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医改工作要点
时间:2022-12-02 05:31:26
导语:卫生医改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继续扎实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巩固三年医改成果,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民受益水平。全市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10倍。开展门诊医疗费用统筹,逐步提高门诊补偿水平。将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重大疾病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进一步加强新农合与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完善网络体系建设。推进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增长。深入开展“新农合精细化管理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基金运行质量。完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实施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开展全市新农合基金安全监督检查,规范新农合基金使用和管理。
二是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把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全面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新农合报销和对乡村医生的补偿政策,保证在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落实政府投入政策,推行一般诊疗费制度。积极推动综合改革试点的县级医院实行基本药物相关政策,其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配备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配备的基本药物占基本药物品种总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适时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督导调研。推广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以村卫生室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导和培训。
三是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为重点,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加强绩效考核,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回头看”工作,巩固完善运行新机制。认真做好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减轻基层负担。
四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调整优化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布局,构建居民15分钟就医圈。深入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加强对口援助和交流合作,完善互惠双赢的对口支援模式和共建机制。整合农村卫生资源,深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鼓励以县为单位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继续开展创建星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加强社区卫生文化建设,推广全科医生团队和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加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力度,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任务,力争全市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五是做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好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人均2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严格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强对县市区的考核力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开展监测评估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等新增项目。
六是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年底前,全市每个县(市)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二甲及以上水平。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促进社会资本办医规范、健康发展。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适时启动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机制。
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预防保健、妇幼卫生、卫生应急和爱国卫生等工作
一是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继续推进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和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疾控机构工作综合评价和疾控机构示范岗位创建活动,强化基层疾控工作,启动疾控机构进医院、进基层试点,规范二级以上医院公共卫生职能科室设置。
二是全面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强化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动态监测和防控,确保不发生暴发流行。以扩大艾滋病检测范围和抗病毒治疗率为重点,提高艾滋病发现能力,推动艾滋病防控工作向基层延伸。全面启动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提高麻风病院村服务保障能力。实施消除疟疾工作,加强发热病人血检与现症病人规范化治疗。落实和强化麻疹防控措施,努力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加强脊灰监测,落实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保持我市无脊灰状态。开展“基层免疫规划管理规范年”和“免疫规划相关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以乡为单位保持在95%以上。强化免疫接种率要达到95%以上。加强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调查处理,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及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扩大中小学生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开展伤害监测与儿童伤害干预。认真贯彻《市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办法》,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监测救治和服务管理,不断提高重性精神疾病规范管理率。
三是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和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积极争创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进一步修订完善市级卫生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力做好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四是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抓好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完善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婚检、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重点提高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水平和产科质量,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履行卫生部门控烟履约职责,巩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成果。
五是大力开展“全民健康行动”,巩固爱国卫生工作成果。推动“健康·全民健康行动”暨“健康”活动向基层延伸,开展健康示范单位(村、街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区)镇(县城)。迎接省政府组织的健康考核。举办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纪念活动及“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深入推进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落实病媒微生物防控措施,组织阶段性评估和督查。认真实施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落实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圆满完成国家农村改厕项目。
三、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
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巩固和加强全市卫生监督机构标准化建设成果,提高全市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继续深入开展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医疗市场监管“三项工程”,切实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市场的监管。贯彻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接害企业职工的健康监护,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复查与鉴定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放射防护专项检查,全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率和放射诊疗检测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加大对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特别是农村生活饮用水公共供水单位以及涉水产品的卫生监督力度,监督覆盖率和供水单位分户建档率都达到100%。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落实《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集中治理,以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教学环境为重点,强化学校卫生监管。继续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在生活美容美发行业推行实施“示范店”、“示范街”、“示范行业”活动。
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完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制度,提高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能力。
四、加强医疗质量和服务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落实病人安全目标。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加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力度,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探索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继续推进无偿献血工作,探索部门间协作机制和无偿献血发展长效机制,强化血液安全管理。
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启动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继续组织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谈话制度。完善药品、医疗器械相关不良事件报告处置制度以及处方点评和不当处方公示制度,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重点加大人体器官移植、医疗美容和医疗广告等监管力度,健全医疗机构校验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鼓励开展医疗责任保险和意外保险。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制度,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继续实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加强考核评价,调动支援医院、受援医院的积极性。继续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支付方式改革、预约诊疗、远程会诊等便民惠民措施,优化就诊环境和流程。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开展“先诊疗、后结算”、“先看病、后付费”模式。继续深入实施双降、双控、双规范“三双行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作机制,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格局。加快推进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工作,继续遵循由点到面、先易后难、由内向外、先进入后规范”的原则,重点加强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探索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模式和双向转诊制度,开展康复治疗师培训,逐步建立康复医疗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积极稳妥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
五、以建设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为目标,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公立中医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中医医院改造建设。开展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积极开展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特色服务单位创建工作,搞好中医院“中医特色护理病房”创建活动。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应急能力以及中医药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促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推广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继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组织实施“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做好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完善中医药服务新农合门诊和住院补偿政策,将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和中医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非手术疗法,纳入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报销范围。搞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有效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加大名中医和基层中医人才培养力度,启动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积极创建全省第四批中医药重点专科,建好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促进名中医医院建设,积极争创全省示范中医医院。
六、加快卫生项目建设,大力培育健康产业
一是组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和功能,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各类卫生项目的争取工作,以项目建设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加快当前各地在建项目建设,早日建成发挥作用。抓好市妇保院新院、市中医院门诊病房楼、市精神病医院门诊综合楼,新泰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新泰市中医院综合病房楼,肥城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楼、县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楼等八个重点项目建设。四是鼓励多元化投资,大力培育健康产业,提高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学教育,推进卫生科技创新
一是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以“医学家工程”为抓手,实施基层卫生人才、中医药人才和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卫生人才工程。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提高卫生人员学历层次。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临床医生和全科医师。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完成全市乡村医生第二周期培训任务。
二是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加大卫生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高医学科技水平。以学科建设带动医院发展,树名医,强专科,建名院。
三是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市、县(市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整合业务应用系统,逐步形成纵向贯穿市—县—乡—村,横向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药品供应和卫生综合管理等主要业务领域的卫生信息化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型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卫生系统网站建设。
八、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提升卫生行业形象
认真总结前期“三好一满意”活动经验,研究卫生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群众的新期待,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改进医德医风,争创人民满意医疗卫生单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先锋”活动,评选表彰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形成全行业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拓宽反腐倡廉工作领域,深入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完善不良记录制度,规范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严格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扎实开展“争创五型机关”和机关干部大讲堂活动。继续争创省级文明机关和全市文明行业。
九、统筹做好其它工作
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理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做好备灾救灾、社会救助募捐、救护培训、骨髓库建设及遗体捐献登记等工作。重视干部保健工作,推进干部保健基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干部保健水平。认真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和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民主管理,完善职代会制度,提高医院院务公开工作水平,推动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工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职工岗位练兵和素质提升活动。加强财务管理及基层卫生统计队伍建设。抓好平安卫生建设,扎实做好卫生信访、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等工作,维护卫生系统和谐稳定。
- 上一篇:略谈综合材料对绘画色彩的影响
- 下一篇: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