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市场监管工作要点(共5篇)

时间:2022-02-27 09:46:42

导语:工商局市场监管工作要点(共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商局市场监管工作要点(共5篇)

第一篇

2014年,全市工商系统的市场规范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加强市场监管效能建设,创新监管理念,拓宽监管领域,完善监管机制,转变监管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工作,全面提升市场规范管理的工作能力,为幸福建设作出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深入推进“红盾护农”行动,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各级工商机关要以“打假、护农、增收”为目标,以“整治农资市场秩序、净化农资市场环境”为主要内容,以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其配件等为重点商品,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农资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要认真开展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加大抽检组数,增加抽检品种,市局将在全市范围内适时组织开展监测活动。要在试点使用农资监管软件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使用农资监管软件,不断提升农资市场监管水平。

二、大力推进网络市场监管,充分利用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系统和监管平台加大对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的监管力度。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经济户口数据,规范网络市场主体行为;加强网络市场巡查,加大网络经营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规范网络市场交易行为;二是积极开展网络消费教育,普及网络购物安全知识,努力维护网络消费安全;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组织网络监管业务培训,建立起一支能够适应需要的网监队伍。

三、创新载体,深化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和诚信市场创建活动。以2013年各单位上报的市场调查摸底的基数,将成型的商品交易市场全部纳入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健全商品交易市场数据库,完善数据的采集和认定,调动市场开办者参与诚信市场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县局要结合《市2014年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的有关要求,深入开展“文明集市”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和服务,让农村居民安全、便利消费。

四、继续加强汽车市场监管工作,推进“两个五项制度”建设。一是认真做好汽车销售及服务市场主体资格检查、合同格式条款检查、信用评价、日常巡查、违法行为查处等五项监管制度的贯彻落实;二是督促和规范汽车销售企业建立和完善汽车销售台账、服务信息查询、维修服务管理、格式合同备案和纠纷处理承诺等五项自律制度;三是进一步规范二手车市场秩序,按省七厅局相关规定,严格规范二手车市场、二手车经销、二手车中介等企业设立和经营行为;四是认真开展品牌汽车销售企业核查登记和备案工作;五是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汽车诚信经营示范店”活动。

五、扎实开展农贸市场双创和肉类市场监管工作。一是按照市双创办要求,调整农贸市场考核方式,对农贸市场实施一周一考;二是按照《市农贸市场管理考核奖惩暂行办法》规定,加大对农贸市场双创督查考核力度,改进“五个一”督查考核方式,将平时对农贸市场的督查考核奖惩与属地工商分局、工商所挂钩;三是按照《市农贸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和《市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管理服务规范》规定,进一步明确市场主办单位和各相关单位、部门职责,强化对农贸市场的日常管理,促进市场升级达标;四是督促市场主办单位认真落实“农贸市场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农贸市场创建保证金制度,全力推进卫生自治工作的落实;五是进一步加强猪肉、肉食品市场监管。认真抓好猪肉市场四项自律制度和四项监管制度的公示和落实,加大对猪肉及其产品市场监管和质量监测力度,加大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和检查力度。

六、继续抓好粮食等其他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加强粮食、棉花、蚕茧、烟花爆竹等重点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清查市场经营主体的资格,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及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好市场交易秩序;二是做好成品油市场监管工作。要严格成品油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切实规范经营主体。加强市场巡查,监督企业完善经营档案规范经营行为。加大成品油抽检力度,严把油品质量关。依法严厉查处各种违法经营行为。要研究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在落实治本上下功夫;三是加强节假日期间旅游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四是严格执行国家“限塑”有关规定,加大“限塑”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查处销售、提供、使用超薄塑料袋以及未加贴(印)合格塑料袋产品标志的塑料购物袋行为;五是抓好电视棒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专项检查工作。

第二篇

2014年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工商工作会议的部署,将紧紧围绕服务和改善民生,通过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水平,进一步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加大消费和服务领域维权力度,构建公平有序和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开创消费维权新局面。

一、着力开展对重点商品市场的专项整治,确保流通领域重点商品质量安全

1、开展流通领域消防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整治产品的范围,包括火灾报警产品、固定灭火系统产品、灭火器、消防水带、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灯等,重点查看工商营业执照、购货合同、产品说明书、消防产品市场准入证明和生产厂家供货证明等资料,核查应该经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型式认可的消防产品是否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和型式认可、检测报告,是否明确有正规的来源渠道,是否销售过期或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重点查处销售过期、国家明令淘汰和不合格消防器材的违法案件。

2、开展对建材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整治的重点仍然是钢材、水泥等大宗建材产品;人造板、涂料等装饰装修材料;建筑扣件、电线电缆等直接关系安全的产品;建筑用隔热保温材料、建筑卫生陶瓷等涉及节能减排的产品;社会关注度高的建材商品。重点查处无证无照或超范围经营的建材;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建材;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生产的“地条钢”及其制品;销售包装标志不全、标号与质量不符、强度等指标不合格的水泥;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假冒或仿冒他人建材产品商标;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利用广告对产品质量做虚假宣传等。

3、开展对汽车售后服务、汽配质量的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检查汽车销售中是否存在强制搭售其它商品或服务、虚假宣传、欺诈、强制保险、附加不合理条件、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等违法行为;重点检查汽车维修中是否存在汽车配件和装饰等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等行为;重点检查经销商或维修服务商是否遵守售后服务承诺;重点检查汽车销售及维修服务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和有关资质,尤其是对品牌特约经销商和维修商,着重检查其授权委托书和相关资质证明等情况,依法取缔无照经营。

4、开展对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儿童食品、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儿童保洁、护肤用品、儿童安全座椅等与儿童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为重点品种;以校园、幼儿园周边儿童用品销售场所等为重点区域,以商场、超市儿童用品专区专柜、儿童用品专卖店为重点场所,强化对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儿童用品违法行为。

5、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省局安排和市场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其他各类专项整治工作。

6、认真做好专项整治案件查办工作,以案件查办作为专项整治考核标准,县局、铜官山区分局、狮子山区分局、郊区分局每次专项整治案件不少于2件,开发区分局、商城分局每次专项整治案件不少于1件。

二、加大商品质量监测力度,不断完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新颁布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有关规定,科学安排2014年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统一监测计划、统一监测机构、统一监测程序规范操作。

2、根据省局监测计划所列商品品种和监测时间安排,认真做好抽样配合工作,确保省局在市场各类商品的抽样检测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依法做好不合格商品的后处理工作。

3、根据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点和平时工作掌握的情况,将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商品作为监测重点,市局、县局全年分别开展重点商品监测不少于4次,每个品种不少于5组。

4、加强对在监测中不合格商品的后处理工作。在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加大监督整改和行政指导力度,对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商品,按要求依法组织处理,按时报送后处理结果,并认真做好监测结果综合利用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扣押没收不合格商品进行管理。

5、强化对监测工作的督办工作,加强监测后行政处罚、退货、召回、复查、监测信息公布、样品处理等几个关键环节工作,提高对商品监测案件处理能力,加强合法性、规范性操作。

三、大力推进12315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消费维权机制体制

(一)加强12315中心建设,切实保障诉求渠道畅通。

1、严格执行国家工商总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工

作规则》和《省工商系统“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工作制度(试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限要求,认真受理和及时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咨询,不断提高“接线率”和“处理率”,努力做到消费者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2、强化12315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动态分析申诉举报热点和消费市场秩序状况。针对新型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分析消费需求新特点和消费维权工作新变化,不断提高12315数据分析的科学性、预见性,并形成12315数据分析报告。

3、上级交办的消费者申诉举报案件,特别是有时间要求的交办、转办件,要及时办结,按时回复。

(二)继续大力推进“一会两站”建设,扩大消费维权组织网络覆盖面。

1、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要求,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力争实现农村行政村和城市社区“一会两站”全覆盖。

2、充分发挥社区和村镇居委会、村委会的积极性,针对城乡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社区和村头,开展面对面的消费咨询服务,更加方便消费者就近咨询和申诉,就近解决消费纠纷,真正把消费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3、在扩大消费维权组织网络覆盖面的同时,建立健全“一会两站”名录管理登记制度,准确掌握辖区内“一会两站”工作状况,切实抓好“一会两站”规范化运行和管理,充分发挥社会消费维权组织网络作用,为城乡广大消费者提供“零距离”维权服务。

(三)进一步推进消费申诉“绿色通道”建设,积极促进消费纠纷和解。

1、继续贯彻落实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12315“五进”规范化建设意见》和省局“三年三步走”要求,加大推进12315“五进”工作力度,按照省局的建站标准,工商所要成熟一个设立一个、规范一个,确保今年内12315“五进”各种类型和数量实现全覆盖。

2、加强“五进”规范化建设,明确“消费维权服务站”工作职责,严格规范“消费维权服务站”工作程序,建立健全“消费维权服务站”工作制度,确保每设立一个“消费维权服务站”都做到规范运作。

3、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每个县(区)在每种类型(超市、商场、市场、企业、景区)确定一个消费维权服务站示范点,由市局验收确定后上报省局,省局将重点培训指导,建成受理消费申诉的“绿色通道”。

4、提高“五进”工作效能,组织对“五进”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以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县局、市局各分局以及工商所建立对“一会两站”和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点专人对口联系制度,宣传法律法规、开展督促检查、定期考评交流,进一步提升“一会两站”和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工作效能。

(四)积极建立消费纠纷调处机制,维护消费领域公平正义。认真贯彻落实《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消费者协会关于加强涉及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调衔接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行政协调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诉讼三位一体的消费维权机制,将消费纠纷调解纳入到人民调解工作这个大格局中,维护消费领域公平正义。要积极做好与政府热线、消费者协会、质监、环保、物价、公安、市容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开展维权合作,形成维权合力,建立“一部热线受理,分转责任部门,限时送达反馈”的消费维权联动工作机制。要积极建立跨区域消费纠纷调解和执法协作机制,要以社会关注热点、消费者投诉焦点、民生保障重点为导向,强化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

四、积极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和引导,营造公平有序和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1、积极面向消费者、经营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不断创新消费维权领域的社会管理方式,充分运用“一会两站”、12315“五进”等平台,开展消费宣传教育与引导。

2、积极创新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12315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进一步创新消费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实效。

(1)针对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消费维权信息,传授识假辨假知识,教育引导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针对消费者诉求集中的问题,教育引导经营者和服务者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改进经营模式,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合格商品和优质服务,积极营造健康安全消费的社会环境。

3、积极构建消费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按照努力构建有利于促进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目标要求,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费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的优势,建立共同协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1)认真做好“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组织开展好国家工商总局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12315现场热线和处理工作,组织召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及“一会两站”工作座谈会,开展街头咨询、宣传活动,公布2011年消费维权信息和维权典型事例、打假典型案例,大力宣传维权工作成果。

(2)开展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推进12315进学校、消费知识进课堂工作。

(3)开展对经营者守法经营教育和消费者消费维权教育活动,开展“12315开放日”、“12315体验日”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4、继续开展“岗位学雷锋、履职提效能”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在全国工商系统12315消费维权窗口开展“岗位学雷锋、履职提效能”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办字〔2012〕46号)精神,今年继续在12315维权窗口开展“岗位学雷锋、履职提效能”活动,使学雷锋消费维权岗、学雷锋12315开放日、学雷锋走进“一会两站”、学雷锋走进“消费维权服务站”、学雷锋回访消费者等活动项目有一定的成效,使学雷锋活动长效化、常态化。

五、继续开展对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评议,不断提升服务领域消费维权效能

1、认真落实总局《进一步加强有关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进一步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依法受理和处理有关服务领域的申诉举报。

2、认真落实省局统一开展的对供电、金融业等服务领域社会评议工作。通过了解被评议公共服务行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侵犯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表现,采取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督促公共服务行业依法整改到位,规范、守法经营,促进服务企业自觉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六、加强督查、指导和考核,确保消费维权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1、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服务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将消费维权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工作责任制,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确保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责任、人员力量落实到位。

2、按照“数字准、情况明、责任清、作风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要求,严格规范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的效能建设。上报的报表、材料,不但要及时,而且要准确。

3、每季度编发一期《12315消费维权信息简报》,通报工作情况,反映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

第三篇

一、加强行政指导,主动引导开展商标注册。

进一步加强行政指导,主动引导企业特别是新设立企业、小微企业,以及未注册商标持有人等开展商标注册,着力提升市场主体平均商标注册量。大力发展旅游商标注册。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的作用,将商标注册、商标续展服务工作深入到各个企业。以马德里体系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加强对各类出口企业的宣传、指导和帮扶力度,积极推动贴牌加工企业向自主品牌企业转型。帮扶、指导企业进行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

二、加强驰名商标、省著名、市知名商标培育推荐认定工作。

加大市知名商标的培育认定工作力度,充实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储备力量,做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培育推荐工作。重点加强对上市公司、文化产业、服务行业、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帮扶和指导,突出加大我市旅游商标培育发展,指导帮助我市旅游行业争创市知名、省著名商标,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切实落实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回访制度。

三、深入开展商标质押贷款工作,企业商标运用能力显著提高。

坚持和完善商标质押贷款“五项服务”制度,即“核验服务、资信服务、基础服务、上门服务、全程服务”,使商标质押贷款工作在县、各区分局(含开发区)全面推动有新的突破,更好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四、深化商标富农机制,突出加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

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运用和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大力提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实际使用率,使我市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持续增长。

五、大力建设专业商标品牌基地。

继续抓好我市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建设,一是继续做好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的申报工作,今年各县局、区分局至少要培育1个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帮扶做好申报工作。二是开展对已认定的专业商标品基地回访工作,指导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落实有场所、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的“四有”制度。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商标品牌基地。提高品牌基地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六、持续打击商标侵权行为,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

以酒类、农资、家用电器、汽车配件、服装、装饰装修材料等为重点商品,以专业批发市场、乡镇为重点区域,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要以保护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外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办一批商标侵权大案要案。坚持、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和案件定期通报制度,实现“双打”工作常态化。

七、持续推行商标授权经营制度。

全面落实市场商标品牌经营公示工作,引导大中型商业企业等市场主体对进场商品商标进行备案、查验、审核,实现市场监管关口前移。

八、加强商标业务素质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开展商标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商标管理队伍各项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商标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商标市场秩序,严格依法查处各种非法行为。

第四篇

一、强化服务职能到位,在助推个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抓重点,求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意见一揽子措施,要紧密结合工商职能,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和职能作用,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落实到位,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积极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工作

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快速发展。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建设;要培育有一定规模,具有规范性、典型性、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系点制度。市局要建立2—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联系点,县局、区分局要建立2--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联系点。要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家庭农场登记注册的新途径。

三、充分发挥工商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1、深入推进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联席会议制度。要继续积极推进《市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制度》的具体实施工作,探索研究发挥查无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的新途径,进一步密切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强化工商部门的信息通报制度,推动落实成员单位的审批监管责任。大力推进利用工商移动监管系统形成“查无八字方针”,即“巡查”、“责改”、“抄告”、“上报”的八字方针,加强县区工商分局和基层工商所的巡查监管,努力在日常监管“八字方针”的基础上再完善、再创新。

2、继续强化“黑网吧”整治。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牵头责任,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健全综治考评机制,进一步依靠政府和公安、文化等部门监管力量,实现齐抓共管。对城乡结合部、重点乡镇、村居、校园周边等“黑网吧”屡禁不止的区域,要严格落实巡查监管责任制,实现监管常态化;督促网络运营商建立“黑网吧”经营者数据库,落实“黑名单”重点监管制度;发挥乡镇街道基础管理作用,适时组织开展“斩网行动”,从根本上建立治理“黑网吧”长效机制。

3、强力推进证照管理示范创建工作。各单位已分别制定了完成任务的实施计划,今年是实现证照管理示范创建工作的关键年,是攻坚阶段,各单位要在过去证照管理示范创建的基础上,做到“点更多”、“线更长”、“面更宽”,要全面实现全覆盖。各单位要下大决心,下大力气把创建设工作推向新的台阶,分管领导要以主要精力抓落实,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包保责任制,争取创建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市局将适时组织人员按照相关检查验收标准进行抽查。

四、提升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水平

一是完善信用制度建设。认真实施失信企业惩戒和守信企业激励制度,进一步落实将恶意“两虚一假”被吊销执照行政处罚企业的发起人及股东列入“黑名单”监管;进一步落实相关业务处室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工作,规范对企业不良信用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监管信息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抄告制度,逐步建立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机制;二是开展企业信用评价。认真开展对各类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要实现日常化、动态化、常态化,信用评价工作100%按规定执行。三是深化信用分类监管。继续落实对AA、A级企业的扶持与激励,对B级企业的预警与适度管理,对C级企业建立惩戒机制,采取强制性监管,对D级企业建立淘汰机制,加强对退出市场的后延监管。四是要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包括个体工商户)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推进建立“依申请、非强制、可公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包括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体系。

五、加大市场主体的监管执法力度,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1、大力推进“五办四通二禁止”的年检验照工作方法,“五办”即: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危险项目谨慎办、一般项目宽松办、重点企业上门办。“四通”即:对优质企业确保畅通、对一般企业适当变通、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主动疏通、对出现问题的企业及时沟通。“二禁止”即:禁止利用年检把关之机乱罚款、禁止年检工作人员与企业登记机构接触的工作要求。做好各类市场主体年检验照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实施和总结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主动网上年检的参与度和年检率,落实年检验照率达99%以上和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2、继续强化企业属地监管工作,扩大工商所“五有一到位”达标工程。要认真落实《市工商局企业监督检查工作规范(试行)》,结合五有一到位达标量化考核,积极从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和责任分工等方面,细化落实五有一到位监管工作任务,不断建立科学的监管制度体系,保障基层监管干部准确履行职能任务。今年,全系统要实现工商所“五有一到位”达标工程全覆盖。

3、立足工商职能,做好安全生产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以依法履职为根本,以确保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为已任,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整治、校园周边治理等专项行动,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安置帮教、流动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犯罪等工作。配合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等整治工作。

六、继续深入推进非公党建工作

一是要认真总结工商系统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推进建立市、县(区)局以及基层工商所三级的非公党建工作体制建设,依托工商所全面建立党建工作站。继续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帮助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并充分发挥作用。

二是要继续推动非公党建联系点和示范点建设。今年,市局、县局和各区分局在原有的基础上再确定2—3户非公党建工作联系点。

三是要建立健全非公党建统计数据库。各级要认真做好非公党建各类数据、信息录入工作,确保数据和信息完整准确。市局将适时对非公党建数据采集、录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四是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省局将在省个体民营企业协会网站上开辟非公党建工作专栏,各单位要按照市局部署的时间节点积极提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关经验、做法。

七、进一步加强对个私(民)协会工作的指导

要充分发挥个私(民)协会联系政府和个体私营企业的桥梁纽带和主渠道作用,加大对个私(民)协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在非公党建工作上要利用协会优势,充分发挥个私协会在非公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第五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推动建设服务型工商为主题,以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方便群众办事等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从而形成良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氛围,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工作原则

要坚持严格依法,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范围、程序履行公开义务;要坚持全面真实,对各类工商行政管理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要如实公开,并保证信息充分、真实有效;要坚持及时便民,即按照规定对应当公开的事项,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公开。要通过推行政务公开,努力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工商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三、公开内容

行业介绍:整体情况介绍;

机构职能: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和下属行政机构的职能分工;

领导信息:局领导的简历、分工、活动及讲话;

计划总结:年度工作要点和总结;

公文:制发的不需要保密的规范性文件;

政务动态:重要会议、惠民实事项目、自身建设等重要政务活动的最新动态;

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公告公示:政务公告、公示;

统计数据:全市个体工商企业登记有关信息;

政府采购: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行政执法:处罚类别、行为、处理、依据及办理情况;

其他需要梳理的信息。

四、公开方式

政府信息公开应当根据信息的特点采取以下一种或几种形式:

(一)广播、电视等公众媒体及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报刊、杂志;

(二)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铜陵市工商局门户网站、工商综合业务平台;

(三)行政规范性文件;

(四)其它便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五、信息公开的审核程序

(一)经办人员按本方案规定或根据局领导决定、指示,提出信息公开要求,并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核实;

(二)部门负责人审核;

(三)市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照信息公开和保密工作有关规定进行保密审查;

(四)分管领导审核批准;

(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公开;

(六)对所公开的信息进行存档。

六、信息公开时限及更新

(一)属于主动对外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依申请公开的属于可以对外公开范围的信息,应当在接到公开申请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向社会公开并告知申请人。申请公开的内容属已经公开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提供指引。

(二)已对外公开的信息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更新。

(三)有关信息尚未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范围的,经有关领导审核批准后,可以暂缓公开;涉及到第三人秘密、隐私的,因首先征求第三人意见,再决定是否公开。

七、重点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继续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根据铜政办号文件精神,及时调整铜陵市工商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由市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局、市局各直属单位、分局、科(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领导。

按照“谁主管、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把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求各部门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分管负责人,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在全系统建立起主要领导亲自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负总责,监察、保密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大力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信息公开程序

要立足根本,注重长远,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严格按制度办事,保证政务公开规范运行。将信息公开情况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逐一修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受理、审核、公示、考核、统计、督查通报、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为信息公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严格按照信息公开流程,规范政府信息,公文拟稿人员在公文起草时,发文处理签政务公开栏中必须选择“可以公开”或“不公开”。文件人员根据政务公开栏中的标注文件,凡标注为“可以公开”的公文文件电子档在市政府政务公开和门户网站,纸质文件交市档案局集中对外公开,接受公众查询。

进一步拓宽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规范和完善依申请公开、受理、审查、答复、归档等程序。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的相关规定,准确把握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可以不予公开的使用范围。对于申请材料不完整的,要通知当事人及时进行补充;对于属于不予公开、部分公开以及非本部门掌握的,受理单位要认真做好解释及指引。

(三)加强保密审查,提高风险防范

按照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内部内容审核机制,政府信息公开部门应与保密部门密切配合,准确把握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时间,准确界定不公开事项的范围,防止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不该公开的信息随意公开;遇有难以界定的信息,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取得咨询帮助。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机制

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全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检查,对信息更新不及时、处理申请不规范、群众反映不满意的要及时予以纠正。要建立信息公开的考核奖惩制度,年底要进行全面考核和评议,并将考核结果在全系统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