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执法上半年工作总结(市)

时间:2022-07-11 09:08:00

导语:土地执法上半年工作总结(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土地执法上半年工作总结(市)

面对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突显的“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旗帜鲜明执法、全力以赴服务”的原则,走出了一条科学合理规划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依法严格管理土地的新路子。特别是今年以来,根据省厅和无锡市局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的要求,市政府和局党委高度重视,决定在全市全面深入地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通过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广泛宣传、齐抓共管、狠抓落实,使全市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基本达到了省厅规定的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标准。现将我市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市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的主要做法

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是加强我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我市依法治市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我们高度重视,精心筹划,严抓落实,确保了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的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主要做法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形成共识

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是强化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竭尽全力,同时也需要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与配合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着力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领导。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取得政府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协助是关键。为此我市将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的同时,切实加强了对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土地管理工作的副市长和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建设、监察、公安、法制、司法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国土资源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工作班子;同时我局也成立了局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科室科长任成员,局领导小组担负起了市政府开展创建活动的办事机构和全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领导开展创建工作的“双重角色”,负责做好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汇报和有关的各项业务工作;市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协助配合,形成创建合力,从而使全市创建活动与有关各项业务工作得到了有机结合,局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了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为各级起到组织和策划的作用;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局领导小组还做到定期听取办公室和各镇(街道、办事处)、国土所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协调和研究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对全市范围内创建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及时解决土地执法工作中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各镇(街道、办事处)也相应建立了创建土地执法模范镇活动的组织机构,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国土所人员专职抓,从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网络,使我市从开始起动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工作就顺利进入了正常有序的轨道。

二是广泛宣传。为了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能及时了解和积极参与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镇)”活动动员大会,分管土地管理工作的副市长亲自到会讲话。动员会议后,从市政府到市局和各镇级单位都相继召开了创建活动部署会、协调会、专题研究等会议,统一认识,明确要求,落实措施。近一年来,全市各级召开创建活动会议50余次。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不同宣传时机、多种宣传渠道等形式开展宣传创建活动和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自年初以来,全市共张贴宣传标语300多条,宣传横幅50多条,固定标语600多条,广播、电视台宣传讲座20多次,分发宣传手册2000多本。通过全员额的会议传达学习和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从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的浓厚氛围。

三是落实责任。为使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我局把任务层层分解、把内容项项细化、把标准个个量化,并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各级责任,市政府确定各镇(街道、办事处)及市各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市局确定各国土所和相关科室的科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使大家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心中有责任,从而调动和激发大家搞好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二)建章立制,完善措施

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不是一项阶段性活动,更不是单纯的就创建而抓创建的短期行为,我们在广泛宣传,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没有把创建活动的开展仅仅停留在会议上,落脚在宣传上,而是同步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完善相关的措施推进创建活动的全面展开。

一是制订文件,明确目标。省厅下发《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的通知后,我局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市政府由市长王锡南主持,召开了研究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的专题会议,发出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和土地执法模范镇活动通知》的文件,明确了组织领导、作出了工作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向各镇所和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的标准,具体的方法,使创建活动的开展有了明晰的方向,落实的目标。

二是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全市由一把手局长主管、党委副书记分管执法监察工作,局领导特别是局主要领导对执法监察工作做到逢会必讲,逢事必问,重大执法活动亲自部署,使全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开展有了坚强的后盾;局实行了“包片挂所”执法工作负责制,由局领导和科室负责人按照区域划片和分工定所要求,各负其职定期不定时地对所辖片区和挂所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形成了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协同执法的良好局面。

三是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全市各国土所和各科室按照局党委提出的“三个百分之百”中的“百分之百的岗位要建章立制”的要求,层层建立责任体系。一年来,全局在原来建立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结合在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中成功的做法,不断健全和完善了包括工作职能和职责、效能建设、党务管理、业务管理、依法行政、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日常管理等九大类145项工作制度,汇编成册,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土地执法领导负责制》、《执法监察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土地违法发现机制》、《土地执法工作责任制》、《国土局内部协同落实土地执法监察责任制》、《国土、公检法、纪检监察部门土地联动执法制度》、《局上下联动土地执法制度》、《落实土地执法监察责任责任制与干部任用挂钩制度》和《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内部规定》等20多项执法监察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实施,使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有章可循,有责可查,从而确保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土地执法模范市”创建工作涉及面广、标准要求高、是对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面考核,是对全局执法监察工作的有力促进和提高。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在扎实开展创建活动的同时,摒弃“单打一”的观念,把创建的内涵扩大,把创建的标准延伸,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创建促进执法工作、以执法带动创建活动”的路子。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今年3月,我局将执法监察人员进行了岗位轮换调动,同时在三个执法监察中队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城区中队,把监察大队的老骨干和基层的年轻执法人员结合“以强带弱”,把区域情况熟悉和业务工作精通的人员组合“强强联手”,按照队伍力量和轻重区域定岗定位,全市组成了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和战斗力的执法监察队伍,适应了新形势下土地执法监察的需要。

二是提高队伍素质。在常规的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我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交流”的方法提高执法监察队伍的素质。局组织执法监察人员赴海门、内蒙、昆山等城市进行参观见习达80人次;请无锡市局进行监察信访软件操作、业务培训和我市公安、检察、法院等执法部门人员到局进行相关执法知识培训近10次;局内部多年来坚持开展的学术论文研讨会、三级监察网络人员碰头会、百条建议征集活动、执法监察机构形势分析会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使我市执法监察队伍的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局党委对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十分重视,作为局党委的中心工作之一。为了强化执法监察工作,除按照年度执法监察目标管理考核的情况下,还下发了《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二次考核办法》,即:所辖区域内发生违法用地的宗数和面积的多少与被考核人员的年度奖金总额相挂钩。具体按照“国土所所长、副所长、专职土地监察员、其他工作人员分别按照奖金基数总额的40%、30%、20%、10%;执法监察分管领导、监察科、监察大队、正副科(大队)长、监察中队长和其他监察人员分别按照奖金基数总额的30%、50%、20%;包片片长、挂所干部按照奖金基数总额的20%、10%与年度执法监察二次考核得分相挂钩”的办法考核,实行全员考核,有力地促进了更加严格执法。

二、我市开展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的主要成效

通过扎实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进一步夯实了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基础,提高了土地执法水平,增强了土地法制的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的国土资源管理方方面面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一)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更加增强

在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期,资源利益冲突和诉求的高发期,局党委深刻认识到:切实解决好全市国土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局日益重要、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局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全面加强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严格标准来规范集约。投资2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包括利用复垦挂钩指标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能进多层标准厂房的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要建造三层以上多层厂房或通过租赁多层标准厂房解决发展用地;建设项目不符合行业、产业用地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的,一律核减用地面积;用地面积超过100亩的建设项目,由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并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论证后供地;分期建设的项目,分期供地;企业内部行政办公、生活设施等配套设施的用地,一般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二是以优惠政策来鼓励集约。通过制定各种政策,鼓励提高土地利用率,让集约用地水平高的地区、集约用地工作到位的土地使用者得到实惠。优先保障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用地,大力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倡导厂房向高空发展,“借天生地”,发展“工业房产”,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和鼓励建造三层以上(含三层)标准厂房。

三是以强制手段来保证集约。积极内涵挖潜,大力盘活存量土地,严格处置闲置土地。具体做到“三强”:即强势分割、强力征收,强制收回。有效地缓解了重大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确保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

(二)资源保护工作更加扎实

认真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市政府专门下发《××市土地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通知,并与镇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资源保护力度。

一是抓好矿山整治复垦。全面禁止开山采石后,我局牢固确立节约资源、保护矿山环境的理念,全面开展对废弃宕口进行综合整治。

二是加快砖瓦窑业整治。××市砖瓦窑厂数量多,用地粗放,破坏耕地甚至基本农田,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符合我市人多地少的市情。2005年初,市政府把砖瓦窑业治理整顿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下发了《关于治理整顿砖瓦窑业的实施意见》,对砖瓦窑业治理整顿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今年3月22日,又召开全市砖瓦窑业整治现场推进会议,明确了至年底全市砖瓦窑厂全部关闭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大了砖瓦窑业整治力度。

三是积极推进村庄整理。××村庄密集,整理难度极大。近年来,我市通过撤并零星村庄、实施华西村山北万亩基本农田整理、新桥“三集中”建设重点项目等多种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三)土地执法监察的成效更加明显

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而土地执法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2000年以前,××市是江苏省土地执法和信访重点县市,为了摘掉两顶帽子,我们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强势推进、严防死守,在斗智斗勇中牢牢筑就了依法用地的防线。

一是执法监察理念不断创新。早在2001年底,我们就明确提出了“旗帜鲜明执法,全力以赴服务”的口号。在“强化巡查密度、强化执法强度、强化考核力度”和“发现早、制止快、处理严”上下功夫。2004年,我们又适时提出了“拆除违章建筑的数量要大幅度下降,补办用地手续的项目要大面积减少,复垦土地用途的管制要大力度推进”的理念,坚持在“部门配合联动执法,内部协同合力执法,全员考核严格执法”上作努力。今年,我们又进一步提出了“把违法用地的信息掌控在萌芽之时,把违法用地的案件遏制在破土之初”的新要求,不断拓展执法领域,使土地执法向纵深发展、向左右延伸。

二是执法监察网络不断完善。2006年,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和健全了市、镇、村三级土地执法监察网络,经调整后我市现有市、镇、村三级专(兼)职土地监察人员358名,土地执法监察网络逐步完善健全。2007年,为了进一步拓展执法领域,根据局党委的决定,我们成立了城区监察中队,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区违法用地、特别是对改变土地用途、改变容积率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

三是执法监察责任不断明确。为明确责任,确保在执法过程中不发生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我们明确了“两个百分之百”,即发生违法用地处置不力的,所在地国土所长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所在辖区中队长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并实行了“两次考核”,即在实行分工包片和强化常规考核的基础上,对国土所工作人员、执法监察专职人员、包片领导及挂所正、副科长进行二次考核。如果一个地方违法用地宗数、面积超过规定,要根据不同情节,对所在所长和监察中队中队长给予撤职或者责令辞职或者降职的处分,相关责任人员也要相应处分。近6年来,我市没有一件土地执法案件在省厅执法局立过案,在今年省厅对我市在建项目进行的依法用地动态大检查中,实地检查167个宗地,依法用地规范率达到100%。同时,我局的案件查处率达到了100%,信访办结率年年都在98%以上,2003年成功摘掉了江苏省土地执法重点县市和江苏省土地信访重点县市两顶落后帽子,为争创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以来,我局连续五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依法行政和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我局又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全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先进单位。

(四)土地市场运作更加规范

一是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成效明显。从1998年开始,我市就率先在城区范围内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公开出让,并坚持“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逐步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经营性用地招拍挂一级市场,将全市经营性用地全部纳入招拍挂轨道,实行公开出让,为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发挥了作用。

二是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全部纳入。在全国统一规定工业用地必须实行公开出让之前,我市已有17宗556.59亩工业用地进行挂牌出让,成交额8769万元,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优化。《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明确了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程序和方法,为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五)建设用地审批和登记发证更加严格

一是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对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我们预先参与项目的前期论证和审核,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产业政策且有用地指标的项目全力以赴做好办理用地报批的各项工作。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报批不供地。

二是严格土地登记发证管理。在土地登记发证上,全市严格执行《土地登记规则》和《江苏省土地登记办法》,按照“五不登记”“六不受理”原则,加强土地权属管理;所有乡镇的登记业务都严格按照程序网上审批。全市登记发证工作中未因程序不当、操作失误、责任性不强而发生一起违法违规问题。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障。

三、对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的下一步主要设想

(一)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

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活动是新形势下高标准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我局将总结成功经验、提炼有效做法、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建立健全及时预警机制。要进一步落实土地违法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及时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真正做到把违法用地信息掌控在萌芽之时,把违法用地案件遏制在破土之初。

二是要建立健全严格考核机制。要进一步落实土地执法考核机制,严格按照局执法监察工作目标考核和《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二次考核办法》,加大对执法监察工作的考核力度,做到个个抓执法,人人有责任,形成齐抓执法、共管监察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建立健全密切协同机制。要进一步落实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执法机制,积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市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内部科室的协调,横向配合运作,上下联合执法,形成合力,确保土地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二)继续保持严格执法的高压态势

一是要增强防范意识,不断降低土地违法的发生率。要通过整合资源和配强队伍,切实落实国土所、中队、大队的日常巡查制度,明确要求国土所工作人员每两天对辖区进行一次巡查,中队每三天对片区进行一次巡查,大队每半月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一次巡查,对严重违法违规的重点区域,派专人进行跟踪检查,并不定期的组织拉网式巡查。通过高密度的巡查,把违法案件发现和处理在萌芽状态。

二是要增强执法意识,不断提高违法案件的查处率。要一身正气,敢于碰硬,对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重大案件实行公开处理、公开曝光,起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作用。

三是要增强民本意识,不断提高信访的办结率。要在信访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立即”,即接访后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取证,证据确凿后立即研究处理方案,方案批准后立即执行。通过对群众信访的快速反应,及时发现违法案件,维护用地秩序,取得群众信任,树立国土威望。

(三)不断深化创建活动的成果

一是继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要不断向镇、村、厂、企等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土地“新政”,不断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土地法制观念,全力营造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良好氛围;

二是继续发挥三级监察网络作用。要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主动联系,取得支持和配合,形成执法合力;调动全市土地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力量,加大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及时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遏制新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是继续完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要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依法依规查处力度,做到该拆的要拆除,该没收的要没收,该处分的要处分,该移送的要移送,坚持查事和查人相结合。要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公开处理,公开曝光,起到查处的惩戒效果和威慑作用。对重大信访的排查、调处力度,建立领导信访责任制,落实信访“回访”制,及时调处和化解矛盾,不断减少越访、集访和群体性信访事件的发生。

在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我市创建活动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的指引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履行国土资源职能,更加开拓进取,更加奋发有为,更加严格执法,再创国土资源事业新辉煌,为建设幸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