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工作要点
时间:2022-08-15 09:03:25
导语:农财工作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3年农财工作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素质提升、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监督有力、设施完备、服务高效”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基层财政建设年”主题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目标,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确保支农投入稳定增长,创新管理提升支农绩效,突出重点服务三农工作科学发展。
一、开展基层财政建设年活动,努力提高基层财政生财聚财理财能力
1、扎实开展基层财政建设年主题实践活动。牵头研定基层财政建设年实施意见,召开基层财政建设年动员大会,协调、组织、推进基层财政建设年各项活动。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相互配合,整体联动的原则,分解落实各科室、所、分局基层财政建设年活动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工作措施,落实时间节点。制定我区星级财政所考评办法及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考评指标体系,清理规范基层财政帐套设置和帐务核算,健全机关科室与各所(分局)正常的挂钩联系制度,加大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力度,加强基层人员的政策业务能力培训,加强基层工作专项检查的频率和综合检查的深度,组织督查推进,及时通报建设年活动进展情况。牵头加强对基层财政所(分局)日常管理,抓好基层财政所基础工作,建立定期例会制度,督促基层财政及时完成局交办的重点工作,规范凭证审核、帐务处理、报表报送等基础工作。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帮助基层办公设施条件改善,落实基层财政建设工作经费。
2、结合精细管理开展三、四、五星级财政所考评。考评围绕加强基层财政收入管理、资金分配、监督管理、落实政策、服务发展职能,推进思想道德、业务能力、环境设施、作风效能、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双基,激发能量,确保基层财政资金和人员两个安全,在基层财政素质、形象、效能三个方面力求有质的突破。区星级财政所考评,力争2013年全部达到三星级标准。全区财政所必须在各镇达到人民满意基层站所评比前三名,确保基层财政人员和资金双安全。全面提升基层财政管理绩效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基层人员的精气神,塑造政治坚定、清正廉洁,品德优良,业务过硬,管理高效的基层财政队伍。
3、结合星级财政所考评组织省“规范化财政所”创建。根据省厅、市局要求,以基层财政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组织创建省“规范化财政所”,实现机构队伍、业务工作、内部管理和基础设施规范化。建立创建组织,研究制定省规范化财政所创建计划,指导基层财政所对照创建要求,实现创建目标。统一修订财政所岗位职责、制度,统一标识制作,及时召开推进会议,帮助基层所(分局)解决创建中困难,分批帮助改善设施和办公环境条件,分类指导,对基础工作薄弱的所上门指导服务。组织乡镇财政自评申报,进行区级初审并进行实地考评,配合市局进行复审。力争2013年10个财政所通过省规范化财政所验收。
4、不断深化就地就近监管区镇联动工作。根据资金的类别、上级财政部门的监管要求,采取适当的方式和形式进行监管。完善分类监管机制,完善抽查巡查机制,完善公开公示机制。及时下达项目监管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乡镇财政监管责任、监管要求和监管方法,认真把握开展就地就近监管工作重点环节,在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信息反馈、建立台帐、违规查处、报表报送等方面,明确责任,畅通渠道,落实到位,完善薄弱环节监管措施,落实补贴资金直达机制、信息通达机制、统计考核机制,提高监管工作质量和效应,将就近监管区镇联动工作由推开转向深入,由粗放转向规范。
二、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强专项资金监督,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1、继续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范化建设。重视项目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农民民主议事的前提下做好区镇范围内的项目规划,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库,提高奖补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根据省文件精神,适当提高基本奖补区财政补助比例,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奖补绩效考评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开展情况进行工作考评,奖优罚劣。继续按照“三个优先、一个重点”的要求选定奖补项目,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示范村”。严格执行农民筹资筹劳政策,规范实施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加大筹资筹劳政策宣传和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公开公示力度,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加强财政奖补资金管理,严格落实奖补资金财政报账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项目奖补金额,足额预算项目资金,不留项目建设资金缺口,防止出现新的村级债务。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拨付奖补资金,做好工程决算、项目审计等工作。根据省综改办要求,力争在9月底前完成奖补项目任务,根据省综改办统一部署,适时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信息监管系统建设。
2、继续推进农村小型公益桥梁建设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继续贯彻落实《省省级农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省省级农桥项目报省备案审核(批)工作流程》,加强农桥项目建设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好项目库管理、项目申报、建设、监督、验收以及资金管理等各项工作,尽早下达计划,组织工作推进,继续推进水利桥梁和财政公益桥梁整合,采取措施,推进农桥信息化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75%农桥建设任务,11月底前100%完成农桥建设任务,全年确保改造桥梁100座以上,完成市下达任务。
3、进一步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按资金性质和特点将专项资金分类管理,对涉及民生的补贴补助类资金,重点把握基础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逐步全面纳入“一折通”平台管理,落实补贴资金直达机制;对项目扶持类资金,要坚持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从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全过程参与监管,建立项目跟踪监管台账制度,做好项目申报、方案预审、中期督查、节点拨付、竣工验收、决算审计工作。
4、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良种补贴政策,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督促基层财政会同农业部门做好面积核定工作,做好基础信息管理,加强信息审核比对,确保基础信息准确、真实,严格执行涉农补贴政策。按规定程序进行公示、公告。对种粮大户、村干部以及面积差异较大的进行复查复核,对农机补贴按规定进行抽查。及时负责打卡发放,确保户名、卡号、金额正确。督促农商行网点及时兑付,组织财政、农经部门检查农商行网点过渡户。做好电话抽查、上门走访、政策宣传和信访处理工作。
三、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突出对重点领域的扶持,服务三农科学发展
1、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积极助推市级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加快中心镇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重要载体,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高质量规划,加快推进中心镇建设的配套改革,强化中心镇建设的政策扶持;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围绕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工作计划,2013年完成82个村的整治任务,实施财政奖补政策,对通过区级考核验收的整治村奖励;继续加大绿化、改厕力度,完成绿化造林25000亩,完成农村改厕20000座。
2、大力扶持项目农业,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扶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坚持以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为载体,加强设施农业基地、重点农业园区及科技型项目建设。2013年,区财政继续加大发展设施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同时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充分整合市级项目农业补助资金。鼓励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一村一品示范专业村、现代农业示范村的,加快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高效农业核心区建设,扩大辐射范围;加快推进生态规模养殖,鼓励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做优做亮休闲农业项目,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和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
3、鼓励引导主体培育,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财政政策扶持,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使龙头企业真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财政政策引导,政策进一步提高入社农户覆盖率,力争社员覆盖率达80%以上,努力打造规范化合作社100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直销门店,深入开展“五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认定工作;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落实好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统筹开展创业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工作,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现代农民,全年培训农民8.6万人次。鼓励扶持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全程专业化服务。
4、突出要素支撑保障,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保障打造民生水利,全面推进灌区改造工程,全年计划改造农村泵站200座,新建防渗渠道419公里。深入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整治通吕运河城区段、九圩港刘桥段。切实加强农村河道整治,疏浚等级河道146条(段)土方260万方。有序推进农村桥梁改造工程。继续实施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配水管道1025公里,解决9.2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大力支持推进农业机械化,深入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和全面机械化,全年推广新增农机具(含财政补贴机具)1000台套以上。按省区两级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售价50%的的标准,对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等机械进行重点补贴;对育秧播种机等特色机械进行适度补贴;对秸秆捡拾打捆机、秸秆制粒机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机具进行示范引导;落实配套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以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为核心,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5、坚持改革创新机制,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奖补引导土地规模流转,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围绕项目农业建设,采取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土地向种养大户、规模基地、农业园区集中。力争年内全区土地规模流转面积新增1.8万亩,让土地获得更高生产效益;扶持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力争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村村达30万元以上,40%的村达50万元以上。开展集体经济发展村际竞赛活动,根据集体经营收入、村集体净资产、村级债务化解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等四项指标,对综合排名前移幅度最大的前20个村,区财政安排200万元资金进行奖补,专项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继续实施1000万元新增地方税收留成补助到村政策,与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省、市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整合使用,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加大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结合石港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积极争取市支持,扶持60个以上经济薄弱村在石港科技园建设标准厂房,促使上述扶持村年增村营收入不低于20万元。深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不断增强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济实力,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四、狠抓支农资金的科学投入和绩效管理,实现农财工作新的提升
1、加大三农资金科学投入,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整合资源,认真做好项目申报把关,争取更多的涉农项目和资金,2013年向上争取资金比2012年增长20%以上;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分年目标,调整优化三农支出结构,统筹规划城乡发展,突出对重点领域的扶持,科学落实好支农资金、水利投入预算。
2、狠抓支农资金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统筹整合资金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明确年度工作重点,整合资金资源优势,正确处理支农资金绩效管理,创新管理与服务发展三者的关系,做到在创新管理中突出绩效,在服务三农发展上保障绩效,在推进精细管理中实现理财绩效;实行区镇联动监管,加强方案评审、中期督查、检查通报、审计验收、绩效评价,发挥区镇联动监管,部门配合监管,审计监察监督监管作用;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项目申报联合会商制度、项目实施前方案联审制度、中期督查通报制度、项目联合验收制度,建立项目库图表比对制度。
3、努力加强农财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更加注重工作创新,适应“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重点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倍增、财政支农管理手段创新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敢闯敢试,注重总结和挖掘基层的经验,不断完善财政支农的新思路。进一步加强宣传和信息交流,利用财政简报、财政部支农动态以及其他宣传平台,及时将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支农工作的亮点、创新工作动态等信息进行宣传交流;更加注重作风建设,坚持学习,重视运用,建立正常的学习制度,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科学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工作。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改进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履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要将反腐倡廉贯穿于财政支农工作和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行“一岗双责”,加强内部控制,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坚持基层路线,发挥联系点作用,深入基层、贴近农民,真正了解农情民意,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真实反映到政策建议中去;更加注重提升效能,增强服务意识,服务大局,当好参谋,加强统筹协调的能力,善于牵头,增强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农财和基层财政工作人员要做到状态好、风气正、能力强、效率高、服务好、思想洁、清正廉,工作思路新,敢突破,工作细致、扎实,管理有序,各项工作在省有影响、市有名次、区有地位,联系的农口部门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因农财工作服务到位、政策支持到位、制度纪律执行到位、绩效严格管理到位而加分。
- 上一篇:财政局工贸发展工作要点
- 下一篇:财政局会计管理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