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依法行政实施要点
时间:2022-09-11 10:34:29
导语:某市依法行政实施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统筹谋划,加快率先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进程
(一)制定全市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11—201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总结国务院《纲要》实施以来,全市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经验和成功做法,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明确今后几年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提高服务“三重一大”工作水平。更加紧密地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增强行政机关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保障重大行政决策、推进重大经济项目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法律专业优势,开拓思路、明确重点、完善措施、加强协调,为推进“三重一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三)完善依法行政“1家1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1家1档”档案管理和资料报送等配套制度,明确建档对象和需要入档的各项材(资)料内容;加强对建档对象依法行政工作完成情况的动态记录,与依法行政考核、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各地、各部门对依法行政常规工作和基础工作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适时向条件具备的县(市、区)政府推广。
(四)强化依法行政考核杠杆作用。明确依法行政考核纳入各县(市、区)政府科学发展目标综合考核体系,加大对全市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的考核力度,突出评先一票否决标准;精简考评涵盖内容,提高日常考核比重,规范考核工作程序,完善外部评议方法,跟踪问题整改情况,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依法行政考核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督促引导作用。
(五)加强调研,建立依法行政工作通报制度。全面、深入调研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现状及基层法制机构运行情况,分析影响和制约依法行政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展前瞻性和对策性研究,有效指导依法行政实践。创建《依法行政工作简报》信息快速通道,通报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映依法行政工作中先进典范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完善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六)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具体范围、事项和量化标准并向社会公布;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对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建立完善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跟踪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选取1-2件直接关系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重点评估。加强对决策制定、实施过程的监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权责一致、客观公正的原则,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实现事权、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七)做好重点领域的政府立法工作。科学安排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优先制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关社会管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项目,实现政府立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实现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固定化,选取几件规章、规范性文件草案进行听证或组织专家论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和立法后评估制度。
(八)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制定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或者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规范性文件,应当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者举行听证会;并由制定机关常务会议或者办公会议集体审议。落实政府法制网络监督平台备案工作机制,加大备案情况通报力度,全面提高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
三、巩固提高,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九)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各职能部门应当创新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加强督查力度,确保窗口授权到位。完成市县两级联网,逐步实现网上审批,不断提高市、县级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
(十)继续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省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健全行政权力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行政权力库、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平台、行政监察平台和政府法制监督平台建设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有效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创造条件。
(十一)整体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开展。全面推广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理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创新和完善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机制,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协管员管理、考核工作。
四、创新思路,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
(十二)改进和创新行政执法模式。选取重点部门,加大运用行政指导、行政规划、行政合同、行政奖励等行政管理方式的力度,提高行政执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大力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行政监管劝勉、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重大案件回访等柔性执法方式,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执法与疏导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十三)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化动态监管。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加强与编制部门的信息互通,对照执法机构在编在岗人员名单,审查申领行政执法证件人员资格。以加强文明执法教育和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年度培训活动,鼓励采取内部岗位练兵、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组织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监督检查。
(十四)探索建立执法业绩档案制度。探索在部分县(市、区)、市直部门试点执法人员执法业绩建档制度,将行政执法人员的岗位职责、执法信息、错案记录、考核结果、奖惩等内容纳入执法人员执法业绩档案,将单位的执法情况纳入单位主管、分管领导的执法业绩档案。通过“一人一档、档随人走,如实记载、定期考核,分级建档、统一管理”的方法,探索为每份执法业绩档案建立电子档案,实行网上动态跟踪管理。注重结果运用,将执法业绩档案与执法证件管理结合,并作为执法人员奖惩的重要参考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十五)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明确案卷评查工作的内容、步骤,细化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评查标准,增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工作,开展优秀执法文书评选活动,多举措推动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强化措施,依法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十六)提升社会矛盾化解整体水平。加强与法院、信访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构建言路畅通、办理快捷、反馈及时的社会监督运转机制和政民网上互动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共同预防和化解行政纠纷;广泛听取、搜集群众意见,积极回应民意诉求,主动与公民对话沟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发阶段。
(十七)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按照便民、利民、为民原则,积极引导行政相对人通过合法方式表达合理诉求,凡符合条件的复议申请都予以受理。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等方式办案,增强复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实行行政复议建议书或意见书制度,在依法裁决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十八)提高行政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率。建立行政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统计报告和通报制度;加强与各级法院沟通、联系,完善行政诉讼案件协调机制、案件旁听庭审制度。将行政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及其败诉情况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对于出庭应诉率低于全市平均数且位列后3位的,行政案件败诉率高于全市平均数且位列前3位的,取消其依法行政考核评先资格。
六、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措施
(十九)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依法行政情况考查和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制定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计划,开展市县(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政府部门负责人轮训工作。对政府拟任命的领导干部及部门拟任命的中层干部,在任职前考查其依法行政情况,并进行法律知识测试,把考查、考试结果作为任职的依据之一。
(二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示范点建设工作。制定全市依法行政示范点工作制度,定期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全市依法行政考核结果,调整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加大对依法行政示范点的培育和指导力度,力求每个示范点都保持突出的亮点和特色,真正发挥依法行政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
(二十一)加强基层法制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基层法制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政府法制机构编制、人员与承担的工作相适应。针对基层法制工作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实施分类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或提出工作建议,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法制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大局的能力。
- 上一篇:粮食部门法治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 下一篇:法制办三治三提整顿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