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要点(共5篇)

时间:2022-03-10 08:29:33

导语: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要点(共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要点(共5篇)

第一篇

一、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控能力建设

1、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开展“三好一满意”等活动,改善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

2、加强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建设,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能力。继续实施疾控机构绩效考评工作,切实提高疾控机构管理水平。

3、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与检测能力。开展实验室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二、以切实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为重心,推动其他传染病防治工作稳步发展。

㈠完善工作机制,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1、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将艾滋病和性病防治工作有机结合,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和实施“五扩大、六加强”防治措施。扩大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覆盖面,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艾滋病救治质量和水平,降低艾滋病和性病新发感染率和艾滋病病人死亡率。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随访率达100%,CD4细胞检测率100%(感染者2次/年,艾滋病病人4次/年);单阳配偶HIV抗体每年2次,检测率达80%;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CD4细胞检测率100%,抗病毒治疗病人病毒载量检测率和CD4细胞检测率均达到100%。

3、每月一次,每年12次对被监管人员进行HIV检测。每月一次的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率达到60%。

4、我县已在疾控中心、县医院、县保健所建立了三个免咨询检测点,根据省下达的咨询检测指标,三个点2013年要分别完成免费咨询检测200人,100人,100人任务。

㈡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痨网络,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综合防治能力,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疗率。

1、加强医防合作,规范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及结核病人的追踪工作,加大对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异地转诊的督导检查力度,特别要提高乡镇卫生院病人报告、转诊水平。做好TB/HIV双重感染防治和结核病信息管理工作。监测信息及时准确录入、统计、上报、保存。

2、加大督导和治疗管理力度,提高督导质量、病人治愈率及系统管理率。

⑴完成县级全年不少于6次的项目督导,乡级对每一例病人全程至少访视4次。及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全县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25例(其中新涂阳患者189例,复治涂阳患者22例)。

⑵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85%;

⑶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达95%;

⑶医疗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可疑者总体到位率达85%(其中医疗机构报告患者转诊率达95%;

⑷结防机构肺结核患者追踪率100%;追踪到位率85%;

⑸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95%;

⑹新登记肺结核患者HIV抗体检测率不少于50%;

新发现及可随访的HIV/AIDS患者中接受结核病症状筛查率达1000%,接受结核病检查率达90%;

3、加强结核病实验室体系建设

县疾控中心建立符合痰培养要求的生物安全II级结核病实验室。并做好痰检质量控制工作。

㈢继续抓好疟疾防治工作,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

1、认真落实疟疾防治的各项措施,积极开展疟疾传染源的监测与控制,认真落实疟疾疫点处理、休止期预防服药等工作措施。以乡镇为单位,每年检测不明原因发热人数不低于辖区总人口数的1‰,且传播期的检测人数不得低于检测总人数的80%。疟疾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达到100%,辖区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

2、按照卫生部等8部委局《关于做好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13〕10号)和省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本地具体实施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新标准食盐的生产、加工、调拨、分装、批发、销售、储存等工作。加强孕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碘盐覆盖情况和人群碘营养状况的监测,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监测结果。组织开展第“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3月15日新食盐加碘标准执行后,做好过渡期内市场上同时存在不同碘含量食盐的特殊情况的宣传教育,保证过渡期食盐市场平稳运行。全县居民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状态,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保持在95%以上。

3、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氟含量超标地区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动态监测工作,建立完善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4、县疾控中心具有开展结核杆菌培养的能力。

㈣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网络,全面有序地开展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法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网络直报管理工作,要把降低传染病漏报率和提升传染病报告准确率、及时率作为工作重点。确保全县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和准确率在95%以上。门诊日志例数符合率和项目完整率在85%以上,每季度督导覆盖率100%。

2、提高传染病监测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预警能力。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流行规律,规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重点做好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工作,县医院肠道门诊开诊期间腹泻病人霍乱弧菌培养率在90%以上,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腹泻病人霍乱弧菌培养送检率在10%以上,加强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聚集性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控制工作,防止疫情蔓延。

3、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管理和指导。加强协作,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根据《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规定,主动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消毒、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的技术指导。确保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积极配合,有效控制疫情,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三、转变服务模式,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某一科室、某几个人承担的旧模式,组建“全科团队”或责任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或包保责任制,深入社区、乡村和家庭,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签约服务。

2、按照《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规定的时间、内容、流程提供服务,加强对各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协同财政部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和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核查。

3、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疾控类7大类服务内容,完成公共卫生服务疾控类各项指标任务:着力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65%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50%、40%和40%以上;发现的重症精神病人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一类疫苗,以乡镇为单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90%以上;健康教育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达到上级规定的指标。

四、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和淮河流域综合癌症防治工作

1、加强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和各种慢病危险因素监测,确保年底完成6‰死亡率和1.9‰肿瘤报告率指标。

2、按《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参与申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区创建并开展相应工作。

3、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

4、完成2012年肝癌早诊早治项目在高楼、大庙两乡镇任务,2013年选择新的乡镇开展工作。

5、开展省级慢病示范县建设。按照《市创建慢病工作示范县(区)活动实施方案》安排,认真开展慢病示范县建设准备工作。

五、继续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策略

1、加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各乡镇预防接种门诊按日开诊、规范化管理、明确接种责任、规范接种流程、杜绝接种工作形式化、表面化。切实加强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查验工作常态化管理(查验率达到100%,补证率和补种率要达到95%以上)。加强脊灰监测工作,维持全县无脊状态。以乡镇为单位,国家扩大免疫规范疫苗接种率95%以上。

2、加强麻疹防控,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根据省卫生厅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分析,目前我省麻疹病例呈上长升趋势,且麻疹病例免疫接种空白人群占较高比例,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消除麻疹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2013]24号)要求,切实加强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常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确保8月龄至15岁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发生麻疹疫情应急接种率达100%,麻疹排除病例报告率达到2/10万以上。

3、加强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及时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规范儿童异地接种和接种个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接种信息上传及时,儿童基本信息录入完整。发现接种异常反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48小时报告率为100%,48小时调查率为100%,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要有明确的分类诊断。

4、做好目标人群应急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各级卫生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省麻疹疫苗应急免疫技术方案》和《关于印发省2013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卫疾控秘[2013]62号)要求,及时开展目标人群的应急免疫接种和麻疹查漏补种工作。且县疾控中心做好相关工作的技术培训、加大督导力度。

5、落实麻疹预检分诊制度。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和实验室检测工作。严格实行麻疹预检分诊制度,设立发热病例门诊,提高发热出疹病例的警惕性,避免漏诊病例。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传染病的报告管理,指导提高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对麻疹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杜绝病例漏报、瞒报和各种弄虚作假情况发生。

6、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加强冷链运转流程,规范疫苗管理,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疫苗浪费和供应失调。

六、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民生工程工作

1、继续做好民生工程和重大公共服务工作,制定科学、规范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保证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效果。协同财政部门加大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督查力度,严格把关。

2、完成全年各项民生工程任务数,艾滋病救治13人,结核病救治180人,免疫规划接种358688万剂次。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及其家庭90%以上得到帮扶。艾滋病至孤儿童100%得到帮扶。使民生工程和重大公共服务项目真正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七、卫生应急工作

1、巩固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成果,重点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依法、科学、规范、有效处置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规范不明原因肺炎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认真落实手足口病、霍乱等防控措施,积极开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疗卫生应急工作。

2、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预案,建立预案动态更新机制,加强对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加大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卫生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依托现有资源,建立规范的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库(点)。

3、着力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实验室应急检测能力建设,把好检测质量控制关。及时观察疫情动态,研制疫情趋势。对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定期分析发病态势,为制定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开展卫生应急演练,打造规范化的卫生应急队伍。以卫生应急相关岗位技能培训和演练为依托,以强化工作能力为目标,提升卫生应急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打造符合需求的专业卫生应急队伍。

6、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大力开展风险排查,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做到工作方案完善,处置流程齐全,物资、队伍、技术完备。完善系统内部各机构间、各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八、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1、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重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水平。做好重大卫生宣传日的宣传活动,提高宣传质量和效果。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2、2013年继续开展无吸烟单位活动。在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学校等开展“创建无烟环境”,树立“创建无烟环境”典型单位。在社区、中心广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大型主题为“创建无烟环境”的宣传活动。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控烟培训和指导工作。

3、利用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体,采用多种宣传形式,结合各种宣传日活动,做好宣传教育活动。

九、做好综合卫生和病媒生物控制工作

1、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定期对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监测和现场检查,促进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消毒灭菌规章制度,规范消毒灭菌工作程序,改善环境和设施条件,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县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消毒监测的频度每年不少于2次,乡镇卫生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村卫生室每年1次。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所监测时间分别为6月和9月份。乡镇卫生院监测时间为了6-9月份,村卫生室为9-10月份。

2、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病媒生物监测,开展灭鼠、灭蚊蝇、灭蟑螂活动。利用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体,采用多种宣传形式,结合改厕、城乡环境卫生行动等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纪念、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等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3、根据省、市工作方案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安全饮水监测和淮河流域环境调查工作。

第二篇

一、继续做好医改涉及医政方面的工作

(一)县人民医院积极做好“二甲”创建工作,力争在2014年应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并一次性通过省市验收。

(二)全面完成国家项目资金支持的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任务。

(三)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培训任务。

(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

(五)运用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规范基层用药和医疗行为,控制基层门诊输液和抗生素、激素使用。

(六)完成省市下达的2014年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任务。

(七)。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投资计划,配置必要的救护车和指挥系统,依托县级医院建立县域内农村院前急救体系。

(八)积极开展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活动,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对口支援任务。

(九)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及其以上医疗机构合作的激励机制,引导有资历的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探索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组建医疗小分队,为边远地区提供巡回医疗服务。

(十)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优化门诊诊疗流程,实行错峰、分时段诊疗,全面推广叫号服务,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候诊时间。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

(十一)按照国家公布的临床路径病种,在全县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覆盖绝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推行电子病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行为管理。

(十二)按照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规范性文件,放宽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条件,增加执业地点数量,积极开展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

二、进一步提升医疗护理服务水平

㈠、狠抓住院病历书写和管理。2014年全年开展两次病历质量专项检查,并兑现奖惩(奖惩办法另行制定);开展病历书写和管理知识及医护基本技能竞赛活动(预定在护士节期间);开展优秀住院病历评比活动(评选标准另行制定),对获胜的医护人员予以经济奖励,并将优秀病历进行全县巡回展览。

(二)强化医疗护理质量督查。2014年继续开展医疗、护理质量互查活动,继续配合相关股室做好综合目标平时考评和年终考评工作。

㈢、推进护理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县医院开展的护理优质服务示范病房数到2014年年底不得少于60%。

㈣、建立健全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建设并督促落实,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保证医护质量。

(五)、进一步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按照“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规范诊疗技术操作,同时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试考核,各医疗机构对临床医护人员每年进行两次理论考试、一次技能考核。考试考核合格的,继续上岗;不合格的,通过自学补习,择期补考;补考仍然不合格的,调换工作岗位或按待岗处理。

(六)、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严格依照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暂行办法》,对发生重大、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存在严重医疗质量安全隐患的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告诫谈话,谈话资料存入个人档案,同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积极推进同级医疗机构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工作。

㈦、医院感染管理。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标准,强化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全年进行两次院感管理工作专项检查。

㈧、血液管理。进一步提高采供血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临床用血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临床用血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安全用血水平。全年开展两次血液质量安全工作检查,继续对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进行网上监控,实行临床用血月报制度。

㈨、毒麻药品管理。组织开展两次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督查工作,继续对各医疗机构毒麻药品使用进行网上监控,实行毒麻药品使用月报制度。

(十)、抗菌药物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全年开展两次专项检查。

三、认真做好中医中药工作

1、继续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改革。

2、巩固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加快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医药重点建设督查力度。

3、切实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继续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和人才培养工程。开展示范中医院和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加强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积极做好中医药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

4、继续抓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5、认真实施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

四、合理布局并强化监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一)、科学布局医疗机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

(二)、贯彻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各项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的专科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保健需求。同时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督促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健康发展。

(三)、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要求,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到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换发工作。

(四)、按照《省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做好医疗机构校验评审工作,并健全相关档案。

(五)、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制定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年度考核标准,开展对民营医疗机构督查,并实行奖惩制度。

五、扎实做好项目培训及常规业务培训工作

㈠、认真做好中央补助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由医政承办的相关培训项目。

㈡、病历书写与管理培训

㈢、分级护理知识培训

㈣、综合目标管理暨质量管理考评知识培训

㈤、电子病历相关知识培训

㈥、常见疼痛的小针刀治疗

㈦、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㈧、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知识培训

㈨、精麻药品应用与管理知识培训

㈩、血液应用与管理知识培训

(十一)、中医适宜技术知识培训

(十二)、病案室管理知识培训

六、兼顾做好其他

(一)、配合县征兵办做好征兵体检工作;

(二)、继续做好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和应急工作;

(三)、完成上级交办的指令性工作。

第三篇

一、围绕推进卫生工作,严明政治纪律,加强对各级党政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单位要把迎接、服务、保障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作为全年工作主线,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确保政令畅通。

(一)严明政治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1、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深入医改进程中经得起考验,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领导干部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切实担负起本单位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的领导责任。

3、各单位要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反对和纠正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对中央的政策部署阳奉阴违、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编造和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等行为。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予以惩处。

(二)加强监督检查,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中心,重点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基本药物、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卫生事业发展振兴工作这一要务,切实抓好对人才、技术、管理等内涵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升全县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围绕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这一关键,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城市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卫生信息化等六方面服务能力建设内容的督促检查,全面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围绕民生工程这一项目,坚持执政为民、以民为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的要求,认真开展民生工程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深入推进卫生民生工程建设,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幸福成果,切实为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供便捷价廉的优质服务。

二、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做好反腐倡廉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一)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中纪委二七届七中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进而推动全市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对赏干部的教育监督。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大力加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积极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结合卫生部门实际,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认真落实卫生部制定印发的《关于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的若干规定》,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坚持落实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德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把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起来,认真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充分运用明察暗访、受理效能投诉、日常督查、专项效能监察等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的督促检查。

(三)继续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和源头防腐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各级各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加大专项监督检查力度,深化公务用车、公款出国(境)旅游、“小金库”、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等专项治理,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成果,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工作,加强对全县卫生系统基建工程项目、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人员招聘录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工作的监督。深入推进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全面促进源头防治腐败工作。

三、加强机关效能作风建设,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近年来效能建设工作成果,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正风气提”活动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卫生系统实际,在全县卫生系统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通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干部职工工作作风中的“懒、慢、推、假、冷、脏”等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服务态度更加满意,医患关系日益和谐,为全县卫生事业健康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证。

四、强化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加强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网上采购执行情况的监管。要按照省、市、县的总体部署要求,认真落实药品和医用耗材网上采购工作,建立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监管制度,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积极推进“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工作,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采购、生产企业供应、经营企业配送等环节的监管。县卫生局将组织人员适时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执行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对医疗机构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确保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加强对全县医改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医改资金,特别是新农合基金以及公共卫生、重大专项等资金的使用监管,做好项目准备、计划下达、资金拨付、项目实施等环节的工作,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人员安全。县卫生纪检监察室和财务审计股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防止贪污、挪用、挤占问题发生。

(三)加强对医德医风考评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管。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定期开展医德医风考评工作,建立医德医风档案,考评结果要作为医务人员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选评优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县卫生局相关股室要加强督促指导,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确保医德医风考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服务态度的监管。要扎实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卫生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端正服务态度,防止违规收费、开大处方、滥检查及服务态度差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切实树立卫生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县卫生效能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水平。

五、加大查处力度,坚决惩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

(一)坚决查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及重要人员的不正之风行为。重点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药品(器械)采购等事项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及管人、管财、管物的重要人员,严肃查办利用审批权、执法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案件,切实加大对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二)坚决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印发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暂行办法》,重点查办违反规定乱收费、开单提成、收受回扣、索要红包以及因工作不负责任发生严重医疗安全事故的案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震慑作用。

(三)建立健全查办案件工作责任制。严格遵守办案纪律,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依纪依法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加强与公安、检察、工商等执纪执法机关的协调配合,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认真办理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信访案件,尤其是要反馈结果的信访案件必须指定专人限期办结,并向交办部门进行及时反馈。

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全县卫生纪检监察和纠风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

进一步加强全市卫生纪检监察和纠风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卫生纠风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进一步调整充实人员力量。要不断增强卫生纪检监察和纠风干部的政治责任意识、科学发展意识、服务大局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刻苦钻研业务知识,通过跟班学习、外出考察、轮岗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政纪律,认真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活动,主动查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树立卫生纪检监察和纠风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监督管理,关心爱护卫生纪检监察和纠风干部,注重培养、交流、选拔、任用,努力解决实际困难。

第四篇

一、努力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提高婚前保健服务质量,逐步建立婚前保健是优生优育第一关口的公众观念,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2014年婚前检查率达到70%以上。加强生殖健康服务,实行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一站式服务,方便新婚育龄夫妇进行婚前医学检查。

2、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行限价分娩,强化高危孕产妇个案管理、筛查转诊工作,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4年实现全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00%,住院分娩率99%,危重住院分娩率100%。

二、认真实施妇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妇幼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完善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规范,提高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和系统管理率。在全县范围内规范开展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工作。产前检查率达到≥95%。积极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工作,在2011年基础上,对全县准备怀孕的农村孕产妇继续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知识知晓率达到90%,叶酸服用率达到9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70%。

三、认真实施“降消”项目,继续按照“降消”项目要求落实人员进修、产科人员培训等。加强全县爱婴医院和爱婴卫生院的创建与管理,迎接市卫生局对该项工作的复核检查验收。

四、积极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按照《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发展规划》,完善筛查网络,努力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筛查率达到80%以上。2014年,我县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智力筛查等免费项目工作。

五、建立健全妇幼保健网底功能,特别是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的检查、指导和质量控制。提高农村妇幼保健技术服务能力。加强县乡村妇幼卫生统计台账的管理。争取每村配备一名女乡村医生或一名女保健员。

六、规范妇幼保健技术服务。统一思想,强化管理,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各项妇幼保健服务程序、模式和技术规范,拓展眼保健、口腔保健、早教、产后康复、产前诊断(筛查)、健康咨询等服务,推广适宜技术,不断规范妇幼保健服务,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塑造良好的形象,力争提升进位。

七、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指导托幼机构设置保健室,配备专(兼)职保健人员,举办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培训班,严格考试、考核,做好儿童入园、入托健康体检发证工作。

八、强化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工作。计划举办产科技术、儿童保健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及技术管理、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疾病筛查、妇幼卫生年报、出生监测等培训班,以进一步提高全县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九、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及项目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专项督导,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十、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做好信息报告人员培训,规范信息报告程序,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监测、妇幼卫生年报工作质量,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实效性。

十一、定期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例会,每季度一次。上报各种妇幼卫生信息,布置下一季度工作重点及妇幼保健人员业务交流等工作。

十二、在县级医疗机构内定期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孕产妇死亡随时评审,评审结果及时上报。

第五篇

一、总体思路

根据省卫生厅、人事厅关于印发《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县卫生局医疗卫生工作为中心,坚持依法培训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我县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给辖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

1、管理规范:健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2、三项达标:继续医学教育参加率达标、年度考核达标、传染病培训达标。

3、科研能力:鼓励开展医疗卫生科研和撰写科研论文。

4、教育项目:组织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扩大市级继教项目的学科覆盖率。

5、社区管理:加强社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社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模式。

6、认真做好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工作,按照市卫生局科教办规定要求,加强对本地市级继续教育医学项目培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7、选送乡镇卫技人员赴省市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8、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