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时间:2022-11-21 10:42:38

导语:教育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和素质教育,狠抓质量提升,积极稳妥推进均衡发展,有效实施平安工程,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惠及面

教育普及质量稳中有升。2012学年,全县有在校中小学生14518名,在园幼儿4607名。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4.3%,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初升高比例为95.6%,“三残”儿童入学率100%。相关指标达到省级要求。

城乡教育一体化扎实推进。学前教育继续实行公办教师定期支教农村幼儿园制度,为民办幼儿园增加事业编制教师15名,增派公办教师扶持民办幼儿园,提高民办园师资水平,不断扩大幼儿教育优质资源惠及面;义务教育通过深化城乡小学教育集团办学模式,以城带乡、以优带弱,促进城区优质教育管理资源、教师资源向农村学校辐射,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积极扩大城区教育资源,群众教育需求得到保障,2012年全县有92.5%的中小学生在城区学校就读,有93%的幼儿在城区幼儿园入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率大大提高。

教育公平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进行招生制度改革、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同城同待遇”等惠民政策,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完善了扶困助学及爱心营养餐工程有关措施,全年投入各类扶困助学金和营养餐等经费898.19万元,使学生实实在在受惠。扶困助学政策实施,解决了贫困群体的实际就学困难;营养餐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农村孩子的体质;民族教育的政策扶持,使少数民族学生得到较好发展;阳光招生等阳光工程的推进,教育公平性明显增强。

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12年共完成教育基建规划项目投入5413万元,新建校舍面积21783平方米。县职技校实训基地木玩实训楼竣工验收,机械加工实训楼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中学扩建工程已经结顶;古坊小学扩建工程教学楼完成主体建设,其他建设项目正在有序进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基本完成,并相继投入214万元对县实验小学校门、梅源中学大门及校园环境、石塘小学操场等进行了改造;投资2500万元的城南启明星幼儿园已顺利开园。

各类成人教育稳步发展。终身教育积极开展,自学考试、电大学习和网络教育等成人教育体系不断健全;统筹各种成人教育资源,开展了农民文化教育、实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服务“三农”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电大建立了朱村白姑娘茶叶基地,引进民间社会力量办学,推进社区教育,这些工作都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二、深入开展学校内涵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完善了县、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立了学困生的教育补偿机制和学业发展有特长学生的教育培养机制;继续进行新课程教学研究,积极做好普高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各项工作;积极实施“培优磨尖”工程和质量目标责任制;同时,全面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形成教师“个体反思、同伴协作和专业引领”的教研机制。

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2012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200人,本科上线率达到36%,总上线率达到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创下历史最好成绩;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产业能力不断增强,职普招生比逐年提高,2012年学生中级证通过率达到90.63%,一次性推荐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基本形成了招生和就业的良性循环;初中教育亮点凸显,育英外国语学校的办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逐渐成为初中教育的品牌学校,梅源中学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已处于全市同类学校中上水平;小学教学质量(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关注率)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中小学“壮苗工程”和书香校园建设有效实施。牢固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以“四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大课间和“体艺2+1”活动,举办了2012年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赛、篮球赛、棋类比赛、现场书画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为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搭建了展示平台。各校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三中、梅源中学已成功创建书香校园示范(达标)校。

“平安校园”建设扎实推进。公安、教育、建设、工商、卫生、路政等多部门联合,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以学校周边流动人口、出租私房、餐饮摊点、网吧、道路隔离护栏、标志牌、交通标线等为重点,进行全面排查和巡防,深入组织开展治安突出问题、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和集中整治工作。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兼职保安培训考试上岗任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人防、技防覆盖面已达100%;城区学校和部分幼儿园通过自行购置物防器具,使原有物防水平提高较大,全县校园整体安保水平上了新台阶。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各学校每周上一次安全、法制和心理健康课,每学期聘请法制副校长作专题,每学期开展青春期教育、禁赌禁毒教育、防溺教育、安全演练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全年未发生责任事故。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强化教师队伍考核。对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按照《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标准及要求指导意见》,《县教育局关于教职工年度考核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提高教师绩效工资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严格执行教师聘任制、资格制和准入制,2012年认定具有教师资格人员14名,组织59名试聘、继续试聘教师参加了课堂教学实践考核,并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3名,及时补充教师缺口。

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完善师训机制,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中小学名师培训等,城区中小学定期到农村学校开展讲座、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支教工作。加快实施“绿谷名师培养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2年,共选送小学数学教师101名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132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348名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完成县级培训3850余人次,同时,全面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考核,全县中小学13个学科700多名教师报名参加了考核。

大力推进借智发展。建立“学科导师制”、“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县教育借智发展,落实“借智借力”项目专项资金,继续聘请省内教学名师为我县高中、初中学科导师,这些学科导师受聘后,先后开展多项活动,成效明显;2012年开始,利用优秀教师资源优势,成立了7个“名师工作室”,35名教师成为工作室成员,“名师工作室”在学科教师培养、教育教学研究、教育资源辐射等方面发挥了引领、聚力的作用,在教师中营造了培养专业型教师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深化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贯彻落实,将师德与教师业绩考核、职务聘任、学习深造和评优评先结合起来;严厉禁止有偿家教,整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滥发教辅资料等行为,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治理工作,2012年,查处多名违规从教教师,对违规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初聘考核中给予一票否决。

四、教育大会凝聚人心,营造教育良好氛围

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鼓舞了士气。9月10日召开了全县教育大会,部署了“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具体举措,明确了“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施德政”的认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教育、理解教育的良好氛围,提振了整个教育系统的信心,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策扶持助推学前民办教育发展。学前民办教育快速发展,优质学前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学前民办教育相应的补助扶持政策,给学前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保障。近年来,民办幼儿园开始抱团办学,相继成立了星星幼教集团、盼盼幼教集团两个民办学前教育集团,大大提升了我县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学前教育普惠性和优质性不断提高。2012年星星幼教集团启明星幼儿园开园,总园于年底通过省一级园评估,盼盼幼教集团也通过了省二级园评估,县域等级园率不断提高,更多的幼儿享受到了优质学前教育。

退教协工作成效明显。宣传教育不遗余力,为良好教育氛围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在教育局领导下教退协积极做好退休教师的工作,在政策宣传、教育培训、矛盾化解、维护稳定等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教退协充分利用《红枫苑》季刊这一平台,宣传国家时政、宣传教育、抒发老年人热爱生活情怀,为教育呐喊助威,树立了良好的退教协形象,对良好教育氛围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

广泛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局机关成立“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制定了《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和组织保障,树标杆,争先创优活动持续开展。

扎实开展蹲点调研活动。充分发挥驻校联系干部的作用,继续深化“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师生”活动,针对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分组到联系学校进行调研,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学校、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联系村的帮扶工作。年初,局领导到云坛乡沈村村看望慰问了结对农户,落实帮扶资金2万元。同时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和“进村入校”活动,开展调研,为结对村发展献计献策。

认真完成全年各项考核指标任务。2012年度服务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完成;教育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城南启明星幼儿园、盼盼幼儿园顺利完成省一级、二级幼儿园创建;市校园文化示范校、市教育现代化达标校、六个教育文件落实等评估工作正在进行。获得全市教育科学和谐考核一等奖。

积极争取教育资金。除正常资金补助外,省补幼儿园建设补助资金420万元,发展性补助170万元,加强对乡镇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获得教师培训省级奖励经费110万元;创建省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取得补助经费400万、设备补助50万用于职业教育,加快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示范专业建设步伐;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建设320万,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以奖代补510万元。2012年,教育系统25个会计独立核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收付体系管理,成立了教育财务管理中心,对25个会计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进行有效管理核算;不断推进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中小学财务轮审制度,全面实施了中小学校长离任审计、专项经费调查审计、基建项目审计等工作,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一、2013年教育工作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2013年)、教育现代化县(2017年)”为载体,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取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继续围绕“强队伍提质,善管理提质,抓教研提质,借外智提质,活机制提质,轻负担提质”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二、2013年教育工作主要任务

积极推进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省等级中等职业学校和省教育现代化县、教育均衡县达标创建工作,加强规范管理,努力提高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突破体艺获奖的数量和质量,全力推进教育项目建设,改善中小学校园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促进全县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三、2013年教育重点工作

2013年工作主要体现在“八个抓”上:

抓创建。今年开始直到2017年,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始终是我县教育工作的主线。我们将对照创建要求,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升质量”四个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工作,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区域教育的优质发展。

抓项目。做好2013年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全年初步计划投资5500万元用于教育基建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有效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整合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推进学校配套设施与改建项目建设,加快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应对教育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有效满足县老百姓的教育需求。完成教育志续编工作。

抓质量。要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凝心聚力抓教学,全力以赴抓成绩,形成教育一盘棋和全系统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浓厚氛围,紧紧围绕教育优质均衡主题,进一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上等级,等级园招生覆盖面达到83%;义务教育抓提升,创品牌,增特色,提升在全市同类学校中的综合排位;普通高中重高考,努力提高第一批上学人数和总上线率;职业高中强专业,提高技能等级率和就业率,积极创建示范学校;成人教育提技能,推动技能型劳动力的培养。

抓常规。教育局把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作为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注重落实,规范管理,整体优化;教学管理部门要千方百计落实教学管理常规要求,坚持每周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全方位、立体式帮助学校查找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跟踪督查,促进学校业务管理水平提高;各校要相应健全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和奖惩措施,要落实“常”、“实”,力求“出新”、“求精”。

抓培训。要正确认识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工作,认真完成720学时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任务,狠抓新教师培训,突出骨干教师培训,带动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初步构建起了分类培训和分层培训相结合,上下协调、整体互动的立体培训网络,不断激活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竞争力。

抓安稳。各中小学校要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树立“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质量”的观念,进一步抓责任落实、抓隐患排查、抓教育培训、抓机制建设、抓保障到位,安全工作要从思想上的重视转化为行动上的落实;要严格按照教育局与学校签订的《学校安全目标责任书》要求,扎实搞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隐患,强化工作责任,做好特殊群体的思想疏导和法制教育工作;及时妥善解答处理各类信访问题,避免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保持教育系统总体安全稳定;要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切实保障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高效性;要加强招生考试工作,推行“阳光招生”、“阳光招考”,不断优化考试环境,严肃考风考纪,确保各类考试平稳顺利进行。

抓师德。始终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努力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各校要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现象,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建立一支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

抓创新。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要求,紧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以改革破解难题,以改革促进发展;在学前教育、高职教育、民办教育管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新课程改革、招生制度等各领域大胆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办学更加开放、灵活、多元、多样,学校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教育的区域合作更加广泛开展。

四、2013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力以赴抓好创建工作

1.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工作,对照省评估标准,全面进行政策疏理,明确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围绕到2017年创建教育现代化县目标,制定详细具体的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路线图。

2.2013年重点抓好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的创建工作,对照标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迎接省教育均衡县(市、区)的评估验收。

3.继续推进市级教育现代化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校园文化达标(示范)校和书香校园的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学校“八项提升工程”,积极做好2014年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省等级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的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

(二)凝心聚力抓好项目建设

4.抓好重点工程建设。2013年教育基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500万元,实施4个重点项目:古坊小学扩建工程续建项目,中学拆建工程续建项目,职技校实训基地二期工程,城东幼儿园新建工程(民办)。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加强工程项目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工程规范操作,安全施工,力争使各项工程较早投入使用。

5.规划教育建设项目。积极申请规划县实验小学扩建工程、中学整体改造工程和在城南区块建一所小学,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育英学校办学环境,逐步解决县城小学大班额现象和改善高中办学环境。

(三)千方百计抓好质量提升

6.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面向基层、面向教学第一线,为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提供优质服务;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的新特点、新动向,不断完善并有效落实各项学校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学校经验,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形成重视教学、服务一线的高效运转秩序;加强考纲、命题的研究,开展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重视中考、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加强与联系校对接,提高对学生复习备考和志愿填报的指导及服务水平。

7.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总结和梳理教学管理中的新经验、新问题,挖掘典型经验,加强学校课程建设;进一步浓厚教科研氛围,以课题研究方式,深入分析研究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农村自然小班教学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开展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研究,开展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加强实验课题的管理和指导,提高研究实效;大力倡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员进课堂、抓教研和教研员带课题进学校、包片蹲点研究指导,力求创出一批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和推介利用价值的教科研成果和课堂教学案例。

8.细化主题德育活动。以主题德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大德育、低重心、细操作”的教育模式;继续推行德育导师制,加强学生人格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开展“一月一主题”的德育系列活动,探索建立中小学生成长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生活的基本行为。

9.扩大高中委培生数。为引导学生有序择校,在保持原有选送优秀学生(5人)到桐乡高级中学进行委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委培生的数量和范围,增加长兴中学、杭十四中等为委托合作学校,委培生数量达到25人,着力强化“培尖”工程,力争高考一本人数有明显提升。

10.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建立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质量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各学段各学科学生学业质量的有效监测和督导评估;加强过程性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以监测结果及其分析促进学校及时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并以此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建设的基础。

11.发挥评价激励作用。凸显质量主题,强化业绩导向,坚持“向一线倾斜,向基层倾斜,向普通教师倾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奖实施意见和评选办法,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和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综合运用表彰奖励、评优评先、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多种手段,引导学校和教师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业成绩为主体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四)实实在在抓好常规管理

1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落实省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加强学校管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学校乱订教辅资料、教师有偿家教等现象;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家庭作业总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决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13.开展落实“教学常规”系列活动。从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课后辅导、学业评价、教研活动、质量检测等教学各个环节进一步细化要求,切实加强督查指导规范。

14.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从改善教风学风入手,狠抓考风考纪,在师德师风建设、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师学科专业能力提升、教学管理效度等方面做精做细做实。

15.打造高效课堂。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开展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的首届课堂节,发挥教研员、名师和骨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重视新课标的学习、研究和培训,提倡当堂训练、当堂过关,充分利用好课堂每一分钟,向40分钟要质量;强化集体备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教学常规工作,构建有效作业体系。

16.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教育局将制定实施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从教学各个常规环节全面规范管理,切实抓好规范检查和落实;各校要制定学校管理工作常规,建立教师教学规范,制定学生学习和活动规范,制定教研工作规范。

17.建立督查管理体系。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与管理,提高督学水平,切实开展全程、全面督学活动;坚持局领导随机巡查和业务部门重点抽(督)查制度,使常规检查常态化,督促学校注重教学管理过程,注重建立管理机制,改进教学常规管理方式。

(五)多管齐下抓好队伍建设

18.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认真落实《教育局关于严禁赌博和有偿家教的两项禁令》,大力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向社会公开承诺禁止搓麻将、打牌和规范有偿家教;深入开展“铸师魂、树形象”师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9.加强骨干教师的考核和认定工作。开展新一轮县学科带头人评比工作,对原有的学科带头人进行全部重新考核认定,激活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竞争力。

20.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程,加强新教师的适应期培训工作、借智发展培训工作;扎实推进紧密型教育集团建设,加强集团化办学管理,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合作;加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推进教师培训深层次发展。

21.改进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积极开展以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的小专题、团队式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后的教师教学行为跟踪研究,以重点问题的逐步解决和部分教师的逐步提高促进教师业务的整体提高。

22.优化学校借智发展工作机制。以全省实施“教育对口支援”为契机,积极与教育发达地区(杭州、宁波、桐乡、长兴)对接,加强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提质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完善7个“名教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工作室在学科教师培养、教育教学研究、教育资源辐射等方面的引领、聚力作用。

(六)通力合作抓好安全维稳

23.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严格按照教育局与学校签订的《学校安全目标责任书》要求,扎实搞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上好安全教育课,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经常性的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加强学校门卫管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做好校方责任险落实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

24.加强信访工作。强化维稳工作长效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协调、诉求、表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及时疏导、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确保教育系统的总体和谐稳定。

25.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对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教师聘任、招生考试等热点敏感工作的监管;健全党组织学习制度,大力培养积极分子,规范开展党员纳新工作;发挥工会职能作用,督促学校定期召开教代会,充分体现民主决策、民主治校,实行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

(七)与时俱进抓好教育创新

26.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27.改革初中招生制度。制定中小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规范招生秩序;改革民办育英外国语实验学校招生方法,实行分配生制度,依据各小学的毕业生人数、综合成绩及各校历年向育英输送生源水平情况等因素,把名额分配到各小学,同时,按一定比例向农村学校倾斜,以此来规范各小学办学行为和民办学校的招生,实现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8.推行学生评教活动。总结中学“评教”经验,推广学生评教做法,促进教师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关注成效,提高质量。

29.创新学校社团建设。重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培养,深化德育教育,积极推进“童话之春”和“童话之秋”系列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市里组织“三大赛事、二大活动”和社团展示活动,提高学生对各类竞赛活动的参与度,丰富师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0.强化家校沟通。学习景宁“走百里路,进百家门”的家访做法,深化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加强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提高家长认可度和信任度。

31.推进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学校“大课制”、“走班制”教学试点,提高优质师资共享率,缓解农村学校专任师资不足状况。

32.制定出台民办教育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