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依法行政工作要点3篇
时间:2022-07-01 08:09:22
导语:工商局依法行政工作要点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深化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提升工商注册登记效能。大力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加快建立工商登记便利化新机制,全面推行网上登记,节约企业运行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登记服务。开展减章、减时、减负、提效“三减一提”为主题的行政效能提升行动。建立和完善不予行政许可报告、首接负责和限时办结等制度。试行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模拟审批、形式审查制。对重大项目实行预约办理、限时办结,进一步畅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
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托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逐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以打击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工作重点,以新兴网络市场监管为探索方向,加强执法办案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民生效果。强化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建设,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确保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清理并统一对外公布行政权力目录清单、涉企收费清单以及操作流程图,对行政权力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完成本系统市、县(区)级权力名称、权力编码和运行流程的统一,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的条件、权责和时限。不断提高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质态,确保行政权力运行的内容范围与公示内容保持一致,提高维护行政公信力的自觉性。
二、坚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
4.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明确重大决策事项的内容,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制度。落实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决定必经程序。对重大决策事项的提出、确定,调整、公布、备案进行规范,建立决策事项档案管理制度。
5.健全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开放式、多元化的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核、评估机制,积极申报有关保障民生的立法项目。规范性文件草案原则上都要组织公开听证或专家论证,公开征求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并反馈采纳意见情况。严格执行《市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办法》,依照法定程序出台和公布规范性文件。全面提高规范性文件网上报备的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和定期清理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监督
6、构建多层次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府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依法认真承办、处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府交办任务和政协提案,并及时予以反馈。自觉接受行政监察和审计专项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应达100%,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加强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及时纠正违法和不规范行政行为。拓宽社会监督和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完善舆情分析工作制度,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7、健全执法办案程序规则。完善行政执法案源管理、权利告知、调查取证、组织听证、人员回避、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投诉回复、案后回访等制度。健全行政执法调查规则,推行执法证据格式化,确保全系统范围内行政执法文书统一、规范。
8、实施“首违不罚”和“容期整改”制。深刻理解《行政处罚法》中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行为给予批评、警示或警告,不给予罚款处罚。除涉及食品等严重质量安全外,对企业正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重大违法行为,先行书面通知限期整改,再视违法行为及整改情况依法处理。
9、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自由裁量行使标准,制定自由裁量行使规则。在行政处罚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明自由裁量的理由和依据,法制机构应强化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使得相同性质、情节的违法行为能够得到基本相似的公正处罚。
10、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制度,明确各个执法岗位的责任。认真执行执法案卷评查通报、评议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做好重大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决定的备案工作。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过错责任追究的有效机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明晰、考核科学、评价公正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
四、创新社会综合管理方式
11、推进行政调解工作。探索建立“行政调解接待处理中心”,提高接待、受理、交办、协调、处置和督查督办等一系列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依托“大调解”平台,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同争议、商标权益等专业调处工作室。完善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和保障制度,适时开展调解案件的研判分析和总结推广工作。
12、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坚持使用听证方式审理疑难复杂案件,注重运用调解和解手段解决行政争议,积极争取案结事了的良好效果。实行说理式复议决定书。进一步强化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功能,通过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等方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行政首长出席行政复议听证率达100%。
13、创新信访工作方法。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做好信访工作,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健全内部流转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积极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五、提升服务社会发展水平
14、深化信息公开工作。完善各种政务办事公开制度,推进管理公开、服务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规范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审查、答复以及监督等工作。建立健全假冒伪劣和侵权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管理制度,主动、及时公开适用一般程序查办的假冒伪劣和侵权行政处罚案件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15、深化行政指导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大力推进工商职能转变,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创新行政指导的方式方法,突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领域的行政指导工作,寓管理于服务,创新行政指导方式,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完善行政指导项目,总结、推广行政指导典型案例。
六、加大依法行政保障力度
16、落实组织保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制定法治工商建设阶段性工作规划,建立与各单位主要职能相适应的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法制机构建设,使法制机构的规格、编制、经费和人员的法律素养等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
17、加强学法培训。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培训,局长办公会议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积极参加市政府举办的市直部门和县级政府领导班子依法行政知识轮训。落实拟提任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制度,探索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汇报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部门轮训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基层法制干部工作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2小时。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制度,新申领执法证件的人员必须通过培训、考试才能持证执法。
18、丰富法治宣传渠道。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纪念日组织开展学法用法演讲、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建设图片展、广场法制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好依法行政理论研讨活动。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和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开办专栏、专刊、专题节目,推出一批法治宣传的品牌栏目,加大对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
第二篇
一、开展法治工商建设评价的重大意义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国家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从不同层面明确了法治政府和法治工商建设的基本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对法治工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国家总局在总结各地工商机关建设法治工商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全系统予以印发。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法治工商建设的基本目标任务进行必要的分解,有利于准确把握法治工商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有利于科学评估法治工商建设的状况和水平,有利于及时发现法治工商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法治工商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系统要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国家总局《指标体系》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把法治工商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标准
依据国家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全市工商系统法治建设的实际,研究制定《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暨目标任务分解》(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提出了本系统法治工商建设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明确了法治工商建设的具体任务以及责任部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领全系统法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指标体系》以局机关和直属工商局、分局为基本评价对象,共设置8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74项三级指标(设定总分值为100分)。其中,一级指标分别为: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执法监督和问责;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推进法制基础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
三、法治工商建设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强化法治工商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局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担任副组长,办公室、人教处、监察室、机关党委(工会)、财务处、法规处、注册处、公交处(经检支队)、消保处、食品处、个企处、外资处、商标处、广告处、市场处、企信办、萃园分局、信息中心、工商学会、消协、个协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工商建设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和日常具体工作。
各直属工商局、分局应强化对本局法治工商建设工作的统筹和领导,组建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四、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方法
在全市工商系统建立法治工商建设分层分级评价机制。有效引入第三方实施评价,建立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
在具体方法上分五个环节实施:
(一)各直属工商局、分局可以在局《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任务,研究制定适用于本局机关和基层工商所(分局)的评价指标体系,使整个指标体系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新制定的指标体系应及时向局进行报备。
(二)各直属工商局、分局应于每年12月1日前完成对本局系统法治建设状况的自我评价,并形成书面评价报告,向局进行申报。由局法治工商建设领导小组视情组织评查验收。
(三)局机关处室应于每年12月1日前,完成本处室法治建设状况的自我评价,并形成书面评价报告报本局法治工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在此基础上,由局法治工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最终形成全市工商系统法治工商建设年度评价报告,并对下一步推进法治工商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扎实做好《指标体系》实施和评价工作
法治工商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全系统要以实施《指标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法治工商建设效能,要更加重视法治工商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通过实施《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法治工商建设现状,及时发现法治工商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将法治工商建设推向深入,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系统“法治工商基本建成”的目标。
第三篇
一、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先导作用,全力营造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以工商法律、法规和规章宣传为切入点,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重要精神和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继续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法制纪念日活动,大力宣传市场经济秩序、知识产权保护、消费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服务跨江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以“百千万企业普法工程”和“商标战略进企业”为主要内容,促进企业树立依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意识。把普法教育作为信访接待的必备内容和先导工作,在信访过程中积极做好释法析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体系,主动对接法制宣传教育全局工作
认真总结“六五”普法以来取得的经验成果,积极参与市普法办“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主动对接“法制宣传环省行•站”活动,扩大工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品牌效应。健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普法教育机制,推广建立“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探索建立法制宣传成效评估机制,法制宣传教育社会知晓率达到95%、满意度达到88%。提高工商管理执法的法制宣传意识,挖掘典型案例,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中开展以案说法活动。继续保持和发扬“明宏消费维权工作室”和“工商局外资处”等普法微博的作用,开发包括微博、微信、qq群、短信平台在内的全方位、全天候、多互动的虚拟普法空间。尝试开发上线包括商标战略、消费维权、公平竞争在内等各类普法APP。加强法制宣传专、兼职队伍建设,组建由法律服务工作者、政法干警、律师、退休教师等组成的法制宣传志愿者人才队伍,树立有影响力的法制宣传教育典型。
三、重点强化特定人群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工商法制宣传培训实效
实施领导干部、公务员法治思维培训项目。坚持党委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述法、机关全员学法制度。鼓励全体执法人员积极参加普法网“网上学法考试城”的考试。实施青少年消费安全体验项目,大力提倡“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形成具有工商特色的校园法治文化品牌。实施企业法治护航项目,积极参与“百场法制讲座进企业、百家法企合作示范点培育”等涉企宣传。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需求,分别开展商标战略、产品质量、广告宣传、公平竞争等专业化、精细化的优质法律咨询和服务。大力建设和维护好企业联络人手机平台网络、微信群、qq群等便捷的普法通道,实行及时有效的法律指导。实施农村食品安全教育项目,将“万人大课堂”教育活动向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延伸,及时更新、充实讲课内容,传播消费安全知识,提高农民和流动人口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完善法治文化名城建设体系,不断丰富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
探索建立具有工商管理特点的普法宣传项目,体现出法治工商和文化名城相结合的地方特色。参与法治文化名城实践论文征集活动,和相关团体合作创作工商法治文艺作品、绘画、摄影、书法作品。积极组织“新法律六进”中的“法律进市场”活动,开展“消费维权模拟法庭”进社区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推动法治文化阵地积聚升级。积极与城区街道办、各地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区律师工作室和村司法惠民服务站对接,推动工商法治宣传向最基层延伸。加大对法治宣传基础好的法治宣传点的投入,着力建设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法治文化示范点。
- 上一篇:高校群众路线思想研究论文6篇
- 下一篇:质监局安全监管工作要点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