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2-09-03 03:07:49

导语: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海洋发展渔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海洋强省”“海洋强市”“海洋强县”建设机遇,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积极履职,各项工作取得了全新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项目带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储备项目申报。已将我县21个海洋渔业项目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工程项目;13个渔业项目纳入省2021年涉农重点项目储备库;上报14个项目纳入市“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领域重大项目:提报14个涉海涉渔项目纳入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

2.继续推进海洋牧场建设。2021年计划购置50米海洋牧场管护船,投放20亿粒贝类苗种。目前,管护船建造已完成,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投放贝类苗种10亿粒;3万空方人工鱼礁制作已完成。

3.推进“渤海贝仓”省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计划建设贝类设施化养殖基地2万亩,贝类育肥基地6万平方米。目前2021年度已完成投资额6000万元,建成8000亩贝类设施化养殖基地、40000平方米贝类育肥基地。苗种繁育车间正在开展贝类育苗和暂养工作,培育美国帘蛤、牡蛎等贝类苗共12000方水体,同步开展培育养殖贝类所需的饵料金藻、角毛藻。

4.大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海阔水产有限公司现代渔业经济园区建设项目,计划新建10栋标准化养殖大棚、30栋车间基础地基,建成其他配套设施。目前已建成工厂化养殖车间10栋,配套建设变电室、蓄水罐、餐厅,购置净化设施,已投入使用。正在开展南美白对虾育苗,培育半滑舌鳎、马面鲀规模约2000平方米,完成南美白对虾仔虾育苗102亿尾,标粗苗26亿。半滑舌鳎苗300万尾,海马中小幼苗35万尾。

5.稳步推进海洋饵料微藻示范园区项目。2021年计划投资2800万元,主要建设藻类养殖区、综合服务及仓储区,购置离心机、搅拌器、膜过滤设备及实验室分析仪器等。目前已完成175亩藻类养殖区、28亩综合服务及仓储区建设。

6.加速推动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和批发市场建设。推动渔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聚集区,我县正海集团和渤海水产公司的水产品加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渔业正在由粗放型养殖向精细化、集约化现代模式迈进。汇泰集团投资建设镇海鲜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9.37公顷,总建筑面积89000余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8000平方米主体已完工,地面硬化和排水系统已完成,正在进行装饰装修。

7.省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项目,争取到中央海岛及海域保护资金5188万元,用于县河口湿地整治修复项目。完成县河口湿地整治修复项目,共完成湿地修复面积273.6587公顷,修复生态岸线4.22公里,已经通过省局审查验收,目前正根据验收意见开展堤坝固土、植被修复等工作。

8.继续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水淡化项目是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18年列为“振兴乡村”重大项目库项目;2019年省“新动能转换”重点项目。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5亿元,已建设完成,预计今年6月份开始投产。二期项目2021年计划投资20000万元,占地面积约7.38ha,拟建设总规模10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总投资额约9.98亿元,项目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完成立项、环评;安评报告编制完成,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能评报告编制完成,初步设计、土地等手续正在办理中。

9.加速推进港大口河港区通用泊位及渔港工程。该工程计划总投资1.5亿元,建设1000吨级通用泊位3个,码头岸线长度290m;建设600HP渔船泊位2个、300HP渔船泊位9个,码头岸线长度490m及辅助设施。目前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勘测报告,初步设计编制工作已完成并提交发改委,正在进行洪评。

创新驱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1.推进生产模式创新。正海集团与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在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总部正式达成合作,签署了《牡蛎种业工程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池塘养殖、产品净化和定向培养等新模式、新技术,在牡蛎三倍体苗种繁育、牡蛎种贝保种和选育、牡蛎新品种研发、高档牡蛎产品研发等方面实现科技生产力快速转化和共赢发展。与河海大学合作开展黄渤海滩涂生态农牧化与三产融合模式示范。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开展滩涂贝类苗种工程技术开发,进行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和优良苗种规模化繁育。

2.推进种业培育创新。继续与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林祥志教授合作,重点开发贝类苗种繁育1.5万平方米,年培育贝苗30亿单位。海城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开展海水鱼、虾、贝、海参和海蜇等品种的苗种繁育、新品种培育、产品加工等技术开发和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海城半滑舌鳎国家级原种场创建材料已上报,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次上报。

3.推进人才培养创新。正海集团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签订教学科研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支撑能力与企业集聚优势,共同加强企业滩涂贝类苗种繁育创新能力建设、海洋牧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在共同打造贝类苗种“北繁中心”和海洋贝类(鱼类)知识宣教中心的同时,联合创建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探索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共享机制,建立全面性、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处,选派18名渔技骨干人才到脱岗脱产培训5天以上。举办2021年县渔业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及渔业养殖安全生产培训班,邀请省海科院副院长李洪军及市局王淑生、王荣星三位专家来棣授课,培训采取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培训乡镇渔技人员及水产养殖从业者共计85人。

(三)严格监管,创优产业发展软环境

1.强化海洋综合服务和治理能力。一是全力保障用海项目。县海洋牧场浅海用海批复6000多公顷,大力发展底播型海洋牧场,提高浅海贝类养殖产量、品质,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完成了金业码头和同发码头的用海审批手续。2020年承办的4起海域使用透水构筑物违法案件于2021年4月9日全部结案,用海项目依法取得海域使用不动产权证书,手续完善,卷宗整理完毕。二是加强海域海岛管理与保护。加强海域使用旬巡查、旬报告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准确掌握海域动态及时报告辖区内的各类用海活动,建立完善各类用海执法工作台账。认真落实国发[2018]24号文及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新增围填海项目,目前我县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项目材料已上报;海域海岛基础信息普查数据已上报,等待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司审核;养殖用海专项调查正在积极推进,围海养殖用海调查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成果制作,开放式养殖用海调查工作已启动,年底全部完成;积极推进我县海岸线修测工作,完成了调整区域池塘放水工作,完成了海域高程重新测量工作,并编制完成高程测量报告,目前已达到省海洋局的相关要求,等待自然资源部审批。三是强化海洋防灾减灾和灾害应急处置。制订了《县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做到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形成快速处置海洋灾害的合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工具,开展“海洋日”“5.12防灾减灾日”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海洋灾害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按国家统一部署,县基本完成了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任务,接下来将此次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数据应用到日常防灾减灾工作中,为做好灾害应急处置提供参考。四是积极推进互花米草治理。河口、套尔河南岸与潮河交汇处互花米草已治理完毕。

2.强化渔业安全综合管控。一是高标准从严依法开展2021年度渔船外检工作。坚决做到检验一艘,合格一艘,从源头上根治“渔船不适航,船员不适任”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点,共出动人员130余人次,检验渔船221艘。二是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异地交叉执法检查。根据市渔安委通知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部署,派出安全、船检等精干力量组成了局执法检查组,严格按照《市渔业安全异地执法检查工作方案》要求,重点检查了靠泊停泊点渔船的消防安全和在生产渔船的船员适任、船舶适航、安全装备配备情况。共组织执法人员16人次,检查渔船41艘,发现一般安全隐患8处,均已整改完毕。三是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今年以来先后参与开展了“两会”期间渔业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渔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商渔共筑平安”海上联合巡航执法专项行动、“渔船不适航、船员不适任”专项治理行动、“亮剑2021”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期间共组织检查24组次,出动人员85人次,排查一般安全隐患21项,均已整改完毕。四是加强涉外渔船管控和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整治。对全县60马力以上具有涉外作业能力的大马力渔船及船东船长信息逐一备案登记,通过“渔船渔港动态管理系统”、北斗和AIS等信息化手段实施动态监控,确保不发生涉外事件;对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整治,严格依照“可核查、不可逆”的原则和具体操作规程,确定定点拆解企业,依法进行船体拆解、销号清零。期间开展集中宣传20余次,出动执法车辆40余辆次、执法人员百余人次,现场核查一艘拆解一艘。五是加强安全宣传培训。通过开展渔船无线电通信设备应用培训、观看渔业安全警示片《生命至上》、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讲当前渔业安全政策形势,增强广大渔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营造学习渔业安全知识的浓厚氛围。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发放宣传明白纸500余份、张贴标语200余幅、悬挂宣传横幅30条。六是注重预警防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了全局《渔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渔业船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防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响应预案》《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工作责任制,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全力加强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切实保障海洋渔业领域安全稳定。七是精细筹划渔业安全应急演练,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根据《县渔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镇岔尖渔港参与举办了2021县海洋渔业安全应急演练,进一步积累处置经验,规范操作程序,锻炼应急队伍,提升海洋渔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水平。

3.努力争取毛虾专项捕捞,为渔民持续增收护航铺路。今年是我县成功获批毛虾专项(特许)捕捞的第一年,省、市各级领导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将这一项申请多年、来之不易的惠渔惠民政策贯彻好、落实好,我们严格按照《省2021年度毛虾专项捕捞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广泛深入宣传,认真开展监管。加大海陆执法联防联控,打击违规作业行为,最大程度确保全县特色渔业资源得到合理、适度利用,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期间,共发放毛虾专项捕捞许可证60套。

4.有序推进增殖放流工作,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继续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根据省财政厅文件精神,2021年我单位共争取增殖放流专项资金590万元,主要放流物种为中国对虾、海蜇、半滑舌鳎、三疣梭子蟹,现阶段正在有序进行招投标程序。二是切实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根据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2021年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方案》工作部署安排,我县制定了《县2021年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省、市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样品36个,合格率100%。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人才资金短板凸显。渤海贝仓3万平方米贝类“北繁中心”已建成,正在开展育苗工作,已培育美国帘蛤、牡蛎等贝类苗共12000方水体。美国帘蛤育苗成功后,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虾贝混养”,一亩地可增加收入6000余元,经济效益显著,可有效增加渔民收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但是目前该领域内人才相对匮乏,管理水平提升显得力不从心,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此外,“渤海贝仓”前期建设已累计投资逾3亿元,后期仍需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因此资金仍然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渤海贝仓建设的扶持力度,如在资金上能为企业担保进行银行无息贷款,在税务上进行减免、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扶持建设单位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

二是海洋牧场出海航道尚未打通。通过前期的建设和底播增殖,海洋牧场的收入明显增多,但是目前海洋牧场没有港口码头,产品运输有困难。建议在大口河及西港建设港口码头,打通海洋牧场出海运输通道。

三是水产品精深加工少。目前我县海洋水产品加工企业共五家,主要以冷冻鱼、冷冻虾、虾皮等加工为主,基本为初级加工,没有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为贝类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提供土地指标,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是企业产品批号申请问题。我县DHA产业发展迅速,是我国最大的DHA生产基地,其工艺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已获得国家专利,提取技术和生产工艺均已成熟,目前正在申请“健准字号”产品,但迟迟未能获批,希望上级主管部门能够协助解决发展难题。

五是港总体规划与我们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套尔河及秦口河港区无上位规划支撑,交通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受河北影响,无法打通京津冀通道。建议对《港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调整或增加港区规划,发展“海河联运”及“多式联运”,打通海上运输通道;推进沿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G228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章丘至庆云高速公路项目增加港支线、推动京沪二通道早日开工建设;协调河北省,推动齐燕大桥及齐燕铁路建设,打通我省京津冀通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向海、向洋、向未来,大力实施“耕海牧渔、走向深蓝”海洋发展战略,持续壮大“虾贝虫藻鱼”特色渔业经济,培育打造“水港网高游”现代海洋产业。同时履职尽责,抓好安全生产、伏季休渔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

(一)经略海洋方面。一是强化经略海洋的机制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海洋战略地位的重要论述,增强做好海洋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落细工作措施,高质量完成本部门承担的各项任务。海洋经济涵盖产业广,涉及行业管理部门多,海洋委各成员单位、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做好重大政策、项目、工程的信息共享,共同做好对上争取工作。二是强化用海服务保障。积极围绕我市海洋发展规划,在用海审批工作中,遵照国家和省用海政策,认真研究,靠前服务。加强与上级海洋主管部门的沟通研讨,对海洋规划用海政策研究并贯彻执行,加快涉海审批流程运转,缩短审批时限,为涉海产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保障重大项目推进。积极配合海岸线修测工作,扎实开展全国海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海洋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加快推进县河口湿地生境岸线生态固土及湿地植被补植工程。三是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提高海洋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综合利用能力,提高海洋治理效率和效益;加快推进养殖用海现状调查;加快推进互花米草治理工作,加强海域、海岛动态监管,坚决遏制违法用海行为。

(二)振兴渔业方面。一是继续壮大“虾贝虫藻鱼”特色渔业经济。以友发、海城、海阔、正海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南苗北育”、“育繁推”一体化。大力培育盐田虾、汪子岛鳎麻鱼、卤虫卵等地方性知名品牌,推广金刚虾、加州鲈鱼、石斑鱼等新品种规模化养殖。加大卤虫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饵料微藻示范园区年内建成投产。抓好省重大项目“渤海贝仓”建设,建成贝类设施化养殖基地2万亩、贝类育肥基地6万平方米。持续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管护船建成投入使用,投放贝类苗种20亿粒,对牧场资源进行直接修复,积极打造国家级海洋牧场。争创海城半滑舌鳎国家级原种场,打造正海文蛤、牡蛎省级原、良种场。二是打造海水淡化、港口经济、渔网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旅游“水港网高游”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重点涉海项目,针对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培育海洋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确保鲁北碧水源海水淡化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开工建设大口河港口工程,新建博盛港务、长胜船舶、奇佳仓储等3000吨级通用泊位码头5个。规模发展渔网产业,弘基渔网产业园一期4万平方米、4个标准厂房建成投用,集聚整合渔网企业,启动办公楼、职工公寓、质检研发中心、二期4个厂房和智能化仓库建设。培育壮大海忠软管、悦翔生物等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及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渔业与文化节庆、旅游观光等融合发展,加快休闲海钓场建设。三是推进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东风港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经济禀赋,以套尔河为轴线,构筑“东部旅游生态园、西部临港产业园、南部现代农业园、北部港口物流园”四大产业园于一体的西港经济园区的战略布局。

(三)服务民生方面。一是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渔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渔药管理条例》《水产苗种管理办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和规章为依据,配合县市场监管局及相关单位开展相关行动,对在苗种生产及养殖生产过程中渔药投入品使用等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完善水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推行水产品合格证制度,圆满完成省、市、县三级抽检任务,确保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二是强化安全生产。持续强化海陆联防联控,狠抓渔船集中停泊点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涉渔“三无”船舶集中排查治理、违规渔具清理整治、打击海上走私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加强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高标准推动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稳步推进,确保我县海区渔区秩序和谐稳定。三是抓好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加强各涉海部门执法协作,严督细查、严防严控、严管重罚,形成纵向联动、上下统一、横向结合的协作执法机制,构建海陆联合、纵横交织的执法网络,对渔船的捕捞行为、渔具渔法、证书证件、定位终端、安全状况、船员配备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充分运用好燃油补贴这一有力抓手,严格落实《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对于违反伏休规定的渔船,严格执行扣减渔业生产成本补贴政策及违规渔船“黑名单”制度,严格行刑衔接,加大其违法成本,在全县上下形成对不法行为的持续高压态势。强化重点时段管控,重点抓好三个时段工作,即开头抓伏休准备和渔船进港后泊位安排,中间抓渔船动态管理,结尾严防死守确保渔船不提前出港。根据伏休监管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严格执行伏休渔船首报制度,不定期清点渔船、组织阶段性的停泊点巡回检查,充分发挥镇、村等基层组织作用,对渔船动态实施有效监控,切实做到“开好头、稳中间、结好尾”。全力落实好海洋伏季休渔期间渔业安全生产及渔船综合管控工作,努力为海洋强县建设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