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要点
时间:2022-06-27 09:01:25
导语: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推进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探索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和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服务对象参与管理,增强发展活力。倡导单声珍藏文物馆、周志高书法馆、红五星画院的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建设。
培育更加多元的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已转制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引进实施一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用核心企业带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支持各种形式文化企业发展。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创作主题和创作规划,引导创作主体深入生活,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充满生活气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菜单配送”等方式,实现“送文化”和“要文化”的有效对接,让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为人民共享。
二、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全覆盖、保基本、促完善、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形成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深入推进“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市创成第二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启动、两区申报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全市力争创建6个以上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加快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建设,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5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8%以上。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紧扣人民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推进各市(区)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免费开放。推动镇(街)综合文化站等级达标率达到80%以上。深入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农家书屋“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70%以上的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完成达标建设任务。
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四送”工程等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全年举办“百团千场”文艺演出100场以上,“百姓大舞台”流动舞台车月均演出2场以上,市淮剧团送戏下乡100场以上,每个乡镇每年有4场以上演出,每村每年放映12场电影。加大对民间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改善排练演出条件,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
三、提高文艺创作生产水平
用足用好各级激励政策和资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精心组织重点文艺创作生产和重大文艺活动。
促进舞台艺术繁荣发展。加强文艺精品生产,力争推出1-2个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艺精品,打造2-3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剧目。认真组织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参加“群星奖”、“五星工程奖”、国家和省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重大赛事评选。组织开展好全市年度文艺创作培训班和全市新创文艺节目调演,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
推进文化“走出去”工程。精心组织和举办好2014梅兰芳艺术节、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等重大文化活动,做好“梅兰芳艺术奖”、“银杏奖”、年度“新创文艺节目奖”等文艺创作奖项评审工作,加强与省内外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塑造、提升、推介本地文化品牌,扩大我市文化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扎实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做到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联合规划部门修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展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做好撤市建区后文保单位的重新公布工作,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推进全市博物馆建设工作,鼓励和支持民办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发展。加强文物安全和文物执法工作,明确市、区两级文物管理职能。组织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2014年文化遗产日、文物宣传周等系列活动。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认真编纂市第五批“非遗”名录,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加快建设市“非遗”展示馆,稳步发展扬派盆景产业园、老行当文化产业集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加大力度培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围绕打造全市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目标,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抓好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千方百计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水平。实施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提升工程,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做大做强,支持泰兴乐器制造、高港壁纸产业基地等加快发展,打造一批错位竞争、差别发展,独具竞争力的地域特色园区,力争创成一批新的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鼓励扶持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木雕、盆景、玉石等工艺美术产业壮大规模,引导和培育新型智慧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强版权作品对外交流,组织优秀原创作品、产品参加版权交易会、文博会等大型博览会。
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力度。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文化产业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招商活动,努力招引一批适合在布局的文化大企业、大项目。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鼓励产业的文化植入,推进文化产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新兴文化业态。
六、强化广电管理职能
根据发展需要、依托技术进步,加快完善现代安全播出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础、促完善的标准,加快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加快建设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及市级广播电视监管平台,完善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严防各类突发事件和破坏行为,确保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敏感时期、重点时段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规范全市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许可管理,规范节目内容、频率、频道、功率等技术参数。
提高广电服务水平。继续推进有线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在全市开展创建省“户户通有线电视县(市、区)”活动,力争全面完成户户通有线电视县(市、区)的目标。新增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万户,力争总数达165万户以上,行政入户率达95%,有线电视数化率达90%以上,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期末全市有线电视行政入户率达95%的目标任务。加强电影放映、荧屏广告、卫星电视接收等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市场销售“小耳朵”专项整治活动,创建省级“无小耳朵”先进市。深化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放映18000场农村公益电影。进一步加大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力度,力争各市(区)均有一批作品获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节目政府奖。
七、着力抓好新闻出版(版权)工作
坚持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生活,不断提高新闻出版(版权)工作水平。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实施省“书香”活动方案,以开展“乐学”读书节等活动为重点,积极推进书香建设,组建成立“市全民阅读推进会”,兴化市、区、区争创省书香建设试点县(市、区)。继续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以全面推进农家书屋通借通还为抓手,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推进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数字化阅读、网络化管理和功能拓展。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
加强版权保护工作。将版权工作与新闻出版工作相融合,与企业转型升级相融合,与提高全民版权意识相融合,推进壁纸生产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版权有偿转让,扩大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选取一家企业创争省级版权示范单位。指导市开展登记工作,继续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严格监管出版物市场。扎实开展2014年度“清源”、“净网”、“秋风”等专项治理行动和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全市“扫黄打非”信息员管理体系,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定时督查和暗访,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严格落地查人。
八、维护文化市场良好环境
落实文化市场管理责任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营造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文化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文件处理、信息通报、联合执法、区域协作等工作机制,以及文化市场日常巡查机制。完善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市场管理网络,指导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积极开展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加大监管力度。根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依法经营、优质服务、遵章守纪”为重点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充分发挥“五老”网吧义务监管员等志愿者队伍的力量,重点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者的法规培训,对违法违规行为严管重罚。加强文化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认真开展“每月一法”等学法用法活动,完善“以案说法”案件分析研究机制,不断提升新形势下执法工作水平,形成上下联动、逐步规范的执法工作机制。
九、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文广新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领会关于“三个必然要求”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四句话”总要求的精神实质,全面贯彻各项工怍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与完成好自身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文化惠民、遗产保护、产业发展和管理服务等重点工作干出新成效,用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用各项工作的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人才引进培养“百千工程”,研究制定与文化名城建设相适应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工作目标,积极上争和落实人才引进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引进、培训、激励工作机制。加大对青年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大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善策划、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实施市文博人才培养计划,分批选送文博工作者到省内权威机构学习培训。加快培养基层文化人才和乡土文化能人,进一步激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廉政教育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杜绝损害公共利益、群众利益的行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加大文广新工作宣传力度,完成市局门户网站改版工作,加强信息采写和报送工作,认真做好《省艺术志》版块编撰工作。密切与行风监督员的联系,认真听取各界对文广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与市人大、市政协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建立经常性的工作情况汇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增强文化工作的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文化工作水平。
- 上一篇: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工作要点5篇
- 下一篇: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