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病害防治工作总结

时间:2022-03-26 11:33:00

导语:水产病害防治工作总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水产病害防治工作总结

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已直接影响到我区渔业生产的发展,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产病害防治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渔业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关心下,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充分发挥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作用,多方面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我们有专人负责水产病害诊疗工作,通过配备的水产重大疾病远程诊断系统,科学地开展水产病害预警预报;我们还通过运用水质测定技术,随时掌握养殖水体的水质环境的变化和水产疾病发生状况,并及时通报病害发生情况而提出应急技术措施以指导生产。我们全年接待门诊近300余次,不定期出诊70余次,帮助和指导渔民掌握水产病害防治技术,解决养殖生产上各种疑难杂症;我们还定期印发有关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等方面资料,积极开展专业农(渔)民培训工作,下乡举办水产品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讲座26次,参加人次达610人次;我们还为水产养殖户采购生产上需要的各种渔药1050公斤,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水产养殖病害发生危害情况,对全区范围内水产病害病况实行每季度统计,并承担了市水产推广站下达的“南美白对虾、日本沼虾、鳜鱼和罗氏沼虾病害调查”月度统计工作,设立病害检测点10个,面积1552亩;还对养殖的鲫鱼和金鱼进行SVC专项检测4次;对养殖的鲫鱼和花鲢进行药物残留检测。我们通过调查和统计,掌握了南美白对虾桃拉病毒对虾白斑病综合征等主要养殖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为指导和制定水产养殖生产以及水产病害防治措施提供技术依据而服务于生产。

一.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

养殖鱼,虾类和家畜,禽等动物一样,会生各种疾病,由于鱼,虾类所生活的水质环境逐渐发生变化,寄生虫和细菌等病原体滋生繁殖,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爆发。特别是在池塘密养条件下,一旦发病传染很快,常常造成大批死亡。在传统养殖模式下,大量使用药物致使水体残留有害物质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破坏养殖环境的生态平衡;加上养殖密度大,摄食量多,同时排水有限,残饵和粪便增加易导致水质恶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底层水溶氧量严重不足,就会引起疾病暴发,造成养殖鱼、虾等大面积死亡。

年区水产养殖总面积29636亩,水产养殖病害累计发生面积11558亩,占养殖总面积的39%,其中常规养殖鱼发病面积2750亩,南美白对虾发病面积8524亩。全区因水产病害的发生而造成经济损失1692.52万元,推广养殖的18146亩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尤其严重,发病面积占养殖面积的47%,而因发生传染性疾病造成经济损失达1593.9万元。占总经济损失的94.2%。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6月至7月上旬主要发生桃拉病毒病,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主要发生白斑病综合征和黑鳃病。

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情况

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域,近年来普遍发生传染性疾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给养殖者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桃拉病毒、白斑综合症等传染性疾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期间毁灭性虾病,南美白对虾传染性疾病严重阻碍了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对虾病毒性疾病发病多而危害大,一旦暴发,死亡率非常高,常常导致绝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暴发主要受病原体,环境条件以及营养条件三大因素的共同制约。受病原体感染的对虾在环境优良营养均衡的条件下有可能仅为隐性感染,不表现任何症状。在目前虾池受病毒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完全清除病毒以切断病原传播途径较为困难。对于病毒性的对虾病防治,关键在于做好综合预防措施,从改善养殖环境着手,大力推广应用有益细菌生物制剂,降解水中有害因子,净化养殖生态环境,增强养殖虾类免疫抗病力,加强健康管理,尽可能消除传染源以及切断传染途径等措施,开展生态防治养殖技术,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暴发。具体措施如下:

(1)彻底做好清塘除害工作,选用健康优质虾苗;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毒的水源,建立蓄水池,养殖用水要经过蓄水池处理后再进入养虾池塘,(2)保持水质稳定,坚持定期消毒预防,及时杀灭水体中病原体,同时又有调节水质作用,放苗前一周全池泼洒二溴海因颗粒0.2ppm一次消毒水体,4天后配套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如光合细菌,活菌生物剂等,分解利用有机物,消除水体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维持藻类正常生长,并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增加底层营养,保护底质为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整个养殖期间,每15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颗粒0.2ppm,并且每周使用一次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保持养虾池环境因子和池内藻相的稳定。(3)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换水量,若发现池虾水质恶化但尚未发病,应采取增氧措施,保证溶氧量不低于5mg/L。必须换水时,要求使用蓄水池水,少量添加少量排放。(4)投喂优质饵料,并定期在饵料中添加1-2‰免疫多糖和1-2‰维生素C等营养促生长剂,以促进对虾快速生长,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5)在对虾疾病流行季节,每隔10天在饵料中添加健肝利胆素,三黄粉等纯中药低残留抗菌毒药物,做好疾病预防工作。(6)认真巡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生虾病,不要盲目用药,要对症下药,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损失。

池塘老化而长期得不到清整,致使病害逐年增多,这个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鱼类出血性败血病也是近年广泛流行危害极大的急性传染的细菌性疾病。针对水产养殖生产中鱼类暴发性败血病,我们根据该疾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规律,从生态、药物途径筛选有效组方,运用药物各自特性以及相互间协同作用,采取交叉投药,内服外消并举措施,总结出一整套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发病鱼池的水体环境以及鱼体内都有着大量病原菌的存在,故在治疗时必须采取内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措施;就是说在使用内服抗菌药的同时,再配合外泼杀菌消毒药,起协同杀菌的作用,这样就能使水中和鱼体内的病原菌同时抑制或杀灭,使病情得到控制。寄生虫病在池塘养殖中常年发生,尤其是锚头蚤病对养殖鱼类影响很大,虫体侵袭鱼体,受伤鱼体很容易感染病原菌(感染率可达90%以上),寄生虫病是引发鱼类暴发性败血病的前兆,所以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先用灭虫药杀灭鱼体上的寄生虫,再用消毒剂杀灭池水中致病菌,同时投喂内服抗菌药物,这样就能控制病情发展。在治疗出血性鱼病时,对施药和用药的顺序也有一定的要求,先用那种药后用那种药,施药和用药的顺序正确的,治疗效果稳定而显著;反之,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出现不良现象而导致病情的恶化。这是值得我们今后注意和研讨的问题。

三.水产养殖病害和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水产养殖中的许多病害(尤其是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不仅与病原生物的存在有关,而且和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生态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水体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种群群落的组成关系的深入研究,就有可能找到通过维持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来消除某些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的有效途径。鱼虾类等养殖水产品疾病的暴发,与水体环境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说到底水产疾病是环境性疾病,水质环境的恶化败坏、缺氧加上水温等条件的适宜致使致病菌、病毒等大量繁殖,而导致病原体感染鱼虾而得病。鱼虾等生长在水环境中,有机质丰富的水体和淤泥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在鱼虾健康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病原体长期潜伏而不发生疾病,只有当环境条件恶化,鱼体、虾类抗病力下降时才会发病,环境因子是鱼虾致病的重要条件。池底淤泥长期得不到清理,造成有机物过度淤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造成有毒物质的积累,而引起水质恶化。由于鱼虾等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与水体环境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对于此类传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这方面已进行一定的探索,认为可以通过用水质分析方法测定水体中的环境因子,以预测池塘中鱼虾等养殖生物有否疾病发生前兆,有利于早期发现和防治。根据测定的水质主要指标的变化,即可知池塘中的鱼虾有否生病,水质测定的主要指标不平衡而发生异常,总体水平与正常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用生物统计原理分析),表明水体环境恶化,可以断定池中的鱼虾等养殖生物已患疾病,而此时虽尚没有发现死亡,但应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运用有效药物和有效技术进行防治,防范于未然,不能等到池塘中大量死鱼或死虾时再用药救治,就被动了,那时病情已趋严重,即使用药也难以救治,会造成许多损失。如果测定的水质总体指标平衡,表明池塘中的鱼虾等养殖生物尚未发病,此时没有必要用药防治,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运用水质分析技术,可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水产疾病,并依其据而采用相应的早治措施,即可控制水产疾病病情恶化,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种水质测定技术简单实用,只需在池塘中定期取水样,测定有关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即可知池中的鱼虾等养殖生物病况发展趋向。

总之,鉴于水产养殖病害日趋严重,我们必须认识到疾病的危害,要着重水产养殖的健康管理技术,从养殖过程的各个环节着手,全面管理和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是我们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的作用,建议组建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落实《水产重大疾病预警预报系统》的开发,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方针,倡导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综合治理的防病治病理念,深入科普教育和宣传,发展健康养殖,提高防病意识,科学地开展各项工作,争取多方合作和上级支持,形成合力,促进渔业生产再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