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三、大力推进财政国库管理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财政国库管理系统功能,加强业务系统建设、升级、维护、推广,切实强化财政国库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升级“财政与人民银行信息共享无纸化”系统,具体包括用款计划、实拨资金、金库报表、库款余额、非税收入入库回单及对账信息无纸化等等;研发并实施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实行网上审批、年检、备案制度,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实现制度化、规范化长效管理;研究财政收入退库、更正以及财政与预算单位业务无纸化需求;研究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与部门决算编报工作一体化实施方案等。
四、继续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
1、推进收入收缴改革。在全面升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的基础上,对我局非税收入缴库流程和方式进行改革,实行市级非税收入电子缴库,配合局相关处室做好非税收入收缴工作,进一步完善非税资金收缴、拨付流程,规范资金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2、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进一步推广和优化公务卡结算方式相关流程,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差旅费、住宿费、招待费和会议费等公务支出原则上都要使用公务卡结算.
五、认真做好财政决算工作,稳步推进决算批复与公开
认真做好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编报工作,加大审核力度,切实提高全市决算工作水平。制定出台《省市级财政决算工作规程》,按照“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决算工作原则,规范全局各处室职责分工,建立“国库处牵头组织,相关处室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财政决算工作机制,并选取部分市级预算单位开展部门决算批复试点,为下一步推进市级决算公开做好准备。
六、进一步提升财政国库管理的业务水平
继续强化国库内控机制管理,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创新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水平。
1、研究制定《财政资金银行存款管理试行办法》。规范财政存款在银行间分配,利用财政存款引导银行增加市区企业贷款,提高服务质量。
2、做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按照省厅工作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在2014年基础上继续做好市本级报告试编工作,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各县(区)全面推开试编工作,并抓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为以后全市范围正式编制及决算公开打好基础。
3、科学安全调度财政资金。按照《市本级财政账户及其资金调度管理办法》要求,安全规范地调度和运作市本级财政资金。同时,科学有序地调度对区级往来资金,合理测算上解地区的资金上划比例并组织实施,努力控制超调规模。
4、按照《省省本级财政账户及其资金调度管理办法》等相关,进一步规范市本级、县(区)和乡镇财政账户设置和管理,严控新增财政账户,进一步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严格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开户财政审批和备案管理。
5、夯实总预算会计基础工作。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基础工作规定》,进一步提高总预算会计核算与管理水平,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严格执行局内控制度,加强资金安全管理,提高资金运转效率。根据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财政对外借款清查工作,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和历年陈账,做好迎接上级财政部门检查准备。
6、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完备相关制度办法。根据预算执行管理需要,调整优化动态监控预警规则,规范核查处理流程,初步建立报告制度,切实发挥动态监控的纠偏、提醒、预防作用。继续完善动态监控机制建设,制定动态监控相关制度办法和内部操作规程。加强对市县动态监控体系建设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七、切实加强国库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加强对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工作的指导。督促各地加快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和人员建设,尽早实现“三统一”;指导县(区)尽快实现集中支付清算制改革;切实提高财政国库业务的管理水平,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控机制;继续对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国库集中支付行的财政业务办理情况、各商业银行非税业务办理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提高服务质量,规范业务办理。
八、努力抓好团队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
国库管理部门是财政部门的对外服务窗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完成国库工作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财政国库管理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处内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继续培养“严谨、务实、廉洁、高效”的团队精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工作绩效。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县区,适时组织开展调研、培训等活动。
第五篇
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建设,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
(一)制定出台《市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通过加强工作考核促进市级预算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做好市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完善工作,满足预算绩效目标编制管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跟踪管理、预算执行结束后的绩效评价信息化操作,使其适应新形势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实现流程规范、操作便捷、管理高效的目标。
(三)加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究,收集整理以往年度不同行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值,进一步更新完善评价指标库。
(四)按照《市县(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淮财绩〔2012〕4号)文件精神,对全市九个县(区)2012年度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通报。
二、认真开展市级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一)开展绩效跟踪管理工作。对纳入2014年预算绩效专家评审的22个市级专项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跟踪管理,加强与有关业务处室的协调和配合,完成项目预算执行监管、阶段性审核、提出优化整改意见等工作。
(二)开展市级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价项目选取的针对性,重点选取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具有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三)开展2014年市级预算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与市级各预算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加大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确立工作的指导力度,选择重点项目开展预算绩效目标专家评审论证工作,逐步扩大专家评审项目的数量和范围,进一步提高评审项目资金占全部预算资金的比重。
(四)指导督促市级有关预算单位对所承担专项资金项目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督查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情况。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提升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水平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稳步推进专项资金项目事后绩效评价报告公开工作,根据需要逐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通过信息公开,促进项目单位树立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加强项目管理,注重项目的绩效目标最终实现,进而全面提升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水平。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良好氛围
(一)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扩大社会影响,凝聚各界共识,为工作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二)汇编业务资料。编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文件资料手册》,为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市级预算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绩效管理干部政治业务素质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等,使每一位绩效管理干部做到思想进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二)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和操作实务培训。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业务培训实效,提升全市财政部门及各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切实增强他们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本领。
(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严格遵守预算绩效管理内控制度,积极接受警示教育,自觉加强思想道德防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确保绩效管理干部廉洁从政。
第六篇
一、完善制度,强化财政大监督机制法制建设
1、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工作。根据《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的意见》,参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我市加强财政监督工作的意见,推动全市财政监督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2、建立健全预算监督制衡机制。根据廉政风险防控要求,结合财政监督顶层设计,针对目前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薄弱环节,参照《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预算监督制衡机制的意见》,研究我市预算监督制衡机制建设意见,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预算监督制衡体系框架,防范财政权力运行风险。
3、完善财政预算单位财务监管机制。按照财政大监督机制要求,针对部门预算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加强市级预算单位财务监管工作的政策措施和监督机制,规范财政预算单位财务监管工作,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二、围绕中心工作,跟踪检大政策的有效落实
1、有效开展财政收入监督。加强税费征管工作检查,防止和查处越权减免税收、应征不征或预征收入、虚收空转等问题,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确保财政收入税收占比目标实现。
2、强化重大政策执行情况监督。围绕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的落实及财政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专项检查,加大对“八项工程”涉及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专项资金检查力度,保障重大财税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发挥实效。开展对文化产业引导专项资金全省联动检查。
3、继续推进市级部门预算检查。将部门预算检查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银行账户开设,以及非税收入管理等内容相结合,继续实施对市直40户左右单位部门预算的检查和相关单位的延伸检查。
4、及时查处人民来信。关注党和政府重大政策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民生政策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这些情况与问题引发的人民来信来访,以及网络舆情中曝光的相关问题,在规定时间内查处并答复举报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三、深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
一是加大会计信息质量监督力度。结合宏观调控目标和任务,选取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行业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规范效应。对各县区确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全省联动检查,市本级和区不少于1户,各县不少于3户。
二是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督水平。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日常行政监管工作,加大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力度。改进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方式,注重与重大财政政策和专项资金检查相结合,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相结合,提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督水平。
三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专项检查。各地区每年开展的各项专项检查原则上不少于3项,有条件的地区可选择“营改增”试点行业开展检查,关注“营改增”政策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为经济决策和发展服务。
四、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发挥财政监督警示作用
一是坚持依法检查。严格按照《财政检查工作操作规程》要求,规范财政执法检查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完善财政检查复核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狠抓落实,促进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二是加大处理处罚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财政管理等手段,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对一些典型案件进行通报,不断增强财政监督的威慑力和影响力,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
三是加强成果运用。进一步健全监督成果与预算管理挂钩联动机制,以挂钩机制来推动以查促管,增强财税制度执行力,扩大财政监督影响力。同时,将检查的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
五、加强能力建设,提升财政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
1、提高检查质量。依法依规开展各项检查工作,不断改进检查方法,完善复核审理制度,提高检查质量,增强处理意见的准确性和适当性,防范财政监督检查处理处罚的法律风险。
2、改革检查组织形式。一是创新工作方式。继续实施三级联动检查,在检查中加大上下联动、左右联合、内外结合的工作力度,探索建立市级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处理的新模式。二是实行联合作战。通过一定范围的统一检查、交叉检查、联片检查、集中复核,锻炼监督队伍,提高工作质量和监督效果。
3、提高工作效能。按照《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财政部令第32号)和相关规章抓好监督检查工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各环节、各阶段检查事项。按照财政大监督机制和年度综合考核的要求,加强对相关职能处室检查计划执行和检查结果跟踪落实等事项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县区财政监督工作考核和日常监督,确保省市各项监督检查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4、提高财政监督信息化水平。以实现有效财政监督为目标,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工作。依托“金财工程”建设,构建财政监督检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财政预算实时同步监督,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效能。
六、坚持“两手抓”,提高财政监督干部素质
一是坚持业务与党风廉政建设一起抓。坚持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与党风廉政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实现两促进、双提高。
二是注重学习,勇于创新。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更加注重业务技能培训和检查工作操作培训,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水平。积极开展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各县区每年原则上开展不少于1项创新工作。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完善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对事关财政改革发展问题和财政监督长效机制建设问题的研究,提高理论和政策研究水平。各县区每年须结合工作完成上报调研报告1篇,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评比,并将此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提高工作实效。
五是坚持廉洁从政。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三宽四有”型财政监督干部队伍。
第七篇
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支持中心城市建设
一是积极参与年度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主动又求实,把财政统筹能力确定在实事求是和可承受的范围,促进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
二是积极协调、调度财政统筹资金,及时支付建设资金。加强与市国土部门和局综合处的联系协调,及时划转统筹到位资金,预测分析全年统筹资金实现情况。
三是分解下达重点项目跟踪评审计划,参与重点项目督查。根据市政府下达的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及时分解下达跟踪评审计划,严格执行建设资金审批程序和拨付流程,促进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努力节约财政资金。
四是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手段,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的部门管理职责,实现项目资金的动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资金支付安全。
二、完善制度,夯实基础,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要结合市委、市政府对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会同市有关部门对市级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机场补贴专项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城市长效管理奖补资金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从财政资金引导支持的政策方向、项目申报、审核评审、资金下达拨付、项目检查验收等方面规范程序,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增强财政资金对污染防治、服务业发展、机场航线拓展、城市长效管理的支持推动作用。
三、落实支农、惠民补贴政策,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
及时分解下拨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会同市农委做好补贴资金兑付工作的检查和人民来信的查处,确保补贴政策落实。
严格执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做好政策收尾和补贴清算工作。加强补贴审核和骗补案件的查处、曝光力度,坚决打击骗补行为,做好数据统计和工作总结。
会同市公安部门研究老旧汽车淘汰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及时审核兑付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促进污染减排工作目标的完成。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支持市区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及时发放廉租房住房补贴,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继续做好油价改革财政补贴工作,及时审核下拨渔业、林业、交通行业油价补贴资金,监督补贴公示制度的落实,及时处理来信来访反映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
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地方储备粮油管理规定,合理安排储备粮油补贴资金,保障全市粮油市场稳定。
四、加强指导,增强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竞争力
一是根据上级申报要求,配合市有关部门及时传递政策信息,按时完成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抓好每一次争取项目资金的机遇。
二是加强政策的学习研究,提高项目申报工作的指导能力,增强项目申报的竞争力。
三是严格项目检查验收,促进项目补助资金专款专用,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创造向上争取资金的良好基础,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实行绩效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14年,配合局绩效处对生态市创建专项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园林绿化养护专项资金、保障房建设专项资金、城市长效管理奖补资金实行绩效预算管理,开展项目预算的立项论证评价、过程跟踪、阶段评价、资金拨付使用,项目事后评价工作,促进资金使用单位转变用款理念、增强责任感、强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城市维护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发展。
六、重视基础工作,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服务本领
一是开展全市经建业务培训。组织全市财政经建系统分工疏理财政经建政策,认真学习消化,在此基础上开展政策业务培训,提高财政经建系统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是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关注专项支出预算的执行进度,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加快专项支出预算的安排使用,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
三是做好预、决算编制和各项报表编报工作。按照局统一工作要求,认真做好经建处负责的部门预、决算编制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及时编制上报《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月报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报表》等报表。
七、改进作风,深入开展调研,加强财政信息和宣传工作
深入基层调研,掌握财政经建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围绕工作中心,组织安排县、区财政经建人员撰写调研报告、开展评比,切实为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攻克难点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和工作指导。加强财政信息和宣传工作,及时宣传财政经建政策和重点工作,树立为民理财,服务发展的财政形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八、加强政治学习,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结合财政实际,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政治素养,勤恳工作,把平凡的事重复做好,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按政策规定办事。加强廉政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认真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 上一篇:循环经济生态发展论文3篇
- 下一篇:依法行政及节能减排工作要点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