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意见
时间:2022-12-28 05:06:00
导语:关于市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财政局:
根据9月11日市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座谈会精神,我乡召开了领导办公会,针对市财政局提出的市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我乡对方案的意见上报如下:
一、关于现体制运行基本情况的意见
自1998年实行的市乡财政核定基数、分灶吃饭、超收分成的预算管理体制,现已顺利运行了四年,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使乡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乡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每年都能超额完成市财政下达的收入基数并有一定的超收,既保证了乡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和正常的公用经费开支,同时,乡财政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益处,每年的乡财政超收分成对乡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级社会事业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乡上的办公楼及附属设施、乡村道路硬化、乡文化活动中心、乡机关食堂、剧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我们认为,这一体制对于乡上来说,是责、权、利相结合,财权事权相统一,任务包干和超收分成的激励机制提高了乡财政抓收入、控支出的积极性,乡上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这种财政预算管理基本符合我乡实际的。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乡财政收入增长的问题:一是乡镇财源结构单一,部分乡镇企业受市场疲软和银行信贷的影响,既缺乏建设资金,又缺乏流动资金,企业效益难以发挥,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创利缴税能力,财源建设后劲不足,乡属主要的企业乡水泥厂和石桥、塔湾等几个砖厂,正常经营情况下每年纳税只能达到20万元左右,全乡个体工商户零散税收不足15万元,财政收入没有较为稳固的基础,财政收入增收潜力有限,三是由于乡镇基础财源不够稳定,乡属企业效益不佳,而乡上近年来的乡镇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及上级要求的达标配套活动造成乡级债务负担较重,乡财政支出压力很大,为了增加收入,完成任务,争取超收,在历年的组织收入过程中都有一部分按体制规定隶属关系不是太明确的企业的税收缴入了乡金库,还有一些在本市或本乡施工的外地企业也把税入到了我乡。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乡财政收入,造成目前收入基数过高,给今后的工作造成被动。其中我乡2001年实现乡财政收入158万元,增收幅度较大,但经与税务部门和企业核对,其中可确认为属于我乡乡属企业、个体工商户缴纳税款及农业税共计只有55万元,其余103万元严格来说都不能算作本乡收入,因为这部分收入并不是很可靠,多是临时性和一次性收入,不能作为乡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
二、关于市财政新方案的意见
1、乡财政收入范围的划分。乡上原则同意市财政提出的收入和支出管理范围。但在乡级收入的区域划分上,因本乡范围内乡属企业总体经营效益不佳,创利缴税能力有限,乡级收入没有较稳固的基础税源,在收入基数确定后,如果严格界定乡级收入范围,本乡范围外税收不得划入乡级收入,会造成乡级收入完全失去保障,因此,希望市财政考虑,可否在税收征管区域上考虑我乡实际情况,划定部分企业作为乡级的固定收入,使我乡有较稳定的基础税源,使乡财政收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2、乡财政收入基数的确定。市财政提出的方案中,提出以2001年实际收入扣除教育费附加并综合考虑税费改革后的农业税等不可比因素后作为基数,一定三年,超收全留,短收自补。我们认为,这样确定的收入基数对乡上来说显然是过高,如上所述,我乡上年的收入中有一部分是虚增的零散收入和外地来嘉企业缴纳的税款,这一部分收入临时性很强,并不能保持长期贡献,对乡财政收入增长来说,是没有保障的。因此,希望市财政考虑,从乡财政的实际财力情况和近年来乡镇建设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基数作适当调整。我乡的意见是,以2001年的乡财政收入,核实后,剔除教育费附加和非经常性收入及外来零散收入后,以本乡实际有较可靠税源的收入数字,综合考虑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农税增加因素,确定收入基数。这样,市财政在预算级次管理上较顺畅,乡财政收入来源比较有保障,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3、关于乡级支出,方案提出,除国家政策性增资外,其他增人增资,均由各乡自行承担,超支不补。因乡上人员进出、编制调整均由市组织人事部门安排,乡上没有自主权,所以,乡上对新增人员无法约束。如果每次新分配人员或调资都要由乡财政负担,乡财政支出压力太大,我乡的意见是,国家统一调资和乡属单位人员增加所需经费,由市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进行补助,乡属单位人员正常晋升工资部分,由乡财政安排。
4、关于市财政对乡的补助和上解基数,方案提出,在基数核定后,收入基数大于支出基数的乡,根据财力情况,实行定额上解。我乡认为,目前乡财政收入总量偏小,财力增长有限,而且近年来各种非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乡级债务负担较重,乡级支出压力很大,乡财政必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清偿消化旧债,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乡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因此,请市财政考虑,在收支基数确定后,收入基数小于支出基数的,市财政定额补助,收入基数大于支出基数的,不再上解,全额留乡,由乡上统筹安排,用于调剂安排各种非政策性增支及重点工作需要。
4、关于奖罚激励机制。方案提出,当年收入高于基数的,市财政按超收部分给予15%的一次性奖励,当年未实现职工工资发放目标,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的,由市财政按拖欠总额的10%予以财力处罚。我乡意见,当年收入高于基数的,按市财政方案予以奖励,当年出现拖欠的,限于次年一季度内补发到位,不再进行处罚。
三、收入基数测算
1、按市财政的方案测算,我乡2001年收入158万元,扣除教育费附加3万元,农村税费改革后我乡农业税可比上年增收27.5万元,(2001年农业税19.58万元,税改后农业税正税47.1万元),则2002年收入基数为182.5万元。这一基数,按目前我乡财政的实际收入能力来说,是绝对难以完成的。
2、按我乡意见测算,我乡2001年帐面收入158万元,扣除教育费附加3万元,剔除混库及非经常性收入103万元,加上农业税增收27.5万元,收入基数为79.5万元。我们认为,这样确定的基数是比较合适的。
3、按市财政方案确定收支基数后,根据乡财政收入结构和历年情况,农业税一般要到九月份以后才能入库,税务部门收入入库一般在年底比较集中,在此之前,乡财政自身收入较少,负担乡级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压力很大,希望市财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上半年预借部分资金,以保证乡级正常支出及机构运转,待年终结算时由乡财政上解偿还。
以上意见,请斟酌。
二○○二年九月十八日
- 上一篇:药店个人工作总结
- 下一篇:幼儿园英语教案活动设计